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湖南省岳陽湘潭澧縣寧鄉四縣一中2011-2012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聯考試題(9科9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湖南省岳陽湘潭澧縣寧鄉四縣一中2011-2012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聯考試題(9科9份)

資源簡介

時量:90分 分值:100分 命題人:夏建科 審題人:汪北方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符合題意,每小題1.5分,共60分)
1.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的發展主要反映了
A.耕作方式的進步 B.土地制度的變化
C.手工業的進步 D.賦稅制度的變化
2.下列有關水利工程和農業灌溉工具的表述,不符合史實的是
A.曹魏時期的翻車 B.戰國時期的都江堰
C.漢朝的白渠 D.唐朝的風力水車
3.梁啟超在《祖國大航海家鄭和》中說:“何以哥氏(指哥倫布)、維氏(指達·伽馬)之績,能使全世界劃然開一新紀元,而鄭君(指鄭和)之烈,隨鄭君之沒以俱逝?”下列哪一句話最能從根本上解決梁啟超的困惑
A.中國人缺乏持久探險、創新的精神
B.支撐東西方航海活動的經濟形態存在著巨大差異
C.鄭和船隊缺乏強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D.西方擁有更加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更加強大的武裝力量
4.古代羅馬博物學家普林尼在《自然史》中寫道:“中國或稱賽里斯,在希臘古語里意思是絲。”你從此材料中獲得的信息不包括
A.中國在世界上曾被稱為絲國 B.古代中國盛產絲和絲織品
C.中國的絲和絲織品遠銷歐洲 D.普林尼曾經來過中國
5.某歷史興趣小組在探究“宋代城市商業發展”課題的過程中,搜集到了下列素材,你認為其中最有價值的是
A.司馬光主編的史學巨著《資治通鑒》 B.“南海一號”沉船打撈出的青花瓷片
C.畫家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的摹本 D.蘇軾的《洞庭春色賦》手跡拓片
6.“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獸工、草工,典制六材。”《禮記·典禮》中的這段文字反映的是古代中國手工業的哪種經營狀態?
A.工場手工業 B.家庭手工業 C. 官營手工業 D. 民營手工業
7.下列對中國古代朝貢貿易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取經濟利潤 B.是在官府控制之下的貿易
C.通過朝貢和賞賜來完成交易 D.影響之一是加強了與海外各國的聯系
8.下列中國古代商人活動,成為封建統治者“抑商”的理由的有 ①城市繁榮,出現眾多的商業都會 ②農民羨慕從商利潤豐厚,棄田從商 ③商人憑財勢侵奪地產使很多農民失去土地,造成社會的不穩定 ④奢侈之風導致人心腐化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被譽為“山西紫禁城”和“華夏第一宅”的晉中王家大院,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間,面積共45000平方米。賣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時期著名的晉商,“以商賈興,以官宦顯”,在晉商做官發財之后,大興土木。這一現象產生的消極影響是
A.留下了豐富的晉商文化     B.影響了工商業的擴大再生產
C.使手工業缺乏市場     D.不利農業經濟的商品化
10.封建土地私有制正式確立的標志是
A.魯國初稅畝 B.商鞅變法“為田開阡陌封疆”
C.均田制的推行 D.“魚鱗圖冊”的出現
11古代民諺:“千生意,萬買賣,不如翻地塊”,這從根本上反映了
A.土地買賣現象嚴重 B.封建經濟的特征是自給自足
C.封建社會以農為本的思想 D.中國古代人多地少的特點
12.下列對重農抑商政策的評價,不正確的是
A.把農業視為國計民生的根本加以重視是正確的
B.把農業與工商業對立起來,壓制工商業,不符合經濟發展規律
C.這一政策對經濟發展始終起消極作用
D.其結果必然阻礙商品經濟的發展
13.開辟新航路的環球航行,先后經過的海洋是
A.印度洋 大西洋 太平洋 B.大西洋 太平洋 印度洋
C.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D.大西洋 印度洋 太平洋
14.馬克思在對新航路開辟后出現的某一歷史現象分析時指出:“一方面是工資和地租跌價,另一方面是工業利潤增多……。”這一歷史現象在西歐產生的影響不包括
A.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B.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C.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 D.促使商路及商業中心的轉移
15.16~18世紀,在美洲大陸出現了許多如新奧爾良、新尼德蘭、新英格蘭等構詞方式組成的地名。這一現象出現的根源是
A.新興城市大量出現 B.歐洲殖民擴張
C.工業革命的進行 D.大批美洲獨立國家的建立
16.下列關于黑奴貿易說法不正確的是
A.促進了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B.為美洲殖民地的開發提供了大量廉價勞動力
C.是對非洲人的摧殘和對非洲社會經濟的破壞
D.促進了世界人口流動和經濟交流,有利于非洲發展
17.《全球通史》中寫道:“17世紀和18世紀初,西方人了解中國的歷史、藝術、哲學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紀末,歐洲人對中國的自然資源更感興趣。”導致這種變化的根本原因是
A.殖民擴展的需要 B.世界市場的形成
C.中西交流的加強 D.工業革命的需求
18.英國在確立世界殖民霸權的過程中,先后戰勝了
A.西班牙、荷蘭、法國 B.荷蘭、法國、葡萄牙
C.西班牙、荷蘭、葡萄牙 D.葡萄牙、法國、西班牙
19.英國東印度公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創新措施就是,將印度的棉紡織品介紹到歐洲。1619~1625年,運回歐洲的棉布為22.15萬匹,到17世紀末,這項貿易直線上升,棉織品不僅比毛紡織品輕,而且便宜……這是一種銷售范圍很廣、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帶動一場工業革命。這一材料主要說明
A.殖民掠奪引發工業革命 B.資本流動帶動工業革命
C.市場需求刺激技術革命 D.經濟發展要求工業革命
20.湯姆發現在古代常用文字中有關“馬”的單字特別多,而且劃分很細致;而現代常用文字中的關于的馬的單字少了很多,但關于“機”的詞匯卻多了。造成這種變化的根本原因是
A.生態惡化,物種消失 B.傳統文化的喪失和滅絕
C.農業文明到工業文明的轉變 D.文字改革的必然結果
21.下列有關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是工業革命推動的結果
B.有利于打破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原先落后封閉的經濟結構
C.為新興工業資產階級攫取更廣闊的市場和更豐富的原料提供了便利
D.開始打破各大洲之間相對孤立的狀態
22.1889年為紀念法國大革命100周年而修建的埃菲爾鐵塔,主要反映了第二次工業革
命成就。其依據是
A.鋼鐵和電的使用 B.蒸汽和石油的使用
C.電和鐵路運輸的使用 D.電和蒸汽的使用
23.馬克思曾說:“壟斷是一個好東西。”對此,一些史學家認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壟斷組織的出現是一種社會進步。這主要是指
A.它使人類社會進入電氣時代 B.它適應了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需要
C.它緩和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矛盾 D.它提高了國家干預經濟的能力
24.按因果關系排列下列各項,正確的順序是
①科學理論有重大突破 ②第二次工業革命 ③生產和資本高度集中 ④帝國主義形成
⑤壟斷組織產生 ⑥世界被瓜分完畢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④⑥
C.①②⑤③⑥④ D.②①③⑤⑥④
25.鴉片戰爭后,對中國自然經濟起解體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A.外國工業品的傾銷 B.五處通商口岸的開放
C.中國關稅自主權的喪失 D.外國人控制中國海關管理權
26.對于洋務運動中創辦的近代軍事、民用企業中的“近代”的正確理解是
A.產生和發展于中國近代歷史時期 B.受外商企業的刺激而興起
C.不是工場手工業而是機器生產 D.都由私人投資興辦
27.近代外資經濟、洋務經濟和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同自然經濟的關系是
A.互相依賴 B.不同程度瓦解自然經濟
C.繼承發展 D.既互相依賴又互相瓦解
28.甲午戰爭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下列關于其原因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A.帝國主義的資本輸出,使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有了更多的外國投資
B.列強的資本輸出使中國的自然經濟進一步解體
C.清政府放寬了對民間辦廠的限制
D.維新變法運動的刺激
29.“一戰”期間,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獲得進一步發展,結果 ①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帝國主義的經濟擴張 ②使中國經濟結構發生了根本變化 ③促使新的政治力量的壯大 ④為民主革命的新發展創造條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0.中國民族工業發展“后天畸形”,是因為深受壓迫。壓在民族工業身上的三座大山是
①帝國主義 ②封建主義 ③官僚資本 ④愚昧主義 ⑤教條主義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
31.我國農業、輕工業、重工業產值之問的比例,1960年是22:26:52;1962年是33:30:36。這種比例關系的變化反映出
A.工業化建設嚴重倒退 B.經濟建設中“左”的錯誤得到徹底糾正
C.國家經濟建設發展迅速 D.國民經濟調整政策成效顯著
32.下列關于我國“一五”計劃建設的敘述,正確的有
①1953年開始執行,1957年底勝利完成
②優先發展重工業,建成的重要企業主要分布在東北地區
③一五計劃期間,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④“一五”計劃的超額完成,使我國順利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3.“文革”期間,經濟建設仍能取得一定成績的主要原因是
①“文革”主要在意識形態領域進行 ②周恩來、鄧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時的努力 ③廣大干部群眾對“左”傾錯誤的抵制 ④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團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34.以鄧小平“南方談話”和黨的十四大為標志,中國的改革開放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主要新在
A.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B.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C.提出“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D.提出實行改革開放
35.成為中國20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的重點和標志的是
A.14個沿海港口城市的開放 B.海南經濟特區的設置
C.上海浦東新區的崛起 D.沿海經濟開放區的開辟
36.為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央視3套熱播的《歌聲飄過30年——百首金曲演唱會》,下列歌曲不可能入選其中的是
A.《在希望的田野上》 B.《春天的故事》
C.《走進新時代》 D.《我是公社小社員》
37.1984年鄧小平同志說,“除現在的特區之外,可以考慮再開放幾個港口城市……這些
地方不叫特區,但可以實行特區的某些政策”。由此做出的決策是
A.設立海南島經濟特區 B.開放天津等14個沿海港口城市
C.建立一系列技術開發區 D.環渤海地區被開辟為沿海經濟開放區
38.中共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務是
A.迅速恢復和發展生產
B.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
C.對國民經濟進行全面調整
D.實現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39.下列服飾既體現了中西合璧又融合了少數民族服裝風格的是
40.黃河清在《“洋”族詞的興衰》中說:“‘洋人’、‘洋務’.‘洋布’、‘洋行’、‘洋樓’、‘洋爐’等‘洋’族詞日益增多,在19世紀中期至20世紀上半期,是它的鼎盛時期,……有400多個。”“洋”族詞在這一時期達到鼎盛的原因有 ①列強侵略的加劇 ②西方文化的滲透 ③國民傳統意識已經喪失 ④歷任政府都大力倡導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二、非選擇題(41小題10分,42小題10分,43小題20分,共40分)
41.(10分)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國小麥產量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二位了。我國小麥增產速度是古今中外歷史上所沒有的,更是資本主義國家所望塵莫及的。……美帝國主義者說我們人口多是“不堪重負的壓力”,我們要用更多的事實告訴他們,人口多,生產糧食更多。只要我們需要,要生產多少就可以生產多少糧食出來。
——《人民日報》社論(1958年7月23日)
材料二 農村政策放寬以后,一些適宜搞包產到戶的地方搞了包產到戶,效果很好,變化很快……有的同志擔心,這樣搞會不會影響集體經濟,我看這種擔心是不必要。
——鄧小平《關于農村政策問題》(1980年5月31日)
請回答:
(1)材料一所反映情況的出現與哪兩次運動有關 (2分)這兩次運動導致的后果如何 (2分)
(2)材料二中反映我國農村經濟體制發生怎樣的變化?(2分)材料中所述的“包產到戶”政策最先在哪兩個省份實行 (2分)為什么說“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 (2分)
42.(10分)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衣冠楚楚的紳士和淑女與衣衫襤褸的下層人民同擠一列火車,還得到處給別人讓路。保守人士驚呼,鐵路會帶來某種“平民化的危險”。民主人士拍手稱贊:“我看到這列火車真高興,我想封建制度是永遠一去不返了。”  
材料二 1835年法國思想家托克維爾對英國工業城市曼徹斯特評論到:從這污穢的陰溝里泛出了人類最偉大的工業溪流,肥沃了整個世界,從這骯臟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純正的金子。人性在這里獲得了最為充分的發展,也達到了最為野蠻的狀態;文明在這兒創造了奇跡,而文明人在這兒卻幾乎變成了野蠻人。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鐵路運輸的發展產生了什么重要影響?(4分)
(2)看材料二,結合工業革命的有關知識,談談你對這段話的理解?(6分)
材料二 徐州古豐縣,有村曰朱陳。去縣百余里,桑麻青芬氳。機梭聲札札,牛驢走紛紜。女汲澗中水,男采山上薪。縣遠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財不行商,有丁不入軍。家家守村業,頭白不出門。
——白居易《朱陳村》
請回答:
⑴ 據材料一、二,概括我國古代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4分)
材料三 松江舊無暑襪店,暑月間穿氈襪者甚眾。(明)萬歷以來,用尤墩布為單暑襪,極輕美。遠方爭來購之,故郡治西郊,廣開暑襪店百余家。合郡男婦,皆以做襪為生。從店中給籌取值,亦便民新務。
——〔明〕范濂《云間據目抄》
(2) 據材料三指出“暑襪店”主與制襪“合郡男婦”之間的關系,說明了什么?(4分)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種“關系”發展緩慢的政策原因。(2分)
材料四 繼昌隆繅絲廠的蒸汽鍋爐機
(3)根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上圖是什么性質的企業?(2分)它與我國古代手工業生產相比,最大的不同點是什么?(2分)除繼昌隆繅絲廠外,請再列舉兩個與繼昌隆繅絲廠性質和生產方式相同企業。(2分)
材料五 張謇是江蘇南通人,晚清狀元。他不熱心官場,而是以極大的愛國熱忱倡
導“實業救國”,并創辦實業。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張謇創辦的南通大生紗廠等企業發展很快,僅大生紗廠一、二廠,到1921年就獲利白銀一千六百多萬,其中三分之二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獲得的。
(4)材料五中張謇的大生紗廠獲得很快發展的原因是什么?(4分)
岳陽湘潭澧縣寧鄉四縣一中高一期中聯考
歷史試題答案
1-40選擇題
41【答案】
(1)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2分)造成社會生產力的極大破壞(導致國民經濟出現混亂)。(2分)
(2)變化:農村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2分)安徽、四川。(2分)因為包產到戶政策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的基礎上實行的。(或沒有脫離社會主義軌道)。(2分)
42【答案】
(1)加劇了整個社會流動的速度和規模,對當時的社會關系造成了沖擊(4分)
(2)托克維爾從積極性和消極性兩個方面評論工業革命:一方面工業革命的成果推動了英國和世界的進步;另一方面資產階級對工人的壓迫,資本主義對世界的侵略,使其進步性蒙上了陰影。(6分)(意思相同即可)時量:90分鐘 總分:100分 命題學校:湘潭縣一中
作答要求:
1.考生領到試卷和答題卡后,請認真檢查有無缺印、漏印、重印等問題,如有問題,請舉手提出更換要求;
2.請在試卷和答題卡指定位置規范填涂考生信息;
3.所有答案必須全部填涂和填寫到答題卡上,凡是答在試卷上的答案一律無效。
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有的小題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
1. 下列關于超重、失重現象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電梯正在減速上升,人在電梯中處于超重狀態
B.列車在水平軌道上加速行駛,車上的人處于超重狀態
C.蕩秋千時當秋千擺到最低位置時,人處于失重狀態
D.在國際空間站內的宇航員處于失重狀態
2. 如圖所示,兩個水平推力、作用在質量為m的物塊上,物塊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則物塊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
