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綱要上第八單元 第25課 人民解放戰爭 教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綱要上第八單元 第25課 人民解放戰爭 教案

資源簡介

第25課
人民解放戰爭
教案
【課程標準】
通過了解全面內戰的爆發及人民解放戰爭的進程,分析國民黨政權在大陸統治滅亡的原因,探討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中國革命勝利的原因和意義。
【學習目標】
1.了解全面內戰的爆發及人民解放戰爭的進程,分析國民黨政權在中國大陸統治覆滅的原因
2.探討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原因,客觀評判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歷史意義
3.感受中國共產黨對人民解放事業的領導作用及人民對黨的熱烈支持與擁護
【學習重難點】
重點:解放戰爭的進程;國民黨統治瓦解的原因。
難點:解放戰爭勝利的意義
【學習過程】
爭取和平民主的斗爭
重慶談判
背景
他們當時在中國所追求的長遠目標是推動建立一個穩定、統一的親美政府,而短期目標首先是“阻止共產黨完全控制中國”。
——《美國外交文集》
斯大林則明確表示,莫斯科雖然對蔣介石的看法尚有保留,但仍將盡力支持蔣氏的統治。
——牛軍《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九年的美蘇國共關系》
縱觀(二戰)戰后世界歷史的發展演變,和平、發展、民主是時代主流,是推動世界前進、人類進步的三大動力。
——王斯德編《大學世界歷史》
(1)中國人民:希望抗日戰爭勝利后和平建國
(2)中國共產黨:以和平、民主、團結為號召,主張成立聯合政府,力爭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國家。
(3)中國國民黨:打著“和平建國”的旗號,堅持獨裁和內戰的方針。
2.過程
戰爭結束后,國內一些列問題需要解決。1945年8月,蔣介石接連三次電邀毛澤東到重慶舉行和平談判。中共中央接受邀請,于8月底赴重慶談判。
毛澤東先生勛鑒: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實現,舉凡國際國內各種重要問題,亟待解決,特請先生克日惠臨陪都,共同商討,事關國家大計,幸勿吝駕,臨電不勝迫切懸盼之至。
蔣中正未寒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
毛澤東先生勛鑒:來電誦悉,期待正殷……大戰方告終結,內爭不容再有。深望足下體念國家之艱危,憫懷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從事建設。……特再馳電奉邀,務懇惠諾為感。
蔣中正哿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日
毛澤東先生勛鑒:
未養電誦悉……惟目前各種重要問題,均待與先生面商,時機迫切,仍盼先生能與恩來先生惠然偕臨,則重要問題,方得迅速解決,國家前途實利賴之。茲已準備飛機迎迓,特再馳電速駕!
蔣中正梗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三日
設問:為何蔣介石連續三次電邀毛澤東到重慶談判?
目的:為內戰做準備;民意不敢輕易違背。更重要的是把握政治主動權,如果毛澤東不去,即是共產黨方面違背民意,不愿意商談,破壞和平。
設問:毛澤東去不去?
去:明知危險,但是不去無法為解放區爭得合法地位。如果蔣真和平就爭取和平;如果蔣假和平就揭穿陰謀。
國民黨:蔣介石“假和平、真內戰”的策略
(一面準備內戰;一面邀毛商討和平問題)
共產黨:為爭取和平,揭露美蔣假和平陰謀,毛澤東毅然前往談判。
2.時間:1945.8.28—10.10
3.成果:1945.10.10.簽《雙十協定》
內容:堅決避免內戰,建立獨立、自由和富強的新中國。
(二)政治協商會議
1946·1,政治協商會議,通過和平建國綱領案等五項協議。
1946·3,國民黨六屆二中全會,否決政治協商會議上提出的協議。
全面內戰的爆發
全面內戰的爆發
“年余以來,政府要收復什么地方,就收復什么地方。所以在這種交通和軍事情勢之下,共產黨絕對不能流竄幸存。現在共產黨還想把政府拖倒,這無異是一個幻夢,某報反而替他們宣傳,真是可笑之至!”
