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繁榮文明之城老廣州的交通方式廣州從歷史上看是一個港口城市,從珠江的入海口進入內陸的一個通商城市。因此歷史上的廣州航運業比較發達,碼頭和河涌成為舊廣州城的水路通道。廣州舊城區有三十多條河涌,形成了不亞于蘇杭的水鄉。漁民和常住居民以船為交通工具出入城區。當然廣州也有馬路,最出名的就是永漢路,即今日的北京路。那時一條并排兩架馬車的石砌路,已經成為繁華街市的大馬路象征。隨著社會的發展,廣州很早就有電車和公交車,老百姓出行除了步行、坐船外,可以選擇坐公交車,還有鐵路,以前的火車站在現在白云路省交通廳對出的位置,叫廣九火車站,90年代拆除了。廣州機場在天河體育中心,抗戰勝利后改建為垃圾填埋場,機場遷移到新市。老廣州的交通方式廣州大交通的建設應該從90年代初期開始,馬路擴建和設置高架橋,人民路高架橋和內環路是其代表性的作品。同時為減少污染和城市管理需要,填埋了多條河涌,廣州最經典的河涌填埋就是帶河路,原來是一條河涌,現在成為了水泥板路,河涌為道路擴建而不復存在。新廣州的交通方式廣州對外的交通有飛機(廣州新白去國際機場)、火車(廣州火車站、廣州火車東站、廣州火車南站)、汽車客運站(省站、越秀區汽車站、天河客運站、芳村客運站等),對內的交能有公交線路、地鐵(一至八號線)、BRT快速公交等。廣州新建道路——高速公路廣州北環高速公路、廣州東南西環高速公路、華南快速干線、南沙港快速干線、東新高速、廣佛高速、廣深高速、廣深沿江高速廣州段、廣清高速、北二環高速、東二環高速、南二環高速、京珠高速廣珠北段、肇花高速、廣惠高速、京珠高速廣州段、機場高速、街北高速、虎門大橋高速、京珠高速廣珠東線、京珠高速廣珠西線、新光快速等廣州的橋梁廣州大橋,海珠橋(正在施工),海印橋,江灣橋,解放橋,鶴洞大橋,番禺大橋,新光大橋,獵德大橋,黃埔大橋,洛溪大橋,包括很多各區各鎮村里的橋。廣州新交通方式---BRT快速公交BusRapidTransit的縮寫,中文翻譯為"公交車捷運系統"。 公交車捷運系統是一種具有專有或部分專有路權、高效率收費系統及現代車輛,提供舒適、便捷、安全服務之先進公交車系統。具體而言,BRT是以改良的公共汽車、運用軌道運輸的經營方式提供大眾捷運服務。換言之,BRT可說是一種具有軌道服務質量與公交車營運彈性的大眾捷運系統公交車捷運系統具有建造時程短、建造成本低、運量大、營運速度快等特性,而且透過各種運具的整合、電子票證系統與優先號志運用,使得營運速度、可靠度以及整體服務水平大幅度提升。因此,對于急速發展亟需提供大眾運輸服務的城市,BRT是輕軌或地鐵之外的另一選擇。廣州亞運城廣州亞運城位于中國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是2010年亞洲運動會的一項大型工程項目。其位于蓮花山南麓,蓮花水道西岸,京珠高速公路及地鐵四號線以東區域。用地面積2.7372平方公里,賽時總建筑面積148萬平方米,主要分為運動員村、技術官員村、媒體村、媒體中心、后勤服務區、體育館區及亞運公園等七大部分。廣州亞運城廣州亞運城廣州亞運城廣州亞運城廣州亞運城廣州亞運城廣州亞運城廣州大學城廣州大學城,位于廣州番禺區新造鎮,城區分布在珠江兩岸,面積為34.4平方公里。一期進駐地為小谷圍島,島內面積18平方公里。大學城一期東側有黃埔軍校、辛亥革命紀念館,孫中山紀念館等旅游景點。[1]?廣州大學城總體規劃建設于2003年1月正式啟動,19個月后一期工程正式完工。2004年9月1日,一期進駐十所高校,分別是: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廣州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廣東藥學院、廣東工業大學、廣州美術學院、星海音樂學院。[2]?廣州大學城二期暨南大學和廣州醫科大學進駐。廣州大學城是華南地區高級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交流的中心,學、研、產一體化發展的國家一流大學園區,中國南部的“信息港”和“智力中心”。廣州大學城廣東科學中心眾大學云集其中眾大學云集其中眾大學云集其中廣州美術學院華麗的藝術殿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