A. B.
C. D.
3. 關于運動合成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合速度的大小一定比每個分速度的大小都大
B.合運動的時間等于兩個分運動經歷的時間之和
C.兩個勻速直線運動的合運動一定也是勻速直線運動
D.只要兩個分運動是直線運動,合運動一定也是直線運動
4. 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到放在行駛著的汽車中間的木箱突然向車廂外側移動,則可知汽車的運動是 
A.勻速直線運動    B.在加速前進    
C.在減速前進    D.在向某一方向轉彎 
5. 如圖所示,a、b是地球表面北半球不同緯度上的兩個點,如果把地球看作是一個球體,a、b兩點隨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這兩個點具有大小相同的是
A.線速度   B.角速度   C.加速度  D. 軌道半徑
6. 如圖所示,在水平路面上一運動員駕駛摩托車跨越壕溝,運動員跨過壕溝所用的時間為1s,取g=10m/s2,則壕溝兩側的高度差h為
A.10m B.5m C. 0.8 m D. 0.4m
7. 各行星繞太陽運行的軌道近似看做圓,若地球的軌道半徑取為1.5×1011m,冥王星的軌道半徑取為5.9×1012m,則冥王星的公轉周期接近
A.4年 B.40年 C.150年 D.250年
8. 如圖所示,在勻速轉動的圓筒內壁上,有一物體隨圓筒一起轉動而未滑動。當圓筒的角速度增大以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所受彈力增大,摩擦力也增大了
B.物體所受彈力增大,摩擦力減小了
C.物體所受彈力和摩擦力都減小了
D.物體所受彈力增大,摩擦力不變
9. 1990年5月,紫金山天文臺將他們發現的第2752號小行星命名為昊鍵雄星,該小行星的半徑為16km。若將此小行星和地球均看成質量分布均勻的球體,小行星密度與地球相同。已知地球半徑R=6400km,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為g。這個小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
A.400g B.g C.20g D.g
10. 如圖所示,a.b.c是在地球大氣層外的圓形軌道上運動的三顆人造衛星,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b.c的線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線速度
B.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向心加速度
C.b.c的運行周期相同,且小于a的周期
D.由于某種原因,a的軌道半徑緩慢減小,a的線速度大小將保持不變
11. 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物體放在水平地面上,物體上方安裝一勁度系數為k的輕彈簧,在彈簧處于原長時,用手拉著其上端P點很緩慢地向上移動,直到物體脫離地面向上移動一段距離.在這一過程中,P點的位移為H,則物體重力勢能的增加量為
A.mgH B.mgH +m2g2 /k
C.mgH -m2g2 /k D.mgH -mg/k
12.如圖所示,一個固定在豎直平面上的光滑圓形管道,管道里有一個直徑略小于管道內徑的小球,小球在管道內做圓周運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小球通過管道最低點時,小球對管道的壓力向下,
B.小球通過管道最低點時,小球對管道可能無壓力,
C.小球通過管道最高點時,小球對管道的壓力可能向上,
D.小球通過管道最高點時,小球對管道可能無壓力。
二、填空題(每空3分,共18分)
13、在做“測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的實驗中,取下一段紙帶研究其運動情況,如圖所示。設0點為計數的起始點,兩計數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0.1秒,則第一個計數點與起始點的距離S1為____厘米,打第一個計數點時物體的瞬時速度為____米/秒,物體的加速度為____米/秒2。
14、如圖a所示是“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的實驗裝置圖。
(1)圖b是正確實驗后的數據,其中O為拋出點,則此小球做平拋運動的初速度為
__________m/s。
(2)在另一次實驗中將白紙換成方格紙,方格邊長L=5 cm,通過實驗,記錄了小球在運
動途中的三個位置,如圖c所示,則該小球做平拋運動的初速度為_________m/s;B點的豎直分速度為___________m/s。
三、計算題(共34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給分。有數字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15. 如圖所示,一個固定在豎直平面上的光滑半圓形管道,管道里有一個直徑略小于管道內徑的小球,小球在管道內做圓周運動,從B點脫離后做平拋運動,經過0.3秒后又恰好垂直與傾角為450的斜面相碰到。已知圓軌道半徑為R=1m,小球的質量為m=1kg,g取10m/s2。求
(1)小球在斜面上的相碰點C與B點的水平距離(4分)
(2)小球經過圓弧軌道的B點時,所受軌道作用力
NB的大小和方向?(6分)
16. 現代觀測表明,由于引力作用,恒星有“聚集”的特點,.眾多的恒星組成不同層次的恒星系統,最簡單的恒星系統是兩顆互相繞轉的雙星,如圖所示,兩星各以一定速率繞其連線上某一點勻速轉動,這樣才不至于因萬有引力作用而吸引在一起,已知雙星質量分別為m1、m2,它們間的距離始終為L,引力常數為G,求:
(1)雙星旋轉的中心O到m1的距離; (5分)
(2)雙星的轉動周期. (5分)
17. 質量的列車,在恒定的額定功率下,沿平直的軌道由靜止開始出發,在運動的過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恒定。列車達到最大行駛速度后,某時刻司機發現前方處的軌道旁山體塌方,便立即緊急剎車,這時由于剎車所附加的制動
力恒為,結果列車正好到達軌道毀壞處停下。求:
(1)列車剎車時加速度的大小;(4分)
(2)列車在正常行駛過程中所受的阻力的大小;(5分)
(3)列車的額定功率。(5分)
岳陽湘潭澧縣寧鄉四縣一中高一期中聯考
物理試題答案
三、計算題:
15. (1)根據平拋運動的規律和運動合成的有關規則,小球在C點豎直方向的分速度和水平分速度相等 vx=vy=gt=3m/s,則B點與C點的水平距離為:
x=vxt=0.9m
(2)根據牛頓運動定律,在B點(設軌道對球的作用力方向向下)
NB+mg=m ,
解得 NB=-1N 負號表示軌道對球的作用力方向向上
根據牛頓第三定律 球對軌道的作用力大小國為1N,方向豎直向下
16. 設m1到中心O的距離為x?
由 F引=F向知 ? G ①
G ②
聯立①②求解得?x=
T=2πL
17.
(1)剎車后列車做勻減速運動直到停下

代入數據得:
(2)剎車后列車水平方向受二力作用


(3)∵ 列車達到最大速度時,加速度為零

代入數據得:
a
b
·
·
ω
h
PP
M
C
A
B
450
v
o滿分:150分 時量:150分鐘 命題:張可貞 審題:王 卓
一、語言知識積累及運用(12分,每小題3分)
1、 下列加點字注音全對的一項( )
A、吮吸(yǔn) 涎皮(xián) 庠序(xiánɡ) 笑靨(yàn) 百無聊賴(lài)
B、棧(zhàn)道 舟楫(jí) 洿(wū)池 汲取(xí) 一夫作難(nán)
C、間或(jiàn) 經傳(zhuàn) 謬種(miù) 角逐(jué) 轉軸撥弦(xián)
D、脊鰭(jí) 鋒鏑 (dí) 炮烙(páo) 聒噪(guā) 捫參歷井(shēn)
2、下列句子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天色愈陰暗了,下午競下起雪來,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滿天飛舞。
B、老頭兒現在簡直喘不過氣來,同時他覺得嘴里有一股奇怪的味道,這味帶著銅惺味……
C、戰斗游戲時,動物親密地撕打,看似戰斗激烈,其實極有分寸。
D、我蹲在那里的一個小池邊,為慢慢暢游在水底睡蓮之中五彩斑斕的鯉魚所陶醉。
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從王熙鳳的出場和賈母對她的介紹中可以看出,王熙風在賈府左右逢源,地位非同一般。
B、在桑地亞哥返回漁港的路程中,他受到鯊魚的襲擊,被他捕獲的那條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馬林魚首當其沖。
C、魯四嬸憤憤的說:“你自己薦她來,又合伙劫她去,鬧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個什么樣子?”
D、少不更事的我們往往異常勇敢,自以為敢拼就能實現夢想,聽不進別人的任何忠告,常常在現實的南墻上撞得頭破血流。
4、下列各句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你到土地廟里去捐一條門檻,當作你的替身,給千人踏,萬人跨,贖了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不去受苦。
B、“五一”國際勞動節當天,不少市民都趁著放假,和家人、朋友、老人、孩子一起出游,各地旅游景點游人如織。
C、近二十年來,動物的游戲行為造成了研究者的極大興趣,成為行為研究中最有爭議的領域。
D、“感動中國”將鏡頭對準生動的現實生活,聚焦于推動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主體力量,解讀了平凡中的偉大。
二、文言文閱讀(共 34分,選擇題每題3分,簡答題3分,翻譯10分)
(一)閱讀下列文段,完成5-8題。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對下列句中加點的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假輿馬者,非利足也 利:對……有利
B、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無以:沒有用來……的(辦法)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水,游泳
D、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一:專一
6、下列句中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B、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非蛇蟮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D、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7、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用法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 )
①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②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③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④吾嘗終日而思矣
⑤登高而招 ⑥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⑦蟹六跪而二螯
A、①③⑥/②⑤/④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⑤/②③⑥/④⑦ D、①③⑥/④⑤/②/⑦
(二)以下三節文字都選自《荀子-勸學》,閱讀后請回答9-13題。
甲文: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蠕而動①,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②
乙文: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為芷,其漸之滫(xiǔ,污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丙文: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
注:①端而言,蠕而動。 端,微言;蠕,微動;意思是說極細微的言行。
②禽犢,小的禽獸。古人相見,常拿小禽獸作為禮物。
9、句中加點字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
A、形乎動靜(體現) B、其漸之滫(漸漸)
C、不臨深谷(靠近) D、教使之然也(這樣)
10、下列加點詞語的用法與“以美其身”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恥學于師 B、以窺周室 C、以愚黔首 D、謹庠序之教
11、甲文中畫線句“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 )
A、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
B、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
C、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
D、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
第二巻
12、甲乙丙三段文字,都是闡述與學習有關的話題,但內容各有側重,請分析三段文字的內容。(3分)
13、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共10分)
(1)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3分)
(2)故君子居必擇鄉,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4分)
(3)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3分)
注:強移句:用《莊子·逍遙游》“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意,喻自己之入嚴武幕府,原是勉強以求暫時的安居。
從內容上看,詩歌是怎樣表現“獨宿”的特點的?(4分)
這首詩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請簡要分析。(4分)
15、古詩文默寫。(10分,每空1分)
(1)西當太白有鳥道, 。(《蜀道難》)
(2)玉露凋傷楓樹林, 。(《秋興八首(其一)》
(3) ,百年多病獨登臺。(《登高》)
(4) ,此時無聲勝有聲。(《琵琶行》)
(5)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寡人之于國也》)
(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寡人之于國也》)
(7)故木受繩則直, 。(《勸學》)
(8)履至尊而制六合, ,威振四海。(《過秦論》)
(9)天下云集響應, 。(《過秦論》)
(10)千載琵琶作胡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詠懷古跡(其三)》)
四、現代文(文學類)閱讀(20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題。
清明不僅是節日
郭文斌
①春分過后是清明。這是小時候從父親口中聽到的一句話。現在想來,它既是一句話,又是一個哲理。只有太陽直射到黃經,才有晝夜等長,陰陽平衡。而只有晝夜等長,陰陽平衡,才有“清明”。創設清明這個節日的,無疑是一個大智者。
②“山水”同在為“清”,“日月”同在為“明”,一個“同”字,道盡了天地秘密,也道盡了文化的秘密,特別是中國文化的秘密。無水之山少了情韻,無山之水少了風骨;無日之月少了熱烈,無月之日少了溫柔;水因山不濁,山因水不枯;日因月不烈,月因日不晦。這一切,都在一種“大同”之中實現了,這便是“清明”。
③清明看上去是季節,其實是人格。沒有山水精神的人格是殘缺的人格,沒有日月精神的人格同樣是殘缺的人格。而山水日月精神,說到底則是天地精神。天同覆,地同載。齊生死便是由此而來。
④對于中國人來說,從來就沒有生,也從來沒有死,因為中國人有懷念,真誠又深沉的懷念。而懷念來自人格,人格來自奉獻,奉獻來自覺悟,覺悟來自天地精神,來自“清明”。而要參透這個“清明”,則需要晝夜等長、萬物復蘇相佐。惟有此時,人們才能生死并參。而只有生死并參,人們才能留意生死之間的“我”,才能把握生的“清”,死的“明”,才能讓靈魂春色永駐。
⑤清明處心積慮,她讓我們看破:死是一個假象。就像春分過后,楊柳依然,所謂春來草自青。或者說,只要我們在“清明”之中,“死”就成為楊柳,就會成為春色,就會成為秋千,就會成為風箏,就會成為踏青途中的歡聲笑語。為此,清明前后,栽瓜點豆。這時候的瓜和豆睡醒了,開始了它們新一輪的生命旅程,帶著山水之清氣和潮濕,帶著日月之光輝和溫暖,帶著主人之期待和叮囑,開始它們的旅行,走進農歷,走進它們的緣分,走進它們的因果。
