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單元????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第14課?中國共產黨誕生?【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識記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時間和地點及中共一大的內容;了解中共二大的主要內容;理解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歷史意義;培養學生從圖片、視頻等學習資料中獲取并處理歷史信息的能力。?2.過程與方法?通過引導學生分析中國工人運動的發展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的關系,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中國出現的工人運動高潮,使學生學會分析歷史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認識歷史發展的規律。?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陳獨秀、李大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的學習,體會先進知識分子在中國發展進程中發揮的作用,從而增強學生對中國共產黨的熱愛之心,堅信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重點難點】?教學重點:中國共產黨成立的經過和歷史意義。?教學難點:對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綱領的理解。?本課課時:1課時?本課類型:新授?教學過程?【新課導入】?“如果人的一生只有27年,該將如何度過?是迷茫焦慮、茍且一生?還是鞠躬盡瘁、閃亮夜空?在本課你可以讀到一位共產黨人的答卷。?他,恍如流星,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卷中,一閃而過轉瞬即逝;?他,燦若星辰,在共產黨的奮斗華章里,永不磨滅流芳百世。?他是一位詩人,一位歌曲家,一位革命者。?中共一大代表中他最早離世、生命最短。?為黨的事業、為勞苦大眾、為共產主義,他“盡善盡美盡華。”?他用短暫的一生詮釋了自己的名字:王盡美。?【講授新課】?目標導學一:馬克思主義的傳播?1、?多媒體展示:馬克思主義傳播的背景?(1)國際上: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的消息,使中國正在尋求救國真理的先進知識分子,不約而同的把目光從西方轉向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2)國內: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人們有了新的覺醒,馬克思主義逐漸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進步青年。?2、閱讀教材P64-65和“人物掃描”,歸納馬克思主義傳播的表現。?表現(1)中國先進知識分子開始關注馬克思主義?1919年《新青年》出版了“馬克思主義研究專號”,刊載了李大釗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科學社會主義和政治經濟學。第一次較為系統的介紹了馬克思主義。毛澤東主編《湘江評論》,熱情歌頌十月革命的勝利;1920年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公開出版第一個中文全譯本。?李大釗在《新紀元》一文中,十月革命開辟了人類歷史新紀元,它將帶來新生活新文明新世界,中國人民應當走十月革命的道路,“試看將來的環球必將是赤旗的世界”。?表現(2)建立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團體?1919年五四運動中,天津青年學生的進步社團由天津學生聯合會和女界愛國同志會中的骨干周恩來、馬俊、郭隆真、劉清揚、鄧穎超、管易文等20余名青年組織起來的革命團體,他們學習和傳播馬克思主義,團結愛國力量,展開反封建反帝國主義侵略改造社會挽救祖國的革命斗爭活動。?1920年3月,李大釗,鄭中夏等人在北京成立第一個“馬克思主義學術研究會”;1920年5月陳獨秀、李達等人在上海組織第一個公開的馬克思主義研究會;1920年9月毛澤東等在長沙成立馬克思主義研究會。?表現(3)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合?材料研讀:?材料一:世界上是什么樣是什么人最有最貴重呢?必有一般糊涂人說皇帝最有用最貴重或是說做官的讀書的最有用最貴重,我以為他們說錯了,我以為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貴重。——陳獨秀(1920)?材料二:1920年,陳獨秀在一篇文章中寫道:世界上是些什么人最有用最貴重呢?必有一班糊涂人說皇帝最有用最貴重,或是說做官的、讀書的最有用最貴重。我以為他們說錯了,我以為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貴重。?提出問題:兩則材料說明了什么??答案提示:五四運動的勝利發展,不少知識分子開始走向工人群眾。他們幫助工人組織工會,開辦勞動補習學校和工人識字班,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向工人宣傳馬克思主義。?教師總結: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奠定了思想基礎。??過渡語:中國將走向何方?是繼續沉淪還是開始新的探索和追求,誰能領導中國走向勝利,歷史最終選擇了共產黨,共產黨中國共產黨。??目標導學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1、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分析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條件。?