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甘肅省武威第五中學2011-2012學年高二5月月考試題(9科12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甘肅省武威第五中學2011-2012學年高二5月月考試題(9科12份)

資源簡介

一 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1919年召開的巴黎和會討論的中心問題是(  )
A.建立國際聯盟 B.調整歐洲國家邊界
C.處置德國 D.分配德國戰爭賠款
2.《凡爾賽和約》中最能反映巴黎和會性質的內容是(  )
①德國在中國山東的重要權益交給日本 ②嚴格限制德國軍備?、廴R茵河西岸由協約國軍隊占領15年?、芤浴拔谓y治”形式瓜分德國海外殖民地
A.① ②  B.② ③ C.③ ④ D.① ④
3.《凡爾賽和約》對德國的懲罰和削弱包括(  )
①重新劃分德國的疆界,削減其領土 ②以“委任統治”的形式瓜分德國的海外殖民地?、蹏栏裣拗频聡妭?br/>④將德國在山東的權利歸還給中國 ⑤德國必須對協約國支付大量賠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4.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戰勝國集團通過一系列會議構成了帝國主義國際體系——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在此過程中,美國獲益最大。下列表述與“美國獲益最大”這一說法不符的是(  )
A.操縱國聯聯盟,嚴厲制裁德國
B.通過《四國條約》,拆散英日同盟
C.簽署《五國條約》,獲取與英國同等的海上地位
D.簽訂《九國公約》,“門戶開放”成為現實
5.下列對于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評述,不正確的是(  )
A.是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體系
B.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
C.這一體系帶有大國強權的政治色彩
D.維護了世界的長期和平與穩定
6.在1921~1922年的華盛頓會議期間,中國代表經過斗爭(  )
①收回了山東主權?、谑沽袕娫诿x上尊重中國主權完整?、廴〉昧伺c列強平等的海軍制海權?、艹晒Φ夭鹕⒘擞⑷胀?br/>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四國條約》、《五國條約》和《九國公約》的共同點是(  )
A.日本在受限制的同時也保持有局部特權或優勢
B.維護了美國的利益,抑制了日本勢力
C.華盛頓會議與會各國平等協商的結果
D.帝國主義列強共同宰割中國
8.蘇俄為維護世界和平所做的努力有(  )
①提出了《和平法令》?、诹袑幪岢隽松鐣髁x和資本主義國家和平共處的外交政策 ③出席在意大利熱那亞舉行的國際經濟會議 ④與德國簽訂了《拉巴洛條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洛迦諾公約》對德國的最大政治意義在于(  )
A.鞏固了德國的邊界
B.增強了德國的經濟勢力
C.提高了德國的政治地位
D.解決了歐洲的安全問題
10.凡爾賽體系包括的內容有(  )
①《凡爾賽和約》?、凇秶H聯盟盟約》?、蹖W地利、保加利亞和約 ④對匈牙利、土耳其和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1914年秋,正當歐洲國家紛紛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大屠殺之際,英國外交大臣格雷伯評論道:“整個歐洲的燈光正在熄滅。”一戰結束時出現的歷史現象中能印證這一說法的有(  )
①歐洲文明遭到嚴重破壞 ②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頭號強國?、垡詺W洲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戰?、車H聯盟的成立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2.既是一戰的戰勝國,又參加了巴黎和會,但最終未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的國家有(  )
①中國 ②美國 ③日本 ④法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3.1929年,美國爆發了空前的經濟危機。這次危機首先開始于(  )
A.金融領域 B.工業領域
C.農業領域 D.外貿領域
14.1929~1933年經濟危機加劇了世界局勢的緊張,表現在(  )
①各國加緊爭奪國際市場,矛盾日趨尖銳 ②各國加緊掠奪殖民地半殖民地,引起當地人民的反抗?、坌纬闪藘纱髮α⒌能娛录瘓F?、苜Y本主義各國爆發了無產階級革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5.觀察下表,它最能反映的問題是(  )
美國 德國 英國 法國 日本
工業下降 46.2% 40.6% 28.4% 16.5% 8.4%
外資縮減 70% 69.1% 50% 48% 50%
失業人數 1700萬 600萬 近300萬 85萬 300萬
(1929~1933年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狀況)
A.危機來勢兇猛、持續時間長
B.波及范圍廣
C.破壞性大
D.引發了社會危機
16.二戰爆發前,法西斯侵略者在世界范圍內發動的最早的局部侵略戰爭是(  )
A.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亞
B.德意聯合侵略西班牙
C.日本侵占中國東北地區
D.德國吞并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17.“柏林—羅馬—東京軸心”形成的標志是(  )
A.德意簽訂“柏林協定”
B.德日簽訂《反共產國際協定》
C.意大利加入《反共產國際協定》
D.歐亞戰爭策源地形成
18.二戰前夕,導致法西斯勢力更加囂張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法西斯國家結成軸心國同盟
B.西方大國推行綏靖政策
C.反法西斯國家缺乏統一行動
D.歐亞戰爭策源地已經形成
19.(2010年高考上海卷)“英國不想為捷克犧牲一兵一卒,英國同意任何合理的解決辦法,只要不用武力。”下列哪一事件體現了這一主張(  )
A.《慕尼黑協定》的簽署
B.《凡爾賽和約》的簽訂
C.《四國條約》的簽訂
D.《大西洋憲章》的發布
20.《慕尼黑協定》的簽訂表明(  )
A.當時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B.英法為本國利益而犧牲小國利益的綏靖政策發展到頂峰
C.英法與德國為同一陣營的侵略者
D.捷克斯洛伐克國內民族矛盾尖銳
21.1939年,德國外交部長在但澤對獲勝的德國人說:“你們并沒有做什么,只不過是補救那些嚴重的后果而己,這些后果是由歷史上強加于一個國家……各種毫無道理的指令所導致的。”材料中“毫無道理的指令”主要應出自于下列條約中的(  )
A.《布列斯特和約》 B.《國際聯盟盟約》
C.《凡爾賽和約》 D.《四國條約》
22.1939年,英、法、蘇締結同盟條約的談判沒有實質性結果,原因有(  )
①慕尼黑陰謀加深了英法與蘇聯的猜疑與分歧?、陔p方在確定義務和履行義務的條件等一系列問題上意見相左
③蘇聯不愿與英法合作?、芊ㄎ魉箛业那致詳U張還未觸及到其根本利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3.“我們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個詞來答復:勝利——不惜一切代價去爭取勝利;無論道路多么遙遠和艱難,也要去爭取勝利;因為沒有勝利,就不能生存?!边@是二戰初期英國領導人的一段演說。這段話表明英國(  )
A.繼續對德國實行綏靖政策
B.要堅決抗擊法西斯的侵略
C.繼續維持“靜坐戰爭”局面
D.以此恐嚇德國而阻止侵略
24.丘吉爾在1941年6月22日發表廣播演說:“俄國的災難就是我們的災難,也是英國的災難,我們要給俄國和俄國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边@表明(  )
A.妄圖欺騙國際輿論 B.英蘇面臨共同的敵人
C.給德國施加壓力 D.美國對蘇聯態度轉變
25.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各戰場中,反法西斯力量最先轉入反攻的是(  )
A.太平洋戰場       B.蘇德戰場
C.北非戰場 D.西歐戰場
二 非選擇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1.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1:美國總統威爾遜在戰后提出要建立一支最終能“與世界上任何國家所維持的最強大的海上力量勢均力敵”的海軍。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則表示:“英國寧愿耗盡它最后一個金幣,也要保持對美國或其他任何國家的海軍優勢?!?920年,日本不顧經費缺乏的巨大壓力,將海軍預算提高到國家支出的1/3,開始實施建立“八八艦隊”的計劃。
材料2:英國的經濟實力使它無力和美國展開長期的軍備競賽,因此被迫對美國妥協。1921年4月,英國正式通知美國政府“準備同美國商談關于兩國擁有相等海軍力量的問題”。1922年6月簽訂的《五國條約》規定美、英、日、法、意五國主力艦總噸位的比例依次為5∶5∶3∶1.75∶1.75。
材料3:《五國條約》規定,美、英、日三國在太平洋島嶼和領地的要塞維持現狀;美英不得在太平洋地區建立新的要塞。而日本在太平洋地區擁有設備優良的基地網,而且剛剛完成了小笠原群島要塞的工程。
請回答:
(1)概括材料1反映的現象,并指出其本質。
(2)從材料2中,你認為五國主力艦位次的決定因素是什么?
(3)由材料3可得出,在太平洋地區哪國海軍更占優勢?這說明美英對日本的什么態度?
(4)你認為《五國條約》能消除軍備競賽嗎?為什么?
2.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1:
材料2:為了永遠地糾正我們經濟制度中的嚴重缺點,我們依靠的是舊民主秩序的新應用。
——羅斯福
材料3:新帝國必須……用德國的劍為德國的犁取得土地,為德國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
——希特勒
請回答:
(1)材料1反映了資本主義世界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發生的什么事件?這個事件爆發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2反映了羅斯福的什么政策?其本質是什么?有什么意義?
(3)材料3反映了什么現象?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
三.問答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試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
2.回答二戰爆發前后英.法.美推行綏靖政策的表現。(滿分:150分;時間:120分鐘)
第 Ⅰ 卷 ( 共105分)
第一部分 聽力(30分)
第一節(共5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7.5分)
聽下面5段話,選出最佳答案
Who is a lawyer
A. The man. B. The woman. C. The woman’s friend.
2. How much should the man repay to the woman
A. About $5. B. About $10. C. About $15.
3. Where does the man work
A. At a company. B. In a hospital. C. At a private clinic.
4. What does the man have for this meal
A. Soup, noodles and hot coffee.
B. Soup, noodles and iced coffee.
C. Sandwich, noodles and hot coffee.
5.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A wedding plan. B. A business plan. C. A travel plan.
第二節(共12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18分)
聽第6段材料,回答第6—8 題。
6. How did the man go to the office today
A. By car. B. By subway. C. By bus.
7. How long will it take the man to get to work by underground
A. About 30 minutes. B. About 60 minutes. C. About 90 minutes.
8. Why would the man dislike to use the underground
A. It’s indirect B. It’s crowded. C. It’s noisy.
聽第7段材料,回答第9---11題。
9. What do we know about Justin
A. He seems to have a cold. B. He always feels cold.
C. He doesn’t eat anything.
10. What’s the advice for Justin
A. Taking some medicine. B. Drinking a lot of water.
C. Eating less meat.
11. What is Justin
A. A little kid. B. A student. C. A teacher.
聽第8段材料,回答第12---14題。
12. Why can’t Jane go to the cinema with John
A. She is going to the seaside.
B. She is gong to visit her mother.
C. She wants to stay with her mother.
13. Where does Jane plan to spend her holidays this summer
A. In the country. B. By the sea. C. Abroad.
14. What do we know about John
A. He is going abroad. B. He has bought a car.
C. He needs to save money.
聽第9段材料,回答第15---17題。
15. How about Linda’s English according to the man
A. Poor. B. Good. C. So-so.
16. Why does Linda have some problems to understand the lectures
A. The lectures often tell some slang.
B. Her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is very poor.
C.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accents in the speeches.
17. How does the lectures start his talk according to Linda’s example
A. By talking with the listeners.
B. By telling a couple of jokes.
C. By introducing himself.
第三節(共3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4.5分)
聽下面一段獨白,用所聽到的獨白中的詞或數填空,每空限填一個詞或一個數。
Traveling Suggestions
Place Money Character
New York £199 More interesting, less 18
Hawaii £ 19
Minorca £103 20 package
第二部分:英語知識運用
第一節 單項填空(共1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從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答案
1. Why don’t you go for ___ walk It’ll give you ___ appetite for your lunch.
A. a; /    B. a; an     C. /; an   D. /; /
21. ---What attracts people to California is its pleasant climate and relaxed lifestyle.
---This is ____ each year a great number of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try to ____ to California.
A. how; immigrate B. Why; immigrate C. because; remove D. why; remove
22. You can easily find the line, which is _______ with an arrow.
A. noted B. made C. signed D. marked
22. To qualify yourself for this kind of new job, I recommend that you _____ some online courses.
A. to take B. taking C. take D. would take
23. Jane has been so _______ in getting used to everything that she hasn’t had time for social activities.
A. confused B. worried C. devoted D. occupied
25. That was the first time I _______ there and I was impressed by the friendly people very much.
A. go B. was going C. had gone D. have gone
23.The seawater takes ____ a lot of heat in summer.
A. up B. in C. over D. off
25. It didn’t _____ him that she would refuse his invitation
A. happen to B. adjust to C. belong to D. occur to
27. ---Why do you look so upset
---There are so many troublesome problems ____.
A. remaining to be settled    B. remained settled
C. remaining to settle     D. remained to be settled
28. I really don’t know ___ ___I kept the secret papers.
A. where was it B. it was where that C. where it was that D. where was it that
29. It is very common that former people have difficulty in _____ modern life.
A. sticking to B. relating to C. adjusting to D. connecting to
30. Someone is ringing the doorbell. Let’s see _______.
A. who is he B. who he is C. who is it D. who it is
31. ______ surprised the family most was ________ the girl played basketball very well.
