資源簡介 通用技術:結構與設計命題人:王濤 復核人:趙振鋒【復習目標】1.能從力學角度了解結構的概念,能對簡單的結構實例進行分類。2.能結合簡單的結構案例,分析結構是如何承受力的。3.理解結構的穩定性和影響結構穩定性的主要因素。4.將結構的形狀、材料、連接方式等方面對結構強度的影響運用到常見的設計,并對不同領域中的一些案例進行分析、優化和改進。5.理解結構與功能的關系,能對一個簡單的對象進行結構設計,繪出簡單的設計圖紙。6.學會對結構的設計案例進行評價。【知識網絡】1.結構與設計從空間和力的角度來考慮設計。從力學角度看,結構是指可承受一定應力的架構形態,結構可以抵抗能引起形狀和大小改變的力。每個物體都有其特定的架構形態,一個較復雜的結構由許多不同的部分組成、這些組成部分通常稱為構件。當構件受到外力作用時,內部各質點之間的相互作用會發生改變.產生一種抵抗的力,稱為內力。應力是構件的單位橫截面上所產生的內力,當應力達到某一極限值時.結構就會遭到破壞。構件的基本受力形式有拉力、壓力、剪切力、扭轉力、彎曲力。有時,構件可能同時受到幾種不同形式的力的作用。要注意各種實體、殼體、框架結構的受力特點,及其在設計中的仿生作用。2.結構的穩定性是指結構在外力的作用下維持其原有平衡狀態的能力。它是結構的重要性質之一,如果一個物體的結構不能有效地抵御常見外力的作用,那么該物體是很難承受負載而保持平衡的。影響結構穩定性的因素有多種,對于一個在地面可移動的物體來說,主要是重心位置的高低、結構與地面接觸所形成的支撐而的大小、結構的形狀等。結構的強度是指結構具有的抵抗被外力破壞的能力。影響結構強度的主要因素是結構的形狀、結構的材料、構件之問的連接方式等因素有關。3.結構設計應考慮的主要因素有:符合使用者對設計對象的穩定性和強度的要求,安全因素,公眾和使用者的審美需求,使用者的個性化需要,對設計對象的成本控制要求和一定的使用壽命。無論是機械產品的設計還是建筑結構的設計,人們總是在滿足功能要求的情況下,追求用最少(或最輕)的材料組成結構,同時追求結構的剛度或強度的最大化。不同的結構設計.應考慮的因素各有側重,但無論在哪一類用途的結構設計中,安全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素。4.結構欣賞主要從兩個方面來考慮。從技術的角度:結構的使用功能實現,結構的穩固耐用.結構造型設計的創意和表現力,材料的使用的合理性,工藝制造的精湛程度等。從文化角度:結構的文化寓意與傳達,公眾認可的美學原則,反映時代、民族、習俗方面特征,結構個性特征等。【自測練習】1.結構的本質是( )A、構成自身的空間形態B、物體各個組成部分的疊加C、承受力和抵抗變形 D、物體的主體框架和構造形式2.狩獵者從灌木叢走過,褲子沾滿了令人討厭的蒼耳子。仔細觀察蒼耳子,它的表面布滿了許多小刺,每根刺上都有細細的倒鉤,碰到纖維的衣物,便粘在上面。瑞士的喬爾吉·朵青斯經過8年的研究,根據蒼耳子的結構發明了( )A、拉鏈 B、尼龍搭扣 C、魚鉤 D、飛機3.分析下列物體的結構類型,判斷哪個屬于實體結構。( )A、電燈泡 B、乒乓球 C、橡皮檫 D、籃球4.下列選項中,屬于框架結構的是( )A、房屋的墻體B、中國萬里長城C、化工廠的儲油罐D、教室的門窗5.分析下列物體的結構類型,判斷哪個不屬于殼體結構。( )A、摩托車頭盔 B、圓形陶瓷飾品 C、貝類 D、金字塔 6.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會場被人們親切地稱做“鳥巢”。 因其主體由一系列輻射式鋼狀結構旋轉而成,酷似中國瓷器裂紋和“鳥巢”形狀,而得名“鳥巢”。“鳥巢”的結構采用的是 結構,在其設計過程中,充分體現了哪些設計原則 。①這種“鳥巢”結構的特點是( )A外力分布在整個體積內 B構件支撐空間而不充滿空間C外力作用在“鳥巢”表面 D符合中國古代建筑風格②“鳥巢”設計方案的修改涉及VIP專用逃生通道以及觀眾席逃生通道的設計,便于在遭遇突發事件時大大縮短觀眾逃生時間,這種設計體現的人機關系是___ ____。7.晾曬衣服時,通常的做法是在兩根柱子之間系上一根軟繩,如圖所示。在本結構中,柱子主要受到( )A、彎曲力和扭轉力 B、彎曲力和壓力C、剪切力和拉力 D、扭轉力和壓力8.用打氣筒給自行車打氣時,打氣筒活塞桿的受力形式是()A、始終承受拉力 B、始終承受壓力C、下壓時承受壓力 D、上提時承受壓力9.材質相同,截面粗細不同的兩個桿件,在相同的拉力作用下,遭受破壞的程度不一樣,細截面的桿件先被破壞,原因是( )A、截面越大,桿件的內力越大 B、截面越小,桿件的內力越小 C、截面越大,桿件單位面積承受的應力越大 D、截面越小,桿件單位面積承受的應力越大10.我們經常看到馬路旁邊的廣告牌后面的支撐架是三角結構的,從這種現象中我們看出以下哪個因素( )影響著結構強度?A、材料 B、形狀 C、構件 D、連接方式11.一般情況下,不銹鋼杯比紙杯的強度大,這說明了結構的強度與下面那個因素有關。( )A、重點位置 B、結構的材料 C、結構的形狀 D、綜合利用以上各因素12.鋼筋擅長抗拉力,混凝土擅長抗壓力。如下圖,樓板和陽臺的加固鋼筋位置都安裝正確的是( )13.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使岳陽樓聞名天下。它是一座三層的純木結構建筑,斗拱、飛檐的結構復雜,工藝精美,令人驚嘆。斗拱使屋面凹曲,飛檐使沉重的建筑增添了輕快欲飛的美感。體現了高貴華美的風韻,豐富了中國古代建筑文化。根據上面一段文字材料分析:木結構的各個構件,它們之間的連接方式是( )A、榫接 B、鉸連接 C、剛連接 D、焊接14.