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1-6單元知識考點復習寶典2018年1月3日緒言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1、原子論(道爾頓)和分子學說(阿伏加德羅)的創立,奠定了近代化學的基礎。——物質是由原子和分子構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組合是化學變化的基礎。2、1869年,俄國的化學家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3、我國的某些化學工藝像造紙、制火藥、燒瓷器,發明很早,對世界文明作出過巨大貢獻。第一章走進化學世界課題1物質的變化和性質考點一、物質的變化1、判斷變化依據:是否有其它(新)物質生成。有則是化學變化,無則是物理變化2、相互關系:常常伴隨發生,有化學變化一定有物理變化,有物理變化不一定有化學變化。3、化學變化伴隨現象:放熱、吸熱、發光、變色、放出氣體和生成沉淀。考點二、物質的性質它們的區別是:物理性質在靜止狀態中就能表現出來,而物質的化學性質則要在物質運動狀態中才能表現出來課題2化學是一門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一、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1、現象:蠟燭逐漸熔化,燃燒,發出紅光,火焰分為三層(外焰、內焰、焰心)。2、產物:二氧化碳和水檢驗:二氧化碳——在火焰上方罩內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變渾濁)水——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燒杯(變模糊或有水珠出現)3、物理性質:白色的固體,密度比水小,質軟4、結論:①木條處于外焰的部分最先變黑,外焰溫度最高。②燒杯內壁有水霧出現,說明蠟燭燃燒生成了水,其中含有氫元素;③蠟燭燃燒后還生成CO2,該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蠟燭中含有碳元素。④白瓷板上有黑色粉末出現,更說明蠟燭中含有碳元素。燃燒后:有一股白煙,能重新燃燒。說明蠟燭燃燒是蠟燭氣化后的蠟燭蒸氣被點燃。第二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課題1空氣一、空氣成分的研究史法國科學家拉瓦錫第一次明確提出了“空氣是由氧氣和氮氣組成的”。其中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的結論。二、空氣中氧氣成分的測定:(考點一)1、實驗現象:A、紅磷燃燒發出黃白色火焰,放出熱量,冒出白色濃煙B、冷卻到室溫后打開彈簧夾,燒杯內的水倒流入集氣瓶,約占集氣瓶容積的1/5。2、實驗結論: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3、原理:磷(P)+氧氣(O2)五氧化二磷(P2O5)思考:1、可否換用木炭、硫磺等物質?如能,應怎樣操作?不能用木炭或蠟燭(燃燒產生了氣體,瓶內體積變化小),不能用鐵(鐵在空氣中不能燃燒)2、可否用鎂代替紅磷?不能用鎂,因為鎂不但跟氧氣反應而且還跟氮氣等反應,結果測得的不只是空氣中氧氣的體積。會遠遠大于氧氣的體積。3、實際在實驗中測得的結果比真實值小,其原因可能是:A紅磷量不足;B裝置氣密性差;C未冷卻至室溫就打開止水夾;D、沒有預先在導管中裝滿水三、空氣的主要成分(考點二)(按體積分數)空氣的成分以氮氣和氧氣為主,屬于混合物。空氣成分口訣:氮七八氧二一,零點九四是稀氣;還有兩個點零三,二氧化碳和雜氣四、物質的分類:純凈物和混合物(考點三)注意:劃分純凈物、混合物的標準是根據物質的種類來劃分的。只含一種物質的就屬于純凈物,含有幾種物質的就屬于混合物,五、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考點四)1、氮氣:無色、無味的氣體,不溶于水,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不能供給呼吸,化學性質不活潑。2、稀有氣體:無色、無味的氣體,通電時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化學性質很不活潑。氧氣①動植物呼吸②醫療急救③金屬切割④煉鋼⑤宇宙航行等氮氣①超導實驗車②化工原料③作保護氣④食品充氮作防腐劑等稀有氣體①作保護氣②制多種用途的電光源③激光技術④液氦冷凍機等六、空氣的污染及防治。(考點五)1、造成空氣污染的物質:有害氣體(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和煙塵。2、污染來源:空氣中的有害物質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石油化工廠排放的廢氣及汽車排放的尾氣。3、存在的環境問題:溫室效應(二氧化碳含量過多引起)、臭氧空洞(飛機的尾氣、氟里昂的排放)、酸雨(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引起)。4、防止空氣污染的措施:加強大氣質量監測,改善環境狀態、植樹造林、使用清潔能源。5、目前空氣污染指數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顆粒物、臭氧。