A. That; that B. That; what C. What; that D.What; what
33. ____ she couldn’t understand was _____ fewer and fewer students showed interests in her lessons.
A. What; why B. That; what C. What; because D. Why; that
35. Have you ever listened to the song Yesterday once more, ________ singer died in her early years
A. its B. it’s C. whose D. which
第二部分:綜合運用能力檢測 (40%)
第一節 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20分)
閱讀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從36~55各題所給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All children in the United States have to receive an education, but not all children go to school. A number of parents  36 not to send their children to school. Such children are known  37   “home-schoolers”. Some parents prefer teaching their children at home  38 they do not believe schools teach the correct religious (宗教的)  39 ; others believe they can provide a better educational  40 for their children by doing so.  41 , results show home-schooled children often do better than   42 on national tests in reading and math.
  David teaches his three children at home. He   43 that his children learn very differently from children in school. Learning starts with the children’s  44 and questions. For example, when there is snowfall on a winter day, it may  45 a discussion about climate, snow removal   46 , Alaska, etc. Or a spring evening when the family is out 47 the stars is a good time to ask questions about the sky. If the Brazilian rain forests are on TV, it 48  be a perfect time to talk about how rain forests influence the climate, how deserts are 49  and how the polar ice caps 50 ocean levels.
 Home schooling is often more interesting than  51  schools, but critics (批評家) say home-schoolers might be uncomfortable  52  with other people in adult life. Critics also say that most parents are not 53 to teach their children. However, most parents don’t have the time or the  54 to teach their children at home, so schools will continue to be  55  most children get their formal education.
  36. A. consider    B. prefer     C. provide       D. suggest
  37. A. for     B. to       C. as         D. in
  38. A. because   B. for      C. though       D. while
  39. A. activities    B. uses     C. thoughts      D. values
  40. A. experience    B. knowledge  C. behavior      D. way
  41. A. Sadly      B. Actually    C. Unbelievably    D. Happily
  42. A. normal     B. ordinary   C. common      D. average
  43. A. believes     B. says     C. offers       D. imagines
  44. A. interests    B. discussion    C. needs       D. hobbies
  45. A. carry      B. open     C. lead       D. start
  46. A. furniture    B. equipment   C. tool       D. maker
  47. A. seeing      B. looking    C. watching     D. noticing
  48. A. need       B. must     C. ought       D. could
  49. A. appeared     B. formed    C. invented      D. built
  50. A. affect      B. decide     C. make       D. determine
  51. A. outside     B. expensive    C. informal     D. regular
  52. A. living      B. matching    C. mixing      D. connecting
  53. A. fit       B. adapted    C. available      D. good
  54. A. money      B. desire    C. hope       D. demand
  55. A. why       B. how     C. when       D. where
第二節:閱讀理解(共20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40分)
A
Travel is exciting and summer is a busy period for holiday travel. Many people will travel great distances in airplanes, cars or other vehicles. Experts say people should know about other health problems that can strike when traveling by air.
One of these is a condition called hypoxia (缺氧癥). It results from a lack of oxygen to the brain. Experts say the body begins losing oxygen minutes after an airplane leaves the ground. The air pressure in a plane during flight is lower than at sea level. This makes it more difficult for the body to effectively use the same amount of oxygen as it would on the ground. Fewer oxygen molecules (分子) cross the tissues (組織) in the lungs and reach the bloodstream.
The result is a five to twenty percent drop in the amount of oxygen in the blood. This reduces the amount of oxygen that reaches the organs of the body.
One effect of this lack of oxygen to the brain is a headache. When this happens, the heart attempts to fix the situation by beating harder and faster. This can make the traveler feel tired.
These signs of hypoxia are not dangerous in a healthy person. But a drop in oxygen level can cause a health emergency in people with heart or lung problems. They might lose consciousness or even suffer a heart attack.
Experts say that smoking cigarettes and drinking alcoholic liquids also reduce the body’s ability to use oxygen. So they suggest that people not drink alcohol or smoke cigarettes either before or during a flight. They also say persons with heart or lung problems should seek advice from their doctors before flying.
56. The author writes the passage mainly to ___.
A. warn people in airplanes of possible dangers
B. offer some advice on avoiding health problems
C. explain the causes and effects of hypoxia
D. advise people not to smoke or drink alcohol
57.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at leads to hypoxia
A. The brain lacks enough oxygen.
B. The air pressure in a plane is too high
C. Our body needs less oxygen during takeoff.
D. The bloodstream contains no oxygen molecules.
58. The underlined part “fix the situation” means “___”.
A. use more oxygen it needs B. increase the air pressure
C. reduce the amount of blood D. bump more blood to the brain
59. Why should passengers not smoke or drink before flying
A. They weaken the body’s ability to use oxygen.
B. Smoking may pollute the air inside the airplane.
C. Drinking alcohol may raise one’s blood pressure.
D. Drinking is forbidden at the airport.
60.Do you think which the following title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A. Tralling B.how to travel c. some suggestions about on the plane while travelling
D. the causes and effects of hypoxia
B
Most Americans believe that someone isn’t grown-up until the age of 26 and they should complete their education, have a full-time job, have a family to support and be financially independent. They also believe that becoming a real grown-up is a process which begins at about the age of 20 and takes about five years,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s National Opinion Research Center.
The findings are based on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1,398 people over the age of 18 who were surveyed in person. The survey found that people expect the transitions to grown-up status to be completed at the following ages: age 20.9 self-supporting; age 21.1 no longer living with parents; age 21.2 having a full-time job; age 22.3 education completed; age 24.5 being able to support a family financially; age 25.7 getting married; and age 26.2 having a child.
“There is a large degree of agreement across social groups on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the seven transitions,” said Tom Smith, director of the survey. The only obvious pattern of differences is on views about supporting a family, having children and getting married. Older adults consider these more important than younger adults do. This probably shows in large part a change in values across generations away from traditional family values. The most valued step toward reaching adulthood, the survey found, is completing education, followed by full-time employment, supporting a family, financial independence, living independently, and marriage.
71. According to the first paragraph, someone is a grown-up when he _______.
A. has found a full-time job
B. has finished his study in university
C. can make money and support himself after completing his education
D. can support a family and be financially independent after graduation
72. A young man of 24 may be busy ________.
A. finding a job B. finding a girl friend
C. making money D. preparing for his wedding21世紀教育網
73. The underlined word “status”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probably means “________”.
A. position B. rank C. level D. situation
74. From the passage, we learn that _________.
A. being grown-up is just a matter of age
B. being grown-up is a process which takes some time
C. all people think completing education means being grown-up
D. the survey found everyone had a different view about being grown-up
75.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should be “________”
A. It takes a long time to grown up.
B. Are we grown-up yet
C. Getting married means being grown-up.
D. Completing education means being grown-up.
C
Japanese students work very hard but many are very unhappy. They feel great pressure from their parents to do well in school and in college. Most students are always being told by their parents to study harder so that they can have successful future. Although this may be good advice for those who are very bright, it can have very bad results for many students who are not quick enough at learning.
Unfortunately, a number of students actually kill themselves. Others are after comfort in using drugs. Some students, however, do bad things with groups of bad people and turn to crime. Many of them have tried very hard at school but, in spite of all their tries, have failed in certain examinations and have disappointed their parents. Such students feel that they are less important than everyone else they meet and leave school before they finish their study.
It is surprising that although most Japanese parents are anxious for their children to do well at school, they do not help them in any way. Many parents feel that they are unable to help their children with their lessons and that it is the teachers’ job to help their children.
To make matter worse, a lot of parents send their children to special schools called juku-cram schools. These schools are open during the evenings and on weekends, and their only purpose is to prepare students to pass exams; they do not try to educate students in any real sense of the world. Thus comes a shock to realize that almost three quarters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ttend these cram schools.
Ordinary Japanese schools usually have rules about everything from the length of students’ hair to their clothes and things in their school bags. Child psychologists now think that such strict rules often lead to a feeling of being unsafe and being unable to fit into society. They believe that no sense of moral(道德) values is developed and that students are given neither guidance nor training in becoming good citizens.
59.Many Japanese students are unhappy at school because .
A.the school work is too much
B.their teachers are too strict with them
C.their parents put much pressure on them
D.they can’t get on well with their friends
60.How many unexpected things will some of Japanese students do when they are not doing well in their studies
A.Two B.Four C.Six D.Eight
61.What’s some experts’ opinion about Japanese school rules
A.They are a set of effective rules.
B.They can help the students to be useful persons.
C.They are ba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ach student.
D.They stress the importance of sense of moral values.
62.According to the third paragraph, who have not tried their best
A.The schools. B.The students. C.The teachers. D.The parents.
63. choose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A. Poor students in Japan B. poor students in campus in Japan
C. wrong educational system in Japan D How to develop a student
D
When I asked my daughter which item she would keep; the phone, the car, the cooker, the computer, the TV, or her boyfriend, she said“the phone”. Personally, I could do without the phone entirely, which makes me unusual. Because the telephone is changing our lives more than any other piece of technology.
Point 1 The telephone creates the need to communicate, in the same way that more roads create more traffic. My daughter comes home from school at 4:00 pm and then spends an hour on the phone talking to the very people she has been at school with all day. If the phone did not exist, would she have anything to talk about
Point 2 The mobile phone means that we are never alone. “The mobile saved my life,”says Crystal Johnstone. She had an accident in her Volvo on the A45 between Otley and Skipton. Trapped inside, she managed to make the call that brought the ambulance(救護車) to her rescue.
Point 3 The mobile removes our secret. It allows marketing manager of Haba Deutsch, Carl Nicolaisen, to ring his sales staff all round the world at and time of day to ask where they are , where they are going, and how their last meeting went.
Point 4 The telephone separates us. Antonella Bramante in Rome says, “We worked in separate offices but I could see him through the window. It was easy to get his number. We were so near——but we didn’t meet for the first two weeks!”
Point 5 The telephone allows us to reach out beyond our own lives. Today we can talk to several complete strangers simultaneously ( 同時地) on chat lines (at least my daughter does. I wouldn’t know what to talk about). We can talk across the world. We can even talk to astronauts (if you know any) while they’re space-walking. And, with the phone line hooked up to the computer, we can access(進入) the Internet, the biggest library on Earth.
56.How do you understand‘Point 1 —The telephone creates the need to communicate,6…’?
A. People don’t communicate without telephone.
B. People communicate because of the creating of the telephone.
C. People communicate more since telephone has been created.
D. People communicate more because of more traffic.
57.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shows people’s attitude towards mobile phones
A. Mobile phones help people deal with the emergency.
B. Mobile phones bring convenience as well little secret to people.
C. Mobile phones are so important and should be encouraged.
D. Mobile phones are part of people’s life.
58. Which points do you think support the idea that phones improve people’s life
Point 1. b. Point2. c. Point3. d. Point 4. e. Point 5.
A. c, d B. a, e C. a, c D. b, e
59.It is possible to talk to several complete strangers simultaneously through .
A. the TV screen B. a fax machine
C. the phone line hooked up to the computer D. a microphone
60.The best heading for the passage is .
A. The power of Phone B. Kinds of Phone C. How to Use Phones D. Advantage of Phones
第二卷(共45分)
第一節:1.單詞拼寫:(10分)
1.He said he would________(推薦) me to Professor Wang as his student.
4.I don’t understand why he refused to________(承認) that he had been defeated.
12.Our country is ________(豐富的;充裕的) in natural resources.
8. We (用... 代替)a red ball for the blue one to see if the baby would notice.
10. You must not be (支配) by what other people say.
5. Between 1942 and 1945 more immigrants came to California to work in the ship and a____(飛機) industries.
7.Most _____________(申請者) know that they have very little chance of getting a visa to California.
9. It became a____________(顯而易見的) to everyone that they made a wrong decision.
3. The m___________ of the first Spanish were religious men who came to teach the Catholic religion to the natives.
11.I think you should make an ________(道歉) to her at once.
1. recommend 2.Acknowledge 3. abundant 4. substituted
5. governed 6. aircraft 7. applicants 8. apparent 9. majority 10. apolopy
2.單句改錯(5分)
1. It didn’t occur on me that you would be against i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We could hardly believe the high price marking on the goods
3.The fact which he had not said anything surprised everybody.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We are discussing whether we should team up other students to hire a car.
5. Cotton take in water.
第二節 書面表達(滿分30分)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與對外開放程度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學子走出國門留學深造。根據下面的提示,請你以“Studying Abroad”為題,寫一篇150詞左右的文章。
內容提示:
1. 出國留學的優點:開闊視野;體驗當地的風情,交更多的朋友;更快更好地掌握一門外語。
2. 出國留學的缺點:語言障礙不利于學習;費用高昂,而花大量時間打工又會影響學習。
參考詞匯:語言障礙language barrier;足夠的adequate
高二英語參考答案
7.寫作:(30分)
students find themselves unable to pay full attention to their studies and learn little.
On the whole, it is a good thing to study abroad. However, one must not lose sight of the disadvantages.
