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課??鴉片戰(zhàn)爭?》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知識能力?1.識記林則徐禁煙及“虎門銷煙”,鴉片戰(zhàn)爭的原因、經過、影響及《南京條約》內容、影響。??2.理解鴉片戰(zhàn)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過程與方法?1.通過相關的圖片、微課視頻、文字材料等來探討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的原因及過程、影響。?2.采取合理設疑來啟發(fā)學生思維,加深對鴉片戰(zhàn)爭影響的理解。?3.通過合作討論,自由發(fā)言來深化課堂認識。??情感價值觀?1.使學生感受100多年前中西方的巨大差距,從而激發(fā)其民族自強意識;?2.學習林則徐的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對民族英雄的欽佩的情感;??3.通過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增強學生的求知欲和對學習該課程的熱情。??4.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的學習態(tài)度,通過小組合作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二、教學重難點??重點:中英《南京條約》?難點:鴉片戰(zhàn)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三、學情分析??從年齡特征來看,八年級學生個性鮮明,喜歡彰顯自我,所以課堂應當以學生為主體。但處于這一年齡段的學生畢竟知識水平和分析能力有限,對很多問題的分析和理解還不夠全面,這就需要老師適時的做出正確的引導。??四、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展示:通過展示美麗的罌粟花引入本課,觀看中說明:就是這種美麗的花朵引發(fā)了中英之間的戰(zhàn)爭---鴉片戰(zhàn)爭,改變了中國歷史發(fā)展的軌跡,中英兩國遠隔重洋,一個在亞歐大陸東端,一個在亞歐大陸西端。相距如此遙遠的兩個國家,為什么會在19世紀中期爆發(fā)戰(zhàn)爭呢?這場戰(zhàn)爭能否避免呢?今天讓我們一起學習第1課?鴉片戰(zhàn)爭。?講授新課?(一)鴉片走私和林則徐禁煙??1.鴉片走私:觀看戰(zhàn)爭前中英兩國情況對比的視頻,觀看后提問:鴉片戰(zhàn)爭前中英貿易情況??????????茶葉、生絲?????????呢絨、布匹?(清前期中英貿易情況——中國出超,英國入超,英國處于貿易逆差地位)?教師引導:為了扭轉貿易逆差,英國想到了什么?(答案提示:鴉片)??2.展示出一組圖片,讓學生分析討論:鴉片走私給中國帶來的危害。最后由學生和老師共同歸納總結得出答案:??①白銀外流,造成清政府財政危機。?②銀價上漲,造成銀貴錢賤,加重農民負擔。?③腐蝕統(tǒng)治機構,清政府更加腐敗。?④毒害中國人民身心健康,削弱軍隊戰(zhàn)斗。??3.教師過渡:面對鴉片的輸入所造成的嚴重危害,道光帝派主力禁煙的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查禁鴉片。??多媒體展示林則徐:“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和虎門銷煙視頻(指出林則徐禁煙的決心?)?(二)英國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1.虎門銷煙后,英國是什么態(tài)度呢???2.展示鴉片戰(zhàn)爭形勢圖,明確鴉片戰(zhàn)爭的過程。??3.中國人民的英勇抗戰(zhàn):結合課本“相關史事”,知道三元里人民的英勇殺敵、關天培領導的虎門之戰(zhàn)、老將陳化成在吳淞率眾抵抗的史實。??4.提出問題:有人說,鴉片戰(zhàn)爭是由林則徐的過激行為引起的,如果沒有林則徐的虎門銷煙,英國就不會發(fā)動戰(zhàn)爭。這種觀點對嗎?為什么???教師分析:19世紀上半期,英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并不斷向外進行殖民主義擴張,掠奪殖民地。為了開辟國外的市場,推銷工業(yè)品、掠奪廉價的原料,英國把侵略矛頭指向中國。在中英進出口貿易中,英國向中國輸出呢絨、布匹,但很難賣出去,相反,它要從中國購買大量的茶葉、生絲、瓷器。在中英兩國貿易中,許多白銀流入中國,中國處于出超地位。為了開辟國外市場、推銷工業(yè)品、掠奪廉價原料,牟取暴利,英國就開始向中國走私鴉片。??(答案提示:可見虎門銷煙只是英國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的借口,這場戰(zhàn)爭的爆發(fā)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教師:鴉片戰(zhàn)爭以大清王朝的的失敗而結束,其實當時英國派往中國作戰(zhàn)的士兵前后不過萬人,而清王朝派往南方作戰(zhàn)的兵力超過10萬人,但卻打了敗仗,其原因有哪些???