七、未來化學將朝著“綠色化學”——“綠色消毀”和“綠色生產”的方向發展。核心是利用化學原理從源頭消除污染。特點:①充分利用資源和能源,原料無毒無害②減少向環境排放廢物③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被消納,實現零排放(在化合反應中體現)④生產出環境友好產品。課題2氧氣考點一、氧氣的物理性質1、色、味、態:通常情況下,是無色無味的氣體;2、密度:密度為略大于空氣。(可用向上排空法)3、溶解性:氧氣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4、三態變化:降溫后,氧氣可以變為淡藍色的液體,甚至淡藍色雪花狀固體。考點二、氧氣的化學性質(一)與非金屬(碳、硫、磷)的反應1、木炭(黑色固體)燃燒實驗現象: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生成一種無色無味氣體,該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文字表達式:碳(C)+氧氣(O2)二氧化碳(CO2)做木炭燃燒實驗時,燃燒匙應慢慢從瓶口向瓶底伸入(充分利用瓶內的氧氣)。2、硫粉(淡黃色)燃燒:實驗現象:在空氣中: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一種帶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在氧氣中: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的火焰,放出熱量、生成一種帶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文字表達式硫(S)+氧氣(O2)二氧化硫(SO2)實驗時,要在瓶底裝少量水(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3、紅磷(暗紅色固體)的燃燒實驗現象:在空氣中:發出黃白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大量白煙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生成大量的白煙文字表達式:磷(P)+氧氣(O2)五氧化二磷(P2O5)注意:五氧化二磷(P2O5)是固體,不是氣體(二)與金屬(鎂、鐵)的反應1、鎂帶(銀白色固體)在空氣中燃燒實驗現象: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熱量,生成白色粉末狀固體。文字表達式:鎂(Mg)+氧氣(O2)氧化鎂(MgO)2鐵絲(銀白色固體)在氧氣中燃燒實驗現象: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一種黑色固體。文字表達式:鐵(Fe)+氧氣(O2)四氧化三鐵(Fe3O4)注意:集氣瓶底部鋪少量的細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體物質濺落瓶底,致使集氣瓶炸裂。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三)與某些化合物(蠟燭、甲烷)的反應——產物均為:二氧化碳和水實驗現象:比空氣中燃燒劇烈,發出白光,集氣瓶內壁出現水珠,有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無味氣體產生。文字表達式:石蠟+氧氣(O2)二氧化碳(CO2)+水(H2O)空氣中燃燒情況:燃燒產生黃色火焰,放熱,稍有黑煙。(四)其他物質與氧氣的反應某些物質在一些條件下,與氧氣發生緩慢的氧化反應,成為緩慢氧化。緩慢氧化也放熱。如:動植物新陳代謝,金屬的銹蝕,食物的腐爛、酒醋的釀造、農家肥的腐熟等等。總結:1、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在一定的條件下,能與許多物質發生反應并放出大量的熱。在這些反應中,氧氣提供氧,稱為氧化反應。氧氣便是常見的氧化劑;具有氧化性。2、物質在純氧氣中燃燒程度比空氣中燃燒要劇烈。說明物質燃燒程度,與氧氣的濃度大小成正比;3、物質燃燒時有的有火焰,有的會發光,有的會冒煙。一般來說,氣體燃燒會有火焰產生,固體直接燃燒,產生光或者火星。生成物有固體,一般都會產生煙,即固體小顆粒;4、物質與氧氣反應不一定是燃燒現象,如緩慢氧化。考點三、氧氣的用途(1)、供給呼吸:醫療上急救病人,登山、潛水、航空提供呼吸;(2)、支持燃燒:煉鋼、氣焊與氣接、液氧炸彈、火箭助燃劑考點四、反應類型:①:化合反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可表示為:A+B+……→E(簡稱“多合一”)②:分解反應:由一種反應物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的反應。可表示為:AB→A+B+……。(簡稱:“一變多”)③:氧化反應:物質與氧發生的化學反應。有氧氣參加的反應一定屬于氧化反應。氧化反應不一定是化合反應(石蠟的燃燒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兩種物質),化合反應不一定是氧化反應。課題3實驗室制取氧氣考點一、工業制法(分離液態空氣法)原理:利用液態氧和液態氮的沸點不同。