20090224(時間:120分鐘 滿分:150分)
第Ⅰ卷(選擇題 共6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M={0,2,4,6},集合Q={0, 1,3,5},則M∪Q等于(  ).
                    
A. {0} B.{0,1,2,3,4,5,6}
C.{1,2,3,4,5,6} D.{0,3,4,5,6}
2設全集U=R,集合A={x|x≥1},B={x|0≤x<5},則集合( UA)∩B=(  ).
A.{x|0C.{x|03已知函數f(x)=則f=(  ).
A. 4 B. C.-4 D.-
4設f:x→x2是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如果B={1,2},則A∩B一定是(  ).
A.1 B. 或{1} C.{1} D.
5已知log23=a,log25=b,則log2等于(  ).
A.a2-b B.2a-b
C. D.
6已知方程lg x=2-x的解為x0,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x0∈(0,1) B.x0∈(1,2)
C.x0∈(2,3) D.x0∈[0,1]
7已知集合M={x|x<1},N={x|2x>1},則M∩N等于(  ).
A. B.{x|x<0}
C.{x|x<1} D.{x|08設f(x)為定義在R上的奇函數.當x≥0時,f(x)=2x+2x+b(b為常數),則f(-1)等于(  ).
A.-3 B.-1 C.1 D.3
9下列函數f(x)中,滿足“對任意x1,x2∈(-∞,0),當x1A.f(x)=-x+1 B.f(x)=x2-1
C.f(x)=2x D.f(x)=ln(-x)
10已知定義在R上的函數f(x)=m+為奇函數,則m的值是(  ).
A.0 B.- C. D.2
11已知函數f(x)=(x2-3x+2)ln x+2 009x-2 010,則方程f(x)=0在下面哪個區間內必有實根(  ).
A.(0,1) B.(1,2) C.(2,3) D.(2,4)
12若函數f(x)=a-x(a>0,且a≠1)是定義域為R的增函數,則函數f(x)=loga(x+1)的圖象大致是(  ).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90分)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題中的橫線上)
13已知函數f(x)的圖象是連續不斷的,x,f(x)的對應值如下表:
x … 0 1 2 3 4 5 …
f(x) … -6 -2 3 10 21 40 …
用二分法求函數f(x)的唯一零點的近似解時,初始區間最好選為     .
14已知a=,函數f(x)=ax,若實數m,n滿足f(m)>f(n),則m,n的大小關系為     .
15冪函數y=f(x)的圖象過點,則f(x)的解析式是y=     .
16已知函數f(x)=且f(a)<,則實數a的取值范圍是    .(用區間的形式表示)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74分.解答時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7(12分)證明函數f(x)=在[-2,+∞)上是增函數.
18(12分)設A={x|x2+4x=0},B={x|x2+2(a+1)x+a2-1=0},其中x∈R,如果A∩B=B,求實數a的取值范圍.
19. (12分)知函數f(x)=+,
(1)求f(x)的定義域;
(2)判斷函數f(x)的奇偶性;
(3)證明當x>0時,f(x)>0.
20(12分)化簡:
(1)-(π-1)0-+;
(2)lg 2lg 50+lg 25-lg 5lg 20.
21.(12分)=3y=6z≠1,求證:+=.
22.(14分)(x) =loga(x+1),g(x)=loga(4-2x)(a>0,且a≠1).
(1)求函數f(x)-g(x)的定義域;
(2)求使函數f(x)-g(x)的值為正數的x的取值范圍.
19. 解:(1)x的取值需滿足2x-1≠0,則x≠0,
22. 解:(1)由題意可知,f(x)-g(x)=loga(x+1)-loga(4-2x),要使函數f(x)-g(x)有意義,自變量x的取值需滿足解得-11.下列選項屬于天然環境的是
①大漠鹽湖?、谵r田?、酃S?、軜O地苔原 ⑤巖石?、扌笕耗翀?br/>A.①②④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2.下列關于環境的說法,正確的是
A.人文遺跡不屬于環境,風景名勝屬于環境 B.早在人類出現之前,人類環境早已出現
C.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工環境類型越來越少 D.公園應該屬于人工環境
下圖為“某酒精廠清潔生產工藝流程示意圖”。讀圖,完成3~4題。
3.與該廠廢棄物有關的大氣環境問題是
A.酸雨 B.大氣溫室(保溫)效應
C.臭氧層空洞 D.揚塵
4.實施清潔生產后,該廠
A.實現了無廢棄物排放 B.生產重點轉向對廢棄物的綜合利用
C.隔斷了與其他工廠的工業聯系 D.從生產過程的每個環節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5.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赤潮是水體富營養化的結果 B.含磷洗滌劑廣泛使用是發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C.在封閉的海灣更易發生赤潮 D.赤潮的發生與人類活動無關
6.下列水域中最容易發生赤潮的是
A.渤海灣 B.溫州灣 C.膠州灣 D.珠江口
對城市生活垃圾進行分類收集,將可再生利用的垃圾與其他廢物分開,便于回收利用,剩余無利用價值的垃圾,采用填埋、焚燒、堆肥法進行處理。據此完成7~9題。
7.關于城市垃圾填埋場的選擇,錯誤的是
A.垃圾填埋場應遠離生活區和水源地 B.垃圾填埋場應避開城市上風向和水源上游
C.垃圾填埋場要盡量少占耕地良田 D.垃圾填埋場應選擇在當地最小風頻的下風向
8.下列有關城市垃圾焚燒處理的說法,錯誤的是
A.焚燒法處理垃圾是可以大幅度減少垃圾數量的方法B.焚燒法處理垃圾時可以利用燃燒的熱量進行發電
C.垃圾焚燒處理后的廢渣無需特別處理 D.垃圾焚燒過程中應注意大氣環境保護,避免大氣污染
9.歐某國家要將城市垃圾進行填埋處理,垃圾填埋場應選擇在城市的
A.東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東南方向
煤矸石是煤炭生產過程中,開采挖掘出的及選洗時排出的含炭巖石,這是目前我國排放量最大的工業固體廢棄物之一。據此完成10~11。
10.煤矸石的大量排放帶來的危害不正確的是
A.占用大量寶貴土地資源 B.長期堆放日曬下會自燃,排放CO2、SO2等氣體污染大氣
C.淋雨后的濾液滲到地里,會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D.大量煤矸石的長期堆放不會誘發災害
11.垃圾處理方式中,堆肥相對于填埋、焚燒而言,其優點是
A.投資小 B.垃圾減量最徹底
C.環境效益高 D.技術要求低
12.我國人口眾多耕地、水資源的人均水平低。下面三幅圖中的陰影部分表示我國這三種資源人均水平占世界人均水平的比重,自左至右排序正確的是
A.耕地、礦產、水資源 B.礦產、水資源、耕地 C.水資源、礦產、耕地 D.水資源、耕地、礦產
水已成為影響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下圖為世界主要城市用水價格比較,據圖完成13~14題。
13.2001年我國北京等許多城市都提高了用水價格,其主要目的是
A.促進節約用水 B.與國際水價接軌
C.國家稅收 D.增加地方財政收入
14.6個城市中,徑流量比較穩定的有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15.反映某地水資源豐歉程度的主要指標是
A.降水量 B.蒸發量 C.多年平均降水總量 D.多年平均徑流總量
16各大洲中,淡水資源最豐富的是
A.亞洲 B.南美洲 C.大洋洲 D.北美洲
17下列有關我國水資源分布特點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我國水資源的空間分配不均勻,南方多、北方少,東部多、西部少 ②我國水資源的時間分配也不均勻,夏、秋兩季多,冬、春兩季少,各年之間的變化很大?、鄣厍蛏系乃Y源,從廣義來說是指水圈內水量的總體?、苣壳叭祟惐容^容易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淺層地下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2002年地球生態報告》顯示,人類若依照目前的速度繼續消耗地球資源,那么所有的自然資源會在2075年之前耗盡。這份報告除評估全球生態系統現狀外,還根據每個國家人口數量和各國自給自足能力的平衡關系,計算各國的“生態腳印”大小,換言之,也就是指各國消耗資源時對自然環境造成的沖擊程度。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是在地球上留下最大“生態腳印”的國家。據此完成:
18這段材料說明了“地球資源”的特點是
A.極易破壞 B.利用潛力大 C.數量是有限的 D.再生能力差
19“生態腳印”說明
A.發展經濟不可避免地以犧牲環境為代價
B.人們對環境規律的認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C.對自然資源利用的范圍不能繼續擴大和加深
D.環境容量是有限的
20.等國“生態腳印”大,主要是因為這些國家
A.發展速度快
B.生態系統的承載力太小
C.資源消耗量大
D.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不協調
二、綜合題(共40)
21.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0分)
(1)將正確選項的代號填入圖中對應的空白框內(每個字母限填一次)。
a.臭氧層空洞 b.全球變暖
c.酸雨 d.森林銳減
說明導致全球性環境問題的主要原因。
簡述減輕環境問題的主要措施。
22.(12分)2007年5月太湖藍藻大暴發,造成無錫市飲水危機。閱讀材料與圖片,對太湖藍藻大暴發事件進行研究,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水華是藍藻大量死亡腐敗后在水面形成的一層藍綠色且有腥臭味的浮沫。藍藻一年中在水中隨季節上下移動、漂浮。太湖藍藻每年一般在5月底6月初發生,多見于湖區周圍的小水灣等水體流動性差的水域。
材料三:城鎮化的發展,使農業用地銳減,為了維持糧食總產量的相對穩定,大量使用化肥、農藥和除草劑。農村也開始大量使用抽水馬桶,糞便污水處理能力極其有限。
材料四:無錫地區2010年冬季日平均氣溫達6.8 ℃,比往年高2.5 ℃;2007年入春以來日平均氣溫比往年同期偏高2.5 ℃,且入夏時間比往年提前了一個月;2007年1~5月降水量減少,水位低;吹偏南風的時間比往年提早一個月。
(1)按環境問題的表現形式分類,太湖藍藻大暴發事件屬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試分析太湖每年發生藍藻現象的主要原因。
試分析2007年5月初太湖無錫水域藍藻大暴發的主要原因。
有關專家對太湖污水處理提出如下治理方案:把環太湖地區的污水集中起來,經過預處理后,穿過南通,送到黃海邊生長著蘆葦等植被的灘涂,最后排入大海。請你評價該方案的優缺點。
23.(10分)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我國水資源的空間分布規律是________________。
(2)形成缺水帶和少水帶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水帶地區也時常受到水資源緊張困擾,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國經濟受水資源限制明顯的地區分布在________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8分)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下圖為“世界能源消費構成比例變化圖”。
 
材料二:日本能源安全情況(1973~2000年度)。
材料三:中東地區的動蕩局勢和美國對中東石油的壟斷使得日本開始重視從其他地區進口石油。日本如果能夠爭到鋪設通往俄羅斯的石油管道,那么俄羅斯每天向日本出口100萬桶石油,日本對中東石油的依賴度就可以降低到65%。,
1973年 2000年
能源進口依賴率(%) 89.4 81.0
石油消費比重(%) 77.4 53.0
進口中東石油占進口石油比重(%) 79 82
 
(1)從材料一中可看出,30年后天然氣的消費比重將超過石油,其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讀材料二和材料三,從地理角度思考我國可以從日本能源安全情況的變化中得到哪些啟示?
高一地理參考答案命題人:李秀芳
(全卷分六個部分 分值150分 考試時間150分鐘)
第I卷(選擇題,共33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15分,每道小題3分)
1.下列加點字的讀音,每組都不相同的一項是 ( )
A.朝暮/朝拜 處理/處置 寧可/寧愿 門檻/直欄橫檻
B.綺筵/宴席 脈脈/湮沒 扁豆/扁舟 橫行/橫暴不法
C.砧聲/粘貼 蹉跎/嗟嘆 斗兵/刁斗 責難/大難臨頭
D.玉箸/執著 草檄/繳獲 殷切/殷紅 喪事/垂頭喪氣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煽情 水蒸汽 心心相印 治標不治本
B.裝璜 烏龍球 突如其來 一言以蔽之
C.鏈接 可憐相 耳濡目染 萬變不離其宗
D.演繹 露馬腳 淡裝濃抹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 (3分)
A.即使曾有瑜亮之嘆,告別時他們的內心也一定是光風霽月的,像琴簫合奏出《笑傲江湖》的絕唱,余音裊裊,千載悠悠。
B.看來,美英當局要想擺脫在伊拉克的困境,還得及早改頭換面,如果繼續一意孤行,更多更大的麻煩或許還在后頭呢!
