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0 看塑料瓶底數字 揭秘毒性密碼 塑料瓶底的秘密 1.你注意過塑料瓶瓶底的三角標志嗎? A、是 B、否 2.你經常買用塑料瓶裝的飲料嗎? A、總是 B、經常 C、偶爾 D、從不 3.請問您有沒有反復使用塑料瓶的習慣? A、有 B、沒有 4.你知道你有時使用的塑料瓶中還有‘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氯乙烯’、‘ 聚乙烯’這些有害物質嗎? A、知道 B、不知道 C、不清楚 D、聽都沒聽說過 5.你知不知道普通塑料瓶長期使用有可能會致癌? A、知道 B、不知道 6.塑料瓶瓶底的三角標志有7種,你知道幾種呢? A、0種 B、1種 C、2種 D、3種 E、4種 F、5種 G、6種 H、7種 問卷調查 塑料瓶底的秘密 2 水杯、礦泉水桶、塑料餐具、飲料瓶、嬰兒奶瓶……這些塑料制品在我們的生活中被加熱或被長期重復使用。殊不知,這些生活習慣隱含著致命的“殺機”,而玄機就隱藏在塑料瓶底的數字中。 塑料瓶底的數字密碼:看不明白的代碼里暗藏殺機 在一些家庭、小吃攤,重復使用塑料瓶裝水、醬油、食用油、醋等非常普遍。家庭中多以老人為主,他們認為塑料瓶扔了可惜,為了節約而重復使用,且認為這種塑料瓶洗干凈后就很安全了,并不清楚塑料瓶隱含的毒性。 塑料瓶底的秘密 塑料瓶底部都有一個帶箭頭的三角形,三角形里面有一個數字。 三角形,代表這種塑料制品可回收再利用。里面加上數字1~7和英文縮寫,代指塑料所用的樹脂。這個數字是塑膠分類標志。 塑料瓶底的秘密 4 數字1代表PET,即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舉例:礦泉水瓶、碳酸飲料瓶。 飲料瓶不能循環使用裝熱水,耐熱至70℃,只適合裝暖飲或凍飲,裝高溫液體或加熱則易變形,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析出。科學家發現,1號塑料制品用了10個月后,可能釋放出致癌物,對人體具有毒性。 瓶 底 數 字 代 表的意義 塑料瓶底的秘密 5 舉例:清潔、沐浴產品的塑料容器,白色藥瓶,購物袋,食品袋等 2號塑料可耐110℃高溫,無毒,化學穩定性極佳。標明“食品用”或者“QS”的塑料袋可用來盛裝食品。盛裝清潔、沐浴產品的塑料容器可在小心清潔后重復使用,但這些容器通常不好清洗,殘留原有的清潔用品,變成細菌的溫床。 數字2代表HDPE,即高密度聚乙烯 塑料瓶底的秘密 6 舉例:雨衣、建材、塑料盒等。 3號塑料可塑性優良,價錢便宜。但只能耐81℃高溫。據介紹,3號塑料制 品易產生的有毒有害物質來自于兩個方面: 一 是生產過程中沒有被完全聚合的單分子氯乙烯 二 是增塑劑中的有害物。 這兩種物質在遇到高溫和油脂時容易析出,有毒物隨食物進入人體后,容易致癌。目前,這種材料的容器已經比較少用于包裝食品。若發現裝有飲品,千萬不要購買。 數字3代表PVC,即聚氯乙烯 塑料瓶底的秘密 7 舉例:保鮮膜、塑料膜等。 4號塑料耐熱性差,通常,合格的PE保鮮膜在溫度超過110℃時會出現熱熔現象,會留下一些人體無法分解的塑料制劑。