——物理變化(蒸餾)(1)具體過程(2)注意:該過程是物理變化考點二、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化學變化)1、雙氧水(過氧化氫)制取氧氣A、藥品:過氧化氫(H2O2)和二氧化錳(黑色粉末MnO2)B實驗原理:表達式:過氧化氫(H2O2)水(H2O)+氧氣(O2)注:MnO2在該反應中是催化劑,起催化作用C、裝置:固體與液體反應,不需加熱(雙氧水的為一類)注意事項:①分液漏斗可以用長頸漏斗代替,但其下端應該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斗中逸出;②導管只需略微伸入試管塞③裝藥品時,先裝固體后裝液體④該裝置的優點:可以控制反應的開始與結束,可以隨時添加液體2、用高錳酸鉀、氯酸鉀制取氧氣A、藥品:、高錳酸鉀(暗紫色固體)、氯酸鉀(白色固體)與二氧化錳(黑色粉末)B、原理:?①加熱氯酸鉀(有少量的二氧化錳):表達式:氯酸鉀(KClO3)氯化鉀(KCl)+氧氣(O2)注意:MnO2在該反應中是催化劑,起催化作用②?加熱高錳酸鉀:表達式:高錳酸鉀(KMnO4)錳酸鉀(K2MnO4)+二氧化錳(MnO2)+氧氣(O2)C、裝置:加熱固體制氣體(加熱氯酸鉀的為一類)D、操作步驟:(連)查、裝、定、點、收、離、熄。①連接裝置:先下后上,從左到右的順序。②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將導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緊握試管外壁,若水中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證明裝置不漏氣。松開手后,導管口出現一段水柱。③裝入藥品:按粉末狀固體取用的方法(藥匙或紙槽)④固定裝置:固定試管時,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鐵夾應夾在試管的中上部⑤加熱藥品:先使試管均勻受熱,后在反應物部位用酒精燈外焰由前向后加熱。⑥收集氣體:a、若用排水集氣法收集氣體,當氣泡均勻冒出時再收集,剛排出的是空氣;水排完后,應用玻璃片蓋住瓶口,小心地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密度比空氣大)(防止氣體逸出)b、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時導管應伸入集氣瓶底部(為了排盡瓶內空氣)用排水法收集時,導管放在集氣瓶口⑦先將導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熱E、易錯事項:a)試管口要略微向下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試管底部破裂。藥品應平鋪在試管底部b)導氣管伸入發生裝置內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產生的氣體排出。c)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試管口塞一團棉花: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氣管,污染制取的氣體和水槽中的水。d)排氣法收集氣體時,導氣管要伸入接近集氣瓶底部:有利于集氣瓶內空氣排出,使收集的氣體更純。e)實驗結束后,先將導氣管移出水面,然后熄滅酒精燈: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試管。F、收集方法: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②向上排空法(密度比空氣大)G、檢驗、驗滿檢驗: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發現木條復燃,說明是氧氣;驗滿: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證明已滿。考點三、催化劑:1、特點:兩不變(質量、化學性質)、一改變(反應速率)注意:①催化劑不能改變生成物的質量,不能決定反應的進行②催化劑不是反應物、又不是生成物③催化劑僅針對某一反應,并不是所有反應的催化劑④某一反應的催化劑可能不只一種2、二氧化錳在一些反應中不只作催化劑,催化劑不一定就只有二氧化錳。(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中,催化劑可以用硫酸銅溶液、氧化鐵、氧化銅、紅磚粉末)。在氯酸鉀制取氧氣中,二氧化錳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但質量分數變大。第三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一、原子的構成1、㈠構成物質的粒子有三種:分子、原子、離子。如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鐵是由鐵原子構成的;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保持二氧化碳這種物質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二氧化碳分子;保持鐵這種物質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鐵原子。