C.在建立導彈防御系統問題上,美德兩國首鼠兩端,但美國總統布什說:“我們可以在意見不合的情況下仍然保持朋友關系?!?br/>D.因為中亞的斗爭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不可能一揮而就。要建立一個穩定的中亞,打通絲綢之路,可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3分)
A.媒體認為:有NBA打球經歷的王治郅的回歸,將成為姚明的最佳搭檔,他們二人將聯手在今年的世錦賽和2012年的奧運會上給中國球迷帶來驚喜。
B.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其實并不在于別人對自己如何膜拜、崇敬、羨慕,而在于自己對社會、對歷史的發展做出何種貢獻。
C.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中國現代化進程的重大歷史任務,只有發展好農村經濟,建設好農民的家園,才能保障全體公民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促進國民經濟持續發展。
D雪碧、可樂、礦泉水等飲料,是家家戶戶深受歡迎的夏令飲品。
5.下列各句中標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用 “荷花淀”作小說的標題,既點出了小說的環境,又給人一種詩情畫意的感覺。
B.在紹興舉辦的“中國黃酒節”上,各路“酒神”亮出絕活;中外客商紛紛“淘金”。
C.他在學校組織的元旦晚會上指揮演奏《黃河大合唱》。你們看,他著裝瀟灑,神態從容;情緒飽滿,動作有力;眼光、手勢配合和諧——好一派指揮家的風度。
D.至今為止,我們仍無法準確地解釋為什么會出現像非典、禽流感這類聞所未聞的疾病?
二、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
儒釋道互補的和合文化
  對于和合文化,可以從多角度來解讀。有人從中讀出一種文化戰略,有人從中讀出一種社會理想,都講出了一番道理。我別出心裁,想把和合文化解讀為一種健全的心態。在我看來,“和合”一詞中的“合”,應該是指人的多種精神訴求的集合。道理很簡單,只有在具備兩個以上要素的情況下,才能談得上“合”;倘若只是單一要素,根本就談不上“合”了。多種要素湊在一起,有可能發生沖突,也未必就一定發生沖突。即便發生沖突,也未嘗不可以化解。成功地化解沖突,便進入了“和”的狀態。所謂“和”,應該是指多樣性的統一,是指沖突的化解。顯而易見,這種意義上的“和”,有別于“同”,故而孔子力主“和而不同”。要想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統一起來、協調起來,進入“和”的心態,絕非易事,僅靠一種學說,顯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須綜合運用多種學說。在傳統文化資源中,對于和合心態的養成,儒釋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三教分別滿足中國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幫助人們養成和合的心態。
  儒家的精神趣旨,可以概括成三個字,那就是“拿得起”;用兩個字來概括,那就是“有為”;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張”。儒家主張立德、立功、立言,主張干事,主張積極有為。儒家好比是糧食店,是精神的加油站。人沒有飯吃,活不成;沒有精神食糧,同樣也活不成。道家的精神趣旨是“想得開”;用兩個字來說,叫做“無為”;用一個字來說,叫做“弛”。道家的趣旨與儒家似乎相反,實際上互為補充。學會緊張,是一門學問;學會放松,同樣也是一門學問。道家好比是藥店,當人遇到了精神困惑的時候,光吃糧食是不行的,還需要吃藥,上藥店。佛教精神趣旨是“放得下”;用一個字來說,那就是“空”。用佛教的術語說,“放得下”就是看破紅塵,去除我執和法執,把精神追求的目標定位在彼岸的極樂世界。佛教是一個精品店,它要化解人生中的煩惱,達到精神上的解脫,使心靈得以凈化。
拿得起,想得開,放得下,人的方方面面的精神需求,都可以在中國哲學中得到解決。儒道兩家是中國固有的學問,主要是講人生哲學。儒家告訴人如何堂堂正正地度過一生,道家告訴人們如何輕輕松松地度過一生,至于人死后怎樣,兩家都不怎么在意。佛教主要是講人死哲學。佛教為人設計了“終極關懷”之所,標示出超越的精神取向,告訴人如何干干凈凈地辭別塵世。人死哲學與人生哲學似乎相反,惟其如此,才構成互補關系:倘若悟不透死,焉能悟透生?綜合運用儒釋道三家學問,連生死大關都能勘破,還不算是心態和合嗎?儒道互補,講出“張弛和合學”;儒釋道互補,進一步講出“生死和合學”;三教共同培育和合心態的形成。
(2011年11月29日《光明日報》有刪節)
6.關于“和合”文化,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對于和合文化,可以從多角度來解讀,作者認為,“和合”文化是一種健全的心態,它涉及到人的多種精神訴求。
B.只是單一要素,根本就談不上“合”,多種要素湊在一起才是“合”,只有“合”而不發生沖突才能進入“和”的狀態。
C.孔子力主“和而不同”,強調的是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統一起來、協調起來,進入“和”的狀態,而不是簡單的同化。
D.中國哲學可以解決人的方方面面的精神需求,儒講“拿得起”,道講“想得開”,佛言“放得下’’,三者互補,成就和合心態。
7. “在傳統文化資源中,對于和合心態的養成,儒釋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下列說法不能作為其依據的一項是( )
A.人的精神需求是多方面的,要把它們統一起來、協調起來,進入“和”的狀態,僅靠一種學說是不可能做到的。
B.儒釋道三教是中國傳統文化資源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們能分別滿足中國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
C.只是單一要素,根本就談不上“合”,所以中國人同時信奉儒釋道三教,借以養成和合的心態。
D.儒釋道三家可以說是各有各的精神趣旨,看上去有很多對立之處,但在精神實質上互為補充。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人只有一種訴求是一種不健全的心態,所以才需要“和合”文化,才需要儒釋道三家的互補。
B.中國固有的學問,向來只是研究“生”,不研究“死”,而佛學的引進則作了必要的補充。
C.儒釋道三家互補,缺一則“互補”之說即無從談起,當然也就無法達到所謂心態的和合。
D.只有綜合運用儒釋道三家的學問,才能講“張弛”之道,破“生死”玄關,達成心態和合。
三、古代詩文閱讀(24分)
(一)、文言文閱讀(16分)
賈生名誼,洛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吳廷尉為河南守,聞其秀才,召置門下,甚幸愛。孝文皇帝初立,聞河南守吳公治平為天下第一,故與李斯同邑而常學事焉,用征為廷尉。廷尉乃言賈生年少,頗通百家之書。文帝召以為博士。
是時賈生年二十余,最為少。每詔令議下,諸老先生不能言,賈生盡為之時,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諸生于是乃以為能,不及也。孝文帝悅之,超遷,一歲中至太中大夫。
賈生以為漢興至孝文二十年,天下和洽,而固當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興禮樂,乃悉草具其事儀法,色尚黃,數用五,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謙讓未遑也。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國,其說皆自賈生發之。于是天子議以為賈生任公卿之位。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短賈生曰:“洛陽之人,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庇谑翘熳雍笠嗍柚挥闷渥h,乃以賈生為長沙王太傅。
賈生既辭往行,聞長沙卑濕,自以為壽不得長,又以謫去,意不自得。乃渡湘水,為賦以吊屈原。
后歲余,賈生征見。孝文帝方受厘,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罷,曰:“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居頃之,拜賈生為梁懷王太傅。
文帝復封淮南厲王子四人皆為列侯。賈生諫,以為患之興自此起矣。賈生數上疏,言諸侯或連數郡,非古之制,可稍制之。文帝不聽。
居數年,懷王騎,墮馬而死,無后。賈生自傷為傅無狀,哭泣歲余,亦死。賈生之死時年三十三矣。 ————選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9、下列加點的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 屬:連綴文字,做文章。
B、孝文帝初即位,謙讓未遑也 遑:閑暇,空閑。
C、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短賈生 短:說別人的壞話,詆毀。
D、賈生既辭往行,聞長沙卑濕 卑:身份低賤
10、下列加點的詞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①墮馬而死 ② 棄甲曳兵而走
B、①又以謫去,意不自得 ②君臣固守以窺周室
C、①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 ② 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
D、①居頃之,拜賈生為梁懷王太傅。 ②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1、下列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賈誼十八歲時就聞名郡中,后在河南太守吳公的舉薦下,被朝廷征召為廷尉。
B、賈誼二十歲時,在朝中更定歷法,訂正法令制度,確定官名,深得孝文帝重用,被拜為長沙王太傅。
C、賈誼的政治才干無與倫比,被漢文帝征召到宣室,可惜漢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問社稷大計卻問鬼魅神仙。
D、賈誼沒有后代,懷王墮馬而死后,他自認為作老師沒有盡到責任,憂郁而死。
第Ⅱ卷 非選擇題 (共117分)
12.把第Ⅰ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7分)
(1)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3分
(2)賈生數上疏,言諸侯或連數郡,非古之制,可稍制之。4分
(二)詩歌賞析(8分)
13.閱讀下面一首詩歌,回答后面的兩個問題。(每題4分,共8分)
途經秦始皇墓 唐·許渾
龍盤虎踞樹層層,勢入浮云亦是崩。
一種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漢文陵。
(1)、“崩”字在詩中的含義是什么?分析這句詩的詩意。(4分)
(2)、最后一聯運用了怎樣的表現方法,有何詩意?(4分)
14.名句默寫(6分)
(1)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天下歸心。(曹操《短歌行》)
(2)但見悲鳥號古木, 。 (李白《蜀道難》)
(3) ,藍田日暖玉生煙。(李商隱《錦瑟》)
(4)哀吾生之須臾, 。(蘇軾《赤壁賦》)
(5) ,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琵琶行》)
(6)念去去,千里煙波, 。(柳永《雨鈴霖》)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題。
通俗史學家蔡東藩
蔡東藩(1877-1945)的一生正處在中國近代歷史發生巨變的時代,他經歷了甲午戰爭到八年抗日等驚天動地的事件。
世事紛擾,山河破碎,不能不使其日益加深憂患意識,而不自覺地熔鑄了他具有儒家學者三項標準的優秀品格。
他出身貧寒,如果降志辱身混跡官場,也許能博取富貴。但他看到官場各種蠅營狗茍的無恥惡習,決意避榮華,告病歸里,重回“君子固窮”的舊日生活?!睹駠萘x》問世后,因秉筆直書,觸犯軍閥,遂遭武夫恐嚇,彈頭威脅,有人亦勸其曲筆,“隱惡揚善”,但他決不為動,寧愿擱筆,決不曲筆。他不過一介書生,但能臨危不懼,鐵骨錚錚。蔡東藩的種種立身行事,稱得起是一位善于繼承優秀文化傳統的真正儒者。
蔡東藩最能享盛名而傳之久遠的,是《歷朝通俗演義》。他能以極大的毅力完成這套通俗歷史著述,有一定的思想基礎。他身經國運艱危,目擊風雨飄搖,不可避免地會像同時代有些知識分子那樣,受到“救國圖存”時代潮流的沖擊。當時,“實業救國”、“教育救國”、“富國強兵”等等課題,流傳于社會。蔡東藩要用自己的文史知識和禿筆凹硯寫出兩千多年中國歷史的興衰治亂,用以警覺民眾,振奮精神,以實現其“演義救國”的素志。辛亥革命爆發,帶來了希望的曙光,但迎來的卻是北洋軍閥集團的統治和袁世凱的帝制自為。《清史演義》著手于民國四年秋,正是袁世凱等帝制甚囂塵上的時候,而成書的次年秋,又是袁世凱自斃之時。這不是巧合,而是作者有意識的行為。撰者把《清史演義》的寫作提到第一位,對“洪憲帝制”作歷史鞭撻。民國十年正是“直皖戰爭”給民眾帶來兵禍之際,蔡東藩更運其如椽之筆,歷數民國以來的動亂不寧,明確表達正直的史德:“謹據民國紀元以來之事實,……借說部之體載,寫當代之狀況。語皆有本,不敢虛誣?!彼抉R遷“善善惡惡,不虛美,不隱惡”的實錄法是后世正史的典范。蔡東藩所著雖是通俗演義,對家國天下的憂患意識亦使他直追司馬遺風,頗有良史風骨,于此可見,亦無怪乎軍閥武夫為之懼,出以威脅之劣行!
蔡東藩在歷史編纂法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的著作雖以“演義”為名,并不相沿所謂“演義體”。他不滿意《三國演義》之類的演義書,說:“若羅氏所著作之《三國志演義》則膾炙人口……價值益增。然與陳壽《三國志》相勘證,則粉飾者十居五六?!_氏第巧為烘染,悅人耳目,而不知以偽亂真,愈傳愈訛,其誤人處不少也?!辈淌现靶卵萘x”,文筆力求通俗,敘事端在真實;于通俗歷史別開新途。蔡氏著書博覽群籍,廣搜史料,間入稗史遺聞,不過修飾文字,敷衍情節,要不得脫離歷史正軌。很適于普及歷史知識,供社會教化之助。對“新演義”體固不得以小道視之,而當譽之通俗史類,并堂皇列位于史部之一目。后之以歷史為題材而著筆為歷史小說者,何不取法乎此?等而下之,其戲說歷史,褻瀆歷史者流,亦當自愧于先賢!
蔡東藩以十年寒窗之功,囊括兩千余年史事,成《歷朝通俗演義》11部600余萬字,其有功史學自不待言!