學生討論后回答:①清朝政治制度腐朽(根本原因);②清朝統(tǒng)治腐敗;③中國國力衰弱;④經濟落后,武器落后等。??(三)《南京條約》的簽訂??1.教師指出: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與英國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視頻《南京條約》微課播放,回到歷史的現場,感受《南京條約》簽訂時的氛圍,帶著疑問,重點分析《南京條約》的具體內容,比較中英雙方看待問題的差異性,體會到:發(fā)展的、進步的觀念?PK?靜止、保守的觀念;利益至上?觀念?PK?禮儀至上觀念;全球觀念?PK?天朝上國觀念。?學生歸納《南京條約》主要內容:?割地: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五口通商: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關稅協定:英商進出口貨物稅款,雙方協議?。?2.教師引導學生,逐條歸納內容,并分析其危害后,教師進行總結歸納:?割地:嚴重損害中國的領土主權。?賠款:不但加劇了清政府的財政困難,也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五口通商:使東南沿海門戶大開。損害了中國的貿易主權。?協定關稅:這表明關稅稅則中國自己不能做主決定,使中國開始喪失關稅自主權。同時,其他資本主義國家也以“利益均沾”為借口,紛紛效尤。這樣,中國的關稅自主權就落入到所有與中國通商的資本主義國家手中。?《南京條約》是近代歷史上外國侵略者強加給中國人民的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中國的領土、關稅、貿易主權遭到破壞。??3.教師引導學生閱讀第7頁正文部分內容,并提問:《南京條約》簽訂后,西方侵略者有強迫中國簽訂了哪些條約?有什么樣的危害???????學生回答:中英《虎門條約》、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英國通過《虎門條約》獲得了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權利。美國和法國通過條約,除享受英國在華取得的各種特權外,還擴大了侵略權益。??五、教師總結??《南京條約》簽訂后,中國名義上是獨立的國家,但是其自主政治已開始遭到外來干預,中國社會的自熱經濟遭到破壞,開始從封建社會變?yōu)榘胫趁竦匕敕饨ㄉ鐣V袊鐣淖钪饕茏優(yōu)橥鈬Y本主義列強和中華民族的矛盾,中國人民開始肩負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雙重革命任務。因此,鴉片戰(zhàn)爭是中國歷史在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六、板書設計??(一)鴉片走私與林則徐虎門銷煙???1.?英國為什么要向中國走私鴉片????2.?鴉片走私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危害?3.?虎門銷煙??(二)鴉片戰(zhàn)爭???1.原因:①(根本原因)為了打開中國市場。②(直接原因)林則徐的虎門銷煙。?2.時間:1840.6——1842???3.結果:簽訂了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三)南京條約??1.時間:1842年???2.內容:略?3.影響:鴉片戰(zhàn)爭以后,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zhàn)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七、課堂作業(yè)?1.禁毒是當今世界面臨的一項艱巨任務,“虎門銷煙”顯示了中國人民禁毒的決心。1839年6月在虎門當眾銷煙的是(?????)????A.林則徐?????B.康有為???C.李鴻章????D.魏源?2.在《天朝的崩潰——鴉片戰(zhàn)爭再研究》一書中有這樣的表述:“它是我見到的中國近代史上最要命的外交文件。”這句話中“最要命的外交文件”應該是(???)???A.《北京條約》B.《南京條約》C.《辛丑條約》?D.《馬關條約》?3.中英《南京條約》的各項內容中,能說明我國領土主權遭到嚴重破壞的是(????)???A.賠款2100萬元?B.割香港島C?.開放五處通商口岸?D.協定關稅?八、教學反思??本課內容含量多,知識信息量大,因此,我運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動態(tài)地讓學生了解歷史事件的發(fā)生、發(fā)展和結局,但是還有一些地方存在不足。比如:由于時間關系,對鴉片戰(zhàn)爭的影響缺少進一步展開分析;所設計的一些探究問題讓學生討論,問題有點多,使一些題目沒足夠的時間引導學生真正展開,無法深入提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