并且,用保鮮膜包裹食物加熱,食物中的油脂很容易將保鮮膜中的有害物質溶解出來(相似相容原理)。 數字4代表LDPE,即低密度聚乙烯 塑料瓶底的秘密 8 舉例:微波爐餐盒,水杯等 5號塑料耐130℃高溫,透明度差,這是唯一可以放進微波爐的塑料盒,在小心清潔后可重復使用。需要特別注意的是: 如果把一定量的食用油倒入塑料飯盒,然后蓋上蓋子,放進微波爐高火加熱;餐盒會變軟。 說明材料里面一些有害的低分子物質已經開始溶化到油里。且食用油在用微波爐加熱的情況下,油溫最高可以達到近200攝氏度。而且油量越大,溫度升高得越快。一些微波爐餐盒,盒體以05號PP制造,但盒蓋卻以06號PS(聚苯乙烯)制造,PS透明度好,但不耐高溫,所以不能與盒體一并放進微波爐。 數字5代表PP,即聚丙烯 塑料瓶底的秘密 9 舉例:用于制造碗裝泡面盒、發泡快餐盒,一次性水杯等。 6號材料又耐熱又抗寒,但不能放進微波爐中( 90~110°C),以免因溫度過高而釋出化學物。并且不能用于盛裝酸(如橙汁)、堿性(蘇打水)物質,因為會分解出對人體有害的聚苯乙烯。因此,您要盡量避免用快餐盒打包滾燙的食物。 數字6代表PS,聚苯乙烯 塑料瓶底的秘密 10 舉例:多用于制造水壺、太空杯、 奶瓶等。 7號塑料強度高,透明性好,可耐130℃。近年來,奶瓶因為含有雙酚A而備受爭議。專家指出,理論上,只要在制作PC的過程中,雙酚A百分百轉化成塑料結構,便表示制品完全沒有雙酚A。但是若有小量雙酚A沒有轉化成PC的塑料結構,則可能會釋出而進入食物或飲品中。PC中殘留的雙酚A,溫度愈高,釋放愈多,速度也愈快。 使用PC水瓶最好勿加熱。 不讓水壺在陽光下直射。 第一次使用前,用小蘇打粉加溫水清洗,在室溫中自然烘干。因為雙酚A會在第一次使用與長期使用時釋出較多。 如果容器有任何摔傷或破損,建議停止使用,因為表面的坑紋,容易藏細菌。 數字7代表PC(聚碳酸酯)及其他類 塑料瓶底的秘密 生活小常識 礦泉水瓶(飲料瓶)內的水(飲料)喝完后最好不要循環再用 在超市購買保鮮膜,有標志為3PVC和4PE的保鮮膜,雖然4PE透明度和拉伸性都不如3PVC,但標志為4PE更安全。 在用微波爐加熱食物最好用5PP的塑料制品。 選用食品袋時,最好用標有“食品用”或“QS”的2PE塑料袋包裝食物, 選用塑料水杯時最好是5PP水杯 選用奶瓶,盡量不要選擇塑料奶瓶(質輕,不易碎),若堅持選購最好是5PP奶瓶。目前市場上有不銹鋼,玻璃,陶瓷,硅橡膠五類奶瓶 以下一些方法對有毒和無毒的塑料袋進行檢測: 感官檢測法:無毒的塑料袋呈乳白色、半透明、或無色透明,有柔韌性,手感潤滑,表面似有蠟;有毒的塑料袋顏色混濁或呈淡黃色,手感發粘。 顏色越深,毒性越強。 用水檢測法:把塑料袋置于水中,并按入水底,無毒塑料袋比重小,可浮出水面,有毒塑料袋比重大,下沉。 11 塑料瓶底的秘密 如果,你仍擔心塑料產品在高溫下會帶給人體傷害, 那么建議最好別用它裝高溫液體,改用陶瓷、鋼杯、 玻璃杯等其他材料的容器來盛裝,這樣不僅可減少對 人體的傷害,還能因減少使用石油化學產品,讓環境更美好。 12 塑料瓶底的秘密 謝謝觀看 Thank you 塑料瓶底的秘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