⑥而充盈在天地間的靈魂又何嘗不是如此。大家把郊游認為是在掃墓之后乘機呼吸新鮮空氣,鍛煉身體,顯然表面化了。出游是愜意的,愜意可能讓人流連忘返,但天黑下來了,所有的愜意就都成了“歸”意;所謂“路上行人欲斷魂”,是因為我們在路上;出游的目的是讓你體會那個“歸”。
⑦所以真正郊游的意義在《莊子》中。莊子認為,人不必執著于生,因為生若是一次遠游,那么死就等同于歸。莊子說得好啊:天地賦予形體讓我承受,賦予生命讓我勞累,賦予衰老讓我安逸,賦予死亡讓我安息。所以把活著看做是樂事,也就是把死去看做是樂事了。這是一種“歸”。面對人們對“死”的看不開,莊子又說:麗姬是艾的女兒,許配給晉王時,哭得死去活來,對未來的陌生環境充滿著不確定感。嫁過去住進王宮,享受錦衣美食,就對自己在家中哭泣感到好笑,早知道宮中如此舒服還哭個什么勁呢 同樣的道理,我們現在對死亡恐懼不安,是否到頭來也會笑自己對世界的依戀不舍很幼稚呢 視生若死,視死如生。這是莊子的安詳和智慧。
⑧孔子說得更徹底:朝聞道,夕死可矣。清明講的就是這個“道”。在楊柳依依中,在草色青青中,在舊墓,在新墳,在山麓,在河濱,如果我們沒有看到這個“道”,我們已和“清明”擦肩而過。中國的節日,大凡都是誘發你對道的感悟,誘發你對山水精神的感悟,對天地精神的感悟。依山悟崇高,傍水悟清廉;以日月悟光明,由天地悟正大;假生之樂悟慈,借死之苦悟悲;從而珍惜青春,珍惜年華,珍惜生命,珍惜因緣,感念造化宏德,善待自然有情,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⑨中國的節日,大凡和祭有關。以祭悟道,這是中國人的智慧。在我理解,清明是春祭,中元是夏祭,寒衣是秋祭,大年是冬祭。而一切祭的背面卻是暗藏的狂歡。哀以樂感,樂以哀感,一體兩面,這便是中國人的大幽默、大安詳。如此,真正的清明上河圖在陰陽兩界展開。把追思和狂歡均勻地撒在四季,讓歲月芬芳,讓大地馥郁,讓靈魂清明,中國文化的大戲就這樣一代代演了下來,一如長河。
⑩這時的“上河”已不單單是清明的“上河”了。如果說上巳節是中國的情人節,那么清明節無疑是中國的感恩節。有意思的是,她倆居然比肩接踵,讓人不由贊嘆中國人的智慧:昨天上巳,今天清明,如同一家人的前院和后院。前院求生,后院念死;環繞著前院后院的,是青青楊柳和無盡春色。上巳的主旨是幽會求子,清明的主旨是鑒死知生。這兩個節日的奇妙聯袂,真是讓人叫絕。幽會之后是求子,求子之后是祭祖,生死相續,以生觀死,以死鑒生,一個中國人特有的“產業鏈”就這樣形成了。它同時叮囑我們,子不必求,因為子在祖德;祖不必祭,因為建功立業、光宗耀祖就是最好的祭。
⑾清明不僅是節日,清明也是人格,是中華炎黃子孫的人格。
(有改編)
理解文中劃線詞、句的含義(5分)
①生死并參:(2分)
②而一切祭的背面卻是暗藏的狂歡:(3分)
17、文章的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4分)
答:
18、作者說“清明看上去是季節”,文章體現了哪些清明作為節日本身的特點?(5分)
答:
19、文題說“清明不僅是節日”, 結合文本,分析“清明”有哪幾個層面的深刻內涵。(6分)
答:
五、選做題——閱讀與表達(從下列兩題任選一題作答)(6分)
20、這100多年來,已有10多位法國作家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法國人獲“諾獎”的高頻率與法國人對文學、對讀書始終熱情不減有關:
其一,法國雖然只有6000萬人,卻有500多家出版社,出版社數量與我國相當。
其二,法國出書多,寫文章的人也特別多。法國有250多萬年輕人寫過書或投過稿,也就是說6%的法國人熱衷當“文學青年”。
其三,法國人尊敬文化人,文學藝術在法國永遠是最高尚的。
其四,法國人的文學修養普遍較高。從總統到部長、從老板到藝人、從老師到學生,似乎懂得法語的人都愛寫點東西,而且他們寫文章和投稿全憑質量發表。
其五,法國人愛讀書。法國的圖書價格雖然比我國貴得多,但法國人買書從不吝嗇,讀書從不停滯,所以法國又是一個圖書消費大國。
根據以上材料,結合我國目前還沒有一名作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現狀,寫出你的思考與感悟。(100字左右)
21、哀公問于有若曰:“年饑,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乎?”曰:“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注釋】 (1)盍徹乎:盍,何不。徹,西周時期的一種田稅制度。舊注曰:“什一而稅謂之徹。” 即抽取十分之一的稅。
(2)二:抽取十分之二的稅。
有若的觀點體現了儒家的什么思想?聯系社會實際,試做簡要分析。(100字左右)
六、作文(60分)
22、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春桃嬌艷,夏荷清麗,秋菊高潔,冬梅傲雪。它們在不同的季節里綻放著自己的精彩。物如此,人亦然。
請以“各有各的精彩”為題寫一篇記敘文或議論文,不少于800字。
岳陽湘潭澧縣寧鄉四縣一中高一期中聯考語文答案
13、(1)君子的本性并沒有什么不同之處,只是善于向外物借助罷了。
(2)因此,君子定居時一定要選擇好地方,外出交游一定要和有道德有學問的人結伴,(這樣)是用來防止自己受邪惡乖僻之人的影響,而逐漸接近“禮”“仁”之道。
(3)干、越、夷、貉的孩子,生下來啼哭的聲音都相同,長大了習俗卻不同,這是教化使他們這樣的啊
【參考譯文】君子的學習,聽在耳朵里,記在心中,表露在身體的儀態上,顯現在行動舉止上。輕聲的說話,小心的行動,一言一行都可以作為準則。小人的學習,從耳朵里聽進去,又立刻從嘴說出來。嘴與耳朵之間的距離只有四寸遠,怎么能使自己的身軀都得到完美呢 古代的人求學是為了自己,現在的人求學是為了他人。君子學習,是為了使自己的言行舉止完美。小人學習,是為了拿學來的東西去討好別人。
蓬草生長在麻叢當中,不需要扶植就長得挺直;潔白的沙子如果和入黑泥里,也會變得跟黑泥一樣黑。香草蘭槐的根叫做芷,芷雖香,如果將它浸泡在臭水當中,君子就不愿接近它,百姓也不愿意佩戴它。這并不是芷的本質不好,而是由于被浸泡在臭水里的緣故,因此,君子定居時一定要選擇好地方,外出交游一定要和有道德有學問的人結伴,這樣是用來防止自己受邪惡乖僻之人的影響,而逐漸接近“禮”“仁”之道。
所以不登上高高的山峰,就不知道天空的高遠;不俯視深深的山谷,就不知道大地的深厚;沒有聽到前代圣明帝王的遺言,就不知道學問的淵博。吳國,越國,夷族,貊族的孩子,生下來啼哭的聲音都相同,長大了習俗卻不同,這是教化使他們這樣的啊
14、(1) 前兩聯寫“獨宿”之景,后兩聯直抒“獨宿”之情。
首聯寫獨宿的環境,通過對“清秋”“井梧”“蠟炬”等景物的勾畫,渲染了凄清寒冷的氛圍。頷聯寫“獨宿”的所見所聞,長夜角聲悲涼,月色無限美好,但無人共賞,獨宿不寐,表現了詩人沉郁悲抑的復雜心情。頸聯和尾聯直接抒發了詩人“獨宿”時對國事的擔憂和對家鄉親人的牽掛之情,并表明自己不愿在幕府中暫且得安的漂泊苦悶之感。(能做到逐聯分析則可得分)
(2)1、借景抒情。如首聯,通過對“清秋”“井梧”“蠟炬”等景物的勾畫,烘托出詩人心境的抑郁悲涼,表現出詩人對國事充滿憂慮、對漂泊生活深感苦悶的感情。
2、反襯。頷聯以月色的無限美好反襯詩人獨宿幕府時無人共語、沉郁悲抑的復雜心情。
3、用典。尾聯化用《莊子·逍遙游》“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句。表明自己目前是勉強求得暫時安居的現狀。(答出任意兩點即可)
15、默寫:
(1)可以橫絕峨眉巔 (2) 巫山巫峽氣蕭森
( 3 )萬里悲秋常作客 (4) 別有幽愁暗恨生
(5)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6) 涂有餓莩而不知發
(7) 金就礪則利 (8) 執敲撲而鞭笞天下
(9) 贏糧而景從 (10) 分明怨恨曲中論
五、現代文閱讀
16、領悟生死的真諦或把生與死放在一起來思考它們的意義和價值。
從表面上看,祭祀這一形式是“哀”的(1分),但一體兩面,祭祀之后都有歡聲笑語,追思和狂歡相連接(2分)(意思相近即可)
結構上:點題(或照應標題),總結全文內容,由自然的節日到人格,然后上升為炎黃子孫的人格。
內容上:卒章顯志(或點明主旨),強調清明是炎黃子孫的人格。
18、①晝夜等長、萬物復蘇;②蕩秋千;③放風箏;④踏青;⑤栽瓜點豆;⑥祭祀。(答出任意5點得滿分)
19、①清明是一種精神,是一種“大同”的天地精神;②清明是一種智慧,能參透生死,心懷感恩;③清明是一種人格,是炎黃子孫的人格。
或:①清明看上去是節日,其實是炎黃子孫的人格,是具有山水日月精神的人格。
②山水日月精神,說到底是天地精神。懂得天同覆,地同載,也便參透生死。③覺悟了生死,便知珍惜、感恩、善待,便知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20、參考答案:
法國100多年能產生10多位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是與法國舉國上下熱衷讀書、熱衷文學的濃烈氛圍分不開的;我國一直以來都沒人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與國人漠視優秀傳統文化,日趨浮躁和功利化的情緒以及整個國家的輕視閱讀與文學的人文環境分不開的。
21、體現了儒家“以民為本”(民本)思想。
魯國所征的田稅是十分之二的稅率,即使如此,國家的財政仍然是十分緊張的,這里,有若的觀點是,實行“徹”制,減輕賦稅,使百姓減輕經濟負擔。只要百姓富足了,國家就不可能貧窮。反之,老百姓一定民不聊生,國家經濟也就隨之衰退。這種以“富民”為核心的經濟思想有其值得借鑒的價值。
【譯文】 魯哀公問有若說:“今年遭了饑荒,用度不足,怎么辦?”有若回答說:“何不實行徹法,收十分之一的田稅呢?”哀公說:“現在收十分之二的稅,我還不足,怎能實行十分之一的稅法呢?”有若說:“百姓富足,君主怎么會不足呢?百姓不足,君主跟誰去取得富足呢?”
22、略(本試卷時量120分鐘,滿分150分)命題:寧鄉一中
Part I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30 marks)
Section A (22.5 marks)
Directions: In this section, you will hear six conversations between two speakers. For each conversation, there are several questions and each question is followed by three choices marked A, B and C. Listen carefully and then choose the best answer for each question.
You will hear each conversation TWICE.
Conversation 1
1.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A. Shoes. B. Skirts. C. Socks.
2. What color does she want
A. Black. B. Light brown. C. Shiny red.
Conversation 2
3. Why doesn’t Bob want to go to sleep at first
A. It is Saturday evening. B. They are on holiday. C. It is still early.
4. What will Bob do the next day
A. Catch a train. B. Swim with his Grandpa. C. Buy some toothbrushes.
Conversation 3
5. Who is going to graduate
A. Sue. B. Frank. C. Mike.
6.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A. She majors in computer science.
B. She has 3 terms left before graduation.
C. She is getting tired of school life.
Conversation 4
7. To what kind of person you may say “Fingers were made before forks”
A. The bad-mannered. B. A lazy person. C. The poor.
8. What were forks first used for
A. Working. B. Eating. C. Playing.
9. When were forks first used at the table in Italy
A. In the 6th century. B. In the 11th century. C. In the 17th century.
Conversation 5
10. Which month is it now
A. January. B. February. C. March.
11. When should the woman finish her outline
A. By February 7. B. By January 31. C. By January 25.
12. What should the woman do before starting writing
A. Finish the research. B. Have group discussions. C. Talk with the man.
Conversation 6
13.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n and Stephen
A. Neighbors. B. Classmates. C. Teacher and pupil.
14. How old is Stephen
A. 12. B. 8. C. 5.
15. What did the famous artists think of Stephen’s drawings
A. They are very strange. B. They are very well-drawn. C. They need improvement.
Part II Language Knowledge (45 marks)
Section A (15 marks)
Directions: Beneath each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Choose the one answer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sentence.
Example:
The wild flowers looked like a soft orange blanket ______ the desert.
A. covering B. covered C. cover D. to cover
The answer is A.
—I must apologize for ______ ahead of time.
—That’s all right.
A. not letting you to know B. not letting you know
C. letting you know not D. letting not you know
With a lot of difficult problems ______, the newly-elected president is having a hard time.
A. settled B. settling C. to settle D. being settled
The teacher, with 6 girls and 8 boys of her class, ______ visiting a museum when the earthquake struck.
A. would be B. were C. had been D. was
Helen ______ her keys in the office so she had to wait until her husband ______ home.
A. has left; comes B. left; had come
C. had left; came D. had left; would come
Many of them turned a deaf ear to his advice, _______ they knew it to be valuable.
A. as if B. even though C. now that D. so that
I hate _____ when people talk with their mouths full.
A. it B. that C. these D. them
The question came up at the meeting_____ we had enough money for our research.
A. that B. which C. whether D. that if
______ has passed the test will get a prize.
A. Whoever B. No matter who C. Whomever D. Who
People from the West like to use such expressions as “please” and “thank you” in cases ______ some people in Asia may not think it necessary.
A. what B. which C. that D. where
Listening to loud music at rock concerts ______caused hearing loss in some teenagers.