保持氯化鈉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由氯離子和鈉離子。㈡分子三個特點:①質量和體積很小。②分子之間有間隔。③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㈢化學變化的實質:分子破裂為原子,原子重新結合為新的分子。㈣在化學變化中,分子種類發生改變。原子種類不發生改變(即元素種類不發生改變)㈤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不能籠統地說分子大,原子小;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氣體分子之間間隙最大。2、構成原子的粒子有:質子、中子、電子。[氫原子核中無中子]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帶正電的原子核(通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和核外帶負電的電子構成。電子在核外作高速的無規則的運動。一個質子帶一個單位的正電荷,一個電子帶一個單位的負電荷,中子不帶電。由于原子中,質子數等于電子數,電性相反,故整個原子不顯電性,呈電中性。3、記住兩個等式:①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對于原子)②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電子的質量是質子質量的1/18364、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以氫原子為例):氫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等于(一個氫原子質量)除以(一個標準--碳12原子質量的十二分之一)。相對分子質量不是原子的實際質量,是比值,但它與原子的實際質量成正比。二、分子分子由原子構成:由H2O可知(體會兩種構成的區別與聯系):水是由水分子構成;一個水分子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再如由O2可知:氧氣由氧分子構成,一個氧分子由兩個氧原子構成。三、離子:1、①電子在原子核外是分層排布的,1—20號元素,各原子第一層最多排2個電子,最外層最多排8個電子。對于原子來說,排布的依據是質子數=核外電子總數②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決定了元素的化學性質。③稀有氣體元素最外層為8個(氦元素只有一層,為2個),在化學反應中既不容易得到也不容易失去電子,化學性質穩定。元素的化學性質與最外層電子數關系密切。④金屬元素最外層電子數一般少于4個,容易失去電子,形成陽離子,如Na+Mg2+⑤非金屬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一般多于4個,容易得到電子,形成陰離子,如Cl―O2―⑥所以,陽離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總數陰離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總數Fe(鐵原子)、Fe2+(亞鐵離子)、Fe3+(鐵離子)三種粒子,因質子數相同,都稱為鐵元素,但最外層電子數不同,所以他們的化學性質也不同。離子的概念: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CO32―、SO42―、OH―、NO3―、NH4+)。由離子構成的物質,因陰離子和陽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目相等,電性相反,所以,物質對外不顯電性。如Na+與Cl―形成NaCl;Na+與CO32―形成Na2CO3Mg2+與Cl―形成MgCl2四、元素1、元素是具有相同質子數(或說相同核電荷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因此,不同的元素,核電荷數不同,質子數不同。氧原子、氧離子都是氧元素。2、物質由元素組成,物質由分子、原子、離子構成。如水(H2O)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水是由水分子構成。3、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四種元素依次是氧硅鋁鐵——“養閨女鐵”;生物體內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其次是碳元素。(含量是指元素總質量)4、記住1—20號元素之外的元素P62MnFeCuZnAgBaHg元素符號既表示元素(只講種類,不講個數),也表示原子(既講種類,也講個數)如:H可表示二種意義①氫元素(宏觀)②一個氫原子(微觀)。但如果元素符號前面有數字,則只表示原子個數,如2H只表示:兩個氫原子。類推……元素可分類為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也可以將稀有氣體元素單獨列出來,分為三類: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稀有氣體元素。