下列結構中,構件之間的連接不是鉸連接的是( )A、教室門與門框的連接 B、籃球框與籃板的連接C、自行車剎車柄與車把的連接 D、折疊傘傘骨間的連接15.人們利用啤酒瓶倒置來預報地震,主要是根據啤酒瓶倒置時,它是根據( )原理實現的。A.重心下移,穩定性降低 B.重心上移,穩定性降低C.重心下移,穩定性增加 D.重心上移,穩定性增加16.2007年8月3日下午五點左右,一場13 級的大風暴雨”突襲”上海國際賽車場.導致臨時看臺的座椅被整體掀翻,吹倒在 Fl 賽道上.但整體結構基本未被破壞。從結構與力角度分析.這主要反映了座椅結構的什么問題?( )A、結構強度不高 B、安放位置不合 C、結構穩定性不高 D、不屬于以上問題17.設計一個方便人戶外活動攜帶,保護衛生、無環境污染的水壺,則產品的結構是()A 、折疊式不銹鋼杯 B、塑料壺 C、一次性杯 D、鐵水壺18.以下哪個不是奧運火炬“祥云”結構設計過程中考慮的主要因素是()A、材料 B、環保 C、文化 D、使用者的個性化需求19.賞析結構設計作品,可從技術角度和文化角度進行,下面不屬于技術角度的是( ) A、結構的穩固耐用 B、材料的使用 C、工藝的精湛程度 D、公眾認可的美學原則20.趙州橋的弧形平拱和敞肩小拱給人以巨身輕靈、躍躍欲飛的動感。這是從( )賞析結構設計作品的。A、實用功能上 B、形式上 C、技術的角度 D、文化的角度21.傳統中國風箏的工藝概括起來只有四個字:扎、糊、繪、放,簡稱“四藝”。簡單地理解這“四藝”即扎架子,糊紙面,繪花彩,放風箏。而這“四藝” 的綜合運用就是要風箏的設計與創新達到更高的水平。為了設計出更好的風箏,技術的( )貫穿于整個工藝過程。A、目的性 B、創新性 C、綜合性 D、兩面性【參考答案】1-5: CBCDD 6:框架 創新原則、科學原則、美觀原則 B7-10:BCDB 11-15: BAABB 16-20: CADDD 21:C通用技術:流程與設計命題人:王濤 復核人:趙振鋒【復習目標】1.理解流程中環節和時序的涵義,提高繪制和閱讀簡單流程圖的能力;2.通過案例分析、合作探究,總結流程改進的方法;3.激情投入,體會合理的流程在生產、生活中的重要性。【知識網絡】(一)認識流程:(1)含義:流程是 。流程與設計是從設計對物化過程這一角度來考慮設計,它是一項活動或一系列連續的有規律的事項或行為進行的程序。可以理解為一系列按照一定順序進行的活動的組合,也可以理解為為了一定的目的去做事情的順序。(2)特征:任何流程都反映了一定的 ,體現出一定的 。任何一個流程包含著時序和環節。環節是指事件在發展過程中.總可以依據某種特征或方式把它分解為若干個小的過程。環節是一個相對概念,依據問題性質的不同和不同人的理解,環節的劃分可能會有所不同,一個環節義可以分解成若干個“子環節”,子環節還可以再分。時序是指隨時間變化的發展經歷,也就是“活動”的先后順序;任何一項生產或生活活動都有一定的時序,它體現具體活動內容的先后關系,在這種先后關系中,有些步驟之間的時序是不可顛倒的,有些步驟之間的時序是可以顛倒的。(3)表達方式:文字表達、表格表達、圖示表達、程序表達,還可以用模型表達、動畫演示等。流程圖:用方框表示環節,單向箭頭表示時序。⑷生活與流程:科學合理的流程可以指導我們正確做事,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為我們的安全提供保障;生產與流程:運用科學合理的流程可以有效地組織生產、提高生產效率、保證產品質量、保證安全生產、保護環境等。(二)設計流程:流程設計主要應考慮事物的內在性質、規律和相關因素,應以時序和環節為設計的主要線索。⑴目標:生活方面:節省時間、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質量;生產方面:提高效率、提高質量、節省資源、安全生產提高經濟效益、提高管理水平。⑵基本因素:材料、工藝、設備、人員、資金和環境等。⑶步驟:(見右圖)(三)優化流程:以某個指標的優化為主,綜合考慮其他指標,實現整體優化。⑴指標(分類):工期優化、成本優化、工藝優化、技術優化、質量優化。⑵條件:流程的優化與 材料 、 設備 、 工藝 有著密切的聯系。①內部條件:對流程內在機理的深入了解。②外部條件:設備和工藝水平的提高或完善。③人員技術水平的提高。【自測練習】1.使用高壓鍋時要先放汽再開鍋蓋,否則有可能引發爆炸。由此從流程的角度來說,下列觀點錯誤的是( )A.任何流程的時序都是可以更改的 B.不可顛倒的時序往往反映了事物的內在規律C.合理正確的流程引導我們正確做事 D.生活中處處有流程2.農產品物流包括農產品加工、包裝、儲存、運輸和配送等環節。為了建立高效、便捷的農產品物流,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A.建立便捷的海運、鐵路、公路網絡 B.優化從產地到超市的中間環節 C.采用標準化的包裝、貨架、裝卸設備 D.建更多的倉庫,讓農產品儲存更長的時間3.右圖為優化后的奶粉生產工藝流程圖,在噴霧干燥環節后,新增加了冷卻環節,那么( ) A.雖然流程的環節增加了,然而產品質量更優質了,就這個目的來說,流程優化了B.增加了環節不是流程優化C.優化后的奶粉生產工藝提高了生產成本,不是流程優化D.奶粉生產工藝流程的優化,沒有對其內部機理分析研究4.奶粉生產全過程中有5個小過程,即5個環節,包括原料乳驗收、殺菌、濃縮、噴霧干燥、出粉。下列給出的關于奶粉生產基本工藝流程圖,正確的是( ) 5.流程設計應考慮的基本因素是( )A.材料 B.資金 C.設備 D.內在屬性和規律6.