15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5分)
A.由于蔡東藩在寫《民國演義》時堅持其正直的史德秉筆直書,“寫當代之狀況”、“語皆有本”,使“軍閥武夫為之懼”,而遭到軍閥的恐嚇。
B.蔡東藩一生正處在中國近代歷史發生巨變的時代,他經歷豐富,對一些驚天動地的事件目見耳聞,否則,《歷朝通俗演義》無法具有真實性。
C.蔡東藩的“新演義”體與傳統的《三國演義》等“演義體”歷史小說不同,他完全采自正史,力求通俗,不修飾文字。
D.蔡東藩認為羅貫中的《三國志演義》“巧為烘染,悅人耳目,而不知以偽亂真,愈傳愈訛,其誤人亦不少也” ,不適合“供社會教化之助?!?br/>E.作者認為《歷朝通俗演義》應列入史學著作之中,作為歷史小說的范例,應該效法,而那些戲說歷史、褻瀆歷史的人相比之下應當慚愧。16作者認為蔡東藩“具有儒家學者三項標準的優秀品格”,請結合文章簡要概括這些品質。(6分)
答:
17蔡東藩在歷史編纂法方面做出了哪些重要貢獻?請分條陳述。(7分)
答:
。
18蔡東藩以十年寒窗之功,囊括兩千年史事,成《歷朝通俗演義》11部600余萬字,你認為影響他寫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請結合文本談談你的看法。(8分)
答:
。
五.語言運用(10分)
19.按要求將下列稱呼歸類:(2分)
不才 殿下 令尊 足下 寡人 在下 犬子
①謙稱:
②敬稱:
20.請在下列關聯詞語中,選取最恰當的3個,分別填入句子的空格中。(3分)
① 古代的一些現實主義作家,并不完全是唯物主義者,但是他們 ② 是現實主義者,思想中就不能不具有唯物主義成分, ③ 他們能夠從藝術描寫中反映出一定的客觀現實。
A.既然 B.不管 C.盡管 D.無論 E.既而 F.因而 G.然而
① ② ③
21.仿照下面示例,從備選人物中選取一位寫一段感言。要求:①符合人物的身世經歷、成就貢獻或思想精神;②至少使用一種修辭手法,修辭、句式、人稱可與示例不同;③不少于50字。(5分)
示例:諸葛亮:你,一顆忠心,兩朝元老,三顧茅廬而三分天下;五丈原頭,八卦陣中,六出祁山而七擒孟獲。赤膽忠心,足智多謀,助他人之霸業,成自己之威名。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備選人物:孔子 莊子 司馬遷 陶淵明 李白 魯迅
六、作文(60分)
22.閱讀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作文。
古時候有個漁夫,是出海打魚的好手??伤麉s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愛立誓言,即使誓言不切實際,一次次碰壁,也將錯就錯,死不回頭。
這年春天,聽說市面上墨魚的價格最高,于是便立下誓言:這次出海只捕撈墨魚。但此次漁汛遇到的全是螃蟹,他只能空手而歸。上岸后,他才得知,現在市面上螃蟹價格最高。漁夫后悔不已,發誓下次出海一定只打螃蟹。?
第二次出海,他把注意力全放到了螃蟹上,可這一次遇到的卻全是墨魚。他只好又空手而歸。晚上,漁夫躺在床上,十分懊悔。于是,他又發誓:無論遇到螃蟹,還是墨魚,他都捕撈。
可第三次出海,墨魚、螃蟹,漁夫都沒有遇到,他遇到的只是馬鮫魚。于是,漁夫再一次空手而歸。
漁夫沒有趕上第四次出海,就在自己的誓言中饑寒交迫地離開了人世。
請以“目標與現實”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得抄襲。
武威五中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五月月考試卷
高二語文答案
15.(1)A E (選A得3分;選E得2分;選D得1分,選BC不得分)
(B、“不然,《歷朝通俗演義》無法具有真實性”,說法有欠妥當,《歷朝通俗演義》涉及不同朝代,其真實性來自于史書,并非全是作者的目見耳聞。C、“完全采自正史,力求通俗,毫不修飾文字”的說法不當,原文有“間入稗史遺聞,不過修飾文字”。D、“不適合”“供社會教化之助”的說法欠妥,在原文中蔡東藩批評羅貫中的話主要是就《三國演義》一書的歷史的真實性來說的,沒有說它不適合“供社會教化之助”。)
19.①謙稱:不才 寡人 在下 犬子
②敬稱:殿下 令尊 足下命題人:張建龍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個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將個不同的小球放入個盒子中,則不同放法種數有 ( )
A. B. C. D.
2.共個人,從中選1名組長1名副組長,但不能當副組長,不同的選法總數是 ( )
A. B. C. D.
3.在100件產品中有6件次品,現從中任取3件產品,至少有1件次品的不同取法的種數是 ( )
A. B.CC C.C-C D.A-A
4.且,則乘積等于 ( )
A. B. C. D.
5.在的展開式中的常數項是 ( )
A. B. C. D.
6.從6名志愿者中選出4人分別從事翻譯、導游、導購、保潔四項不同的工作,若其中甲、乙兩名志愿者不能從事翻譯工作,則選派方案共有 ( )
A.280種 B.240種 C.180種 D.96種
7.要排一張5個獨唱節目和3個合唱節目的演出節目表,如果合唱節目不排頭,并且任何兩個合唱節目不相鄰,則不同排法的種類是 ( )
A.A88 B. A55·A33 C.A55·A35 D.A55·A38
8. 從5位同學中選派4位同學在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參加公益活動,每人一天,要求星期五有2人參加,星期六、星期日各有1人參加,則不同的選派方法共有( )
A.40種 B.60種 C. 100種 D. 120種
9.某城市新修建的一條道路上有12盞路燈,為了節省用電而又不能影響正常的照明,可以熄滅其中的3盞燈,但兩端的燈不能熄滅,也不能熄滅相鄰的兩盞燈,則熄燈的方法有( )
A.種     B.種    C.種     D.種
10.已知(+)n展開式中,各項系數的和與其各項二項式系數的和之比為64,則n等于( )
A.4 B.5 C. 6 D.7
11.已知=( )
A.180 B.-180 C.45 D.-45
12.的二項展開式中,有理項共有 ( )
A 項 B. 項 C. 項 D. 項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 填空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13.已知f(x)=g(x)+2,且g(x)為奇函數,若f(2)=3,則f(-2)= 。
14.某單位有7個連在一起的停車位,現有3輛不同型號的車需要停放,如果要求剩余的4個空車位連在一起,則不同的停放方法有 種。
15.的展開式中含項的系數是___________。
16. 從班委會5名成員中選出3名,分別擔任班級學習委員、文娛委員與體育委員,其中甲、乙二人不能擔任文娛委員,則不同的選法共有_____種。(用數字作答)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74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7.(11分) 從4名男生,3名女生中選出三名代表,(1)不同的選法共有多少種 (2)至少有一名女生的不同的選法共有多少種 (3)代表中男、女生都要有的不同的選法共有多少種
18.(15分) 六人按下列要求站一橫排,分別有多少種不同的站法?
(l)甲不站兩端;
(2)甲、乙必須相鄰;
(3)甲、乙不相鄰;
(4)甲、乙站在兩端;
(5)甲不站左端,乙不站右端.
19. (12分)證明32n+2-8n-9能被64整除(n∈N).
20.(12分)已知,試求:
(1)各項的系數和; (2)的值; (3)奇數項的系數和。
21. (12分)已知的展開式前三項的系數成等差數列.
(1)求展開式中所有的有理項;
(2)求展開式中系數最大的項.
22. (12分)某一射手射擊所得的環數ξ的分布列如下:
ξ 4 5 6 7 8 9 10
P 0.02 0.04 0.06 0.09 0.28 0.29 m
(1)求m的值;
(2)求此射手“射擊一次命中環數≥7”的概率.
  
高二年級數學(理)五月月考試卷答案
(2)方法一:先把甲、乙作為一個“整體”,看作一個人,有種站法,再把甲、乙進行
方法二:首先考慮兩個特殊位置,甲、乙去站有種站法,然后考慮中間 4 個位置,由剩下的 4 人去站,有種站法,由分步乘法計數原理共有種站法.
故有≥1且≤1.
∵=,
由≥1,得≤3.
∵=,
由≤1,得≥2.
∴=2或=3,所求項分別為和.
22. (12分) 解:(1)根據射手射擊所得的環數ξ的分布列的性質,
可得m=1-0.02-0.04-0.06-0.09-0.28-0.29=0.22
(2)根據射手射擊所得的環數ξ的分布列,有
   P(ξ=7)=0.09,P(ξ=8)=0.28,P(ξ=9)=0.29,P(ξ=10)=0.22.
所求的概率為 P(ξ≥7)=0.09+0.28+0.29+0.22=0.88一、選擇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每小題2分,共計60分)
1、關于哲學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偉大的認識工具
B、哲學就是世界觀,世界觀就是哲學
C、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問題
D、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是對具體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2、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關系是( )
A、世界觀和方法認相互決定
B、方法論決定世界觀,世界觀體現方法論
C、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世界觀
D、世界觀和方法論相互影響
3.有人說哲學應該研究宇宙中的大問題,有人說哲學應該研究人生問題,也有人說哲學應該研究人類的認識問題。哲學研究的問題有許多,但___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
A.世界觀和方法論 B.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C.思維和存在 D.辯證法和形而上學
4.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哲學上的兩大陣營。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標準是( )
A.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
B.重視物質生活還是重視精神生活
C.對物質和意識哪個是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
D.承認物質的決定作用,又承認意識的能動作用
5.基督教“上帝目擊者”派曾在他們的網站上宣布:上帝示諭,2008年3月21日是世界末日。有意思的是,這個預言現在仍掛在其網站上!這一預言屬于( )
A.主觀唯心主義 B.客觀唯心主義 C.形而上學 D.不可知論
6.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直接理論來源是( )
A.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 B.德國的古典哲學
C.法國空想社會主義理論 D.英國的古典經濟學
7.鄧小平說:“我們黨用毛澤東思想教育了整整一代人,使我們贏得了革命戰爭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泵珴蓶|活的靈魂的基本方面包括( )
①實事求是 ②群眾路線 ③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④獨立自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自有人類以來,思想領域內的斗爭就一刻也沒有停止過,而哲學上的斗爭是最高形式的斗爭。這里說的哲學上的斗爭,最根本的是
A.物質和意識的斗爭 B.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斗爭
C.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斗爭 D.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斗爭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和發展的過程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產生了很多與馬克思主義一脈相承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偉大理論成果。回答9-10題。
9.下列屬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產物的科學理論有( )
①列寧主義②毛澤東思想③鄧小平理論④“三個代表”重要思想⑤科學發展觀⑥為人民服務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⑥
10.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從而產生偉大的科學理論,推動了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發展。這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有( )
①必須堅持共性和個性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②必須堅持理論和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③正確的意識能指導人們的實踐順利開展 ④科學理論決定實踐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下列現象中,屬于物質范圍的有( )
①電磁場 ②黨的基本路線 ③市場經濟 ④人腦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2.恩格斯說: “沒有運動的物質和沒有物質的運動一樣,是不可想象的?!边@說明( )
A.物質和運動是一樣的 B.物質是運動變化的,物質和運動不可分
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恒動無靜的 D.物質的運動是絕對的、有條件的
13.我國戰國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濫吞沒良田,十年九不收??な乩畋鶠橹卫硭迹珜d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變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災交織的局面。這一事例說明( )
A.人們可以利用對規律的認識,改變或創造規律,限制某些規律發生作用,直到變害為利
B.人們能夠利用對事物規律的認識,指導自己的行動
C.人們可以把成功經驗作為行動的向導
D.規律的存在和發生作用是絕對的、無條件的
14.“挑戰世界極限,雪域筑路,笑談今生何為天塹;飲馬長江源頭,高原奮戰,托起明天青藏通途?!边@是青藏鐵路建設者們青春無悔的誓言。這一誓言說明( )
A.只要人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什么樣的困難都可以戰勝
B.發揮主觀能動性必須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前提
C.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需要百折不撓的頑強奮斗精神
D.只要人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規律也是可以改變的
15.過去人們只知道把煤作為燃料,現在則可以通過煤的干餾,從中提取上百種化工產品,用于制作染料、藥品、化肥、塑料、合成纖維等,以滿足人類的不同需要。煤的使用價值被不斷發現說明( )
A.客觀事物是不斷運動變化的 B.人的認識隨著實踐的發展不斷深化
C.意識的能動作用是無限的 D.自然界的存在與發展是客觀的
16.目前,我國的遠程教育日益興盛。學習可以不去學校,而在家里通過計算機網絡直接參與學習的各個環節。這個事實表明( )
A.隨著科技發展,事物的聯系越來越不具有客觀性
B.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C.人們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的聯系,建立新的聯系
D.外部聯系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
17.中國歷史上的楚漢相爭,劉邦屢屢打敗仗,可是,垓下之戰這一次的勝利卻導致楚霸王自刎烏江。從哲學角度看,這說明( )