第四單元自然界的水一、愛護水資源1、愛護水資源一是要節約用水,二是要防止水體污染。。日常生活當中節約用水的措施有(水的二次利用):①將洗菜的水用于澆花;②將洗衣服的水用于沖廁所;③將洗衣服的水用于拖地。④及時關閉水龍頭……水的污染主要來源于:工業“三廢”(廢渣、廢液、廢氣)的任意排放;農業上農藥、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防止水污染:①工業三廢要經處理達標后排放;②農業上合理施用農藥、化肥,提倡使用農家肥,③生活污水要集中處理達標后排放;加強水質監測……二、水的凈化1、水的四個凈化操作,效果由低到高是:①沉淀(包括靜置沉淀、吸附沉淀)、②過濾、③吸附、④蒸餾,其中凈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餾;吸附沉淀操作需要加明礬作絮凝劑。吸附操作需要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主要吸附可溶性的色素和氣體。吸附性屬于物理性質。沉淀和過濾是除去不溶性固體雜質。2、過濾:是常用的分離固體與液體的方法。操作要點:“一貼、二低、三靠”①“一貼”:濾紙緊貼漏斗的內壁②“二低”:濾紙的邊緣低于漏斗口邊緣;漏斗內的液面低于濾紙的邊緣③“三靠”:漏斗下端的管口緊靠燒杯內壁;用玻璃棒引流時,玻璃棒下端輕靠在三層濾紙的一邊;用玻璃棒引流時,燒杯嘴緊靠玻璃棒中部過濾后,濾液仍然渾濁的可能原因有:①接濾液的燒杯不干凈、②濾紙破損、③傾倒液體時液面高于濾紙邊緣3、硬水是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軟水是不含或含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①鑒別硬水和軟水用肥皂水:分別加入肥皂水,攪拌;泡沫較少的是硬水(或有浮渣產生),泡沫較多的是軟水。長期使用硬水的壞處:浪費肥皂,洗不干凈衣服;鍋爐容易結成水垢,不僅浪費燃料,還易使管道變形甚至引起鍋爐爆炸。②硬水軟化的方法主要有兩種:蒸餾(實驗室中)、煮沸(生活中)。氫氣 H21、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最小的氣體(向下排空氣法);難溶于水(排水法)2、化學性質: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氫氧焰焊接,切割金屬) (默寫文字表達式)點燃現象:①發出淡藍色火焰,②火焰上罩一干冷的燒杯,燒杯內有水珠(或水霧)產生。凡是可燃性氣體,點燃之前都要檢驗氣體純度!三、水(H2O)的組成1、電解水的實驗(默寫文字表達式)為了增強水的導電性,通常加入稀硫酸或氫氧化鈉溶液。記住負氫正氧2比1.正負極氣體體積比為1:2質量比為8:1實驗結論:①水通電,得到氫氣和氧氣。②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的。③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④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分子破裂為原子,原子重新結合為新的分子。2、化合物:不同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如CO2、P2O5、Fe3O4、SO2、KCl、H2O、H2O2、KMnO4、K2MnO4、KClO3。單質:只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如C、S、P、Fe、O2、H2。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一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CO2、P2O5、Fe3O4是氧化物,而KMnO4、K2MnO4、KClO3不是氧化物。3、水的密度是1g/mL,有符號H2O表示。它是純凈物,也是化合物,還是氧化物。畫出分類圖:四、元素符號和化學式的意義1、元素符號的意義——所有元素符號都能表示二種意思:表示這種元素、表示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如H可表示二種意義氫元素一個氫原子。但“石”、“钅”偏旁的元素及稀有氣體元素符號,還能表示第三種意思:表示這種元素所組成的物質(單質),因為他們表示的物質(單質)的基本構成單位是原子不是分子和離子。如P可表示三種意義:除表示磷元素、一個磷原子之外,還能表示物質紅磷,因為紅磷是由磷原子(P)構成的。但H不可表示物質氫氣,H2才能表示氫氣,因為氫氣是由氫氣分子(H2)構成的。2、化學式的意義,能了解物質的元素組成,分子的構成或離子的個數比。如H2O可知:(宏觀):①物質水;②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微觀):③一個水分子;④一個水分子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在組長手中類推:CO2的四個意義五、化學符號中數字的含義(舉一反三)①前面:表示粒子的個數如2K:兩個鉀原子。3H2O:三個水分子。3SO42―:三個硫酸根離子②正上方:表示元素的化合價如O鐵元素在氧化亞鐵中的化合價為+2價③右下角:分子中所含原子的個數如CO2和3CO2中的“2”都表示一個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兩個氧原子。