無人售票公共汽車,到站后會同時打開前后門,讓乘客從前門上車后門下車,并用語音提醒大家前門上車,后門下車,這樣做最主要的原因是( )A.公交車公司的規定 B.可以看清楚乘客投錢了沒有C.這樣可以使流程優化,節省時間 D.為了讓乘客注意安全7.流程中工作流程和工藝流程的相同點是( ) A.一系列連續有規律的活動 B.都是針對產品的制造過程而言C.一系列人或生產工具的活動過程 D.都需要人的直接干預8.原來,銀行為取款設計的流程如左下圖;現在,銀行為取款設計的流程如右下圖 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現行的取款流程雖然減少了中間環節,卻沒有方便了顧客B.銀行減少了工作人員(由原來的2名改為現在的1名),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差錯率C.現行的取款流程的實現,是由于采用了計算機管理系統D.這種流程的改進(優化),是靠提高銀行辦公設備和工藝水平為條件而得來的,這與社會進步無關9.下圖為馬鈴薯播種流程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該流程設計是在長期的農業生產實踐與研究中,發現馬鈴薯具有退化特性而設計出的B.無需掌握馬鈴薯的內在特性與規律也能設計出該流程圖C.馬鈴薯的播種流程不用四個環節,完全可以去掉換種環節D.任何活動、事件的流程設計,都無須對該活動、事件本身進行深入分析10.同樣炒一種菜,若在出鍋前放碘鹽,碘的食用率可達62.3%,炸鍋時放碘鹽,碘的食用率僅為18.7%,這個事例說明科學合理的流程對生活的意義( )A.提高工作效率 B.提高生活質量 C.減少生活中的盲從 D.使生活更為安全11.下列圖表中,不是流程圖的是( )A.列車時刻表 B.作息時間表 C.產品加工工序表 D.零件的三視圖12.關于水稻種植生產流程圖,正確的是( )13.某通用技術小組制作臺燈的工序和時間為:買電器元件(2小時)、焊底座(2小時)、做燈罩(4小時)、組裝(2小時)、調試(1小時)。如果按串行工序需要11小時,對該流程進行優化可以減少工作時間。試分析該流程經過優化.最多可以節約多少時間( )A.2小時 B.3小時 C.4小時 D.5 小時14.氫氣燃燒實驗的流程如圖。小李在實驗室做該實驗時,將試管中收集好的氫氣未經驗純就直接點燃,導致試管炸裂。這個事例告訴我們( ) A.盛裝氫氣的試管太小 B.驗純環節是可有可無的C.有些流程的環節是不可缺少的 D.氫氣燃燒實驗是危險的,不該在實驗室操作15.下列不能體現流程思想的成語是( )A.按部就班 B.前仆后繼 C.水落石出 D.先斬后奏16.中國移動從建立服務體系、完善服務流程入手,實施了“流程穿越”項目,讓公司的決策者、管理者和流程制訂者深入基層,親身體驗業務受理的全過程,查找服務流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來推動業務流程的優化及再造。這個案例說明該公司重點在進行( ) A.工期優化 B.技術優化 C.成本優化 D.質量優化17.公共汽車門口寫有“先下后上”的字樣,其作用是( )A.提醒乘客注意安全 B.為了提高速度 C.減輕負載 D.請乘客遵守流程18.某毛織廠的生產流程如圖所示,若產品質檢不合格,則應將其移交到的環節是( ) A.材料采購 B.包裝入庫 C.生產 D.樣品制作19.小強家的木質書桌桌面已經嚴重掉漆,而且有很多地方坑洼不平,他決定對桌面進行簡單的維修。下列維修工序中最合理的是( )A.刨平→打磨→上漆 B.上漆→打磨→刨平C.上漆→刨平→打磨 D.打磨→上漆→刨平20.我國古代中醫經過長期的實踐,總結出了一套比較科學的診斷工作流程:望診、聞診、問診、切診、處方;但是現在,中醫的診斷也借助西醫的物理檢驗手段來加強中醫的診斷準確度,這樣的流程優化屬于( ) A.工期優化 B.技術優化 C.成本優化 D.質量優化21.陳曉麗要裝配某一產品,但不知道裝配的先后順序,要解決這個問題,她最好能得到( )A.零件的三視圖 B.裝配的流程圖 C.零件剖視圖 D.機械加工圖22.裁剪是制衣過程的一個環節,傳統的裁剪流程是:整理布料→劃線→裁剪,現代服裝生產將裁剪流程優化為:將多層布料疊放整齊后直接用電腦控制自動裁剪。此流程優化的目標主要是( )A.安全生產 B.節省布料 C.提高效率 D.方便縫制23.如圖所示,利用鉗工工具將矩形鐵塊加工成梯形鐵塊,其加工環節主要有:①鋸割;②劃線;③銼削。加工流程正確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②→①24.王凱同學用金工工具將如圖甲所示的圓鋼加工成如圖乙所示的工件,其加工環節主要有:①鋸割;②劃線;③銼削。合理的流程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C.②→③→① D.②→①→③【參考答案】1-5:ADAAD 6-10:CACAB11-15:DBCCD 16-20:DDCAB 21-24:BCBD通用技術:系統與設計命題人:王濤 復核人:趙振鋒【復習目標】1.理解要素、部分、結構、功能之間的區別與聯系,了解構成系統具備的三個條件。2.了解系統由哪些要素構成,有沒有子系統,其內在的關系如何,系統的功能是什么:在系統功能中,哪些要素或子系統在起主要的作用。3.通過簡單的系統案例分析,理解系統的基本特性。理解系統的整體性在系統基本特性巾的地位,區別系統的動態性與環境適應性的區別。4.初步掌握系統分析的基本方法,了解系統分析的一般步驟,了解系統分析的主要原則。