A. is B. are C. has D. have
Don’t leave the water ______ while you brush your teeth.
A. run B. running C. being run D. to run
She devoted herself ______ to her research and it earned her a good reputation in her field.
A. strongly B. extremely C. entirely D. freely
His actions could lead to him ______ his job.
A. lose B. losing C. to lose D. being lost
Animals suffered at the hands of Man ______ their homes were destroyed by people to make way for agricultural had to provide food for more people.
A. in which B. for which C. so that D. in that
Jane ______ a cold and was absent from school yesterday.
A. came down with B. rose up against C. took control of D. stood in the path of
Section B (18 marks) 完形填空
Directions: For each blank in the following passage there are four words or phrases marked A, B, C and D. Fill in each blank with the word or phrase that best fits the context.
My neighbor’s children love playing hide-and-seek (捉迷藏) as all children do, but no one 36 that a game they played last week would be reported in the local newspaper.
One afternoon, they were playing in the vacant lot (空地)down by the corner. Young Paul, who is only five years old, found the perfect place to 37 . His sister, Natalie, had 38 her eyes and was counting to ten when Paul noticed the mail box at the corner and that the metal door was standing open. The mailman had just 39 several bags of mail and had carried them to his truck which was standing a few feet away. Paul climbed 40 the mail box and pulled the door closed so hard that it 41 . Soon realizing what he had done, he became 42 and started crying. At that time, Natalie was looking for him everywhere but could not find him. It was 43 that she happened to stand at the corner for a minute and heard her brother’s cries. She 44 ran to tell the mailman who hurried back from his 45 to unlock the metal door. Paul was now 46 , but he had such a bad fright that he could not stop crying. The mailman, however, soon found a way of making him 47 again. He told him that the next time he wanted to hide in a mail box, he should remember to put a stamp on himself!
36. A. realized B. warned C. imagined D. wondered
37. A. hide B. watch C. rest D. sleep
38. A. opened B. shut C. raised D. wiped
39. A. lost B. found C. taken out D. put in
40. A. through B. over C. out of D. into
41. A. broke B. fell down C. opened D. locked
42. A. surprised B. frightened C. excited D. angry
43. A. lucky B. a pity C. possible D. strange
44. A. suddenly B. slowly C. immediately D. carelessly
45. A. home B. truck C. mail box D. post office
46. A. found B. hidden C. happy D. free
47. A. laugh B. cry C. climb in D. play
Section C (12 marks)
Directions: Complete the following passage by filling in each blank with one word that best fits the context.
Junk food is food that has a lot of calories but few nutrients (營養物質), vitamins and minerals (礦物質). Some food does have nutrients, for example pizza, but because it contains too many calories, it is 48______ called junk food. Fruit and vegetables are the best examples of good food. 49______ contain few calories and many vitamins and minerals. A healthy diet should include a variety of food, most of 50______ should be rich in nutrients. That does not mean that we are never allowed to eat junk food. 51______ of us who love French fries, sweets, ice cream and cheeseburgers can still enjoy an unhealthy bite every now and then. All we have to do 52______ to be careful how often and how much we eat 53______ it.
If we make the right choices about 54______ we eat, we will be healthier 55______ have more energy to enjoy the good things in life. A balanced diet combined with exercise is the key to a healthy life.
Part III Reading Comprehension (30 marks)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three passages. Each passage is followed by several questions or unfinished statements. For each of them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Choose the one that fits best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given in the passage.
A
56. The passage tells us that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lying fox and the ordinary bat in ______.
A. their size B. their appearance C. the kind of food they eat D. the way they rest
57. Flying foxes ______.
A. double their number every year B. fight and kill a lot of themselves
C. move from place to place very often D. lose a lot of their young
58. At daybreak every day flying foxes begin to ______.
A. fly out toward the sun B. look for a new resting place
C. come back to their home D. go out and look for food
59. Flying foxes have fights ______.
A. to occupy the best resting places B. only when it is dark
C. to protect their homes from outsiders D. when there is not enough food
60. How do flying foxes care for their young
A. They only care for their own babies. B. They share the feeding of their young.
C. They help when a baby bat is in danger. D. They often leave home and forget their young.
B
Though he wore his whiskers (頰須) only four years, today we can hardly think of Abraham Lincoln without them. He often talked about the little girl in Westfield, New York, who suggested in a letter that he grow the famous whiskers. And he would add, “Sometimes a small thing can change our lives!”
Grace Bedell sat in her room looking at a picture of Lincoln. Her little lamp threw shadows on the picture. A frame (框) of small shadows lay around the thin face and covered the hollow cheeks (面頰). “Whiskers!” she thought.
“How nice!” she said to herself. “There will be more people to elect him President if he lets his whiskers grow. Somebody ought to tell him.” She reached for a pen and began to write the letter.
On February 16 of the following year a special train carried the newly elected President Lincoln to the White House. The train stopped briefly at a station near Grace’s town. At the station Lincoln was speaking to a large crowd, among whom were the Bedell family.
Lincoln continued his speech, “I have a little friend in this place,” he said. “That little lady told me how to improve my appearance, and I want to thank her. If she is present, I would like to speak to her. Her name is Grace Bedell.”
Grace’s father led her forward to Lincoln. She looked and laughed happily, for up there on his face were the whiskers.
If you visit Springfield, Illinois, today you will see the house in which Abraham Lincoln used to live. On the wall of a room hangs a piece of paper covered with a child’s handwriting: “Dear sir...”
6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A. Why Lincoln Grew Whiskers B. A Little Girl’s Letter to Lincoln
C. How Lincoln Becamse President of the U. S. D. Lincoln’s Great Kindness to Children
62. Grace suggested Lincoln growing whiskers because she supposed ______.
A. he looked terrible without whiskers around his face
B. he would look better with whiskers around his thin face
C. no one would elect him President if he had no whiskers
D. he would be famous with whiskers around his thin face
63. Grace’s idea that Lincoln should grow whiskers came from ______.
A. the lamp B. Lincoln’s hollow cheeks
C. the picture of Lincoln D. the shadows on the picture
64. When Lincoln said “Sometimes a small thing can change our lives”, what he really meant was that ______.
A. his whiskers had helped him to become President of the U. S.
B. on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small things in one’s life
C. a little child’s advice had helped to improve his appearance
D. a child could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politics
6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id Grace most likely tell Lincoln in her letter
A. Her school. B. Her problems. C. Her age. D. Her friends.
C
A camera and a computer can “see” something that perhaps millions of pairs of eyes failed to see for 480 years: the Mona Lisa’s necklace. The discovery about the famous painting was made by an American physicist.
The Mona Lisa, painted by the Italian, Leonardo da Vinci, has been on show for many years in Paris. Now a row of white spots on the neck have been “seen”. They are said to be the remains (痕跡) of a necklace which the artist later painted over.
The painting will be examined further by using infrared scanning (紅外線掃描) techniques. Laser (激光) technology can be used to show what lies directly under the surface of the finished work, too. This will help us to understand how the artist drew the picture: Did he begin with a quick-made drawing or have second thoughts as he painted the picture
This kind of knowledge will show us the famous artist at work. It may also help to explain Mona Lisa’s smile, which has puzzled art lovers for centuries.
66. This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______.
A. the famous artist Leonardo da Vinci B. an American physicist’s discovery
C. further researches on the Mona Lisa D. The uses of modern technology
67. The Mona Lisa is ______.
A. a famous artist B. a famous painting C. a smiling woman D. a lost necklace
68. In this passage, “the Mona Lisa’s lost necklace” suggests that ______.
A. Mona Lisa once wore a necklace
B. someone stole the necklace from the Mona Lisa
C. the artist did not keep the necklace he had painted on the neck
D. the artist had a necklace stolen while working on the painting
69.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the white spots on Mona Lisa’s neck ______.
A. are still invisible to visitors B. have turned into a necklace
C. have already appeared before visitors D. are looking more and more like a necklace
70. The painting will be examined further so that people may know more about ______.
A. Mona Lisa and her smile B. the time when it was finished
C. infrared scanning and laser D. this art work and the artist
Part IV Writing (45 marks)
Section A (10 marks)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passage. Fill in the numbered blanks by using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passage.
Write NO MORE THAN THREE WORDS for each answer.
We are well aware of the role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 in our lives. Not too long ago, people suffered great hardship in order to make a long journey. Moving heavy goods from one town to another involved hard labor. Today, we enjoy the convenience of various kinds of vehicles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 including ships, planes, trains, and automobiles, which allow us to go wherever we choose and make our workload much lighter.
But modern transportation, along with convenience has brought some problems. With more drivers on the road, there has been an increase in traffic jams and accidents. The exhaust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 from automobiles has added to our air pollution, aside from additional noise caused by trucks and cars on the road.
Like everything else, modern transportation has more than one face. Here in China, we look to our government expert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Scientists are working on developing modern fuel (燃料) that produces less pollution. However, we can all help reduce air pollution from automobiles by only driving when it is necessary and using public transportation when available.
Title: 71
Convenience ● allowing us to go anywhere● reducing 72
73 ● traffic jams and accidents increasing● the exhaust 74 air pollution● 75 caused by vehicles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
76 ● 77 solving the problems● scientists 78 ● poeple helping 79 by only driving when necessary and using public transportation when 80
Section B (10 marks)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passage; answer the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given in the passage.
Many years ago, when I was fresh out of school and working in Denver, I was driving to my parents’ home in Missouri for Christmas. I stopped at a gas station(加油站)about 50 miles from Oklahoma City, where I was planning to stop and visit a friend. While I was standing in line at the cash register(收款臺), I said hello to an older couple who were also paying for gas.
I took off, but had gone only a few miles when black smoke poured from the back of my car. I stopped and wondered what I should do. A car pulled up behind me. It was the couple I had spoken to at the gas station. They said they would take me to my friend’s. We chatted on the way into the city, and when I got out of the car, the husband gave me his business card.
I wrote him and his wife a thank-you note for helping me. Soon afterward, I received a Christmas present from them. Their note that came with it said that helping me had made their holidays meaningful.
Years later, I drove to a meeting in a nearby town in the morning. In late afternoon I returned to my car and found that I’d left the lights on all day, and the battery (電池) was dead. Then I noticed that the Friendly Ford dealership—a shop selling cars — was right next door. I walked over and found two salesmen in the showroom.
“Just how friendly is Friendly Ford ” I asked and explained my trouble. They quickly drove a pickup truck to my car and started it. They would accept no payment, so when I got home, I wrote them a note to say thanks. I received a letter back from one of the salesmen. No one had ever taken the time to write him and say thank you, and it meant a lot, he said.
“Thank you” —two powerful words. They’re easy to say and mean so much.
81. Why did the author plan to stop at Oklahoma City
(No more than 5 words) (2 mark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 What happened when the author found smoke coming out of his car
(No more than 10 words) (2 mark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3. Why was the battery of the author’s car dead
(No more than 10 words) (3 mark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4. What does the author tries to show by telling his own experiences
(No more than 12 words) (3 mark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ection C (25 marks)
Directions: Write an English composition according to the instructions given below in Chinese.
假設你叫李華,你的家鄉原來有很多茂密的森林,但現在森林已變成了沙漠。請根據下面幾幅圖的內容,向一家英文報社寫一封信,陳述以下內容:
1. 當地土地荒漠化的經過。2. 舉一例來說明土地荒漠后的后果。3. 發表你的看法。
生詞提示:wasteland(荒漠)
注意:1.詞數不少于100個;信的開頭部分已寫好(不計入總詞數)。
2.不能使用真實姓名和學校、班級名稱。
March 31st
Dear editor,
Some years ago, my hometown used to be a beautiful place.
Yours,
Li Hua
岳陽湘潭澧縣寧鄉四縣一中高一期中聯考答案及聽力原文
聽力部分
1—5 ACCAB 6—10 BAABA 11—15 AACBB
16. American writer 17. Saturday evening 18. library 19. Africa 20. fourth-year students
語法知識
21-25 BCDCB 26-30 ACADC 31-35 BCBDA
完形填空一
36-40 CABCD 41-45 DBACB 46-47 DA
完形填空二
48. still 49. They 50. which 51. Those
52. is 53. of 54. what 55. and
閱讀理解
56-60 DDCAC 61-65 ABDCC 66-70 CBCAD
閱讀填空
71. Transportation / Modern transportation
72. our workload 73. Problems 74. adding to /increasing
75. additional noise 76. Solutions 77. government experts 78. developing modern fuel 79. reduce air pollution 80. available
閱讀簡答
81. To visit a friend
82. The couple offered to help him.
83. Because he forgot to turn off the lights
84. The importance of expressing thanks
聽力原文
Text 1
W: I want to buy some shoes.
M: What kind of shoes
W: Something beautiful!
M: Black or brown
W: Neither. I’m tired of black and brown. I want red shoes. Shiny red shoes!
Text 2
W: Bob, it’s time for bed now.
M: Oh, Mum! Do I have to It’s Friday evening and it’s still early.
W: Yes. Tomorrow we have to get up early to catch the train to your grandpa’s.
M: I forgot about that. OK. I’ll go to bed right now. I can’t wait to go fishing with Grandpa.
W: Have you brushed your teeth yet
M: No, I’ll do it right now. Good night. Mum!
W: Good night, dear!
Text 3
M: Hi, Sue, how’s it going
W: Oh, hi, Frank. Just fine. How are your grades
M: Pretty good. I’m glad this is my last term here, though.
W: Why is that I thought you were enjoying school.
M: I was, but now I’m getting tired of it. I’m ready for the real world.
W: What are you planning to do when you graduate
M: First I want to travel a little bit, and then I want to get a good job as a computer specialist.
W: Sounds good. I still have three terms to go before I graduate.
M: I’m sure you’ll do well! See you later.
Text 4
M: Excuse me, Madam. I’m wondering when to use the saying “Fingers were made before forks”.
W: When a person forgets good manners, puts aside his knife and fork, and dives into his food, someone is likely to say this phrase.
M: Oh, I see.
W: The fork was an ancient agricultural tool, but for centuries no one thought of eating with it. Not until the 11th century, when a young lady from Constantinople brought her fork to Italy, did the custom reach Europe. The English explanation was that Italians were against eating food with their fingers. Anyone who used a fork to eat with was laughed at in England during the sixteenth and seventeenth centuries.
M: Oh, thank you very much.
W: You’re welcome.
