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一經濟生活教案第一課第一框 揭開貨幣的神秘面紗一、教育教學目標(一)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解析貨幣在商品交換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職能,理解金錢在現代經濟生活中的意義。(二)教育教學目標要點1、知識目標:①知道商品的含義②了解由物物交換到以貨幣為媒介交換的必然性③知道價值和使用價值是商品的基本屬性④理解貨幣的本質⑤理解貨幣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兩個基本職能⑥了解價格的含義⑦知道貨幣還有貯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貨幣等職能2、能力目標:①透過現象認識商品、貨幣的本質的能力②歷史地看待貨幣產生和發展的能力③綜合認識貨幣職能的能力④正確判斷、識別有關商品和貨幣的經濟現象的能力⑤認識商品—貨幣—貨幣職能的邏輯思維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①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增強平等意識②在了解貨幣作用的基礎上,增強努力發展生產、增加財富的情感(三)教學重點1、商品的含義2、貨幣的本質3、貨幣的基本職能(四)教學難點1、貨幣的本質自主探究(學生課前完成,課前老師檢查、課堂中釋疑解惑) 合作探究(課堂中生生合作、師生合作) 動態修改(一)商品★1、含義商品是用于 。2、基本屬性(1)使用價值含義:使用價值是指 。(2)價值含義:商品的價值就是指 。★3、商品交換實質上是 。(二)貨幣1、貨幣的產生:貨幣是 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貨幣的出現要比商品晚得多。★2、貨幣的含義貨幣是從 中分離出來, 地充當 的 。★3、貨幣的本質是 。一般等價物的含義:(三)貨幣的職能(1)含義:貨幣在經濟生活中所起的 ,它是 的體現。(2)根源:在于貨幣的 。★(3)基本職能①價值尺度A.含義:貨幣所具有的 其他一切商品 的職能。B.計量單位:C.價格的含義:通過一定數量的 表現出來的 。D.特點:貨幣執行價值尺度職能時,并不需要 貨幣,只需要 的貨幣。②流通手段含義:貨幣充當 的職能。B.商品流通的含義、公式:含義:以 為媒介的 。公式: C.特點:作為流通手段的貨幣必須用 的貨幣,不能用 的貨幣。(4)其他職能: 、 、 5、貨幣流通規律:課堂檢測:略 (一)根據商品的有關知識思考下列問題:1.【思考】一件物品要成為商品,必須具備什么條件?2.【鞏固練習】下列物品哪些屬于商品?①原始森林 ②自產自用的蔬菜 ③商店里賣的衣服 ④贈送同學的生日禮物 ⑤2004年4月24日中國向朝鮮提供的緊急援助物資 ⑥家庭用的電、自來水3.【思考】為什么要進行商品交換?為什么能夠進行商品交換?(二)根據貨幣的相關知識思考下列問題:1.【探究】P4要咖啡的拿珍珠來。2.【判斷】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3.【探究】P5它們體現了貨幣的哪種職能?(1)(2)4.【鞏固練習】在商店里一支鋼筆標價為6元,這里,貨幣執行的是 的職能。張女士花了230元人民幣買了一件上衣,這里,貨幣執行的是 的職能。5.【比較】流通手段與商品流通。6.【探究】P6摔壞的一定是商品生產者。(1)(2)教學后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