A.整體由部分構成
B.關鍵部分的性能有時會決定整體的性能
C.整體和部分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
D.整體的性能和狀態影響到部分
18.我國建設全面小康社會,要建立在解決溫飽問題、進入總體小康社會的基礎上。這主要說明的哲學道理是( )
A.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B.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
C.發揮主觀能動性要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基礎 D.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
19.“芳林新葉催舊葉,流水前波讓后波?!痹娭畜w現的哲理是( )
①事物的變化就是發展 ②運動和靜止是辯證統一的
③新事物是符合事物發展前途,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遠大發展前途的東西
④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
A.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多年一貫制的課桌椅己無法適應孩子的身高和體重,為此,專家建議課桌椅也應按號碼進行劃分,讓學生們坐上合適的課桌椅。這唯物辯證法的( )
A.物質決定意識 B.與時俱進的發展觀
C.發展就是人認識的進步 D.事物之間的聯系是人創造的
21.老子說: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边@段話說明( )
A.萬事萬物都處在運動之中 B.一事物和他事物之間并不存在界限
C.必須在運動中把握事物 D.矛盾雙方相互依賴,互為存在條件
22.與“一趾之疾,喪及七尺之軀;螻蟻之穴,潰千里之堤”體現的哲理不一致的是( )
A.不積跬步,無以至干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B.塞翁失馬,焉知禍福
C.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D.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23.當今,科學技術是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自主創新是支撐一個國家崛起的筋骨。我們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科學技術發展的戰略基點和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上述材料所體現的哲理是( )
A.要堅持一分為二的矛盾分析法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C.主要矛盾對事物的存在與發展起決定作用
D.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
24.毛澤東同志指出: “彈鋼琴要十個指頭都動作,不能有的動,有的不動。但是,十個指頭同時按下去,那就不成調子。”這一論段中“學會彈鋼琴”的哲學寓意是( )
A.既要抓主流,又不能忽視支流
B.既要看到矛盾普遍性,又要看到矛盾特殊性
C.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D.既要抓重點,又要統籌兼顧
25.安全生產責任重于泰山,經濟發展必須建立在安全生產的基礎上。加強安全生產必須標本兼治、重在治本。標本兼治、重在治本體現的哲學道理是( )
A.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
B.事物的發展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
C.矛盾就是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
D.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我們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
26.“打蛇打七寸”,“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這一說法主要體現的哲理是( )
A.矛盾的主要方面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 B.要善于統籌兼顧,把握主流
C.要集中主要力量解決主要矛盾 D.矛盾雙方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27.一塊磁鐵有南極和北極之分,只有南極或只有北極的磁鐵是不存在的。這一事實說明( )
A.事物自身包含著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 B.事物之間都存在著相互依賴的關系
C.矛盾分析法是科學的工作方法 D.不同事物的性質是截然不同的
28.俗話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边@句話告訴我們 ( )
A.一切從實際出發是我們想問題辦事情的根本出發點、立足點
B.聯系是具體的、多樣的、有條件的
C.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其各自的特點
D.不同性質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解決
29.科技是一把雙刃劍。它會給人類社會創造“奇跡”,推動社會的發展,同時也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災難,禍害人間。這堅持 的矛盾分析方法( )
A. 一分為二 B. 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
C.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D.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結合
30.下列屬于發展的是( )
A.市場經濟體制代替計劃經濟體制 B.張三體重由54公斤增加為56公斤
C.汽車由起點站到終點站 D.氣溫由10度上升為15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31、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條件有哪些?(6分)與以往哲學相比,在內容上有什么不同?(6分)
32、什么是物質?(4分)為什么說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6分)
33、 有人認為,因為意識是人腦的機能,所以有了人腦也就有了意識。請運用所學知識評價這一觀點。(8分)
34.分別回答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4分)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關系是怎樣的 (6分)
高二政治5月月考(理科)答案一.選擇題(共70分 每空2分)
1.細胞外液的主要陽離子是( )
A.Fe2+ B.K+ C.Na+ D.Ca2+
2.下列哪項不是由人體內環境成分明顯變化引起的病癥( )
A.浮腫 B.手足抽搐 C.貧血 D.尿毒癥
3.正常情況下,動物組織細胞從組織液中吸收氧氣的數量主要取決于( )
A.組織中氧氣的濃度 B.細胞膜上氧氣載體的數量
C.細胞液中二氧化碳的濃度 D.細胞中ATP的數量
4.下列物質中,可在血漿中找到的有( )
A.甲狀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質
B.氨基酸、麥芽糖、二氧化碳、鈉離子
C.蛋白酶、鈣離子、脂肪、葡萄糖
D.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膽固醇
5.人體內環境必須保持相對穩定狀態,才能保證組織細胞正常的生命活動。下列各項生理活動中,與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無直接關系的是( )
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 B.血液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使呼吸加快
C.血液運輸養料和廢物 D.食物殘渣形成糞便排出體外
6.在下列物質中,不參與人體內環境組成成分的是(   )
A.血紅蛋白  B.葡萄糖  C.二氧化碳和氧  D.氨基酸
7.血漿中水的來源是(  ?。?br/>A.組織液    B.消化道、組織液、淋巴
C.淋巴和組織液 D.消化道和組織液
8.血細胞、肌細胞,和淋巴細胞所處的內環境依次是:( )
A.血漿、體液和體液 B.血液、體液和淋巴
C.血漿、組織液和淋巴 D.血液、細胞外液和體液
9下列各項中不屬于影響穩態的因素是( )
A.溫度  B.酶  C.pH D.滲透壓
10下列哪項敘述適于描述穩態的生理意義( )
A.使體溫維持相對穩定
B.使體液的PH值維持相對穩定
C.使內環境的滲透壓維持相對平衡
D.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11下列關于內環境穩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內環境的理化性質是相對穩定的
B.內環境穩態是由體內各種調節機制所維持的
C.內環境的理化性質是恒定不變的
D.內環境穩態不能維持,機體生命活動就會受到威脅
12下列有關穩態生理意義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穩態有利于酶促反應的正常進行
B.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C.當穩態遭到破壞時,可導致疾病發生
D.當血液成分穩定時,人一定不會發生疾病
13“人類不能生活在純氧的環境中”,這一敘述是( ?。?br/>A、不對的,因為身體細胞需要氧,以氧化有機物獲得能量
B、不對的,因為人體所吸收的純氧經呼吸道進入血液時,已有許多CO2產生,不影響呼吸的調節。
C、對的,因為血液中應有適量的CO2作為調節呼吸作用的物質
D、對的,因為純氧會使身體細胞的氧化作用太劇烈,而無法維持恒定性
14、組織液大量積累在組織間隙會導致組織水腫,下列各項不引起組織水腫的是
A、營養不良,血漿蛋白含量減少 B、花粉過敏引起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
C、腎小球腎炎導致蛋白尿 D、食物過咸導致血漿滲透壓增高
15一只正在發育的桃子被蟲蛀了,結果桃子停止了生長,這說明蟲蛀的部位是( )
A.種子 B、外果皮 C、中果皮 D、內果皮
16、下列生產措施中與植物激素無關的一組是( )
①培育無籽番茄 ②培育無籽西瓜 ③果樹整枝修剪 ④帶芽的枝條扦插 ⑤移栽植物時剪去部分葉片 ⑥棉花摘心
A、①③ B、②④ C、⑤⑥ D、②⑤
17、棉花長到一定的高度后,摘去頂芽,側芽就發育成枝條。這說明( )
A、頂芽產生的生長素運向側芽 B、原頂芽不再向側芽運送過量生長素
C、頂芽摘除后,側芽開始分泌生長素 D、頂芽摘除后,側芽大量分泌生長素
18、生長素對植物生長的作用,一般地說( )
A、高濃度和低濃度都促進生長 B、高濃度和低濃度都抑制生長
C、高濃度抑制生長,低濃度促進生長 D、高濃度促進生長,低濃度抑制生長
19、要得到番茄無籽果實,需將一定濃度的生長素溶液涂抹在該花的柱頭上。處理該花的時期和條件是( )
A、花蕾期,不去雄蕊 B、花蕾期,去掉雄蕊 C、開花后,不去雄蕊 D、開花后,去掉雄蕊
20、頂端優勢現象的原因是( )
A、頂端陽光充足有利于生長 B、頂端蒸騰作用強,水肥多
C、頂端產生生長素多促進生長 D、頂端產生生長素向側芽運輸,抑制側芽生長
21、對生長素生理作用概括不準確的是( )
A、生長素能促進果實成熟 B、生長素能促進扦插枝條生根
C、生長素能促進果實發育 D、生長素能促進植物生長
22、植物生長素促進植物生長的原因是( )
A、促進細胞分裂 B、促進細胞縱向伸長生長 C、促進細胞的分裂生長 D、促進細胞的彎曲
23、可以證明生長素低濃度促進生長,而高濃度抑制生長的例子是( )
A、植物的向光性 B、頂端優勢
C、生長素集中在生長旺盛的部位 D、生長素促進扦插枝條生根
24、讓不易生根的植物枝條生根,可用一定濃度的生長素溶液浸泡插枝的( )
A、上端 B、中部 C、下端 D、兩端
25.下列是關于生長素的有關實驗,全部給予右側光照結果不向光彎曲生長的是 ( )
A.(2)(3)(5) B.(2)(3)(5)(7)
C.(2)(3)(5)(6)(7) D.(2)(3)(5)(6)
26.下列有關人體內環境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內環境的化學成分中有葡萄糖、無機鹽、激素、尿素等物質
B.內環境的主要成分之間的關系可表示為:血漿   組織液→淋巴→血漿
C.心肌細胞生活的內環境是血漿
D.細胞可直接在內環境中獲取營養
27.用燕麥胚芽鞘及幼苗⑦⑧進行如下實驗,一段時間后,會引起彎曲現象的是(→表示單側光)()
A.②⑤⑦ B.①②③⑤⑧ C.①③④⑥⑦ D.②⑤⑧
28、下列對植物激素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它在植物體內含量極少 B、它對植物生命活動具有調節作用
C、它是植物體一定部位產生的 D、它的化學本質是吲哚乙酸
29、把成熟的蘋果與未成熟的香蕉密封在一起,可促使香蕉成熟,是由于蘋果放出了( )
乙烯 B、赤霉素 C、脫落酸 D、細胞分裂素
30、細胞分裂素不存在于( )
A、莖尖 B、根尖 C、成熟的果實 D、萌發的種子
31.如右圖所示,用燕麥胚芽鞘進行實驗,一段時間后,會引起彎曲現象的是
A.④⑤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
32.在方形暗箱的右側開一小窗,暗箱外的右側有一固定光源,在暗箱內放一盆幼苗,花盆能隨著下面的旋轉器水平勻速旋轉,但暗箱不轉,一周后,幼苗的生長狀況應為
33.科學家做過如下實驗:①把不含生長素的兩小塊瓊脂放在燕麥胚芽鞘下端(如圖所示);②把含生長素的瓊脂小塊放在一段燕麥胚芽鞘形態學上端,把另兩小塊不含生長素的瓊脂小塊作為接受塊放在下端;③把一段燕麥胚芽鞘倒轉過來,把形態學上端朝下,做同樣試驗。三個試驗都以單側光照射。經過一段時間后,接受塊A、B、C、D、E、F的成分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含生長素比②多,③含生長素比④多 B、①含生長素比②少,⑤含生長素比⑥多
C、③④⑤⑥小塊中,⑤含生長素最多 D、③④中生長素含量之和比⑤⑥中含生長素多
34.經實驗檢測出某一植株的不同器官對不同生長素濃度的反應如圖所示,橫坐標表示生長素物質的量濃度。根據實驗結果,可以獲得的( )
A、當生長素濃度為10-9mol.L-1時,抑制根的生長
B、若解除頂端優勢,應確保側芽的生長素濃度低于10-6mol.L-1
C、低濃度生長素促進根、芽的生長,高濃度生長素則促進莖的生長
D、根向地生長的原因是其背地側生長素濃度高于10-8mol.L-
35.下列有關頂端優勢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除去頂芽可促進側芽生長 B.頂端優勢現象表明了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
C.在林業生產中常需要保持頂端優勢 D.切除頂芽,切口涂以高濃度生長素,可以解除頂端優勢
二.非選擇題(每空1分 總30分)
31、植物激素的種類很多,其中發現和研究最早的是 。最早用實驗證實該物質確實存在的科學家是 。此外,目前公認的其他4種植物激素是 、 、 、 。
32.根據下圖所示實驗過程回答:
(1)甲圖中,供應塊是含生長素的瓊脂塊,接受塊是不含生長素的瓊脂塊。實驗結果,胚芽鞘C發生的現象___________。這一現象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圖中胚芽鞘D不能發生C的現象,這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實驗說明,生長素在植物體內的運輸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運輸方式是___________。
33、(每空2分)帕金森氏癥的主要癥狀表現為運動時不自主地震顫,患者十分痛苦。瑞典科學家卡爾松的研究表明,神經末梢中的“多巴胺”缺乏是帕金森氏癥的病因,并找到了“多巴”作為緩解該病的有效藥物,卡爾松因此獲得2000年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現在已知“多巴”可以在人體內轉化成“多巴胺”;而一種名為“利血平”的藥物可耗竭神經末梢中的多巴胺。為了驗證“多巴胺缺乏是引起運動震顫的原因”,請你依據所給的材料和用品來補充和完善實驗設計的方法步驟,并預測實驗結果。