Text 5
M: Before the end of this semester, you’re supposed to hand in your research report. I will write the deadlines on the blackboard. First of all, you have to do some basic brainstorming, and that’s due by January 31, which is two weeks away.
W: Do we have to have our outline by then
M: No, your outline is due on February 7, which is a week later.
W: When do we have to be doing the research
M: That should be done over a month, basically from February to March.
W: And what about the writing
M: Well, you can’t really get going on your writing until you’ve finished the research, so that’s really from March to May, with the due date on the 21st. Any more questions
Text 6
W: Stephen’s a very special boy, isn’t he
M: Yes, he is. In many ways, he doesn’t have the normal abilities of boys his age. It’s very difficult for him to read and write in my class, for example. Many eight-year-old boys can do much more than he can. But, of course, he has a special gift.
W: In drawing
M: Yes, he has always been good at it. Stephen can look at any building for about 5 minutes and then draw it perfectly.
W: Tell us about some of the drawings he has done.
M: Well, he has drawn some very famous buildings like the Doge’s Palace in Venice and the Kremlin in Moscow. They are wonderfully drawn. Some famous artists looked at his drawings and said that Stephen’s an excellent painter.
W: And he just looks at these buildings for a few minutes and then draws them
M: That’s right. It’s very strange, isn’t it He has such a special gift in one area but finds other things difficult.
Text 7
Now everybody, attention, please. On Saturday evening, there is going to be a lecture given by a well-known American writer, Sarah Jones. You may have read her latest novel. It’s in all the bookshops at the moment. Well, she is giving a lecture at 8:00 on Saturday evening in the library. That’s the building next to Allen Hall, the English Department Building. Miss Jones has just returned from Africa and will talk about all her experiences there. She traveled through 3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met lots of interesting people. Now, I’d like to remind you that the lecture is for everyone, not just for the fourth-year students. I’m sure the lecture will be very interesting and I hope you all will have a great time.時量:90分鐘 分值:100分
命題:陳家駿(岳陽縣一中) 審題:周英(岳陽縣一中)
第I卷(選擇題,48分)
一、選擇題(24×2分=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正確的。)
1、自全國開展“打黑除惡”專項斗爭以來,各級公安機關成功打掉涉黑組織1300多個,抓獲犯罪嫌疑人9萬多名,有力維護了社會穩定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國家通過“打黑除惡”專項斗爭依法打擊犯罪分子的破壞活動,維護了社會穩定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從國家性質上看,這表明( )
A.國家是階級斗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B.我國人民民主具有廣泛性和真實性
C.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D.我國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
2、2011年9月,中國人權藍皮書發布。藍皮書揭示,近30年來我國農民的生存權不斷得到保障,
發展權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農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實現。我國農民的人權狀況的變化表明
( )
A.我國人民民主具有全民性 B.我國人民民主具有廣泛性
C.我國人民民主具有真實性 D.國家利益與公民個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3、漫畫《我有這兩樣就足夠了》的寓意是( )
A.我國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是對立的
C.公民可以只享受權利不履行義務
B.公民應先享受權利,后履行義務
D.要堅持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的原則
4、溫家寶總理2012年2月3日—4日在廣東考察時強調:“村里的事務要堅持由村民作主,一切相信農民,一切依靠農民,依靠村民自治搞好農村社會管理”,在我國,依靠村民自治搞好農村社會管理最基本最有效的組織形式是( )
A.村民自治委員會 B.村民委員會
C.村級人民代表大會 D.居民委員會
5、我國目前有69萬多個行政村,每個村都有一位村長。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①村長是我國基層政權的組成人員 ②村長是村民自治的領頭人
③村長是村民直接選舉的當家人 ④村長是村里公共事務的決策者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6、2011年6月15日人民網報道,湖南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在全省農村實行村務監督委員會
制度的意見》,明確提出將村務監督委員會制度的推行納入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整體工作中,2011
年底前在全省所有建制村建立村務監督委員會。這一做法( )
①有利于維護村民的民主管理權利
②進一步強化了村民自治的基礎
③有利于村民自治走上制度化和規范的軌道
④強化了“村務監督委員會”在村民自治中的領導作用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③
7、湖南省委決定,今年2月至3月,在全省廣泛開展“湖南精神”征集提煉活動。為保證全省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廣泛參與,活動設置了網絡、信函和短信3個通道征集“湖南精神”表述語。并將邀請王東京、朱有志、鄭大華、鄭佳明、易中天、唐浩明等10余名省內外專家,對公眾推薦的“湖南精神”表述語進行論證精選。“湖南精神”征集提煉活動中,公民可以( )
①通過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參與民主決策 ②通過專家咨詢制度參與民主決策
③通過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參與民主決策 ④通過社會聽證制度參與民主決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為尋求官民之間的良性溝通,2011年眾多的官方政務微博相繼開通,這一年被媒體稱為“中國政務微博元年”。群眾利用政務微博這一互動的新平臺參與政治生活( )
①能保障公民直接參與行使國家權力
②是公民參與管理國家、社會的基礎和標志
③有利于群眾對政府權力進行監督
④有助于便民利民的政府切實行使政府職能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9、2011年9月,湖南省政府決定在全省開展“迎接黨代會,邁向新征程”網絡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活動,拜人民為師。這有利于( )
①提高政府的民主執政水平 ②增強政府為人民服務的能力
③擴大公民的民主權利 ④提高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江蘇省公安廳表示,2011年9月前全省蘇0牌照(公安專用牌照)取消完畢。公安車輛和普通
老百姓的車輛一樣,接受法律的制約和公眾的監督。這主要體現了( )
A.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 B.政府要審慎用權,依法執政
C.行政機關公正司法 嚴格執法 D.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相同的
11、2011年12月26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關于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草案、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的辦法草案、澳門特別行政區選舉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的辦法草案,決定提請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這表明( )
①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
②國務院必須對全國人大負責并受其監督
③全國人大常委會在行使立法權和質詢權
④全國人大常委會是我國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常設機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2、在我國的行政監督體系中,屬于政府系統內部的監督形式有( )
A.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 B.新聞輿論和社會公眾的監督
C.司法機關的監督 D.監察、審計部門的監督
13、法國文學家雨果說:“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這句話值得中國城市深思。2011年的暴雨讓我
國的多個城市“停擺”。要解決這一問題,政府必須( )
A.加強立法,確保城市建設有法可依 B.求真務實,完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
C.加強監督,確保公正司法嚴格執法 D.依法執政,提高管理和服務的水平
14、2011年到2012年的我國縣鄉基層人大代表換屆選舉是新修改的選舉法頒布實施后的第一次。全國參加縣級人大代表選舉的選民預計達9億多人、鄉級人大代表的選民將達6億多人。關于縣鄉人大代表,以下認識正確的是( )
①他們代表人民直接行使國家權力 ②他們是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
③縣鄉人大代表每屆任期4年 ④他們是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的組成人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當前,我國學前教育資源短缺帶來的“入托難”困擾著許多年輕的父母。如果你是人大代表,
為促進這一問題解決,你可以( )
A.行使立法權,制定相關法律法規 B.行使決定權,制定問題解決方案
C.行使質詢權,向幼兒園提出質詢 D.行使提案權,提出解決問題議案
16、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將于2012年召開。閱讀下面材料,十八大代表選舉工作的
新規定有利于( )
①搞好黨的建設,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水平
②改善代表結構,增強代表性,體現先進性
③密切聯系群眾,發展黨內民主帶動直接民主
④健全民主集中制,實現政治協商、民主監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2011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聽取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領導人和無黨派人士對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意見和建議。這表明在我國( )
A.各民主黨派與共產黨共同執政
B.中國共產黨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職能
C.實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D.中國共產黨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
18、全國政協十一屆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2011年10月20日在北京開幕,會議的主要議題是學習
貫徹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該會議體現出全國政協( )
A.堅持共產黨的領導
B.是我國政治生活民主化的重要形式
C.認真履行參政議政的職能
D.認真履行民主監督的職能
19、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將“‘十二五’期間加快城鄉社會保障一體化發展的提案”列為1號提
案,建議國務院交由相關部門辦理。這表明( )
A.人民政協履行參政議政職能 B.國家機構致力于消除城鄉發展不平衡
C.共產黨和民主黨派是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 D.人民政協擁有重大事務決定權
20、2011年7月19日,西藏迎來和平解放60周年。60年來,生活在這里的廣大人民,從貧窮走向小康,從毫無人身自由到享有一切平等權利,從沒有任何保障的奴隸成為國家的主人、西藏的主人和自己命運的主人。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在黨的領導下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它正確規定了民族區域自治地方與國家的關系。下列對我國民族區域自治理解錯誤的是( )
①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是我國正確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政策 
②民族區域自治的地方自主制定自治法,享有一定的自治權 
③民族區域自治地方是中央政府統一領導下的地方行政區域 
④民族區域自治地方有自治區、自治縣、自治鄉三級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21、2012年1月8日,全國宗教工作會議在哈爾濱召開。會議指出:2012年宗教工作要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依法加強和創新宗教事務管理,注重正面引導,充分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經濟發展、社會和諧和文化繁榮中的積極作用。這( )
A.有利于我國依法管理宗教一切事務 B.有利于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C.要求我國宗教教徒逐步放棄有神論思想 D.說明我國宗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
22、建設保障性住房既是增加房源、調控房價之舉,又是改善民生、促進和諧之策。在2012年春節前,低保戶張某領到一套保障性住房。恰逢喬遷之喜之際,他想用春聯來表達對黨和政府的感激之情。下列春聯中最合適的是( )
A.家過小康歡樂日 國迎盛世太平年 B.門庭更新澤仁治 華屋添喜承德政
C.家余德澤福運長 里有仁風春意常 D.鶯歌燕舞家和諧 龍騰虎躍國富強
23、實行民主集中制是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組織和活動的最重要特點,下列選項中,能體現這一特點的是( )
A.各級人大代表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 B.人民代表大會統一行使最高國家權力
C.重大問題的決策由人大常委會負責 D.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國家機構的職權
24、房屋拆遷與補償是一個涉及多方利益的問題。假如你所在的班級要以此舉辦一次模擬聽證會,以下是舉辦聽證會的一般步驟。其中你認為最合理的是( )
①將全班同學分成小組,扮演不同的角色  ②各小組分別準備資料 
③確定聽證會主題  ④聽證會主持人總結
⑤模擬聽證會的程序,各小組推薦代表陳述觀點
A.③→①→②→⑤→④   B.①→③→②→④→⑤  
C.③→②→①→⑤→④   D.②→①→③→⑤→④
第Ⅱ卷(非選擇題,52分)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第25、26、27、28、29題,共52分)
25、簡答題(8分)根據選舉法的規定:“選舉委員會根據選民的要求,應當組織代表候選人與選民見面,由代表候選人介紹本人情況,回答選民的問題”。從2011年上半年開始到2012年底的新一輪全國縣鄉人大代表換屆選舉正在有序進行。各地認真貫徹修改后的選舉法的有關規定,依法組織代表候選人與選民見面活動,讓候選人從“紙上”到選民面前,接受選民“面試”,把新修改的選舉法的相關規定落到了實處。
上述活動的開展對于代表候選人和選民各有什么意義?
27、簡答題(7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堅持從中國的歷史特點和現實情況出發,借鑒世界其他國家的有益做法,領導廣大人民群眾經過艱苦探索,與時俱進,開創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確立并實施了正確的民族政策,實現了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性進步、少數民族群眾生產方式和生活水平的歷史性飛躍,民族地區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
回首60多年,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始終是我們解決民族問題的根本途徑。據此,有人認為“民族睦,國家興;民族地區繁榮發展,民族之間就團結和睦。”
請從政治生活角度對這一觀點加以評析。(7分)
28、分析說明題(16分)2012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人民大會堂向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以下是報告的節選:
節選一,“過去的一年政府工作仍存在一些缺點和不足,節能減排、物價調控目標沒有完成;征地拆遷、收入分配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還很突出 ……。”
節選二,“我們一定要以對國家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實解決存在的問題,努力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決不辜負人民的重托。”
(1)請運用政府職能的知識針對節選一中提到的某兩個問題向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議。(6分)
(2)請簡要說明我國政府為什么要對人民高度負責?我國政府如何對人民高度負責?(10分)
29、綜合探究題(12分)我們每天接觸的媒體中,有很多政治活動的消息。
材料一:
(1)請說明上述材料體現了《政治生活》中的哪些監督方式。(6分)
材料二:隨著“三公”經費公開的部門數目不斷增加,也聽到了公眾各種各樣的質疑:
“公開的數據可信嗎?是不是真的?”
“一些數據是‘霧里看花’,沒有項目的細化,根本看不懂!”
