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9課《辛亥革命》教學設計教學目標?通過列表歸納中國同盟會成立之后,革命志士發動的一系列武裝起義名稱、領導人及影響。?通過地圖和時間軸的方式使學生增強時空觀念,進一步理解這些武裝起義雖然失敗,但卻促進了民眾的覺醒,推動了革命的浪潮。?通過分享革命志士的愛國小故事使學生感受革命者們視死如歸,勇于奉獻的革命精神。?通過識讀《武昌起義和全國各省獨立形勢示意圖》,使學生認識到武昌起義后,清政府的統治土崩瓦解,形成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高潮。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識圖及分析史料的能力。?運用圖片以及前后知識的對比,使學生理解辛亥革命的偉大意義。?學情分析?本課針對的是初二年級的學生,他們熱情、積極,樂于參與學科學習活動。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科學習,學生的歷史素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培育,在歷史理解、歷史解釋方面都有所提高,歷史價值觀逐漸形成。此前的學習中,學生經過了多個課時近代史學習,了解此前近代中國社會發展的形勢和趨勢。??重難點?重點?武昌起義?難點?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教學過程?師:有一篇被稱為“20世紀最偉大情書”的書信,1911年4月24日,革命烈士林覺民寫就的《與妻書》,情真意切,卻又痛徹心扉,今日,和同學們分享其中的片段。?見字如面,如此深愛妻子,如此不舍的林覺民,怎么知道自己即將與妻子永別?他為何要去犧牲?后來他的命運又是怎樣的?讓我們回到那個年代,尋找答案。請把課本翻到42頁,本節課我們來學習第9課辛亥革命。?師:林覺民他寫道自己生活的時代“遍地腥羶,滿街狼犬”,那是在哪一政府當政期間??生:是清朝政府。?師:“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說出了當時革命志士的心聲,林覺民就是當時我國第一個全國規模、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成員,是哪一政黨??生:中國同盟會。它大大推動了全國革命運動的發展。??請大家迅速瀏覽第一子目課文,找出正文部分提到的年份。??1906???????1907???????????1910???1911?在這短短幾年里,革命志士們組織起一場又一場轟轟烈烈的起義。有哪幾場起義運動,他們又是怎樣奮斗的?請用3分鐘閱讀教材,找出幾場起義的名稱、領導者、評價。?師:經過閱讀,請大家完成時間軸,見證革命志士們的艱苦奮斗:??結合地圖想一想,這些起義都集中在什么地區?為什么??生:南方地區;南方的革命力量比較強大,革命思想先進?師:在這一階段,革命志士們的努力是否取得了成功呢??生:都失敗了,?師:為什么會出現這一系列失敗,史學著作《中國通史》中總結:?“同盟會領導的多次起義,由于群眾基礎薄弱,又往往采取突然襲擊的單純軍事冒險方式,所以最后都失敗了。”??——白壽彝總主編:《中國通史》(第十一卷)??根據材料指出,同盟會領導的起義相繼失敗的原因是什么???生:原因:群眾基礎薄弱;采取突然襲擊的單純軍事冒險方式。??師:林覺民先生,就參與了其中一場起義運動,在起義前幾日的一天夜里,在一條隨身手巾上寫下《與妻書》,托人日后塞在家中門縫里,3天之后他奮勇起義,隨后被捕壯烈犧牲?!杜c妻書》落款處的時間顯示寫于1911年4月24日,請問他參與的是那一場起義??生:黃花崗起義。?師:起義中,革命黨人僅130多人成功攻入兩廣總督衙門,在絕對劣勢之下堅持奮戰一晝夜,把總督打得爬墻逃跑。包括林覺民在內的幾十位革命黨人壯烈犧牲。后人收斂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遺骸,被合葬于今天的廣州黃花崗烈士墓中,這里是國家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林覺民本來生活優越,100多年前他就能夠擔負得起留學日本。他的家庭在福建是名門望族,出了很多名人,他的一位侄女,就是我國著名的女詩人林徽因。?類似的情況在當時的革命黨人身上很普遍,在大家正文的閱讀中,大家讀到有哪些革命黨人的犧牲??生:劉道一、徐錫麟、秋瑾、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師:大家再看看這些烈士犧牲時的年齡,試想,這樣一群社會精英,為了革命,不惜在最美好的年華前仆后繼,拋頭顱灑熱血,在當時社會造成怎樣的反響。不妨看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對其中一場起義的評述:請閱讀第43頁“材料研讀”,回答問題:?(二)影響:?閱讀材料:?“是役也,碧血橫飛,浩氣四塞,草木為之含悲,風云因而變色,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怨憤所積,如怒濤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載而武昌之革命以成,則斯役之價值,直可驚天地、泣鬼神,與武昌革命之役并壽?!??