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探訪長沙老街______研究性成果匯報小隊成員:馮翌航、袁旨平、蘇牧涵、周紫萱、石可玉、孫朝娣、向昊洋指導老師:謝娟一、我們的問題白果園原來,長沙也有這么精致古老的小巷和街道啊!恰好學校每周五是無作業(yè)日,周末沒有家庭作業(yè),老師建議同學們多開展實踐活動。所以我們幾個同學組成小隊,決定在周末來個城市探秘,尋找?guī)讞l古老的街道和小巷走訪走訪,看看有沒有令人驚喜的發(fā)現(xiàn)二、我們的活動目標1、通過查閱資料和走訪了解長沙歷史,尋找長沙特色老街2、探訪幾條特色老街、感受古城長沙的魅力。3、制作一本長沙老街畫冊。三、我們的探究活動一、長沙地名知多少《古今長沙》在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長沙一些老街道的名字特別有意思,比如二馬路,為什么不叫一馬路呢?油鋪街是不是以前賣油的呢?經(jīng)過小組討論和資料查找,大家把收集來的長沙老街地名進行了整理歸類。圖片我們的發(fā)現(xiàn)數(shù)字地名:一里半、二馬路、三角塘、四方坪、五里牌、六堆子、七里廟、八角亭、九尾沖、十間頭、百善臺和千佛林……這些地名的數(shù)字背后藏著許多趣聞呢!二馬路,它的全稱是北二馬路,是當時長沙修的第二條寬大的馬路,所以被長沙人成為二馬路。九尾沖的取名來源于這條街與八條街的街尾相連,因此叫九尾沖。十間頭相傳這里有十排相連的房子,都歸一戶大戶人家所有。因為是十排房子緊緊相連,中間沒有一點兒空隙,顧名思義就叫十間頭。。花果地名:白果園、荷花池、柑子園、韭菜園、桃子湖……通過搜尋資料我們知道白果園這條古街以前種了許多銀杏樹,就是白果樹;而韭菜園以前真的是栽種韭菜的地方。人物地名:中山路、蔡鍔路、黃興路……姓氏地名:大王家巷、毛家橋、左家塘、馮家灣、曹家坡、史家坡……顏色地名:黑石渡、白沙街、紅墻巷、碧湘街、赤崗沖、紫竹林……金屬地名:金線街、銀盆嶺、銅鋪街、鐵佛東街、錫慶里……這些地名包含了當時的人們對生活的祝福:幸福橋、吉祥巷、慶和里、通泰街、德雅路……化龍池每一個長沙老地名里都藏著一個動人的傳說!活動二:老街探秘潮宗街是老沙鼎鼎有名的老街。朝宗,就是朝拜祖宗的意思。因為以前街口有許多挑河水賣的腳夫。所以街頭總是淌滿了河水,因此朝就變成了“潮”。古色古香的潮宗街我們采訪了一位老爺爺,他告訴我們這種石頭叫麻石,又叫花崗石。麻石街是長沙古城街市的一大特色。長沙鋪路的花崗石均產(chǎn)自湘江下游的丁字灣,舊時有“丁字灣的麻石五百年長一寸”之說。鋪路石均鑿成長條形,朝天一面光滑平整,朝下的一面則任其粗糙。長條形麻石根據(jù)街巷的寬窄,一般按中間橫排、兩側直鋪的形式,順路勢鋪壓在土路及側沿的明溝上。有的街雖綿延數(shù)里,仍十分整齊平坦,與街巷兩邊的民房、店鋪相映,顯得十分古拙質樸。每逢雨后,素雅的街面被沖洗得干干凈凈,給人以舒適恬逸之感。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因麻石路面無法滿足日益發(fā)展的交通運輸事業(yè)的需要,長沙市政當局開始實行路面改造計劃,到60年代末期,麻石路面的改造計劃全部完成,僅剩下潮宗街、金線街、化龍池等少數(shù)麻石街作為長沙城市變遷的歷史見證。長沙老街的一大特色:麻石街麻石街是長沙古城街市的一大特色。長沙鋪路的花崗石均產(chǎn)自湘江下游的丁字灣,舊時有“丁字灣的麻石五百年長一寸”之說。鋪路石均鑿成長條形,朝天一面光滑平整,朝下的一面則任其粗糙。長條形麻石根據(jù)街巷的寬窄,一般按中間橫排、兩側直鋪的形式,順路勢鋪壓在土路及側沿的明溝上。有的街雖綿延數(shù)里,仍十分整齊平坦,與街巷兩邊的民房、店鋪相映,顯得十分古拙質樸。。采訪記錄營盤路探秘長沙營盤街東起蔡鍔路,西至北正街,寬4米,長600余米,是長沙城北一條僻靜的麻石老街。2003年,營盤街擴改為寬40米、長4000米的營盤路,它的路名沒有改變,是因為南宋抗金名將辛棄疾在長沙創(chuàng)建飛虎軍,建營盤于此。營盤路名稱的來歷:長沙營盤街東起蔡鍔路,西至北正街,寬4米,長600余米,是長沙城北一條僻靜的麻石老街。2003年,營盤街擴改為寬40米、長4000米的營盤路,它的路名沒有改變,是因為南宋抗金名將辛棄疾在長沙創(chuàng)建飛虎軍,建營盤于此。六尺巷六尺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