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8張PPT)第二單元古代歐洲文明第4課希臘城邦和亞歷山大帝國歷史九年級/上四大文明古國的共同點有哪些?1、地理位置上:都是大河文明2、政治上:都奴隸制專制3、經濟上:都是農業發達4、科技文化上:都創造輝煌文明成果古巴比倫(西亞)古印度(南亞)古代中國(東亞)古埃及(北非)新課導入古代歐洲文明的發源地——古代希臘四大古國文明:大河文明古希臘文明:海洋文明新課導入教學目標:1、了解古希臘的地理范圍和地形特點,以及對國家發展的影響;了解古希臘愛琴文明;2、了解希臘城邦斯巴達和雅典;掌握雅典奴隸制民主政治的發展;3、知道亞歷山大帝國的發展過程,辯證的看待亞歷山大東侵對東方的影響。目錄:一希臘城邦二雅典的民主政治三亞歷山大帝國目錄與教學目標一希臘城邦1.古希臘地理范圍:大致包括希臘半島、愛琴海諸島、小亞細亞半島西岸、黑海沿岸、意大利南部以及西西里島等地區愛琴海地中海2.古希臘的地理環境:特點(1)環海、多山、多島嶼;影響(1)影響了希臘的統一;(2)平原面積很小,耕地十分有限。(2)適宜航海業和海外貿易的發展。世界古代文明大河文明海洋文明尼羅河流域古代希臘、古羅馬文明兩河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黃河、長江流域亞非文明適合農業適合航海業和海外貿易前2000年---前12世紀愛琴文明希臘(歐洲)最早的文明產生于愛琴海地區邁錫尼克里特島3.希臘的早期文明:克里特邁錫尼發祥地【知識拓展】克里特文明公元前2000年,克里特島產生奴隸制城邦。約公元前1700年,克里特文明進入最繁榮的時期。克里特文明的標志就是王宮的出現,其中以位于北部的克諾索斯王宮最為宏大,迷宮遺址是在1900年發現的。王宮建筑是王權強大的象征,大量宮殿的出現說明當時在該島已出現了眾多的奴隸制小王國,并以克諾索斯為中心逐漸實現了統一。米諾斯的城市由石子鋪成的路連接。道路有排水系統,上層社會享受粘土制成的下水道設施。據考古發現,克里特文明在火山爆發中消亡。克里特島宮殿遺址【知識拓展】邁錫尼文明邁錫尼文明主要在希臘半島。它繼承和發展了克里特文明。衛城是邁錫尼建筑最突出的成就之一,它不僅具有城堡的作用,而且是一個城邦的中心,獅子門就是這座城堡的大門。邁錫尼文明在外族的入侵中消亡。邁錫尼文明邁錫尼文明滅亡后,希臘進入荷馬時代。古希臘地區重回氏族部落時期的時代。公元前8世紀《荷馬史詩》中記錄的便是這段歷史,故又稱此時代為“荷馬時代”。4.荷馬時代:時間:約公元前12世紀——前9世紀(1)時間:5.城邦出現:(2)含義:公元前8世紀希臘城邦一般是以一個城市或市鎮為中心,把周圍的農村聯合起來,組成一個小國斯巴達(3)突出特點:小國寡民(4)著名城邦:雅典小國寡民(5)城邦居民:①組成:②關系:希臘城邦的居民分為公民和非公民。成年男性公民有參與統治的權力,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非公民包括外邦人和奴隸公民與非公民是統治與被統治的關系。兩者界限分明,非公民轉化為公民,極為困難公民的權利:(1)參與統治的權利;(成年男性公民)(2)占有一定數量的土地;(3)參軍打仗;(4)城邦的宗教活動、節慶演出、文體競賽都以公民為主體。雅典斯巴達斯巴達的教育以培養兇悍的軍士著稱于世。男孩從7歲起就由國家撫養,并在軍校接受訓練,過著軍事生活。到了30歲才可以結婚,但要生活在軍營里。有了孩子之后才可以回家住,但依然要在軍營里和其他戰士同吃。60歲退役。斯巴達——崇尚武力二雅典的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發展公元前8世紀雅典城邦萌芽公元前6世紀初公元前6世紀末梭倫改革,奠定雅典民主政治基礎克利斯提尼改革,確定雅典民主政治公元前5世紀初伯里克利主政時期,雅典民主進入了“黃金時代”2.表現:1.時期:雅典達到全盛,奴隸制民主政治發展到高峰3.