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一經濟生活教案第二課第一框題 影響價格的因素一、教學目標(一)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1、知識目標:①識記買方市場和賣方市場、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勞動生產率、價值規律的基本含義。②理解價格變動的影響、價格與價值關系、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關系、價值規律表現形式。③運用有關知識解釋生活中某些商品價格變動的原因,尋找并解釋生活中某些處于買方市場和賣方市場的商品、服務。2、能力目標:①懂得價格的不斷變動是一種正常的經濟現象,是市場發揮資源配置作用的表現。②知道價格變動不是任意的,是圍繞價值變動的,市場交易的本質和核心是等價交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日常經濟生活的自主性和獨立精神,尊重他人勞動、平等待人的精神。(二)教學重點理解供求、價值、價格之間的關系,價值規律。(三)教學難點勞動生產率與價值量的關系自主探究(學生課前完成,課前老師檢查、課堂中釋疑解惑) 合作探究(課堂中生生合作、師生合作) 動態修改㈠ 供求影響價格1.造成商品價格波動的因素很多,如 、 、 、 等,甚至 、 等文化因素。各種因素對商品價格的影響,是通過改變該商品的 來實現的。2.賣方市場是由 起主導作用的一種市場類型,表現在供求關系上是 。3.買方市場是由 起主導作用的一種市場類型,表現在供求關系上是 。(二)價值決定價格1.在市場經濟中,價格最終是由 決定的,價值是價格的 ,價格是價值的 。2.商品的價值量不是由各個商品生產者所耗費的 決定的,而由 決定的。3.社會勞動生產率、個別勞動生產率與價值量、商品數量、價值總量的關系(填寫反比、正比、不變、無關)單位商品價值量單位時間生產的商品數量單位時間創造的價值總量社會勞動生產率個別勞動生產率4.個別勞動時間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處于 的地位;高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則處于 的地位。這就促使商品生產者努力縮短生產商品的 ,提高 。5、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與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成 。★(三)價值規律1.內容: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該商品的 決定的,商品交換以 為基礎實行 。2、表現形式:商品價格受 的影響,圍繞價值 。課堂檢測:略 (一)根據供求影響價格的有關知識思考下列問題:【探究1】請你從影響價格的多種因素中選取一個,分析其是怎樣影響價格的?!咎骄?】閱讀課本P11、P12需求的變動、供給的變化分別對商品價格的漲跌有什么影響?(二)根據價值決定價格的有關知識思考下列問題:【探究3】閱讀課本P12、13,決定價格既不能無限上漲,也不能無限下跌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4】生產同樣的茶杯,甲用1小時,乙用2小時,丙用3小時,三只茶杯在同一市場上出售。(1)哪只茶杯價值最大?(2)若市場上2/3的茶杯是用2小時生產的,那么甲、乙、丙誰在市場競爭中處于最有利地位?給生產者有什么樣的啟示?【探究5】1987年,當時國內有3 000人手持磚頭式的“大哥大”,而價格高達2萬元一部,隨著整個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如今上千元就能買到一部不錯的手機,你能從上述事實中悟出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之間的關系嗎?(三)根據價值規律的知識回答下面問題:【探究6】有人認為:商品價格受供求關系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與價值規律中等價交換原則是相違背的。你怎樣認識這一觀點?由此,我們可知教學后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