(1)思想基礎:十月革命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全世界的傳播,對當時的中國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促使一些先進的知識分子如李大釗、毛澤東、董必武等學習馬克思主義,宣傳馬克思主義,成為馬克思主義者。?(2)階級基礎:工人階級和工人運動不斷壯大。?(3)組織基礎: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1920年夏,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陳獨秀在上海建立第一個共產黨早期組織。接著北京、長沙、武昌等地先后建立共產黨早期組織組織基礎。中國共產黨深入到工人中間,宣傳馬克思主義,在各地建立共產黨早期組織。?問題探究:結合教材上《共產黨早期組織分布示意圖》,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快速發展及其活動,表明了什么??引導學生得出:它表明在中國成立全國統一的共產黨的條件已經成熟,一個統一的中國無產階級政黨即將誕生。?教師可補充陳獨秀、李大釗在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工作中的貢獻“南陳北李”。?教師總結:綜上所述,指出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歷史條件??思想基礎:馬克思主義的傳播?階級基礎:工人階級的壯大?組織基礎: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外部條件:共產國際的指導?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適應近代以來中國社會進步和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是近代歷史選擇的必然結果。??本課主線:1920年到1923年,王盡美創辦《勵新》《濟南勞動周刊》《晨鐘報》《現代青年》《濼源新刊》等多份進步刊物。?他善加利用,大力宣傳革命精神。?他的詩作理論深刻、生動清新。?犀利的揭露種種社會不公,有力的喚醒沉睡的勞苦大眾。?1921年春天,王盡美等人發起并創建濟南共產主義小組。?當年7月,作為濟南代表,王盡美和鄧恩銘一起到上海、嘉興,參加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上,他與毛澤東、董必武等十幾名代表共商建黨偉業,彼此留下深刻印象。??教師講解: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因為上海法租界巡捕的襲擾,被迫轉被迫于8月初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一條游船上,繼續舉行,最終圓滿落幕。?2、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歸納概況中共一大的相關情況。要求學生回答出中共一大的召開時間、地點、與會人員、主要內容和標志。?(1)時間:1921年7月?(2)地點:上海、嘉興南湖?(3)代表:毛澤東,董必武,王盡美,李達等13人,國際代表馬林?(4)主要內容:?革命綱領: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中心任務:領導工人運動。?中央機構:陳獨秀任中央局書記?(5)標志:標志著中國共產黨誕生。?教師講述:我們就中共一大的內容作簡單的分析,以加深大家的印象。?中共一大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大會通過了黨綱,確立了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確立了奮斗目標: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黨的中心工作是領導和組織工人運動;設立中央局為中央的臨時領導機構,陳獨秀任書記。?第一點:大會通過了黨的綱領,確定了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從黨的奮斗目標來看,一方面確立了黨的遠期奮斗目標,另一方面對黨成立后的第一個奮斗目標又作出了不符合國情的規定。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故而中國革命的主要敵人是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由于中國革命的敵人是強大的,因此在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民族資產階級是團結的對象而不是革命的對象,從這一點來說,中共一大的規定是有局限性的。?第二點:確定黨的工作中心是領導和組織工人運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農民占全國人口的絕大多數。如果不解決農民問題,革命就不會成功。因此,組織工人階級、領導工人運動固然重要,但決不能忽視農民問題。?問題探究:請大家思考一下,陳獨秀沒有出席中共一大,為什么會被選為中央局書記?請同學們結合前面學過的知識進行回答。?答案提示:陳獨秀因為在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中產生過巨大的影響力,并且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發起者之一。?資料拓展:黨的生日:由于黨的“一大”召開于7月,而在戰爭年代檔案資料難尋,具體開幕日期無法查證,因此1941年在黨成立2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發文正式規定7月1日為黨的誕生紀念日(黨的生日)。?中共一大與會代表:上海李達、李漢俊;北京張國燾,劉仁靜;長沙毛澤東,何叔衡;武漢董必武,陳潭秋;濟南王盡美,鄧恩銘;廣州陳公博,包惠僧;旅日代表周佛海等人,代表全國50多名黨員。?3、教師總結:中國一大召開的意義:?中共一大的召開,宣告中國共產黨誕生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問題探究:要求學生思索:“新”體現在哪里???