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1意識的本質教案一、學習目標1.識記意識的產生、本質;理解意識是社會的產物、勞動的產物,是人腦的機能,是客觀存在的反映;2.逐步確立辯證唯物主義的意識觀,分辨物質與意識的區別;3.堅持物質決定意識,堅持辯證唯物主義。二、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理解意識的本質。教學難點:理解意識是客觀存在的反映。三、學情分析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已經了解物質的概念,那么本節課學生會比較容易理解與物質相對應的概念——意識,同時這節課也為第二框的內容奠定基礎。四、教學方法教法:情境創設法、講解法、啟發式教學。學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五、課時安排1課時六、教學過程復習式導入提問:1.運動與物質的關系2.運動與靜止的關系3.規律普遍性與客觀性原理4.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辯證關系新課講解:首先請大家自主預習課本,并思考以下問題:1.人類意識產生的物質基礎和前提是什么?2.為什么說意識是社會發展的產物?3.意識產生的生理基礎是什么?4.意識的本質是什么?探究一:自然界非生命物質、植物、動物對外界的刺激有沒有反應的特性?它們是怎么反應的呢?它們的反應與人的反映有什么關系?水滴石穿、巖石風化屬于第一階段:簡單反應一切物質都具有反應特性。葵花反應屬于第二階段:應激反應(刺激感應)一切生命物質都具有對外界刺激作出感應的特性。猴子表演節目屬于第三階段:高等動物的(感覺和心理)。第四階段:人類的(意識)。從簡單反應到刺激感應到感覺和心理到人類意識的產生。說明一切物質都具有反應特性是人類意識產生的物質基礎;生物的反應形式是人類意識產生的前提。探究二:在從動物的心理發展到人的意識的過程中什么起了決定作用?它是如何發揮作用的?②意識更重要的是社會發展的產物。從意識的起源來看1.意識是物質世界(自然界、人類社會)長期發展的產物。①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②意識更重要的是社會發展的產物。充分說明:先有物質后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黑猩猩經過人們的反復訓練,它能打開水龍頭,用水桶放水滅火。后來,人們把黑猩猩放到船上,同樣點上火,給它一個水桶,讓它滅火,但它此時已束手無策了。探究三:為什么更換場景后黑猩猩就不會滅火了?因為人腦和動物的大腦有著根本的區別。人腦動物腦重量1500克占體重的1/50黑猩猩400克大猩猩500克大象6000克,占體重的1/1000構造大腦皮層2600平方厘米,140億個神經細胞皮層平滑黑猩猩的大腦皮層是人腦皮層面積的1/14機能人腦機能區包括運動區、感覺區、語言區,形成網絡系統動物腦沒有語言區2.意識是人腦的機能是從意識的生理基礎上來看充分說明:先有物質后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思考:①人腦是怎樣進行意識活動的呢?②人工智能與人腦的區別。電腦人腦區別物的裝置,活動過程是機械物理過程以人的生命機體活動為基礎沒有社會性有社會性沒有創造性和能動性有創造性和能動性其“思維”是純粹的邏輯過程,由人事先設定其思維除自覺的邏輯過程外,還滲透有情感、意志因素,穿插有靈感、直覺、頓悟等過程意識活動是通過人腦對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動實現的,意識就是第一和第二信號系統基礎上產生的反映。2.意識是人腦的機能(1)人腦是高度發達的物質系統,是意識活動的物質器官。(2)人腦是產生意識的生理基礎。(3)意識是人特有的。(人腦不等于動物腦、電腦、大腦)(4)意識活動是通過人腦對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動實現的(意識是在第一和第二信號系統基礎上產生的反映)。探究四:有了人腦,就會有人的意識了嗎?狼孩的故事說明:人類的知識與才能不是天賦的,直立行走和言語也并非天生的本能。所有這些都是后天社會實踐和勞動的產物。因此長期脫離人類社會環境的幼童,就不會產生人所具有的腦的功能,也不可能產生與語言相聯系的抽象思維和人的意識。(意識的產生離不開實踐活動、社會交往、客觀存在)3.意識是客觀存在的反映。意識的內容來自于客觀存在。意識的形成離不開社會實踐。意識在本質上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客觀事物通過實踐作用于人的感官,然后通過信息傳輸到人腦,加工形成意識。充分說明:先有物質后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由漫畫:萬能的上帝可見,人是按照自己的形象去創造神的。宗教觀念可以在客觀世界找到某種原型。鬼神觀念的形成離不開客觀存在。宗教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虛幻的歪曲的反映。正確的意識——如實反映客觀事物的本來面目,錯誤的意識——歪曲反映客觀事物的本來面目。無論是正確的意識還是錯誤的意識,都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總結:本節課主要從意識的起源、意識的生理基礎以及意識的內容三個角度對意識的本質進行了學習,通過學習我們要深刻把握先有物質后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這一唯物主義觀點。7、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