5.通過簡單的系統設計分析,了解系統設計是在系統分析的基礎上.設計出滿足預定目標的系統的過程、了解系統設計應考慮的主要問題。了解系統設計的一般步驟。6.了解簡單系統的方案設計所包含的幾個環節。7.掌握系統優化的概念,了解系統優化的意義。8.了解影響系統優化的因素。【知識網絡】一、系統概述(一)什么是系統系統是由相互依存的若干個部分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或者說,系統由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若干元素構成的,并完成特定功能的統一體。構成系統,必須具備三個條件:(1)至少要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要素(或部分);(2)各要素之間互相聯系、互相作用有一定的結構。(3)系統的功能是組成要素所不具備的。(二)系統的基本特性1.整體性:系統的整體性也稱為集合性,是系統的最基本屬性。系統是一個整體,即具有整體的特性功能,目標和作用的有機整體。系統不是各元素的簡單集合,也不是簡單的數量相加。系統要求它的局部服從整體,強調整體觀點,整體目標和整體利益。2.相關性:系統的相關性也稱為關聯性。構成系統的各元素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關系,是彼此相關的。3.目的性:系統的目的性也稱為功能性,每個系統都具有特殊的功能。這是區別不同系統的主要標志。4.系統適應性:系統都存在于一定的環境之中,并不斷的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的能量的和信息的交換,系統必須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5.動態性:物質都是不斷變化,因此系統是一個動態的系統,處在運動變化和發展之中。二、系統的分析⒈系統的思想作為系統,它們都具有整體性、相關性、目的性和環境適應性。系統的這些基本特性就構成了系統的基本思想。⒉系統分析及其一般步驟(1)系統分析的基本方法運用系統的思想和定性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對系統進行分析就是系統分析的基本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三個階段:①闡明問題:分析的對象(系統)、系統的整體功能、系統的組成②分析研究:系統內部機理,如洗衣機采用波輪方法旋轉激起水流;系統內部各子系統的關聯、配合;系統與其外部環境的關系;基本的定量分析。③評價比較:系統性能、品質評價、系統運行效果評價、同類系統間比較。找出優劣。⑵系統分析的一般步驟⑶系統分析的主要原則①整體性原則系統分析首先要著眼于子系統整體,要先分析整體,再分析部分;先看全局,后看局部;先看全過程,再看某一階段;先看長遠,再看當前。②科學性原則:系統分析一方面要有嚴格的工作步驟,另一方面應盡可能地運用科學方法和數學工具進行定量分析,使決策的過程和結果更具用說服力。③綜合性原則:系統分析時還要注重總和性原則,要總和分析,統籌兼顧,不可顧此失彼,因小失大。⒊學寫簡單的系統分析報告簡單的系統分析報告的內容包括:系統的分析過程,如功能、構成、特性的定性、定量分析說明;依據,如系統的內部關系,系統與外部環境關系的挖掘;結論和建議。如評價與小結。報告的形式不拘一格。三、系統的優化1. 系統優化的意義系統的優化是指在給定的條件下,通過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使系統獲得更佳功能或更佳效益的過程。實現系統的最優化,就可以在一定資源條件下,取得最佳的效果,而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達到最小。為使系統達到最優的目標而提出的求解方法稱為最優化方法。優化目標:系統效益最大化。目標函數:系統目標與系統中的某些元素之間的關系。約束條件:對系統的功能起著限制作用、并且是不能人為調節的因素。影響因素:對系統的目標函數產生顯著影響,并且可以人為調節的因素。2. 實現系統優化的基本原則有:⑴系統的優化不僅要實現系統中每個元素和子系統的強調提高系統的整體效益或功能。⑵系統優化的過程中,受一定的條件影響和約束,會造成系統與環境、系統組分之間的矛盾沖突,只有合理解決這些矛盾沖突,才能實現系統的優化。⑶必須注意系統各組分之間、組分與整體之間的連接狀況,加強協調,才能提高系統的有序性和整體的運行效果。⑷系統的優化是一個不斷驗證、完善的過程。四、系統的設計1.系統設計應考慮的主要問題①系統設計的目的與要求。系統設計要從整體出發,以系統整體功能的最優化為目的。②系統各部分之間的相互聯系與相互作用。系統設計要運用系統的思想綜合考慮各部分之間的關聯、沖突問題,注意各部分的橫向、縱向聯系。依據系統的動態性、環境適應性,既要考慮當前,也要考慮長遠。③系統設計方案的優化。首先從系統整體考慮優化,統籌兼顧,再在此基礎上完善各部分的設計。2.系統設計的一般步驟系統設計的步驟主要包括:將系統分解為若干子系統,確定各子系統的目標、功能及相互關聯,對子系統進行技術設計和評價,對系統進行總體技術設計和評價等。【自測練習】1.下面關于系統的敘述,錯誤的是( )A.系統是一個整體,即具有整體的特性功能、目標和作用的有機整體B.系統的目的性是指每個系統都具有各自特殊的功能C.在一個系統中,子系統之間各自獨立工作,互不相干D.