答案提示:新的領導力量:無產階級及其政黨中國共產黨?新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新的奮斗目標: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教師過渡:在前面我們分析了中共一大的局限,那么,這些局限是什么時候被突破的呢?中共二大的召開部分解決了這些問題。?4、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找出中共二大的相關問題。?(1)時間:1922年7月?(2)地點:上海?(3)革命綱領:最高綱領:建設共產主義;?最低綱領: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將中國統一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4)意義: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綱領。?教師引導學生得出:中共二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基本上完成了黨的創建工作。因為這次大會切合實際,提出當前黨的奮斗目標:對內打倒軍閥,對外推翻帝國主義,實現民族獨立,把中國統一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第一次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解決了80多年來(鴉片戰爭以來)中國革命未能解決的問題。??過渡語:師:中共一大確定黨的中心工作是什么??生:領導和組織工人運動。??目標導學三:全國工人運動的高漲?1、問題探究: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后,為了領導和組織工人運動,做出了哪些努力??答案提示:設立了專門的機構——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教師總結工人運動領導機構: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中國共產黨成立后設立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集中領導全國的工人運動,并在上海、武漢、長沙、廣州、濟南建立分部勞動組合書記部,還創辦刊物,開辦補習學校,派黨員深入到工人群眾中去,宣傳馬克思主義,啟發工人覺悟。?2、教師講解: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從1922年初到1923年2月全國掀起了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共舉行大小罷工100多次,參加人數達30萬人以上。?3、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合作探究:工人運動的頂峰?(1)觀察圖片,這個圖片位于河南省會城市的標志建筑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歷史事件??答案提升:鄭州27紀念塔,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2)學生分組探究,完成以下問題。?時間:1923年2月?口號:“為自由而戰,為人權而戰。”?結果:被帝國主義和直系軍閥吳佩孚鎮壓。?意義:將第一次工人運動的高潮推向頂峰。?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中吳佩孚軍隊制造“二七慘案”的經過,認識軍閥統治的反動性和工人階級的革命斗爭精神。?材料拓展:?1923年2月4日,林祥謙下達罷工令,震驚中外的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開始。2月7日,林祥謙與十幾名工人工會領導人和工人代表被北洋軍閥逮捕。北洋軍閥以死威脅逼迫林祥謙下復工令,遭到林祥謙斷然拒絕,林祥謙說:“頭可斷,血可流,工不可復!”最終慘遭殺害,年僅31歲。?1923年2月4日,京漢鐵路工人舉行總罷工。施洋是罷工的領導者之一,積極組織武漢工人和學生進行反對軍閥吳佩孚的游行示威。2月7日晚,施洋被反動軍警逮捕。在敵人的法庭上,施洋怒斥軍閥鎮壓工人運動的滔天罪行,以大無畏的革命氣概壓倒了敵人。2月15日凌晨,敵人將施洋押赴刑場,執行槍決,時年34歲。?4、引導學生思索,京漢鐵路工人罷工失敗帶來的經驗教訓,學生討論回答,教師總結。?單槍匹馬不可能取得革命的勝利,必須團結一切可能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戰勝強大的敵人。??本課主線:在生命的最后幾年,?王盡美像不知疲倦的陀螺。?1923年,他領導建立京奉鐵路總工會及山海關分會,先后領導鐵路工人、碼頭工人、煤礦工人罷工,以提高工人待遇。后遭反動勢力緝捕,被調回山東工作。?1924年他代表中共濟南地委到北京,聽取李大釗的報告。他馬不停蹄、四處演講,在齊魯大地建立一個又一個基層黨組織,播下革命火種。?但長期奔波與操勞蠶食著他的健康。?1925年春節前夕,王盡美與反動勢力展開長達三天的大辯論,因疲勞過度吐血昏厥。?當年2月,根據組織安排正式成立中共山東地方執委會,他是委員之一。?4月,他與鄧恩銘到青島領導紗廠工人第一次聯合大罷工。?6月,他肺病復發,最終于8月去世。?正是有了無數為共產主義理想而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王盡美們”才鋪就了中國革命勝利、中華民族復興的光明道路!??【本課小結】?曙光照耀——?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歷史選擇——中共一大召開?喚醒民眾——中共二大召開?????全國工人運動高漲?【板書設計】?第14課中國共產黨誕生??一、曙光照耀——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二、歷史選擇——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三、喚醒民眾——全國工人運動高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