——蔣介石
“我們只要熬過明年(
1947年)
一年,后年就會好轉。”
“革命勝利還有相當長的時間,我過去曾說過,少則三年到五年,多則十年到十五年。”
——毛澤東
1946年6月,國民黨以圍攻中原解放區為起點,向解放區展開大規模的進攻,全面內戰爆發。
2.粉碎全面進攻
(1)全面內戰開始時,國民黨在軍隊數量、軍事裝備、后備資源及外來援助等方面,都明顯超過中國共產黨。
全面內戰爆發前國共力量對比
力量對比
百分比
兵力
國民黨方面
430萬人
3.58
共產黨方面
120萬人
1
地區面積
國民黨方面
731.1720萬km?
76.2%
共產黨方面
228.5800萬km?
23.8%
城市
國民黨方面
1545座(大中城市)
77%
共產黨方面
464座(中小城市)
23%
人口
國民黨方面
33893.3萬人
71.4%
共產黨方面
13606.7萬人
28.6%
(2)中共中央根據國內外形勢確定了自力更生、以自衛戰爭粉碎國民黨軍隊進攻的方針。
(3)1946年7至10月,人民解放軍共殲滅國民黨軍隊約30萬人,粉碎了國民黨的全面進攻。
3.粉碎重點進攻
(1)1947年3月,國民黨軍隊發動對陜北解放區和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毛澤東、周恩來等率領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主動撤出延安,轉戰陜北。
(2)彭德懷率領的西北野戰軍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戰役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軍隊對陜北解放區的重點進攻;華東野戰軍在陳毅、粟裕指揮下在山東孟良崮消滅國民黨王牌主力整編第七十四師,打退了敵人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4.戰略反攻
1947年6月底,確定“三軍配合、兩翼鉗制”的戰略部署。
以劉鄧大軍實行中央突破,以躍進方式挺進大別山,揭開了戰略反攻的序幕。
5.戰略決戰
時間
戰役
結果
意義
1948年
9月至11月
遼沈
戰役
歷時52天,殲敵47萬余人,東北全境解放。人民解放軍取得數量優勢
三大戰役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154萬余人,基本摧毀了國民黨的主要軍事力量,為中國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1948年11月
至1949年1月
淮海
戰役
歷時66天,殲敵55萬余人,南線國民黨軍隊的精銳主力被消滅,長江中下游以北廣大地區獲得解放
1948年11月
至1949年1月
平津
戰役
歷時64天,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52萬余人,基本解放華北全境
三、國民黨政權的統治危機
材料一:人們把抗戰勝利后國民政府派人對原日本占領區的接收,諷刺為“三陽(洋)開泰”(捧西洋、愛東洋、要現洋)、“五子登科”(搶車子、房子、金子、衣服料子和婊子)。1945年9月,國民政府財政部規定偽幣中儲券200元兌換法幣1元(實際比值約為25:1),并規定限期、限量兌換。僅通過這種掠奪式的貨幣兌換手段,國民政府就從收復區人民手中搜取了大量財富。
——摘編自王檜林主編《中國現代史》
1.經濟困局:國民政府無限制地發行紙幣,導致通貨膨脹,物價飛漲。
材料二:國民黨長期壟斷政權,各級官員多已失去當初的奮斗精神,而沉迷于以權力謀取私利,貪污腐敗現象屢禁不止,愈演愈烈。這一方面使國民黨官員更不愿放棄壟斷權力,極力抵制民主潮流,但另一方面也為社會各界要求國民黨實行民主、開放政權、建立有效的監督制度提供了有力的依據。
——汪朝光《中國近代通史:中國命運的決戰(1945-1949》
2.社會危機:)國民黨的反動政策和官僚資本的巧取豪奪,使工人、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受到殘酷的壓迫和剝削,民族資產階級也受到排擠和打擊,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國民黨聲譽一落千丈
材料三:1946年11月15日,在南京召開國民大會。與會代表1381人,絕大多數是國民黨黨員。大會中心任務是制定《中華民國憲法》。……最終的憲法實質上是折中方案。12月25日大會通過《中華民國憲法》,宣告閉幕。
——《國民政府時期立法院的地位與權限》
3.政治危機:1946年11至12月,國民黨包辦的“國民大會”在南京召開,通過了《中華民國憲法》,國民黨堅持專制和獨裁
四、新民主主義革命革命的勝利
1.土地革命(中共)
1947年夏,中共中央工作委員會在河北平山縣西柏坡村召開全國土地會議,制定了的《中國土地法大綱》。
(1)內容:廢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剝削制度。
(2)意義:各解放區貫徹全國土地會議的精神,掀起了土地改革群眾運動,使億萬公民在政治上、經濟上獲得了解放。
拓展中國共產黨在建國前的土地政策
時?期
內??容?