(一)主要實驗材料和用品:小鼠、生理鹽水、用生理鹽水配制的一定濃度的利血平溶液、用生理鹽水配制的一定濃度的多巴溶液等。
(二)實驗步驟:
  (1)把生長發育狀況相同的健康小鼠分為數量相等的A、B兩組。
 ?。?)A組注射一定濃度的利血平溶液,B組注射等量的生理鹽水。隨后在相同的條件下飼養,觀察并記錄小鼠的運動狀況。
 ?。?)繼續實驗:A組______________________,B組______________________。繼續飼養,觀察并記錄小鼠的運動狀況。
(三)預測實驗結果:
  A組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組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右圖為人體某組織的一部分,據圖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體液的名稱: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
(2)以上B、C、D構成____________。
(3)人體內的細胞只有通過_______才能與外界環境間接地進行物質交換,而內分泌系統和神經系統對新陳代謝起著________作用。
35.如右圖,表示人體內的細胞與外界環境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過程。A、B、C、D表示直接與內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四種器官,①、②是有關的生理過程。據圖回答:
(1)內環境與A交換氣體必須通過的結構是_____________。
(2)②的過程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3)D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理科生物參考答案第Ⅰ卷
(滿分32分)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C:12 H:1 Cl:35.5 Na:23 Ag:108 Cu:64 N:14
O:16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6個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題2分,共32分)
1.工業上用硫酸和廢鐵屑制備硫酸亞鐵時,為了提高產品的質量,常采取的措施是 ( )
A.硫酸過量 B.鐵屑過量
C.硫酸和鐵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 D.需要用濃H2SO4
2.下列實驗中用錯試劑的是( )
A.用稀鹽酸清洗做焰色反應的鎳鉻絲 B.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C.用稀硝酸洗去殘留在試管壁上的銅 D.用堿石灰吸收氨氣中的水蒸氣
3.下列安全事故處理錯誤的是( )
A.使用水銀溫度計測量燒杯中水浴溫度時,不慎打破水銀球,用滴管將水銀吸出放入水封的小瓶中,殘破的溫度計插入裝有硫粉的廣口瓶中
B.誤食重金屬鹽,立即喝生牛奶或蛋清
C.不慎將濃H2SO4沾在皮膚上,立即用NaOH溶液沖洗
D.金屬鈉著火,立刻用砂子覆滅
4.右圖是制取、干燥和收集某氣體的實驗裝置,可用于( )
A.用Zn與稀H2SO4反應制H2 B.用CaO與濃氨水反應制NH3
C.用Cu與稀HNO3反應制NO D.用MnO2與濃HCl反應制C12
5.實驗臺上有下列儀器或用品:鐵架臺、鐵圈、鐵夾、三角架、石棉網、濾紙、燒杯、漏斗、分液漏斗、酒精燈、玻璃棒、量筒、蒸發皿、圓底燒瓶、火柴。只用上述儀器或用品,不能進行的實驗操作是( )
A.蒸發 B.萃取 C.過濾 D.蒸餾
6. 化學實驗室中常將溶液或試劑進行酸化,下列酸化處理中正確的是( )
A.檢驗C2H5Br中含Br元素時,將C2H5Br和NaOH溶液混合加熱后,加硫酸酸化
B.為提高KMnO4溶液的氧化能力,用鹽酸將KMnO4溶液酸化
C.鑒定待測溶液中是否含有Fe2+ 時,用硝酸酸化
D.鑒別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時,所加的氯化鋇溶液可以用鹽酸酸化
7.某學生想利用右圖裝置(燒瓶位置不能移動)收集下列氣體:①H2、②Cl2、③CH4、④HCl、⑤NH3、⑥NO、⑦NO2、⑧SO2,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
A.燒瓶是干燥的,由A進氣收集①③⑤
B.燒瓶是干燥的,由B進氣收集②④⑥⑦⑧
C.在燒瓶中充滿水,由A進氣收集①③⑤⑦
D.在燒瓶中充滿水,由B進氣收集②①
8.玻璃棒在實驗中一般有如下三種用途:攪拌、引流和蘸取溶液,下列實驗中至少用到其中兩個用途的是( )
A.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B.測定溶液的pH
C.物質的溶解 D.濃鹽酸與濃氨水相遇發煙
烴A分子的立體結構如右圖(其中C、H原子已略去);因其分子中碳原子排列類似金剛石故名 “金剛烷”,根據題中敘述和圖形回答以下9,10兩小題。
9.金剛烷分子中有
A.2個—CH3結構 B.4個—CH2—結構 C.4個結構 D.6個 結構
10. 22.下列錯誤的是
A.金剛烷分子式是C10H16 B.金剛烷分子中有4個六元環組成
C.金剛烷分子的一氯代物有4種 D.金剛烷分子的一氯代物有2種
11.能在KOH的醇溶液中發生消去反應的是
12.某有機物的結構式為它在一定條件下(左圖)能發生的反應有( )。
①加成 ②水解 ③酯化 ④氧化 ⑤中和 ⑥消去
A.②③④  B.①③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⑥
13. 已知乙炔(C2H2)、苯(C6H6)、乙醛(C2H4O)的混合氣體中含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8%,則混合氣體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
A.84% B.60% C.91% D.42%
14.下列每組中各有三對物質,它們都能用分液漏斗分離的是( )
A. 乙酸乙酯和水,酒精和水,植物油和水
B. 四氯化碳和水,溴苯和水,硝基苯和水
C. 甘油和水,乙酸和水,乙酸和乙醇
D. 汽油和水,苯和水,甘油和水
15.Fe3+和Cu2+能夠在濾紙上彼此分離開的原因是( )
A.飽和氯化鐵和硫酸銅已經分層
B.陽光照射使Fe3+和Cu2+能彼此分開
C.濾紙對Fe3+和Cu2+的吸附力不同
D.Fe3+和Cu2+在流動相溶劑中的溶解能力,擴散速度不同
16.某有機物的結構簡式為CH2=C(CH3)—COOH,它不能發生的反應的是( )。
A.加成反應 B.聚合反應 C.酯化反應 D.銀鏡反應
第Ⅱ卷
(滿分68分)
二、填空題(本題包括3小題,每空2分,共22分)
17.實驗室通常用二氧化錳和濃鹽酸反應制取氯氣寫出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濃鹽酸還可以和氯酸鉀發生反應制取氯氣寫出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氯氣具有較強的__________性。
18.測定銅合金中銅的含量,可以用稀硝酸來溶解樣品,也可以用雙氧水和稀鹽酸溶解樣品,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假設樣品中其他成分不與稀硝酸、雙氧水和鹽酸反應。
①寫出銅與稀硝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并標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銅與雙氧水、鹽酸的反應中氧化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有2 mol的H2O2參加反應,則電子轉移的物質的量是_______________。
③用雙氧水和稀鹽酸溶解樣品與用稀硝酸溶解樣品相比較,哪種更好?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稱取樣品的質量為a g,用足量的雙氧水溶解后,剩余殘渣經過洗滌干燥稱得質量是b g,則樣品中含銅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
19.色譜分析法是現代分離實驗技術中的一種,試回答下列問題:
(1)已知兩種有機色素A 與B混合在一起,經測定知A的極性比B強,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
A. 用溶解過濾法,B不溶A溶于水
B. 用重結晶法,A在水中的溶解度比B大
C. 用蒸餾法,因為A的熔沸點高
D. 用紙層析法,丙酮為展開劑,下端為A,上端為B
(2)紙層析法的原理是_________
A.萃取原理 B. 毛細現象 C. 蒸餾原理 D. 極性相似相溶原理 E.過濾
(3)在用紙層法進行層析操作時,為什么不能讓濾紙上的試樣點接觸展開劑?__________。
三、實驗題(本題包括3小題,每空2分,共46分)
20.電浮選凝聚法是工業上采用的一種污水處理方法下圖是電解污水裝置示意圖。
(1)根據污水凈化原理寫出陽極和陰極的電極反應:
陽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陰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最后底層積聚的一層沉渣是如何沉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一些懸浮物是怎樣形成浮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海帶中含有豐富的碘。為了從海帶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并進行了以下實驗:
請填寫下列空白:
(1)步驟⑥的目的是從含碘苯溶液中分離出單質碘和回收苯,步驟③和步驟⑥該步驟的實驗操作名稱分別是是 。
(2)步驟①灼燒海帶時,除需要三腳架、泥三角外,還需要用到的實驗儀器是
A.燒杯 B. 表面皿 C. 坩堝 D. 酒精燈 E. 干燥器
(3)步驟⑥是從含碘苯溶液中分離出單質碘和回收苯,還需經過蒸餾,指出下列實驗裝置中的錯誤之處。



(4)進行上述蒸餾操作時,使用水浴的原因是① ;
最后晶態碘在② 里聚集。
(5)步驟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
步驟④中的轉化還可以Cl2或雙氧水(H 2O2),請分別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
(6)步驟⑤中,某學生選擇用苯來提取碘的理由是 。
(7)請設計一種檢驗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還含有單質碘的簡單方法: 。
22.同學想通過下圖所示裝置(夾持裝置已略去)進行實驗,研究推斷SO2與Na2O2反應的產物。
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B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裝置D除了吸收過量的SO2外還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檢驗反應中是否有O2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Na2O2已反應完全,為確定C中固體產物的成分,甲設計如下實驗:
加Ba(NO3)2溶液 加足量稀HNO3
得出結論:產物是Na2SO4.
該方案是否合理____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三、實驗題(本題包括3小題,每空2分,共38分)
20.(1)陽極:Fe-2e-=Fe2+ 2H2O-4e-=4H++ O2↑ 4Fe2++10H2O+O2=4Fe(OH)3↓+8H+陰極:2H++2e-=H2↑
(2)Fe作為陽極,電解時生成Fe2+,Fe2+再被氧化生成Fe3+,Fe3+水解生成Fe(OH)3,Fe(OH)3具有吸附性,可將污染物吸附而沉淀下來。
(3)陰極產生H2氣泡,氣泡把污水中懸浮物帶到水面形成浮渣層。
21.(1)過濾 蒸餾
(2)CD
濃硫酸
沉淀不溶解
白色沉淀
C中的固體配成溶液一.選擇題(本題共13小題,每題4分,滿分52分。每題所給的選項中,有的只有一個是正確的,有的有幾個是正確的。將正確選項的序號選出填入題后的括號中。全部選對的得4分,部分選對的得2分,有錯選或不選的得0分) 1.關于機械波,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在傳播過程中能傳遞能量 B.頻率由波源決定
C.能產生干涉、衍射現象 D.能在真空中傳播
2彈簧振子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簡諧運動,在振子向平衡位置運動的過程中,逐漸增大的物理量是( )
A、振子所受的回復力 B、振子的位移
C、振子的速度 D、振子的加速度
3.圖1表示一個彈簧振子作受迫振動時的振幅與驅動力頻率之間的關系,由此可知( )
A.振子振動頻率為f2時,它處于共振狀態
B.驅動力的頻率為f3時,振子振動的頻率為f2
C.假如撤去驅動力讓振子作自由振動,它的頻率是f3
D.振子作自由振動時,頻率可以是f1、f2、f3
4.如圖2所示,是一個單擺(θ<10o),其周期為T,則下列正確的說法是( )
A.把擺球的質量增加一倍,其周期變小
B.把擺角變小時,則周期也變小
C.此擺由O→B運動的時間為T/4
D.擺球B→O時,動能向勢能轉化
5一質點做簡諧運動,先后以相同的速度依次通過A、B兩點,歷時1s,質點通過B點后再經過1s又第2次通過B點,在這兩秒鐘內,質點通過的總路程為12cm,則質點的振動周期和振幅分別為( )
A.3s,6cm B.4s,6cm C.4s,9cm D.2s,8cm
6.圖3是一列向右傳播的橫波在某個時刻的波形圖線,由圖線可知( )
A.質點a此時的速度是零
B.質點b此時向y軸正方向運動
C.質點c的加速度為正
D.質點d的振幅小于2cm
7.如右圖所示是觀察水面波衍射的實驗裝置,和是兩塊擋板,是一個孔,是波源,圖中已畫出波源所在區域波的傳播情況,每兩條相鄰波紋(圖中曲線)之間距離表示一個波長,則波經過孔后的傳播情況,下列描述中正確的是 ()
A.此時能明顯觀察到波的衍射現象
B.擋板前后波紋間距離相等
C.如果將擴大,有可能觀察不到明顯的衍射現象
D.如果孔的大小不變,使波源頻率增大,能更明顯觀察到衍射現象
8. 某質點做簡諧運動,其位移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式為x=5sin(cm),則下列關于質點運動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質點做簡諧運動的振幅為10cm B.質點做簡諧運動的周期為4s
C.在t = 4 s時質點的速度最大 D.在t = 4 s時質點的加速度最大
9. 下列關于簡諧振動和簡諧機械波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簡諧振動的平衡位置一定是物體所受合外力為零的位置。
B.橫波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由波源本身的性質決定。
C.當人向一個固定的聲源跑去,人聽到的音調變低了。
D.當聲波從空氣進入水中時,聲波的頻率不變,波長變長。
10.水平方向做簡諧運動的彈簧振子,其質量為m,最大速率為v,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振動系統的最大彈性勢能為mv2
B.當振子的速率減為時,此振動系統的彈性勢能為
C.從某時刻起,在半個周期內,彈力做的功可能不為零
D.從某時刻起,在半個周期內,彈力做的功一定為mv2
11.一質點做簡諧運動的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質點振動頻率是4 Hz
B.在10 s內質點經過的路程是20 cm
C.第4 s末質點的速度是零
D.在t=1 s和t=3 s兩時刻,質點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12.如圖4所示,在質量為M的木箱頂部用一輕彈簧懸掛質量均為m()的A、B兩物體,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平衡后剪斷A、B間細線,此后A將做簡諧運動。當A運動到最高點時,木箱對地面的壓力為( )
A. B.
C. D.
13.一列橫波沿x軸正向傳播,a、b、c、d為介質中沿波傳播方向上四個質點的平衡位置.某時刻的波形如圖甲所示,此后,若經過周期開始計時,則圖乙描述的是(  )
A.a處質點的振動圖象 B.b處質點的振動圖象
C.c處質點的振動圖象 D.d處質點的振動圖象
二.填空題(本題共4小題,共12分;將正確、完整的答案填入相應的橫線中。)
14.一物體沿x軸做簡諧運動,振幅為8 cm,頻率為0.5 Hz,在t=0時,位移是4 cm,且向x軸負方向運動,則用正弦函數表示的振動方程為 .