內容:公職人員幾乎都是從全體公民中抽簽產生代表各地的10個主席團輪流主持城邦事務,召集公民大會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利機構,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種職能伯利克里還建立了津貼制度公元前5世紀中后期伯利克里主政時期公民大會材料4除十將軍外,其余官職基本通過抽簽的方式選出,每個人既是統治者,又是被統治者。人民主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內部平等輪番而治材料1“我們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稱為民主政治,是因為政權是在全國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數人手中。”材料2?伯利克里:“解決私人爭執的時候,每個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材料3婦女、奴隸、外邦人被排除在公民之外,公民內部輪流執政。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公民大會結束后,加迪通過抽簽。成為民眾法庭中的一名,這次他審判的對象是蘇格拉底(前469—前399年)。在法庭上,加迪根本聽不懂蘇格拉底為自己辯護,但他聽見蘇格拉底竟然說:“像他這樣目不識丁的人沒有資格參加審判!”被激怒了的加迪決定舉手投他有罪,可能大多數人也有這樣的想法,結果表決通過了對蘇格拉底的死刑判決。9%公民非公民公民:具有公民身份,有權參加公民大會的成年男性成員古代雅典居民結構的比例圖外地戶口本邦成年男子婦女奴隸外邦人局限性:占雅典人口絕大多數的外邦人、奴隸、婦女沒有任何政治權利。雅典民主政治的評價(1)積極性:開世界民主政治的先河,在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較為健全的民主政治制度,為后世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政治遺產。(2)局限性:奴隸制基礎上的少數人民主政治(雅典本邦成年男性公民才有權參政,外邦人、奴隸、婦女沒有任何政治權利)因而有其時代的局限性。雅典民主政治的評價三亞歷山大帝國公元前4世紀,希臘北部的馬其頓成為軍事強國1.背景:希臘馬其頓波斯帝國2.過程:擊敗波斯大軍-攻占地中海東岸-進入埃及-滅波斯歷經10年征戰,亞歷山大建立了一個空前龐大的帝國,版圖西起希臘,東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亞,南達埃及,地跨歐、亞、非三洲。這個帝國被稱為“亞歷山大帝國”,亞歷山大被稱為“亞歷山大大帝”。3.結果:亞歷山大(前336—前323年在位),馬其頓國王,腓力三世之子。當時希臘“最博學的人”亞里斯多德作他的家庭教師,自幼受希臘文化的影響,16歲起,他就隨父征戰,揮師南下。18歲,他指揮馬其頓軍擊敗希臘聯軍。20歲,他以馬其頓、希臘聯軍最高統率的身份,組織東侵。據說在遠征中,他命令一切人“把世界當做自己的家鄉”。亞歷山大有人說:“亞歷山大東征是一次侵略戰爭,沒有任何積極意義。”4.亞歷山大東征的意義4.亞歷山大東征的意義(1)亞歷山大東征具有侵略性質,給東方人民帶來巨大災難,掠奪了東方世界的無數財富。(2)但是,東征和帝國的建立也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大交匯。大量工商業者隨軍隊流動,加強了東西方之間的經濟聯系和貿易往來。希臘城邦和亞歷山大帝國早期希臘文明:克里特文明、邁錫尼文明希臘城邦特點:小國寡民雅典民主政治高峰:伯里克利時期亞歷山大東征結果:建立了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時間:公元前4世紀課堂小結板書設計作業完成練習冊中的相關習題。歷史九年級/上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亞歷山大大帝的【演講】俄庇斯兵變后對軍隊訓話.mp4 第4課 希臘城邦和亞歷山大帝國 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