④右上角:離子所帶電荷數如Mg2+和3Mg2+中的“2”都表示一個鎂離子帶兩個單位正電荷。六、單質和化合物的化學式的書寫、化合價1、單質的化學式書寫:①1—20號內,除H2、N2、O2、F2、Cl2外,其它元素所形成的單質,直接用元素符號表示。如C、S、P、Mg等。初中范圍內,②20號之外除I2外,其它的一般都用元素符號直接表示其單質。2、化合物的化學式書寫:①根據名稱書寫(名稱里帶數字的)CO2、P2O5、Fe3O4②根據離子書寫,如Na+與CO32―形成Na2CO3Mg2+與Cl―形成MgCl2③根據化合價書寫:遵循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等于零。④根據記憶書寫:如KMnO4、K2MnO4、KClO33、化合價:(1)根據最外層電子數推(2)根據口訣記(3)根據已知推算未知口訣:一價氫氯鉀鈉銀,二價氧鈣鋇鎂鋅,三鋁四硅五價磷,二三鐵,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齊全。銅汞二價最常見,莫忘單質價為零。原子團化合價口訣:負一硝酸氫氧根,負二硫酸碳酸根,正一價的是銨根通常化合物中,氧為—2價;氫為+1價,鐵有+2價、+3價;金屬都是正價。※任何元素,當它處于單質態時,它的化合價都是0價。仔細體會化合價與離子所帶電荷的關系,以下僅僅列出原子團的。(默寫表格)名稱銨根氫氧根硝酸根硫酸根碳酸根符號NH4OHNO3SO4CO3化合價+1—1—1—2—2離子NH4+OH―NO3―SO42―CO32―默寫:硫酸鈉、硫酸鋇、碳酸鈉、硝酸鉀、氯化鎂、硫酸銨、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的化學式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知識點歸納一、質量守恒定律:1、內容: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說明:①質量守恒定律只適用于化學變化,不適用于物理變化;②不參加反應的物質質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質質量不能計入“總和”中;③要考慮空氣中的物質是否參加反應或物質(如氣體)有無遺漏。2、微觀解釋:在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數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也沒有改變(原子的“三不變”)。3、化學反應前后(1)一定不變宏觀:反應物生成物總質量不變;元素種類不變微觀:原子的種類、數目、質量不變(2)一定改變宏觀:物質的種類一定變微觀:分子種類一定變(3)可能改變:分子總數可能變二、化學方程式1、遵循原則:①以客觀事實為依據②遵守質量守恒定律2、書寫:(注意:a化學式寫對、b配平c條件、d箭號)3、含義以2H2+O2點燃2H2O為例①宏觀意義:表明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氫氣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水②微觀意義: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分子(或原子)個數比每2個氫分子與1個氧分子化合生成2個水分子(對氣體而言,分子個數比等于體積之比)③各物質間質量比(系數×相對分子質量之比)每4份質量的氫氣與32份質量的氧氣完全化合生成36份質量的水4、化學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①哪些物質參加反應(反應物);②通過什么條件反應:③反應生成了哪些物質(生成物);④參加反應的各粒子的相對數量;⑤反應前后質量守恒,等等。5、利用化學方程式的計算三、化學反應類型1、四種基本反應類型①化合反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②分解反應:由一種反應物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的反應③置換反應: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④復分解反應: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第6單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識歸納一、碳的幾種單質1、金剛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質,可用于制鉆石、制玻璃刀具、鉆頭等。2、石墨(C)是最軟的礦物之一,有優良的導電性,潤滑性。可用于制鉛筆芯、干電池的電極、電車的滑塊等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有很大差異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CO和CO2的化學性質有很大差異的原因是:分子的構成不同。