土地革命時期
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
抗日戰爭時期
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
解放戰爭時期
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沒收地主土地,廢除封建剝削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按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2.七屆二中全(1949年春河北平山西柏坡)
(1)內容:
工作重心轉移:由鄉村轉向城市,必須學會管理城市和建設城市。制定了黨在政治、經濟及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
兩個務必:全黨同志務必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2)意義:解決了中國由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轉變的重大問題。
3.北平和談(1949.4)
(1)背景:國民黨在長江以北的軍事力量全線崩潰,1949年1月21日,蔣介石宣告引退,由李宗仁代理其總統職務。李宗仁表示愿以中共提出的條件為基礎進行和平談判。
北平和平談判是解放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代表團與中華民國政府代表團(以國民政府代表團名義)于1949年4月在北平進行的停火談判。該年4月1日,國民政府代表團自南京飛抵北平。13日至15日,雙方代表團進行了實質性磋商,擬定《國內和平協定(最后修正案)》,并商定于20日簽字。20日,政府電告南京代表團拒絕簽字。21日,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毛澤東、朱德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隨即發起渡江戰役,談判終告失敗。
把共產黨阻止在長江北岸……司徒雷登大使曾說:劃江而治,搞一個國共兩黨“南北朝”……美國人的一廂情愿,構成了李宗仁全部言和活動的精神支柱。
——《解放戰爭全記錄》
(2)概況:1949年4月,國共兩黨代表在北平舉行談判,最后由于南京國民黨政府拒絕在和平協定上簽字,和談破裂。
4.渡江戰役
21日,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毛澤東、朱德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隨即發起渡江戰役,談判終告失敗。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總統府,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結束。
拓展
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毛澤東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小結
解放戰爭的發展進程
戰略防御階段:1946.6~1947.6
粉碎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
戰略反攻階段:1947.6~1948.9千里躍進大別山
戰略決戰階段:1948.9~1949.1三大戰役
最后的勝利:1949.1~1949.10渡江戰役
5..偉大意義
(1)結束了中國近百年來屈辱的歷史,迎來了人們期盼已久的、獨立自主的新中國

(2)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力量,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
(3)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勝利,也是毛澤東思想的勝利。
探究
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原因
國民黨:內戰獨裁,喪失民心;國民黨腐敗,軍隊作戰不力;指揮不力,多次出現錯誤
共產黨:和平民主,得民心;共產黨正確領導,人民軍隊英勇;毛澤東思想的理論指導
【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莱芜市| 成安县| 辽宁省| 永德县| 金川县| 土默特左旗| 东宁县| 桃江县| 岳普湖县| 仙游县| 孝感市| 黑水县| 沛县| 庆城县| 余庆县| 淳化县| 四会市| 鸡东县| 蒲城县| 东阿县| 武安市| 张家界市| 塘沽区| 石狮市| 桓仁| 大城县| 灌云县| 濮阳市| 修武县| 邵武市| 龙江县| 库伦旗| 海安县| 察哈| 萨嘎县| 濮阳县| 斗六市| 奉新县| 岚皋县| 门源| 乌拉特中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