“各部門想公開就公開,不想公開就不公開,有沒有準兒呀”……
(2)運用《政治生活》的相關知識,說明我們應如何正確看待公眾的質疑。(6分)
岳陽湘潭澧縣寧鄉四縣一中高一期中聯考
政治參考答案
1-5 CCDBD 6-10 DACCA 11-15 DDBAD 16-20 ACAAB 21-24 BBDA
27、(7分)①民族的團結、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是社會穩定的前提,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保證,是國家統一的基礎。所以,民族睦,國家興。(2分)
②各民族共同繁榮特別是經濟發展,是實現民族團結的物質保證。所以,民族地區繁榮發展,有利于促進民族團結。(2分)
③實現民族團結,還必須鞏固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堅持民族平等原則;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自覺履行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義務。(寫出其中3小點即可,3分)
28、(16分)
(1)(6分)①針對節能減排沒有完成問題,建議政府切實履行好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優化生態環境,防治污染。
②針對物價調控目標沒有完成問題,建議政府切實履行好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職能,進行經濟調節,穩定物價。
③針對征地拆遷、收入分配等問題,建議政府切實履行好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職能,協調人民內部矛盾,維護社會秩序。
(針對問題1分,建議正確2分,共6分。答出其中兩點即可。)
(2)(10分)①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2分) 我國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為人民服務是政府工作的宗旨。(2分)
②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每點2分,共6分)
29、(12分)
(1)(6分)①市政府向人大常委會報告工作是接受市人大(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②通過媒體報道向公眾公開是接受社會與公民的監督;③在國務院的要求下公開“三公”是接受上級政府對下級政府的監督。(每點2分,共6分)
(2)(6分)①公眾的質疑是公民行使監督權的體現,有利于政府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公民應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依法監督。(3分)
②公眾的質疑表明政府應該進一步完善信息公開制度,建設法治政府,提高政府權威和公信力,自覺接受監督。(3分)
黨的十八大代表選舉工作新規定:
★ 選舉產生出席黨的十八大代表,差額選舉的比例應多于15%;
★ 較大幅度提高工人黨員代表的比例;
★ 強調要“有適當數量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工人”;
★ 省區市和中央企業系統(在京)代表中,生產和工作第一線黨員所占比例增加到一般不少于32%。
來自《**報》的一則新聞
我市財政局局長在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本市2010年市級決算時,首次公布了本市市級財政“三公”經費數據:“經匯總,2010年市級單位的“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合計11.3億元。其中:因公出國(境)費用1.3億元;公務接待費0.9億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9.1億元(購置費3.3億元,運行維護費5.8億元)。”這是國務院辦公室印發《關于深化政務公開加強政務服務的意見》后,北京市在全國各省區市中率先實現“三公”公開。時量:90分鐘 總分:100分 命題學校:湘潭縣一中
作答要求:
1.考生領到試卷和答題卡后,請認真檢查有無缺印、漏印、重印等問題,如有問題,請舉手提出更換要求;
2.請在試卷和答題卡指定位置規范填涂考生信息;
3.所有答案必須全部填涂和填寫到答題卡上,凡是答在試卷上的答案一律無效。
一.選擇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目要求。)
1.青蘋果遇碘顯藍色,熟蘋果汁能與斐林試劑反應,產生磚紅色沉淀,這說明( )
A.青蘋果中含淀粉不含糖類 B.熟蘋果中含有糖類不含淀粉
C.蘋果轉熟時淀粉水解為還原糖 D.蘋果轉熟時單聚糖合成為淀粉
2.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①馬鈴薯塊莖中含有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可用于進行可溶性還原糖的鑒定
②碳元素是各種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③生物體內含有的元素都是生物體所必需的
④使用斐林試劑和使用甲基綠吡啰紅方法相同,都是混和后再使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④
3.有關細胞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①膜功能越復雜,與所含的糖類的種類和數量就越多
②細胞膜能提高細胞內化學反應的速率
③不同細胞之間必須相互接觸才能傳遞信息
④載體蛋白是鑲在細胞膜內外表面的蛋白質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4.將提取的葉綠素色素濾液裝入試管中,讓一束白光穿過該濾液后經三棱鏡對光進行色散,哪條光譜的顏色最明顯( )
A.綠光 B.黃光 C.紅橙光、藍紫光 D.紅光
5.下列哪組糖類物質能與①-③中的敘述依次對應( )
①存在于RNA中而不存在于DNA中的糖類
②存在于葉綠體中而不存在于線粒體中的糖類
③存在于動物細胞中而不存在于植物細胞中的糖類
A.核糖、脫氧核糖、乳糖 B.脫氧核糖、核糖、乳糖
C.核糖、葡萄糖、糖原 D.脫氧核糖、葡萄糖、糖原
6.“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下列有關解釋錯誤的是( )
A.生物與環境之間物質和能量的交換以細胞代謝為基礎
B.生長發育以細胞增殖、分化為基礎
C.遺傳與變異以細胞內基因的傳遞和變化為基礎
D.生物的生命活動都是在細胞內進行的
7.遺傳物質具有儲存遺傳信息的功能。下列物質中,不能儲存遺傳信息的是( )
A.核酸 B.脫氧核糖核酸 C.核糖核酸 D.核苷酸
8.如圖是顯微鏡觀察物像時鏡頭的組合情況。使用下列哪一組合,在視野內看到的細胞數量最少( )
A.1、3、6 B. 2、3、5 C.1、4、6 D.2、4、5
9.生物體沒有水就不能生活的根本原因是( )
A.水是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B.大部分水在細胞里可以自由流動
C.細胞內的化學反應是在水中進行的 D.各種生化反應必須有水參與
10.下列各項中,沒有直接涉及細胞間信息交流的是( )
A.精子與卵細胞的結合 B.興奮在神經元之間傳遞
C.吞噬細胞吞噬細菌 D.內質網中合成性激素
11.下列關于細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變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分化的結果將造成不同細胞間蛋白質種類差異
B.個體發育過程中細胞的衰老對于生物體是不利的
C.細胞凋亡對生物的個體發育、機體穩定狀態的維持等有著重要作用
D.癌細胞往往細胞表面糖蛋白減少
12.狼體內有A種蛋白質,20種氨基酸;兔體內有B種蛋白質,20種氨基酸。狼捕食兔后狼體內的一個細胞中含有的蛋白質種類和氨基酸種類最可能是( )
A.A+B,40 B.A,20 C.>A,>20 D.<A,20
13.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法是生物學研究過程中常采用的技術手段,下面是幾個放射性同位素示蹤實驗,對其結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卡爾文循環是通過追蹤檢測14C標記的有機物,最終探明了有機物中的碳通過呼吸作用轉化成CO2 中碳的途徑
B.用含有3H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的營養液培養洋蔥的根尖,可以在細胞核和線粒體處檢測到較強的放射性,而在核糖體處則檢測不到
C.要得到含32P的病毒,必須先用含32P的培養基培養宿主細胞
D.小白鼠吸入18O2 后呼出的二氧化碳會含有18O,尿液中也會含有少量的H218O
14.下列有關細胞分裂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細胞內所有的DNA經復制后平均分配到子細胞中
B.精子形成過程中,若某一對同源染色體未分開,則形成的精子有一半不正常
C.觀察動物精巢切片時,可能會同時觀察到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不同時期的細胞
D.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完成后的細胞都會立即進入下一個細胞周期
15.下圖為處于不同分裂時期的某高等動物細胞示意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中含有同源染色體的是①②⑤⑥
B.細胞中含有染色單體的是①④⑤
C.⑥中的染色體數和DNA分子數是③中的兩倍
D.細胞⑤中可發生等位基因的相互分離
16.下列人體細胞中含有同源染色體的是 (  )
①體細胞 ②初級精母細胞 ③次級卵母細胞 ④精子 ⑤精原細胞⑥受精卵
A.①②⑤ B.①②⑥ C.①②③④ D.①②⑤⑥
17.在解釋分離現象的原因時,下列哪項不屬于孟德爾假說的內容( )
A.生物的性狀是由遺傳因子決定的 B.基因在體細胞染色體上成對存在
C.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 D.配子只含有每對遺傳因子中的一個
18.科學家用32P標記的磷酸鹽浸泡蠶豆幼苗,追蹤放射性的去向來研究蠶豆根尖細胞分裂情況,得到根尖細胞連續分裂的時間(單位.h)數據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DE階段發生遺傳物質的平均分配 B.BC階段結束時DNA含量增一倍
C.CD階段完成DNA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 D.一個細胞周期表示為CD+DE等于17.3 h
19.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自由組合,如果F2的分離比分別為9∶7,那么F1與雙隱性個體測交,得到的分離比是( )
A.1∶3 B.3∶1 C.1∶2∶1 D.3∶1
20. 動物的卵細胞與精子形成過程中不同點是( )
①次級卵母細胞將進行普通的有絲分裂 ②一個卵原細胞最終只形成一個卵細胞
③一個卵原細胞經復制后形成一個初級卵母細胞 ④卵細胞不經過變形階段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1.下圖中,橫軸表示細胞周期,縱軸表示一個細胞核中DNA含量或染色體數目的變化情況。請分析圖示,表示有絲分裂中DNA含量變化、染色體數目變化和減數分裂過程中DNA含量變化、染色體數目變化的曲線依次分別是(  )
A.④②①③ B.①④②③ C.④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2. 某生物的體細胞染色體數為2 n,該生物減數第二次分裂與有絲分裂相同之處是( )
A.分裂開始前,都進行染色體復制
B.分裂開始時,每個細胞中的染色體數都是2n
C.分裂過程中,每個染色體的著絲點都分裂為兩個
D.分裂結束后,每個子細胞的染色體數都是n
23.假說——演繹法是現代科學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問題、作出假設、演繹推理、檢驗推理、得出結論”五個基本環節。利用該方法,孟德爾發現了兩個遺傳規律。下列關于孟德爾的研究過程的分析錯誤的是( )
A.提出問題是建立在豌豆純合親本雜交和F1自交遺傳實驗基礎上的
B.孟德爾所作假設的核心內容是“性狀是由位于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
C.為了驗證所作出的假設是否正確,孟德爾設計并完成了測交實驗
D.孟德爾發現的兩大遺傳定律使用的范圍是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核基因。
24. 用高倍鏡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中期圖像,清晰可見的結構是 ( )
A.染色體、紡錘體、細胞壁 B.紡錘體、細胞膜、細胞核
C.染色體、赤道板、細胞核 D.紡錘體、細胞壁、核仁
25.在西葫蘆的皮色遺傳中,已知黃皮基因(Y)對綠皮基因(y)顯性,但在另一白色顯性基因(W)存在時,則基因Y和y都不能表達。現有基因型WwYy的個體自交,有關于子代基因型與表現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有9種基因型,其中基因型為wwYy、WwYy的個體表現為白色
B.有9種基因型,其中基因型為Wwyy、wwyy的個體表現為綠色
C.有4種表現型,性狀分離比9∶3∶3∶l
D.有3種表現型,性狀分離比為12∶3∶1
26.某種哺乳動物的直毛(B)對卷毛(b)為顯性,黑色(C)對.白色(c)為顯性。(這兩對基因自由組合)。基因型為BbCc的個體與“個體X”交配。子代表現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們之間的比為3∶3∶1∶1。“個體X”的基因型為( )
A.BbCc B.Bbcc C.bbCc D.bbcc
27.某生物的基因型為AaBb(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其一卵原細胞經減數分裂后產生了一個基因型為Ab的卵細胞和三個極體。這三個極體的基因組成分別是(  )
A.AB aB ab B.AB aB Ab C.aB aB aB D.Ab aB aB
28.菜豆種皮顏色由兩對獨立遺傳等位基因A(a)和B(b)調控。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基因為顯性基因—出現色素,AA和Aa的效應相同),B為修飾基因,淡化顏色的深度( B基因為顯性基因---修飾效應出現)。現有親代種子P1(純種、白色)和 P2(純種、黑色),雜交實驗如下:
P1 × P2

F1 黃褐色
↓×
F2 黑色 黃褐色 白色
3 : 6 :7
那么,下列有關推斷不正確是( )
A.P1 和 P2基因型分別為AABB和aabb B.F1 的基因型是AaBb
C.F2中種皮為黑色的個體基因型有2種 D.F2中種皮為白色的個體基因型有5種
29.一對灰翅昆蟲交配產生的90只后代中,有黑翅22只,灰翅45只,白翅23只。若黑翅與灰翅昆蟲交配,則后代中黑翅的比例最有可能是( )
A.33% B.50% C.67% D.100%
30.某生物的卵細胞中有6條染色體,其中來自這個生物父方的染色體是 ( )
有2條 B.有3條 C.有4條 D.無法確定
31.下列關于孟德爾豌豆高莖和矮莖雜交實驗的解釋正確的是(  )
①高莖基因和矮莖基因是一對等位基因 ②豌豆的高莖基因和矮莖基因位于同源染色體的同一位置 ③在雜種一代形成配子時,高莖基因和矮莖基因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 ④豌豆的高莖基因和矮莖基因都是隨染色體向子代傳遞的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2.一對夫婦其后代僅考慮一種病的得病的概率,則得病的可能性為p,正常的可能性是q,若僅考慮另一種病,則得病的可能性為m,正常的可能性為n,則這對夫婦出生只有一種病的孩子的可能性為( )
①pn+qm ②1-pm-qn ③p+m-2pm ④q+n-2qn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
33.某雄性動物的染色體組成為(2K-2)+XY,則該動物經減數分裂形成遺傳信息不同的配子的種數為(  )
A.2 B.K2 C.2k D.(1/2)k
34.下列各項中,肯定含有Y染色體的是(  )
A.受精卵和初級精母細胞 B.受精卵和次級精母細胞
C.精子和男性口腔上皮細胞 D.初級精母細胞和男性小腸上皮細胞
35.決定配子中染色體組合多樣性的因素包括(  )
A.染色體的復制和平均分配 B.同源染色體的分離和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
C.同源染色體的聯會和互換 D.非姐妹染色體的交叉互換和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
36. 下列有關受精作用的敘述中,錯誤的一項是( )
A.受精卵中全部遺傳物質,來自父母雙方的各占一半
B.受精時,精子和卵細胞雙方的細胞核相互融合
C.受精卵中的染色體數與本物種體細胞染色體數相同
D.受精卵中的染色體,來自父、母雙方的各占一半
37.處于有絲分裂過程中的動物細胞,某一時期細胞內的染色體、染色單體、核DNA分子三者的數量比是1︰2︰2,此時細胞內可能發生著( )
A.細胞膜向內凹陷 B.著絲點一分為二
C.中心體移向兩極 D.DNA正在進行復制
38.某動物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Mm,在形成精子的過程中,基因MM、Mm、mm的分開分別發生在( )
①精原細胞形成初級精母細胞過程中 ②初級精母細胞形成次級精母細胞過程中
③次級精母細胞形成精子細胞過程中 ④精子細胞形成精子過程中( )
A.①②① B.②②② C.③②③ D.②③②
39.熊貓的精原細胞有42條染色體,且性別決定為XY型,則次級精母細胞處于分裂后期時,細胞內染色體的可能組成是( )
①40條常染色體+XX; ②40條常染色體+YY; ③20條常染色體+X;④20條常染色體+Y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0.下列有關細胞知識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次級精母細胞中的DNA分子組成和正常表皮細胞相同
B.細胞的自然死亡、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的清除,并不都是通過細胞凋亡完成的
C.初級精母細胞中染色單體的數目正好和正常體細胞中DNA分子的數目相等
D.任何一種哺乳動物的任何一個細胞中染色體數目和著絲點數目相同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41.(5分)圖甲表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與光照強度之間的關系;圖乙表示某種植物的非綠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濃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釋放量之間的關系。
(1)圖甲L點時,葉綠體中 (填ADP或ATP)從類囊體薄膜向葉綠體基質方向移動。
(2)圖乙中由縱軸、CO2釋放量和O2吸收量共同圍成的面積表示 生成的CO2總量。
(3)影響圖甲中曲線上的P點上下移動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
(4)由圖甲看,當植物生長在缺鎂元素的土壤中時M點向 (左或右)移動。如果植物長期生長在白天光照強度為1千勒克司的條件下,植物能否正常生長? 。
42.(5分)圖為人體的部分細胞分化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a
圖中細胞分化程度最低的是 (填字母)細胞,全能性最高的是 (填字母)細胞,骨髓移植實質上是將圖甲中的 (填字母)細胞移植到患者體內。
圖中的皮膚細胞、肝細胞、白細胞內具有 (答“相同”或“不同”)的遺傳物質DNA,各自結構和功能不同的原因是 。
43.(12分)下圖A、B是某動物同一器官內細胞分裂的部分時期示意圖,圖C表示該動物細胞分裂時核DNA數量變化曲線。請據圖分析回答:
(1)圖A細胞所處的分裂時期是 ,有同源染色體 對,該生物體細胞中含有 個染色體。
(2)圖B細胞所處的分裂時期是 ,該細胞中等位基因的分離發生于圖C中的 段。該細胞中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發生于圖C中的 段。
44.(12分)如果某自花傳粉二倍體植物的莖高受三對基因A、B、C共同控制,這三個高莖基因分別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每個基因都有一個等位基因。當植株中不含有高莖基因時莖高為4cm(基礎莖高),每增加一個高莖基因在基礎莖高上使莖高增加2cm。請回答: 
(1)控制該種植物莖高的基因型共有 種。表現型共有 種。
(2)該種植物莖高最高時 cm ,其基因型為 。
(3)將最高的植株與最矮的植株雜交,F1植株測交后代可能出現 種高度的后代 ,如果F1自交,F2中 cm高度的植株最少。
45.(6分)果蠅的紅眼(W)對白眼(w)為顯性,這對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圖中表示一只紅眼雄果蠅與一只紅眼雌果蠅分別通過減數分裂產生配子,再交配生出一只白眼雄果蠅的過程。據圖回答:
(1)寫出圖中A、B、E細胞的名稱。
A.