系統有時必須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2.水(H20)是由氫和氧兩種元素構成,但當你口渴需要喝水時,分別吸人氫氣和氧氣并不能為你解渴,這說明( )A.至少要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要素才能構成系統B.各要素(部分)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按照一定的方式形成整體C.系統整體所具有的功能是各個要素(部分)的功能中沒有的D.系統包含子系統,它又是更大系統的子系統3.下列各項中,屬于自然系統的是( )A,塑料大棚 B.一片森林 C.智能大樓 D.一架飛機4.在下列關于系統相關性的理解中,你認為正確的是( )A.一個系統往往存在多個目標,這些目標還常常不一致,需要進行協調B.系統通常都是由若干部分組成的C.系統各組成元素之間、部分和整體之間不僅相互關聯,相互作用,而且任何一個組成部分發生變化,都會影響其它部分和整體任務的完成D.系統包含子系統,它又是更大系統的子系統5.一堆沙子、鋼筋、水泥等材料散放在一起沒什么意義,但是如果將它們按照一定的結構形式造成一座橋梁,就具有了交通的功能,這個案例說明系統最基本的特性是( )A.目的性 B.動態性 C.整體性 D.適應性6.“丟卒保車”,“一招不慎,全盤皆輸”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語言,它們主要反映了系統基本特性中的( )A.整體性 B.相關性 C.動態性 D.目的性7.在大自然中鹿、兔奔跑速度快,能逃避猛獸追捕;刺猬身上長尖刺,使猛獸無從下口;黃鼬遇敵時突放臭氣,擾亂猛獸神志,影響其情緒,在其遲疑間跑掉。這是生態系統基本特性中的( )A.整體性 B.相關性 C.動態性 D.環境適應性8.在寒冷的冬天,拖拉機的發動機常常因低溫啟動不好,需要對它進行加熱、保暖,以適應外界天氣。這主要反映了系統的( )A.整體性 B.相關性 C.動態性 D.環境適應性9.飛機在空中飛行時,時常受到大氣對流的影響而產生顛簸,當飛機的檢測裝置接收到這一信號后,經過控制器的調節,能在很短的時間內調整好飛行狀態,克服大氣對流對飛機飛行的影響,保持平穩飛行。這個現象說明了系統的什么基本特性 ( )A.整體性 B.相關性 C.環境適應性 D.動態性10.“泰坦尼克”號油輪,在當時該油輪各項技術性能是世界最先進的。但是為什么觸冰后會沉沒 請從系統的角度理解,它主要反映了系統對( )的基本特性 ( )A.整體性 B.相關性 C.目的性 D.環境適應性11.任何一個機械傳動系統的零件之間都會有磨損,為了保持系統的性能,必須定期給零件添加潤滑劑或更換零件,這反映了系統的 ( )A.整體性 B.相關性 C.動態性 D.環境適應性12.古建筑多采用“梁柱結構”,當柱與柱之間的梁的跨度增大時,則梁的厚度要相應地加大,否則就不足以承受設計所需的重力。這主要反映系統的 ( )A.整體性 B.相關性 C.環境適應性 D.動態性13.某些情況下,綜合若干方案的優點,會取得意外效果。現代醫學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攻克了許多疑難雜癥。上述例子利用了系統分析中的 ( )A.整體性原則 B.科學性原則 C.綜合性原則 D.定量分析方法14.在比較種稻是一年三季合算還是一年兩季合算時,有人提出“三三進九不如二五一十”。這利用了系統分析中的 ( )A.整體性原則 B.科學性原則 C.綜合性原則 D.定量分析方法15.系統分析的目的是 ( )A.人為了減少實驗的失敗B.為了減少系統內子系統的要素C.為了減少設計決策的風險D.為了減少設計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參考答案】1-5:CCBCC 6-10:ADDCD 11-15:CBCBC通用技術:控制與設計命題人:王濤 復核人:趙振鋒【復習目標】1.理解控制對象、控制目的和控制手段。了解控制在生產過程中對壓力、溫度、水位、光照、流量的控制;了解生活中電冰箱、洗衣機、空調機等現代化生活用品的控制技術,會分析典型的案例。2.了解手動控制和自動控制的區別,了解機械控制、氣動控制、液壓控制、電子控制的區別.熟悉簡單的開環控制系統和閉環控制系統的基本組成和簡單的工作過程。3.能畫出一個簡單的閉環控制系統的方框圖,能確定系統的各個環節(被控對象、執行器、控制器、反饋環節);能確定被控量(輸出量)、控制量、輸入量、反饋量、偏差量;能用箭頭表示信息在系統中流動和傳遞的方向。理解其中的控制器、執行器、比較環節和反饋環節的作用。4.能結合案例找出影響簡單控制系統運行的主要干擾因素.并能分析盡可能避開或抑制干擾因素對控制系統影響的辦法。能用功能模擬方法、黑箱方法對簡單控制系統的組成方框及其作用進行分析。5.了解簡單的被控對象的基本特性,能確定被控量、控制量、畫出控制系統的方框圖,并形成初步的控制設計的方案。6.能根據開環控制系統的設計方案,制作一個控制裝置,學會調試運行,提出改進方案。【知識網絡】1.控制的實現需要通過一定的手段.從控制過程中人工干預的情形區分,控制可分為人工控制和自動控制。按照控制中執行部件的不同,控制可分為機械控制、氣動控制、液壓控制、電子控制等。控制方式也可能是綜合的。2.控制系統的輸出量返回到輸入端并對控制過程產生影響的控制系統成為閉環控制系統。與開環控制系統框圖不同,閉環控制系統中信息流經一個閉合環路,將輸出信號反傳給比較環節,我們把這種做法稱做反饋。