3、無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體和少量雜質構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活性炭、木炭具有強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煉鐵,炭黑加到橡膠里能夠增加輪胎的耐磨性。二、.單質碳的化學性質:單質碳的物理性質各異,而各種單質碳的化學性質卻完全相同!1、常溫下的穩定性強2、可燃性:完全燃燒(氧氣充足),生成CO2:C+O2點燃CO2不完全燃燒(氧氣不充足),生成CO:2C+O2點燃2CO3、還原性:C+2CuO高溫2Cu+CO2↑(置換反應)現象:試管內黑色粉末逐漸變成光亮紅色,石灰水變渾濁。加網罩作用:使火焰更集中,提高火焰溫度。2Fe2O3+3C高溫4Fe+3CO2↑(工業煉鐵)三、二氧化碳的制法1、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思路:(原理、裝置、檢驗)(1)發生裝置:由反應物狀態及反應條件決定:反應物是固體,需加熱,制氣體時則用高錳酸鉀制O2的發生裝置。反應物是固體與液體,不需要加熱,制氣體時則用制H2的發生裝置。(2)收集方法:氣體的密度及溶解性決定:難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CO只能用排水法(有毒)密度比空氣大用向上排空氣法CO2用向上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小用向下排空氣法2、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CaCO3+2HCl==CaCl2+H2O+CO2↑2)選用和制氫氣相同的發生裝置3)氣體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氣法4)驗證方法:將制得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渾濁,則是二氧化碳。驗滿方法:用點燃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熄滅。證明已集滿二氧化碳氣體。3、二氧化碳的工業制法:煅燒石灰石:CaCO3高溫CaO+CO2↑生石灰和水反應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四、二氧化碳的性質1、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高壓低溫下可得固體----干冰2、化學性質:1)一般情況下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不能供給呼吸2)與水反應生成碳酸:CO2+H2O==H2CO3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H2CO3==H2O+CO2↑碳酸不穩定,易分解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CO2+Ca(OH)2==CaCO3↓+H2O本反應可用于檢驗二氧化碳!4)與灼熱的碳反應:C+CO2高溫2CO(吸熱反應,既是化合反應又是氧化還原反應,CO2是氧化劑,C是還原劑)3、用途:滅火(滅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既利用其物理性質,又利用其化學性質。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劑、氣體肥料等。4、二氧化碳對環境的影響:過多排放引起溫室效應。五、一氧化碳1、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小,難溶于水2、有毒:吸進肺里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使人體缺少氧氣而中毒。3、化學性質:(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①可燃性②還原性)1)可燃性:2CO+O2點燃2CO2(可燃性氣體點燃前一定要檢驗純度)H2和O2的燃燒火焰是:發出淡藍色的火焰。CO和O2的燃燒火焰是:發出藍色的火焰。CH4和O2的燃燒火焰是:發出藍色火焰。鑒別:H2、CO、CH4可燃性的氣體:看燃燒產物(不可根據火焰顏色)(水煤氣:H2與CO的混合氣體C+H2O高溫H2+CO)2)還原性:CO+CuO△Cu+CO2(非置換反應)應用:冶金工業現象:黑色的氧化銅逐漸變成光亮紅色,石灰水變渾濁。Fe2O3+3CO高溫2Fe+3CO2(現象:紅棕色粉末逐漸變成黑色,石灰水變渾濁。)除雜:CO[CO2]通入石灰水或氫氧化鈉溶液:CO2+2NaOH==Na2CO3+H2OCO2[CO]通過灼熱的氧化銅CO+CuO△Cu+CO2CaO[CaCO3]只能煅燒(不可加鹽酸)CaCO3高溫CaO+CO2↑注意:檢驗CaO是否含CaCO3加鹽酸:CaCO3+2HCl==CaCl2+H2O+CO2↑(CO32-的檢驗:先加鹽酸,然后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點燃點燃點燃點燃點燃點燃點燃空氣降溫加壓液態空氣蒸發液態氧氮氣沸點低(—196℃),先蒸發出來裝入天藍色鋼瓶中沸點較高(—183℃)MnO2MnO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