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一經濟生活教案第三課第二框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一、教育教學目標教育教學目標要點1、知識目標:了解幾種主要的消費心理;比較幾種消費行為的差異;理解理智消費的四大原則。并能夠正確評價和對待各種消費行為,進而樹立科學的消費觀念,做到理智消費。。2、能力目標:通過情境創設,問題設置,使學生在角色體驗及合作探究過程中,分析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能力、辯證思維能力3、情感、使學生感悟適度、理智、綠色消費的理念,以科學理性的態度對待消費,能夠發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精神(三)教學重點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學做理智的消費者(四)教學難點 “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消費精神。二、教學過程(走進新課)問卷小調查——測測你的消費觀 (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和參與的興趣,為學習新課做好鋪墊。)(推進新課)問題設置:如果你目前正打算買一部新手機,在選購手機的過程中你容易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在學生回答過程中加以引導,慢慢引出教學內容。)(一)消費心理面面觀【圖片展示、設置情境】 引發思考:你是如何看待這種消費心理的?【圖表展示】:比較四種消費心理的利和弊及其對待的態度。(由學生結合教材完成表格)(這部分內容學生理解相對容易,在教學過程中這種在于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四種消費心理存在的利弊,進而明確消費中正確的心態:求實消費。)【虛擬消費】:①如果這個月父母給你500塊錢零花錢,你準備怎么花?②如果你每月掙五仟元,你又將準備怎么花?③現在正是換季大甩賣的時候,你會有什么樣的行動?(二)做理智的消費者1、量入為出,理智消費【圖片展示】 面對這樣的消費現象,你是如何看待的?它具有什么不良影響?如何解決?量入為出的“入”是指:當前收入+未來預期收入,適度消費指人們應在自身經濟承受能力范圍內進行消費。【議一議】 “貸款消費”是適度消費嗎?你是如何看待“貸款消費”的?①消費應計劃而為,在自身經濟承受能力范圍內,同時結合未來預期收入,適當貸款消費,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但不可盲目追求物質享受,增加經濟負擔。②家庭消費還應該與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過度抑制消費,不利于經濟的持續性發展。2、避免盲從,理性消費【消費反思】 在消費過程中,你是否容易受“打折促銷”活動的誘惑?你是否有因沖動消費而買后悔東西的時候? 怎樣才能避免這些情況的發生?避免盲目隨大流,從眾消費要理性。避免情緒化購物,保持冷靜,選擇適合自己及家庭需要的商品。避免只重物質消費,忽視精神的消費傾向,形成合理的消費結構。3、保護環境,綠色消費【消費小調查】 你的消費行為環保嗎?1. 你經常使用一次性餐具嗎?2. 你購物時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嗎?3. 你家的水會重復使用嗎?4. 你出門時隨手關燈和飲水機電源嗎?5. 你家使用無氟制品嗎 6. 你家還使用無磷洗衣粉嗎?7. 你贊成教科書重復使用嗎?8. 你購物注意綠色食品標志嗎 9. 你上館時剩菜剩飯會打包嗎?10.你家人出行時經常開車嗎?【合作探究】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將“低碳世博”作為演繹“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主題的重要內容。提出了建設“低碳、和諧、可持續發展城市”的設想,通過世博園區內外的聯系互動,集中應用、展示、推廣環保低碳技術,廣泛開展低碳理念和實踐的傳播活動,充分發揮世博會的示范帶動效應,促進生產、生活方式轉變,推動城市向低碳發展方向轉型。你認為在我們的消費行為中,如何提倡低碳理念?展示圖片,引導思考:生活習慣與節能減排(節水,節電,節油,減少垃圾、循環使用)4、勤儉節約、艱苦奮斗【觀點評析】 有人認為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已經不流行“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精神了,你贊同這種觀點嗎?主張節約不是抑制消費。“艱苦奮斗、勤儉節約” 作為一種精神財富,于國于民都極其重要,任何時候都要繼承和發揚。對于民族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民族,難以自立自強;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人口大國,更要戒奢從儉。對于個人一個沒有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精神的人,將難以戰勝自我,成就事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