沒有反饋也就沒有閉環,沒有反饋的控制系統即為開環控制系統。3.在控制系統中,除輸入量(給定值)以外,引起被控量(輸出量)變化的各種因素稱為干擾因素。一個控制系統的干擾因素往往不止一個,所有控制系統在工作運行過程中都會受到干擾。因此設計一個控制系統,必須學會分析這個控制系統可能有哪些干擾因素,以及這些干擾因素是如何影響系統正常運行的。從而盡可能避開或抑制干擾因素對控制系統的影響。如果一個控制系統能夠很好地避開或抑制干擾,我們就認為這個控制系統有較好的抗干擾性。4.對于控制系統的設計方案的形成.還必須分析并明確以下一些具體的問題。(1)分析被控對象的基本特性。了解被控對象在正常的工作狀態下,其輸出量與輸入量之間的關系,分析控制系統有哪些干擾因素,輸出與干擾因素有何關系。(2)分析被控量與控制量。如以分析聲控燈系統為例,聲音是輸入信號,被控對象是燈泡,被控量是燈的亮滅,控制量是電流。(3)確定控制系統的構成方案。在以上分析的基礎上,根據被控對象的基本特性;根據控制精度、抗干擾性、經濟性等方面,確定控制系統是開環控制系統還是閉環控制系統。(4)繪制控制系統的框圖。按確定的設計方案繪制控制系統的框圖,框圖內容的表達要求完整。【自測練習】1.家用空調溫度自動控制系統是閉環控制,其中反饋環節的作用是( )A.減少輸入量 B.增加輸入量 C.穩定輸入量 D.穩定輸出量2.家用電視機最容易受到的影響(即干擾因素)是( )A.環境溫度 B.環境濕度 C.風的強度 D.電磁干擾3.在下面4個控制系統中,屬于閉環控制系統的是( )A.電風扇的定時控制系統 B.公共樓道路燈延時控制系統C.棚室溫度恒定控制系統 D.商店自動門控制系統4.不同的傳感器輸入的信號是不相同的,傳感器輸出的信號經控制器驅動繼電器工作,則( )A.控制器轉換輸出的應是溫度信號 B.控制器轉換輸出的應是聲音信號C.控制器轉換輸出的應是亮度信號 D.控制器轉換輸出的應是電流信號5.普通家用電飯鍋的保溫控制(用雙金屬片開關控溫)系統為( )A.機械控制的閉環控制系統 B.電子控制的閉環控制系統C.機械控制的開環控制系統 D.電子控制的開環控制系統6.家用冰箱的溫控系統采用閉環控制.為了進一步提高其抗干擾的性能.設計中采取的措施是( )A.增加反饋環節 B.提高壓縮機的制冷量C.提高箱體的隔熱性能 D.說明書上建議用戶將冰箱遠離其他家用電器放置7.如圖所示,有這樣一個“黑箱”,其輸人、輸出關系的數據見下表,則“黑箱”內部可能是 ( )A.交流變壓器 B電源穩壓器 C日光燈整流器 D.電阻分壓器輸入(直流電壓/V) 18 15 12 9 6輸出(直流電壓/V) 6 5 4 3 28.把在體育課上練習投籃看成一個控制系統,則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A.控制系統的控制器是人的大腦 B.控制系統的反饋環節是人的眼睛C.控制系統的執行器是人的手 D.控制系統的被控量是籃球9.比較閉環控制系統和開環控制系統,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A.開環控制系統的控制精度較低 B.開環控制系統無反饋環節C.閉環控制系統的抗干擾能力強 D.閉環控制系統和開環控制系統都有比較器10.為了降低家用抽水馬桶水箱水位的高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A.增大進水流量 B.減少進水流量C.調節降低浮球的位置 D.調節升高浮球的位置11.關于干擾因素對控制系統的作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干擾因素僅作用在被控量上 B.干擾因素不會作用于開環控制系統C.干擾因素的作用都會反映在輸出量的變化上 D.干擾因素是不可以利用的12.在閉環控制系統的調試過程中,當輸出量達到設計要求并穩定后( )A.比較器求出的偏差值等于零 B.比較器求出的偏差值大于零C.比較器求出的偏差值小于零 D.比較器求出的偏差值大于或小于零【參考答案】l-5: DDCDA 6-10: CDDDC 11-12: CA通用技術:技術與設計1命題人:王濤 復核人:趙振鋒1.下列事例不能體現人類依靠技術利用和改造自然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是A.在科研人員努力下,北京8月開放的花卉品種由過去的8種提高到了1000種以上B.風車成為荷蘭人向大海奪取土地的強有力的武器C.用地熱能進行發電D.塑料袋的發明和使用方便了人們的生活2.家庭室內裝修常使用各種油漆以美化房間,但油漆會散發出有害人體健康的氣體。這體現了技術的( )A.綜合性 B.專利性 C.創新性 D.兩面性3.網絡技術的發展催生了多媒體工具的出現,而手機電視(如圖所示)等多媒體工具的出現,對信號傳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進了網絡技術的進二步發展。該案例說明( )A.設計創新與技術發展有緊密聯系 B.設計創新與技術發展無關C.設計創新阻礙了技術發展 D.技術發展阻礙了設計創新4.汽車的尾燈由多組不同顏色、不同亮度的燈組成,其顏色、亮度等必須符合相關的規范。下列關于尾燈設置的描述不恰當的是( )A.為了方便人與車之間信息互動 B.美觀原則C主要是為了滿足公眾和使用者的審美需求 D遵循了汽車設計的技術規范5.某廠家將鍋的長手柄設計成可拆卸式(如圖所示),以減小包裝體積,節省運輸空間。該可拆卸式手柄的設計體現了設計的( )A.經濟原則 B.