B.
E.
(2)子代白眼雄果蠅的基因型為
(3)若精子C與卵細胞F結合,產生后代的基因型為________,表現型為_______ _。
高一生物參考答案
42.(5分)
(1)a a c (2)相同 基因選擇性表達(遺傳信息的執行情況不同)
43.(12分)
(1) 有絲分裂后期 4 4
(2) 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體時期) ef ef
44.(12分)
(1) 27 7
(2) 16 AABBCC
(3) 4種 4或16
45.(6分)
(1) 初級精母細胞  精細胞  次級卵母細胞
(2) XwY
(3) XWXw  紅眼雌果蠅
d
b
c
e
神經細胞
皮膚細胞
肝細胞
白細胞
紅細胞
淋巴細胞時量:120分鐘 總分:150分 命題教師:周愛如 審題教師:賀江林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5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
1.設集合U={1,2,3,4,5},集合M={1,4},N={1,3,5},則N∩()=( )
A.{1,3} B.{1,5} C.{3,5} D.{4,5}
2.已知函數,則f[f(2)]= ( )
A.16 B.2 C. D.4
3.一個空間幾何體的正視圖和側視圖都是邊長為1的正方形,俯視圖是一個直徑為1的圓,那么這個幾何體的全面積為( )
A. B. C. D.
4.已知向量,若垂直,則的值為( )
A. B. C. D.
5.已知角α的終邊過點P(-4,3),則的值是( )
A.-1 B. C. D.1
已知三棱錐S-ABC中,底面ABC為邊長等于2的等邊三角形,SA垂直于底面ABC,
且SA=3,那么直線AB與平面SBC所成角的正弦值為( )
A. B. C. D.
7.已知平面上三個點A、B、C滿足,則
的值等于( )
A.25 B.24 C.-25 D.-24
8.設函數f(x)是定義在R上的偶函數,對任意x∈R,都有f(x+2)=f(x-2),且當x∈[-2,0]時,,若在區間(-2,6]內關于x的方程f(x)-有3個不同的實數根,則a的取值范圍是( ).
A. (1,2) B. (2,+∞) C. D.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5分,共35分。把答案填在答題卡中橫線上)
9.函數的定義域是 .(用區間表示)
10.過點(1,0)且與直線x-2y-2=0平行的直線方程是 .
11.二進制數11101轉換成十進制數是 .
12.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項式,
當x=-2時的值是
13.閱讀右側程序框圖,輸出的結果s的值為
14. 直線y=kx+3與圓相交于M,N兩點,若
,則k的取值范圍是 .
15. 關于函數有下列說法:
①若,則x1-x2必為π的整數倍;
②函數f(x)可以改寫成;
③函數f(x)的圖像關于對稱;
④函數f(x)的圖像關于直線對稱.
其中正確的說法是 (填上所有你認為正確答案的序號).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75分)
16. (本題滿分12分) 已知,且與的夾角為120°.
求:(1) ; (2) ; (3) .
17.(本題滿分12分)化簡下列各式:
(1) ;
(2) ,其中是第三象限角.
18.(本題滿分12分) 已知,求下列各式的值:
(1) ; (2)
19.(本題滿分13分)已知函數.
(1) 求函數f(x)的單調遞增區間;
(2) 說明函數的圖像可由函數的圖像經過怎樣的變換而得到.
20.(本小題滿分13分)
已知函數(a∈R)的最小值是2,求實數a的值.
21.(本題滿分13分)如圖:
在△ABC中,AD與BC交于點M,設
若(m,n∈R),求m,n的值;
在線段AC上取一點E,線段BD上取一點F,使得EF過點M,設求證:.
2012年上學期教學質量聯合檢測
高一數學試題答案
時量:120分鐘 總分:150分 命題教師:周愛如 審題教師:賀江林
作答要求:
1.考生領到試卷和答題卡后,請認真檢查有無缺印、漏印、重印等問題,如有問題,請舉手提出更換要求;
2.請在試卷和答題卡指定位置規范填涂考生信息;
3.所有答案必須全部填涂和填寫到答題卡上,凡是答在試卷上的答案一律無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5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
1.設集合U={1,2,3,4,5},集合M={1,4},N={1,3,5},則N∩()=( C )
A.{1,3} B.{1,5} C.{3,5} D.{4,5}
2.已知函數,則f[f(2)]= ( B )
A.16 B.2 C. D.4
3.一個空間幾何體的正視圖和側視圖都是邊長為1的正方形,俯視圖是一個直徑為1的圓,那么這個幾何體的全面積為( A )
A. B. C. D.
4.已知向量,若垂直,則的值為( B )
A. B. C. D.
5.已知角α的終邊過點P(-4,3),則的值是( B )
A.-1 B. C. D.1
已知三棱錐S-ABC中,底面ABC為邊長等于2的等邊三角形,SA垂直于底面ABC,
且SA=3,那么直線AB與平面SBC所成角的正弦值為( D )
A. B. C. D.
7.已知平面上三個點A、B、C滿足,則
的值等于 ( C )
A.25 B.24 C.-25 D.-24
8.設函數f(x)是定義在R上的偶函數,對任意x∈R,都有f(x+2)=f(x-2),且當x∈[-2,0]時,,若在區間(-2,6]內關于x的方程f(x)-有3個不同的實數根,則a的取值范圍是( D ).
A. (1,2) B. (2,+∞) C. D.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5分,共35分。把答案填在答題卡中橫線上)
9.函數的定義域是 (1,2) .(用區間表示)
10.過點(1,0)且與直線x-2y-2=0平行的直線方程是 x-2y-1=0 .
11.二進制數11101轉換成十進制數是 29 .
12.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項式,
當x=-2時的值是 -1
13.閱讀右側程序框圖,輸出的結果s的值為
14. 直線y=kx+3與圓相交于M,N兩點,若,則k的取值范圍是 .
15. 關于函數有下列說法:
①若,則x1-x2必為π的整數倍;
②函數f(x)可以改寫成;
③函數f(x)的圖像關于對稱;
④函數f(x)的圖像關于直線對稱.
其中正確的說法是 ②③ .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75分)
16. (本題滿分12分) 已知,且與的夾角為120°.
求:(1) ; (2) ; (3) .
解:(1) ……4分
(2) ……8分
(3) ……12分
17.(本題滿分12分)化簡下列各式:
(1) ;
(2) ,其中是第三象限角.
解:(1) ……6分
(2)
……10分
因為是第三象限角,所以 ……12分
18.(本題滿分12分) 已知,求下列各式的值:
(1); (2)
解: ……2分
(1) ……6分
(2) ……10分
……12分
(其他方法參照給分)
19.(本題滿分13分)已知函數.
(1) 求函數f(x)的單調遞增區間;
(2) 說明函數的圖像可由函數的圖像經過怎樣的變換而得到.
解:(1)由得:
所以函數f(x)的單調遞增區間是:. ……5分
(2) 先把函數的圖像向左平移個單位得到函數的圖像;……7分
然后把函數的圖像上各點的縱坐標不變,橫坐標縮短到原來的,得到函數的圖像; ……9分
再把函數的圖像上各點的橫坐標不變,縱坐標伸長到原來的2倍,得到函數的圖像; ……11分
最后把函數的圖像向下平移1個單位得到函數的圖像. ……13分
(其他方法參照給分)
20.(本小題滿分13分)
已知函數(a∈R)的最小值是2,求實數a的值.
解:
令 則
原函數化為 ……3分
當時,函數f(t)在上單調遞增,
所以 ……6分
當時,函數f(t)在上單調遞減;在上單調遞增;
所以(舍去) ……9分
當時,函數f(t)在上單調遞增減,
所以 ……12分
綜上可知:實數a的值為2或-2. ……13分
(其他方法參照給分)
21.(本題滿分13分)如圖:
在⊿ABC中,AD與BC交于點M,

若(m,n∈R),求m,n的值;
在線段AC上取一點E,線段BD上取一點F,使得EF過點M,設求證:.
解:(1) C,M,B三點共線,
存在非零實數k使得
,又
… …① ……3分
又 D,M,A三點共線,存在非零實數t使得
,又
……② ……6分
由①②解得: ……8分
由(1)知,又 F,M,E三點共線,
存在非零實數t使得
C時量:90分鐘 分值:100分
命題:周小玉(岳陽縣一中) 審題:邱柏元(岳陽縣一中)
相對原子質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Fe 56 Cu 64
第I卷(選擇題 共51分)
一、選擇題(每題均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3分,共51分)
1.下列有關化學用語表達不正確的是 (  )
A.次氯酸的結構式:H-O-Cl
B.S2-的離子結構示意圖:
C.氯化氫分子的電子式:
D.R2+離子核外有a個電子,b個中子,R原子表示為:R
2. 下列含有共價鍵的離子化合物是 (  )
A.HI B. Na2O2 C. Br2 D. NaCl
3.物質的量相同的Mg2+、F-、H2O三種微粒,一定含有相同的 ( )
A.質子數 B.中子數 C.電子數 D.質量數
4.下列各組微粒半徑(r)之比小于1的是    (  )