——孫中山《<黃花崗烈士事略>序》??回答:?(1)“是役也”指的是哪一場起義??黃花崗起義。?(2)根據材料與所學知識分析,“斯役之價值”有哪些??革命黨人不屈不撓的精神和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斗志。?師:材料中“武昌革命”又指的是哪一歷史事件呢?讓我們一起翻到教材45頁,看那張地圖。?武昌起義:?(一)背景:?師:武昌是湖北省的省會,戰略地位極其重要,這里的照片是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請大家根據45頁的地圖推測,它在今天的哪座城市??生:武漢。武漢分三鎮,武昌,漢口,漢陽。?師:到此時,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已經相繼去世有三年,階級矛盾不斷激化,革命浪潮風起云涌,清朝統治已經搖搖欲墜。?在武昌,革命黨人做了大量的宣傳,使這里具備了革命的組織,爭取到了支持革命的隊伍。大家找一找,是哪些革命團體,哪一支隊伍??生:革命團體:文學社、共進會。隊伍:湖北新軍。?師:據統計,當時湖北新軍中有至少三分之一支持革命。?(二)爆發:?師:每一年都會有武昌起義紀念日,那是在幾月幾日??生:10月10日?師:1911年的這一天,武昌起義爆發了。這場起義的全過程都是嚴格按照計劃執行,一蹴而就的嗎?并不是。?革命黨本來9月就已經初步擬定革命計劃,把起義的時間安排在10月16日。后來發生了變故,8日,起義領袖孫武在俄國租界制作炸彈,不慎引爆受傷逃匿,引來俄國巡捕,把革命的文書、傳單、旗幟、名冊搜去,革命計劃已經暴露。接下來,清朝總督立即下令抓捕革命黨人,幾個主要領袖有的被處死,有的逃匿下落不明,起義失去指揮。同時謠言滿天,有傳說清廷按照名冊抓捕,按照剪辮抓捕,甚至只要是漢族全部抓捕。革命戰士很多感到絕望,如同坐以待斃。又過了倍感煎熬的一天,部分革命戰士私自決定要當晚起義。當晚工程營一個軍帳內,反動軍官查崗時與士兵發生口角,革命士兵打響了第一槍,革命正式開始了。這個時候起義的士兵數量只有十幾人,20發左右的子彈。下面的革命過程,讓結合45頁形勢圖中的小圖去了解。小圖中城墻上有若干突起,那是一個個城門。少量士兵在城內起事之后,立即想到去打開城門迎入更多革命戰士,他們打開的南端的城門后來被命名為起義門,王征驊先生的著名油畫《武昌起義》反映的就是革命戰士爭先涌入的情形。他們首先前往目標楚望臺軍械所,大幅掌握了武器之后,開始集中進攻一個地點,清政府的督署。攻勢兇猛,把清朝總督嚇得奪路而逃,清政府的頑抗也就此瓦解。起義軍一夜之間占領了武昌全城。武漢的另外兩鎮漢陽、漢口新軍積極響應,成立了湖北軍政府,黎元洪為都督。?(三)發展:?此后很短的時間里革命呈現出極為迅速的發展,一個多月時間,全國15個省獨立,占清朝的半壁江山,至此,清朝的統治已經土崩瓦解。?(四)結果?(五)歷史意義?師:1912年2月,清帝溥儀宣布下詔退位。請結合材料一,分析辛亥革命的歷史影響。?生: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師:是的,清朝260多年的統治結束,從秦朝以來的君主專制制度終結。專制的反義詞是什么??生:“民主”?師:非常好。前面所學的戊戌變法是試圖通過改革的方式維護清朝的統治,當然資產階級維新派也試圖通過開國會立憲法削弱君權,實現民主,但遺憾的是失敗了。而辛亥革命則成功的推翻清朝統治,為實現民主奠定了基礎。請結合材料二,因此辛亥革命還有什么意義??生: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這也是辛亥革命的性質。?師:(出示材料三)這是辛亥革命以后中國社會出現的一系列變化。請問這體現了辛亥革命還有什么進步意義??生: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師:(出示革命英雄的照片)從1905年到1911年,革命志士們為了國家獨立作出了一系列的努力,無論結果成功與否,他們的精神都值得我們緬懷與學習。結合本節課學習的內容,概括革命志士們的精神。?生:革命志士的精神有為國家獨立而拋頭顱灑熱血的愛國主義精神,舍小家為大家的無私奉獻精神,愈挫愈堅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主人翁意識,為實現民主共和的偉大理想而奮斗的高貴品質……?師:?習近平主席在中共19大報告中說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痹趧邮幠甏瑸閷崿F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無數革命志士舍生忘死,今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又能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什么??????生:學生自由發言?最后以習主席的“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結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