美觀原則C.技術規范原則 D.道德原則6.李琳要對小黃設計、制造的簡易晾衣架進行評價。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對晾衣架功能評價的是( )A.制造晾衣架比較費時 B.衣架即可掛衣服又可掛領帶、襪子C.衣架可同時掛三件衣服 D.可防風,不易吹落7.在構思衣帽架設計方案之前,應該做的是( )A.制造模型 B.進行設計分析 C.確定制造工藝 D.繪制加工圖8.在班級的“發現問題”活動中,同學們提出了以下問題。根據高中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實際能力,你認為學生有能力解決的問題是 ( )A提高減肥茶功效 B塑編廠的污染問題C課桌椅功能改進問題 D學校教學樓離馬路太近9.在神州5號、6號衛星載人飛行之前,我國先后發射了從神州1號到神州4號四顆技術試驗衛星,這說明了( )A.技術應用無需試驗 B.技術試驗是設計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C.應該從神州1號直接載人航天飛行 D.技術試驗一定會阻礙設計進程10.據浙江某報紙2007年9月21的報道,杭州市將采購的1000輛新空調公交車,某公司參加招標的是一輛設置了可伸縮踏板的新型空調公交車(如圖所示)。該公交車的設計主要考慮到了:( )A.靜態的人和動態的人 B. 信息的交互C.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 D. 普通的人與特殊的人11. 小王是班級數學課代表,每天要發大量練習,于是他決定制作一種既快捷又正確的電子數頁器。他選擇四種傳感器:應力應變片傳感器,百分傳感器,光電傳感器及聲控傳感器。通過制作模型、技術試驗,對收集的數據分析,得出聲控傳感器的效果最好。在此案例中小王采用了哪種技術試驗方法。( )A.虛擬試驗法B. 模擬試驗法 C. 優選試驗法D. 強化試驗法12. 下面設計中人機關系不合理的是 ( )A浴室內放置的防滑地毯 B外部褶皺的紙杯 C人行道上的盲道 D感應水龍頭13. 下列設計側重于藝術設計的是( )A、CPU芯片設計B、服裝設計C、殲10戰機設計D、錢塘江大橋的設計14. 在學生臺燈的設計過程中,需要對臺燈的各個部件進行設計分析,你認為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A燈泡的主要功能在于照明一般要選擇沒有頻閃或頻閃度較低的燈泡B.燈罩主要起美觀作用,設計時主要考慮其造型C.支撐架主要起支撐作用并決定臺燈的高度,從而影響學生的坐姿D.臺燈開關多種功能,選擇那種開關要考慮學生的需要15.對設計的過程的評價有著豐富的內容,下列哪一點不屬于對設計過程的評價A.設計的分工是否合理 B.設計采用的方法是否正確C.各個環節或階段的任務是否完成 D.產品的價格比是否合理16. 某報紙報道,2007年4月6日下午,浙江省一建筑工地曾發生過一起事故,一根鋼筋從高空墜落,把安全帽穿透,插進一名工人的頭部。若該安全帽是質量合格的產品,則原因是( )A. 鋼筋的沖擊力大于安全帽的設計強度安全標準 B沒有對安全帽進行模擬試驗C. 沒有對安全帽進行優選試驗 D沒有對安全帽進行虛擬試驗17. 某研發機構計劃設計一款手機,其中一部分工作的步驟為:①收集與研發手機相關的專利、標準等資料;②通過問卷調查對目標進行需求調查,以便確定研發方向;③進行設計分析,畫出草圖,在多種方案中選定幾種方案畫出技術加工圖;④制作模型并進行測試。下列選項比較符合該機構設計過程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18.下列活動中屬于技術發明、可以申請知識產權保護的是( )A. 孟德爾找到“遺傳的法則” B. 倫琴發現X射線C. 嫦娥衛星對月球表面進行科學探索 D. 王選研制出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統19.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蘋果公司最近提交了一個“便攜式設備上的太陽能電池”專利申請,這種電池可以用于手機、音樂播放器和筆記本電腦。現專利局要審查該專利是否具備新穎性、實用性以及專利法規定的其他長期條件。該過程屬于專利申請程序中的哪個階段( )A、受理階段B、初審階段 C、實質審查階段 D、授權階段20.三視圖中的主視圖要能準確反映物體的主要形體特征,以下視圖中最適合作主視圖的是( )。【參考答案】1-5:DDADA 6-10:ABCBD 11-15:CBBBD 16—20:AADBC通用技術:技術與設計1命題人:王濤 復核人:趙振鋒1.新型快餐盒以谷物秸桿為材料做成,用過后可直接轉化為牲畜飼料或肥料。這符合了設計中的哪項基本原則( )A、美觀性原則 B、經濟性原則 C、創新性 D、可持續發展原則2.最近隱形筆驚現蕪湖文具市場,這種隱形筆和普通的筆沒有太大區別,只是筆尾有一盞藍色的小燈。在紙上寫了以后是看不到的。但用筆尾的小燈一照,就能看到。這種筆可以有效保護隱私,但現在很多學生購買時坦言“考試用不容易被監考老師抓到”。這說明了技術具有( )A、目的性 B、創新性 C、綜合性 D、兩面性3.在人行天橋的設計中,通常都要在階梯的兩邊安排一定寬度的斜面通道。這是為了( )A.美觀 B.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C.提高強度 D.節省建筑材料4.建筑工地常用的安全帽一般應經過哪項試驗。