A.  B.     C. D.
5.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滿足最外層8電子結構的是 (  )
A.LiCl B.NCl3 C.PCl5 D.BF3
6.一定量的Fe與過量的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一定溫度下為加快反應速率而又不影響氫氣的量,可向其中加入 (  )
A.KCl固體 B.Zn粉
C.SO3固體 D.CuSO4晶體
7.以下關于甲烷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
A.甲烷分子是由極性鍵構成的分子
B.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體結構
C.甲烷分子中四個C—H鍵是完全等價的鍵
D.甲烷分子中具有非極性鍵
8.2011年3月11日,日本強地震導致兩座核電站發生核泄漏,產生具有放射性的對人體和環境有害的、、。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
A.和位于同一周期
B.和具有相同的中子數
C.原子半徑小于原子半徑
D.Cs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呈強堿性
9.已知1~18號元素的離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  )
A.質子數:c>b B.離子的還原性:Y2->Z-
C.氫化物的穩定性:H2Y>HZ D.原子半徑:X<W
10. 依據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  )
A.H3BO3的酸性比H2CO3的強
B.Mg(OH)2的堿性比Be(OH)2的強
C.HCl、HBr、HI的熱穩定性依次增強
D.若M+和R2-的核外電子層結構相同,則原子序數:R>M
11.鉈鹽與氰化鉀被列為A級危險品,鉈(Tl)與鋁同主族,原子序數為81,Tl3+與Ag在酸性介質中發生反應:Tl3+ +2Ag===Tl+ +2Ag+且已知Ag+ +Fe2+===Ag+Fe3+,則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  )
A.Tl+最外層有3個電子 B.氧化性:Tl3+>Ag+>Fe3+
C.還原性:Tl+>Ag D.鉈位于第五周期IIIA族
12.在恒溫下一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可以充分說明反應P(氣)+Q(氣)R(氣)+S(固)已達到平衡的是 (  )
A.反應容器內的壓強不隨時間改變
B.反應容器內P、Q、R、S四者共存
C.P的生成速率和Q的生成速率相等
D.反應容器內的氣體總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而變化
13.在一定條件下,RO與R-可發生反應:RO+5R-+6H+== 3R2+3H2O,下列關于R元素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元素R位于周期表中第ⅤA族
B.RO中的R只能被還原
C.R2在常溫常壓下一定是氣體
D.若1 mol RO參與該反應,則轉移的電子的物質的量為5 mol
14.下列說法中肯定錯誤的是 (  )
A.某原子K層上只有一個電子
B.某原子M層上電子數為L層上電子數的4倍
C.某離子M層上和L層上的電子數均為K層的4倍
D.某離子的核電荷數與最外層電子數相等
15.已知反應Zn(s)+H2SO4(aq)===ZnSO4(aq)+H2(g) 放出能量,則下列關于該反應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該反應中舊鍵斷裂需吸收能量,新鍵形成需放出能量,所以能量不變
B.反應中放出的能量與反應物的用量有關
C.該反應的化學能可以轉化為電能
D.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
16.“嫦娥1號”衛星上使用的一種高能電池——銀鋅蓄電池,其電池的電極反應式為:
Zn+2OH--2e-=ZnO+H2O,
Ag2O+H2O+2e-=2Ag+2OH-。 據此判斷氧化銀是 (  )
A.負極,被氧化 B.正極,被還原
C.負極,被還原 D.正極,被氧化
17.某元素R的最高價氧化物化學式為R2O5,又知R的氣態氫化物中含氫8.8%,則R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  )
A.28 B.14 C.16 D.31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49分)
二、(本題包括1小題,共15分)
18.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了如下二組實驗:
(I)實驗驗證元素周期律中, 非金屬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對應的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強。設計了如下圖裝置以驗證氮、碳、硅元素的非金屬性強弱。
設計的實驗可直接證明三種酸的酸性強弱,已知A是強酸,常溫下可與銅反應;B是塊狀固體;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后,C中可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1)寫出所選用物質的化學式:
A: ,B: ,C: 。
(2)寫出燒杯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Ⅱ )為比較Fe3+和Cu2+對H2O2的催化效果,甲、乙兩位同學分別設計了如圖一、圖二所示的實驗。
(1)圖一可通過觀察
定性比較得出結論。有同學提出將CuSO4改為CuCl2更為合理,其理由是 ,或者將FeCl3 溶液改成物質的量濃度為 mol/L 的Fe2(SO4)3溶液。
(2)檢查圖二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 ;
圖二所示實驗中需測量的數據是 。
三、填空題(包括三小題,共26分)
19.(10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別代表某一元素。
(1)1 mol A與足量D的氫化物完全反應產生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________L。
(2)寫出B的最高價氧化物的電子式________。
(3)表中的另一種金屬元素(未標出)的單質G,可以發生如下圖所示轉化:
其中化合物M是一種白色膠狀沉淀,則M為(填化學式)________________;
K的溶液與B的某種氧化物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種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由G元素和C元素組成,其化學式為____________。
20.(8分)下圖是探究不同條件下化學能轉變為電能的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當電極a為Al、電極b為Cu、電解質溶液為稀硫酸時,
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如果一電極質量減輕5.4 g,則另一極放出氣體的體積為
L(標準狀況)。
(2)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是將燃料和氧化劑(如O2)反應所放出的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現設計一燃料電池,以電極a為正極,電極b為負極,氫氣為燃料,采用KOH溶液為電解液;則氫氣應通入 極(填 a 或 b,下同),電子從 極流出。
a 極發生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本題共8分)現有部分元素的性質與原子(或分子)結構如下表:
元素編號 元素性質與原子(或分子)結構
T 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的3倍
X 常溫下單質為雙原子分子,分子中含有3對共用電子對
Y M層比K層少1個電子
Z 第三周期元素的簡單離子中半徑最小
(1)寫出元素T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
(2)元素Y與元素Z相比,金屬性較強的是________(用元素符號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證明這一事實的是________(填序號)。
a.Y單質的熔點比Z單質低
b.Y的化合價比Z低
c.Y單質與水反應比Z單質劇烈
d.Y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堿性比Z強
(3)T、X、Y、Z中有兩種元素能形成既有離子鍵又有非極性共價鍵的化合物,寫出該化合物的電子式:_____ _________。
(4)元素T和氫元素可形成一種18電子的化合物Q,元素X與氫元素也能按原子個數比為1∶2形成一種18電子化合物W,Q與W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X單質和T的另一種氫化物,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四.(本題包括1小題,共8分)
22.將4 mol A 氣體和2 mol B氣體在2 L密閉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
2A(g)+B(g) 2C(g)。若經2 s后測得C的濃度為0.6 mol·L-1,則:
(1)用物質A表示的反應速率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s時物質B的濃度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應過程中容器內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如何變化?________
氣體的密度如何變化?________。(填 “增大”、“減小”或“不變”)。
化學試題參考答案與評分標準
三、(包括三小題,共28分)
19.(10分)(1) 11.2 L(2分)  (2) (2分)
(3)Al(OH)3(2分)  NaAlO2+CO2+2H2O===Al(OH)3↓+NaHCO3(2分)
(或2NaAlO2+CO2+3H2O===2Al(OH)3↓+Na2CO3)  AlN(2分)
20.(8分)(1)Al-3e-= Al3+(2分) 6.72 L(2分)
(2) (2)b b (共2分,各1分) O2+2H2O+4e-=4OH- (2分)
21.(10分)(1) (2分)  (2) Na(2分) c、d (2分)
(2分) (4)N2H4+2H2O2===N2↑+4H2O(2分)
四、(共8分)
22.(1) 0.3 mol/(L·s) (3分) (2)0.7 mol/L (3分)
(3) 增大 不變 (2分)命題:寧鄉一中何志強 校對:寧鄉一中高一地理組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只一個最佳答案,把你認為正確的答案代號填入答題卡的相應位置,選對一個2分,本大題滿分60分)
讀下面的日照圖,回答1—5小題
1. 此時,太陽直射點的坐標是 ( )
A.(23.5°S 180°) B.(23.5°N 160°W)
C.(23.5°S 150°E) D.(23.5°S 150°W)
2. 圖示時刻P點的晝長是 ( )
A. 24小時 B. 2小時
C. 4小時 D. 0小時
3. 這一天Q的日落地方時是 ( )
A. 20點 B. 16點
C. 18點 D. 19點
4. 甲地的夜長時間比P地略短,且甲、P兩地同時迎來日出,則甲地位于P地的 ( )
A.東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東南方向 D.西北方向
5. 再過三個月,G地的日出地方時約為 ( )
A. 4點 B. 5點
C. 6點 D. 7點
讀某日某時亞歐大陸部分地區海平面等壓線圖,圖中甲所在的天氣系統為反氣旋,回答6—8題。
6. 暖鋒出現在 (   )
A.L1附近 B.L2附近
C.L3附近 D.L4附近
7. 圖示時刻,甲地區最有可能的是
( )
A. 無風 B. 氣流上升
C. 大風暴雨 D. 西北風
8. 乙處的風向不可能是 ( )
A. 南風 B. 西南風
C. 東南風 D. 西北風
近年來,新疆鐵路建設進入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時期,預計到2020年新疆鐵路營運里程將從目前的近3 000公里增加到10 000公里以上,到時將形成新疆鐵路網。下圖是新疆擬建的5條鐵路示意圖。據此回答以下9—10題。
9. 對新疆重視鐵路建設的地理背景的描述,錯誤的是 (   )
A.新疆地處我國西北邊陲,具有沿邊優勢
B.新疆自然資源豐富,對交通運輸的潛在需求大
C.新疆地域遼闊,適宜發展鐵路運輸
D.新疆地形單一,發展鐵路工程量小
10. 新疆鐵路建設面臨的主要障礙是 (   )
A.高寒缺氧和沙漠戈壁廣布
B.凍土和高寒缺氧
C.山河相間,地形破碎
D.資金匱乏,技術落后
讀亞歐大陸自然帶分布模式圖,(①②③④⑤⑥⑦代表不同的自然帶)回答11—15小題:
11.④、⑤自然帶的分界線在我國大致相當于 ( )
A. 天山、長城一線 B. 秦嶺、淮河一線
C. 南嶺一線 D. 陰山一線
12.④、⑤自然帶的分界線在日本 ( )
A. 高于35°N B. 低于35°N
C. 等于35°N D. 約等于30°N
13.自然帶①→②→③的變化屬 ( )
A. 緯度地帶性分異 B. 干濕度地帶性分異
C. 垂直地帶性分異 D. 地方性分異
14. ③的氣候類型為地中海氣候,那么③的自然帶名稱是 ( )
A. 地中海帶 B. 亞寒帶針葉林帶
C. 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 D.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15.導致②→⑥→⑦自然帶變化的影響因素主要是 ( )
A. 海陸分布 B. 經度位置
C. 海陸位置 D. 緯度位置
讀下圖回答16~18題。
16.發電成本最低、CO2排放最多的能源和發電成本最高、CO2排放最少的能源分別是(  )
A.核能 天然氣 B.天然氣 煤炭
C.煤炭 可再生能源 D.可再生能源 核能
17.下列電能屬于綠色電力的是 (   )
A.核電、水電
B.生物能汽化發電、火電
C.潮汐能發電、地熱發電
D.風能發電、生物能燃燒發電
18.目前,我國發展綠色電力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
A.公眾的環保意識比較淡薄
B.國家缺乏發展綠色電力的意識
C.綠色電力價格高,市場狹小
D.我國發展綠色電力的資源不足
下圖為三個區域的人口統計圖。讀圖回答19~20題。
19.如果a、b、c分別代表三個國家,下列對應正確的是 (   )
A.a——德國        B.b——肯尼亞
C.c——印度 D.b——日本
20.造成c區域人口自然增長率低的原因是 (   )
①經濟發展水平較高 ②國家強制性的政策 ③醫療衛生水平落后 ④人們的生育意愿較低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人類與環境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人類的發展要受到環境承載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響,據此完成21~22題。
21.我國北方地區比西北地區承載著更多的人口,這說明北方地區比西北地區(   )
A.空間條件優越 B.礦產資源豐富
C.資源利用條件優越 D.草場資源豐富
22.下圖中顯示能提高青藏地區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途徑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3.近百年來,人類所定的銅礦石最低含銅量標準不斷降低,使銅礦可采儲量不斷增加,這反映了(   )
A.自然資源綜合性特征
B.自然資源分布的地域差異性特征
C.銅礦資源具有可再生性
D.社會需求的增長和科學技術的進步
24.有人把自然資源豐富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低于自然資源匱乏國家的現象稱“資源詛咒”。對于這種現象,下列解釋最合理的是 (   )
A.自然資源質量差 B.資源開發成本過高
C.經濟發展過分依賴資源輸出 D.資源收入主要用于社會福利
分析我國部分大城市人口增長狀況數據表,回答25—28問題。
項目 人口增長(%)
1982—1990年 1990一2000年
中心區 近郊區 遠郊區 全市 中心區 近郊區 遠郊區 全市
北京 -3.38 40.46 13.12 17.20 -8.16 45.52 10.25 27.73
上海 -2.46 52.12 -1.02 6.50 -9.36 47.25 -1.20 25.47
大連 -11.81 55.90 11.60 18.26 -12.25 58.22 l0.05 28.31
杭州 -1l.80 38.55 6.84 10.08 -15.92 38.5l 5.12 28.32
25.四個城市中,1982—1990年,城市人口增長速度最快的是 ( )
A. 北京 B. 上海
C. 大連 D. 杭州
26.四個城市中,1990-2000年,城市人口增長速度最慢的是 ( )
A. 北京 B. 上海
C. 大連 D. 杭州
27.四個城市中,1990-2000年,從市中心遷出人口最多的是 ( )
A. 北京 B. 上海
C. 大連 D. 杭州
28.表中數據反映出四個城市的共同特征是 ( )
A. 市中心區人口都主要遷往遠郊區 B. 都出現了逆城市化(或郊區城市化)現象
C. 都表現出快速的人口自然增長 D. 都表現出較高的老齡化
下圖中四條曲線有兩條是發達國的,兩條是發展中國的;兩條表示老年人口系數,兩條表示少年人口系數。讀圖回答29題。
29.圖中顯示出發達國家老年人口系數首次超過發達國少年兒童人口系數大約在哪一年?( )
A. 1998 B. 2018
C. 2030 D. 2050
30、2010年11月1日,我國開始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與前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此次人口普查難度更大,其主要原因是 ( )
①我國人口分布不均衡性加大 ②我國人口增長速度加快
③國內人口流動的規模和頻率增加 ④人口普查的項目增多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二、綜合題(每小題10分,答案寫在答題卡上,滿分共40分)
31.讀“我國人均耕地變化圖”,完成下列要求。
圖示階段我國人均耕地發展變化特征是

這種變化會使我國土地承載的壓力越來越 。(4分)
(2)產生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32.讀土壤成份表,表中為我國東部地區的三種典型土壤:黑土、水稻土、紅壤,分析回答。
(1)土壤形成過程中最活躍的因素是 ;人類活動對土壤的影響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表中提供的三類土壤中,人類活動培養出來的耕作土壤是 。(4分)
(2)熱帶雨林生態系統下的土壤有機質含量與紅壤的相當,土壤肥力很低,這與高大的雨林植被不相稱(如右圖所示),其形成原因主要有哪些?(6分)
33.讀我國洪澇災害多發地區圖,回答:
(1)概括我國洪澇災害空間分布特征。(6分)
(2)黃河下游地區洪澇頻發與黃土高原植被破壞脫不了干系,為什么?(4分)
34.讀太平洋洋流模式圖(實線箭頭為暖流,虛線箭頭為寒流),回答問題。
(1)A、B兩環流分布特征的共同點有哪些?(4分)
(2)B、C兩環流分布特征的不同點有哪些?(4分)
(3)①②③處表層海水年平均溫度最高的是 。(2分)
寧鄉一中、湘潭縣一中、岳陽縣一中、澧縣一中
2012年上期高一期中考試地理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參考答案
二、問答題(下劃線為答題的關鍵詞)
31.(1)持續下降 大 (4分)
(2)人口增加,城市化發展,城建、工交、農村住房占用大量耕地,水土流失及土地荒漠化破壞耕地,上世紀末退耕還林還草還湖等也導致耕地面積不斷下降。(6分)
32、(1)生物 水稻土(4分)
(2)、全年氣溫高,微生物常年都能分解有機物;雨水多,淋溶作用強,使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少;植物高大,從土壤中吸收的有機質多,也使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少。(6分)
33、(1)、我國洪災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氣候區;河流中下游平原;人口密集或經濟發達地區(涉及東部、季風氣候、河流中下游、平原、人口、經濟任意三方面的正確描述都可得6分)
(2)、植被破壞導致森林涵養水源能力下降,雨季河流水位上升快;植被破壞導致水土流失嚴重,河流含沙量增大,河流下游泥沙淤塞,流水不暢。(4分)
34、(1)分布在中低緯度;大陸東岸是暖流,大陸西岸是寒流(4分)
(2)B在南半球、中低緯度,C在北半球、中高緯度
B大陸東岸為暖流,C的大陸東岸是寒流(任答二方面得4分)
(3) ② (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拉特旗| 酒泉市| 乾安县| 明溪县| 曲阳县| 浏阳市| 蚌埠市| 金坛市| 成安县| 香港 | 凤山县| 稷山县| 木里| 登封市| 桓仁| 邵东县| 乡城县| 吉木萨尔县| 北京市| 永宁县| 卢龙县| 饶河县| 连城县| 上杭县| 张家口市| 分宜县| 石门县| 新兴县| 将乐县| 壶关县| 六枝特区| 郓城县| 长岭县| 新龙县| 朔州市| 叶城县| 天气| 屯留县| 大连市| 邢台县| 铁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