( )A、高溫 B、低溫 C、彎曲 D、沖擊5.以下側重于藝術設計范疇的是( )A、電飯煲 B、候車亭 C、風扇 D、雕像6.人類從爆竹點燃爆炸升空到造出飛上太空的火箭,利用了方案的構思方法中的( ) A、草圖法 B、模仿法 C、聯想法 D、奇特性構思法7、水利大壩從理論設計到開工建設進行了許多次的試驗,一般采取下列的什么方法( ) A. 優選試驗法 B、模擬試驗法 C、移植試驗法 D、強化試驗法8、 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中,為了滿足人們在“衣”、“食”、“住”、“行”、“交往”等方面的需求,相應產生了許多種技術。以下技術中,屬于滿足人們在“食”這一方面技術的是( ) A、印染技術 B、烹飪技術 C、文字技術 D、園林技術9、 海口萬綠園是海口市政府利用填海造綠地的方式,將一片泥濘的海灘建造成一個園林式的供海口市民工作之余游玩休息的好去處。這一龐大工程體現了技術對下邊哪方面有影響作用( ) A、對人 B、對社會 C、對自然 D、以上都有10、 自從人類發明了電扇以后,電扇便在許多領域之中開始了它為人類服務的歷程。下面不屬于電扇的功能作用一項的是( ) A、發電作用 B、消暑作用 C、通風作用 D、散熱作用11、 某市鑄管廠承接了一項供水水管的生產任務,為了保證產品的質量,維護本廠信譽,提高產品知名度,對所生產的水管進行質量檢測,利用注水加壓的方法檢測水管的強度,這種試驗方法屬于以下試驗中的哪一種( ) A、性能實驗 B、預測試驗 C、優化實驗 D、信息實驗12、 技術常常可以解決人類所遇到的問題,給人類提供了很大的幫助,而有的時候技術又會給人類帶來一定的危害。下邊所列出來得技術對人類的危害現象中,不是危害地球自然環境的是( )A、水土流失 B、噪聲污染 C、酸雨現象 D、胎兒鑒定13.在裝修學生宿舍時,工人師傅在宿舍走廊的圍墻上又增加了用鐵管做成的護欄。這是考慮了人機關系的什么目標( ) A、高效 B、健康 C、舒適 D、安全14.制作一張小板凳需要運用到到物理學、幾何學、化學、美學、材料學等多個學科知識,這說明了技術具有( ) A、目的性 B、創新性 C、綜合性 D、兩面性15.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從小就是個求知欲特別強的孩子。為了弄懂船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他縱身跳進水中,險些淹死;看到母雞孵出小雞,他也學著母雞的樣子趴在雞蛋上……對技術的濃厚興趣和熱情推動著愛迪生不斷地進行創造和發明。愛迪生在技術上的創造和發明使他得到了終身的發展和自我價值的實現。這個案例說明了技術的價值體現在以下的什么關系中( ) A、技術與人 B、技術與社會 C、技術與自然 D、技術與科學16. 下列選項當中,屬于技術活動的是( ) A、廣義相對論 B、牛頓第一定律 C、阿基米德原理 D、蒸汽機的發明17. 據報導,西安市有一瓜子販自制毒瓜子,自己不吃沒想到兒子不斷偷吃。結果,聰明伶俐的兒子因為長期偷吃用明礬、工業鹽、泔水油、石蠟等加工的黑瓜子,腦子出了問題,這真是害人害己。這個例子說明了產品設計必須遵循什么原則( ) A、美觀原則 B、道德原則 C、實用原則 D、創新原則18.有人說“技術及其應用有點像錘子和錘子的使用:給小孩一把錘子,他會無論什么都用錘子去敲。當我們有了一把奇巧的技術錘子時,我們當中就會有這樣的小孩。我們必須謹防自己受不住誘惑,而拿它敲敲這敲敲那,什么都用它來敲。我們需要錘子,但是不能濫用錘子。”你對這段話的理解是( )A、我們只要有了技術這把錘子,就可以做任何事情。 B、小孩不會使用錘子。C、要科學合理地使用技術。 D、技術的未來充滿希望也隱含威脅。19.李寧自己動手制作了一張座椅,他對座椅的穩定性做了如下試驗,你認為合理的一項是( )A、親自坐在椅子上感受一下。 B、放一些重物在椅子上,看是否能承受。C、用電風扇對椅子吹風看能否吹倒。 D、用手左右晃一晃看是否穩固。20.小明要設計一個中小學生隨身攜帶的水壺,他對水壺進行了設計分析,你認為對產品進行設計分析應考慮的因素是( ) A、“物”、“人”、“環境”。 B、美觀、實用、經濟。 C、結構、功能、安全性。 D、高效、健康、舒適。21.1884年英國的沃特曼設計了一種用毛細管供給墨水的鋼筆。此筆的端部可以卸下用一個小的滴管即可將墨水注入毛細管,這樣,鋼筆就可以自由吸水了。鋼筆的設計是對鵝毛吸水技術的改進,而小圓珠代替筆尖的設計則使圓珠筆技術得以誕生。這個案例說明了技術與設計的關系是( ) A、技術的發展離不開設計 B、技術更新對設計產生重要影響 C、設計的豐富內涵 D、設計制約技術的發展22.某村村民黃順福買了一種名為“保果靈2號”的農藥。農藥說明書上清楚地標著“連續使用2次,間隔期為20天”。黃順福看后,當天便對果園的柿樹連續噴灑了2次農藥,準備20天后再噴灑2次。七八天后,他家200棵柿樹的葉子、果實全部掉落!請問,造成黃順福家200棵柿樹葉子、果實全部掉落的原因是( ) A、說明書沒有充分考慮用戶的閱讀需要; B、說明書的內容條理不清楚,“說而不明”; C、說明書的內容沒有側重點; D、黃順福沒有看清楚說明書就盲目使用農藥。【參考答案】1-5:CDBDD 6-10: CBBDA 11-15: ADDCA 16-20:DBCDA 21-22: AB明確問題設立目標分析計算評價比較檢驗核實做出決策收集資料制定方案黑箱輸入輸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