                                                                      
                                                                                  
15.某同學在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測量不同擺長情況下單擺的振動周期,并以L為橫坐標,為縱坐標,做出了圖線,如圖6所示,由此圖線可知重力加速度為 ?!                  ?br/>                                       
                                         
16細繩的一端在外力作用下從t=0時刻開始做簡諧運動,激發出一列簡諧橫波。在細繩上選取15個點,圖7中第一個圖為t=0時刻各點所處的位置,圖7中第二個圖為t=T/4時刻的波形圖(T為波的周期)。在圖7中第三個圖中畫出t=3T/4時刻的波形圖。
三、計算題(本題共3小題,共38分,解答時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17(8分)如圖8所示是一個單擺的振動圖象,根據圖象所給的數據,試求:
(1)振幅;
(2)周期;
(3)單擺的擺長;
(4)A、B、C三點所表示的對應位置中,在哪個位置上擺球的速度最大,在哪個位置上回復力產生的加速度最大?它們的方向如何? (g=10m/s2)
18.(10分)圖中的實線是一列簡諧波在某一時刻的波形曲線.經0.2s后,其波形如圖中虛線所示.設該波的周期T大于0.2s,求:
(1)由圖中讀出波的振幅和波長;
(2)如果波向右傳播,波速是多大?波的周期是多大?
(3)如果波向左傳播,波速是多大、波的周期是多大?
                                                                                                                    
19.(10分)如圖所示,甲圖為某波源的振動圖象,乙圖是該波源產生的橫波在某時刻的波形圖,波動圖的O點表示波源.問:
(1)這列波的波速多大?
(2)若波向右傳播,當波動圖中質點Q第一次到達平衡位置且向上運動時,質點P已經經過了多少路程?
高二物理答案
一選擇題
19.解析:(1)由振動圖象可知周期T=0.2 s,由波動圖象可知波長λ=0.2 m
則由波速公式可得
v== m/s=1 m/s.
(2)t1== s=0.4 s
在此之前P點已經振動了=0.1 s,
所以P點一共振動了0.4 s+0.1 s=0.5 s=5×=
可得P點經過的路程為
5×2A=5×2×0.05 m=0.5 m.
答案:(1)1 m/s (2)0.5 m
f2
f1
圖1
f/HZ
A/cm
f3
圖2
B
C
O
圖3
圖4
圖6
1
t=0
t=T/4
t=3T/4
圖7
圖8
x/cm
t/s
O 1 2 3 4
8
-8


B·一.選擇題(每空1分 共70分)
1.噬菌體的侵染實驗中,起決定作用的是
A.子代噬菌體的組裝和釋放 B.利用細菌的結構和原料,噬菌體DNA多次復制
C.利用細菌結構和原料合成噬菌體外殼蛋白質
D.噬菌體的DNA注入活細菌內
2.生物的遺體物質有細胞核遺傳和細胞質遺傳,細胞核遺傳是主要的,控制細胞核遺傳和細胞質遺傳的物質是
A.DNA和RNA B.DNA或RNA C.DNA D.RNA
3.DNA分子基本骨架的組成成分是
A.核糖、磷酸 B.脫氧核糖、磷酸、堿基
C.核糖、磷酸、堿基 D.脫氧核糖、磷酸
4.DNA分子的解旋發生在 過程中
A.復制 B.轉錄 C.翻譯 D.復制和轉錄
5.煙草、煙草花葉病毒,噬菌體中含有的物質,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核酸的種類依次是2、1、2 B.核苷酸的種類依次是8、5、4
C.五碳糖的種類依次是2、2、1 D.含N堿基的種類依次是5、4、4
6.胰島B細胞內某個DNA分子,已知在該DNA分子的一條鏈上G+C占60%,A占24%,則另一條鏈上A占整個DNA分子的堿基比例為
A.60% B.24% C.8% D.16%
7.用表示DNA,表示基因,c表示脫氧核苷酸,d表示堿基,下圖中四者關系中正確的是
A. b c d B.b c d C. c d b D.d c b
8.分析一個DNA分子時,發現30%的脫氧核苷酸含有腺嘌呤,由此可知該分子中,一條鏈上的鳥嘌呤含量最大值可占此鏈堿基總數的
A.20% B.30% C.40% D.70%
9.組成人體蛋白質的20種氨基酸所對應的密碼子共有
A.4種 B.20種 C.61種 D.64種
10.以DNA的一條鏈“—A—T—C—”為模板,經復制后子鏈是
A.—T—A—G— B.—U—A—G— C.—T—A—C— D.—T—U—G—
11.遺傳密碼位于
A.蛋白質分子上 B.DNA分子上 C.RNA分子上 D.信使RNA分子上
12.一條多肽鏈中有氨基酸1000個,則作為合成該多肽的模板信使RNA和用來轉錄信使RNA的DNA分子分別至少要有堿基多少個
A.3000個和3000個 B.1000個和2000個
C.3000個和6000個 D.2000個和4000個
13.揭示生物體內遺傳信息傳遞一般規律的是
A.基因的遺傳規律 B.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C.中心法則 D.自然選擇學說
14.噬菌體外殼的合成場所是
A.細菌的核糖體 B.噬菌體的核糖體
C.噬菌體基質 D.細菌核區
15.遺傳信息指的是
A.有遺傳效應的脫氧核苷酸序列 B.脫氧核苷酸
C.氨基酸序列 D.核苷酸
16.體現和實現遺傳信息的最后過程是在哪種細胞結構中進行的
A.線粒體 B.染色體 C.高爾基體 D.核糖體
17.用32P標記噬菌體的DNA,用35S標記噬菌體的蛋白質,用這種噬菌體去侵染大腸桿菌,則新生的噬菌體可含有
A.32P B.35S C.32P 和35S D.兩者皆無
18.一段多核苷酸鏈中堿基組成為30%的A.30%的C.20%的G.20%的T。它是一段
A.雙鏈DNA B.單鏈DNA C.雙鏈RNA D.單鏈RNA
19.具有100個堿基對的1個DNA分子區段,內含有40個胸腺嘧啶,如果連續復制兩次,則需游離的胞嘧啶脫氧核苷酸
A.60個 B.80個 C.120個 D.180個
20.若DNA分子的一條鏈中(A+T)/(C+G)=,則其互補鏈中該比值為
A. B. C.1 D.
21.在DNA分子的1條單鏈中相鄰的堿基A與T的連接是通過
A.氫鏈 B.一脫氧核糖—磷酸—脫氧核糖
C.肽鍵 D.—磷酸—脫氧核糖—磷酸
22.DNA組成分析表明下列的相關比值,其中有一個可變的
A.A/T B.G/C C.(A+T)/(G+C) D.(A+G)/(T+C)
23.某個基因含有6000個堿基,由它控制合成的一條肽鏈所含的肽鍵應是
A.999個 B.1000個 C.1999個 D.2000個
24.信使RNA上的三個相鄰堿基為AUG,那么此密碼子決定的氨基酸是
A.GUA(絡氨酸) B.CAU(組氨酸)
C.UAC(纈氨酸) D.AUG(甲硫氨酸)
25.真核生物染色體DNA遺傳信息的傳遞與表達過程,在細胞質中進行的是
A.復制 B.轉錄 C.翻譯 D.轉錄和翻譯
26.在同一草場,牛吃了草長成牛,羊吃了草長成羊,這是由于牛和羊的
A.染色體數目不同 B.消化能力不同
C.蛋白質結構不同 D.不同的DNA控制合成不同的蛋白質
27.在雙鏈DNA中,已知其中一條鏈,那么以它的互補鏈為模板,轉錄成的mRNA中應是
A.2.5 B.1 C.0.4 D.0.25
28.用某種酶處理轉化因子后,R型細菌不能再轉化成S型細菌,這種酶是
A.蛋白酶 B.分解多糖莢膜的酶 C.DNA酶 D.纖維素酶
29.下列有關遺傳物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A.DNA是所有生物的遺傳物質 B.真核細胞的DNA都以染色體為載體
C.遺傳是在親代、子代之間傳遞性狀 D.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
30.實驗室內模擬生物體的DNA的復制必需的一組條件是
①ATP ②DNA分子 ③酶 ④轉運RNA ⑤信使RNA
⑥游離的脫氧核苷酸 ⑦適宜的酸堿度 ⑧適宜的溫度
A.①②③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⑦⑧ D.②③④⑤⑥⑦
31.造成生物多樣性的根本原因是
A.蛋白質具有多樣性 B.酶具有多樣性
C.基因具有多樣性 D.性狀具有多樣性
32.關于“中心法則”含義的敘述錯誤的是
A.表示遺傳信息的傳遞方向 B.表示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過程
C.DNA只來自DNA的復制 D.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合成來控制生物性
33.切取某動物控制合成生長激素的基因,注入到某魚的體內,與其DNA整合后產生生長激素,從而使該魚比同種正常魚增大3——4倍,此項研究遵循的原理是
A.DNA——RNA——蛋白質 B.RNA——DNA——蛋白質
C.DNA——蛋白質——DNA D.RNA——蛋白質——RNA
34.編碼20種氨基酸的密碼子有
A.20種 B.61種 C.64種 D.4種
35.在下列過程中,發生堿基互補配對關系的是①復制②轉錄③翻譯④逆轉錄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姓名___________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30分)
1.組成DNA分子的基本單位是___________,每個基本單位由一分子__________,一分子________,一分子磷酸三部分組在;DNA分子由兩條鏈組成,這兩條鏈按___________方式盤旋成雙螺旋結構,這種結構為復制提供了精確的___________,通過______________保證了復制的準確性。
2.下圖是基因控制蛋白質的合成過程示意圖,請回答:
(1)圖示中,DNA的模板鏈是
(2)遺傳信息是指 分子[ ]鏈上的 排列順序
(3)轉運RNA的功能是
(4)圖示中DNA片段決定 個氨基酸,共需 個轉運RNA來運載
(5)圖示中細胞核內發生的過程叫做 ,核糖體上發生的過程叫
(6)圖中核糖體的信使RNA上相對運動方向是由 向
(7)該過程在下列哪種細胞中不能完成( )
A.胰腺細胞 B.腸黏膜細胞 C.成熟紅細胞 D.白細胞
(8)遺傳物質DNA主要分布在 ,也有一部分分布在 。
4.中心法則揭示了生物遺傳信息由DNA向蛋白質傳遞與表達的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1)a、b、c、d所表示的四個過程依次分別是 、 、 和 。
(2)需要tRNA和核糖體同時參與的過程是 (用圖中的字母回答)。
(3)a過程發生在真核細胞分裂的 期。
(4)在真核細胞中,a和b兩個過程發生的主要場所是 。
(5)能特異性識別信使RNA上密碼子的分子是 ,后者所攜帶的分子是 。
高二文科生物答案
(5)轉錄 翻譯 (6)左 右(7)C (8)細胞核 細胞質
4.(1)DNA復制 轉錄 翻譯 逆轉錄 (2)c (3)間(S) (4)細胞核
(5)tRNA(轉運RNA) 氨基酸一、選擇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每小題2分,共計60分)
1.學校組織義務勞動,某班班主任老師讓學生提出勞動量分配的方案。一個男生說:“所有的人都分配等量的勞動,這樣最公平。”一個女生反駁說:“這樣不公平,我們女同學力氣小,應該有差別地分配勞動量才公平?!睘榇耍蠹覈@“什么是公平”展開了激烈的討論。由此可見( ?。?br/>①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②生活處處有哲學
③哲學爭論的根源在于語言的含糊性④研究哲學問題可以指導我們更好地實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對世界觀、方法論、哲學三者之間關系說法表述正確的是 ( )  
①哲學既是世界觀的學說,又是方法論的學說
②要有世界觀和方法論就必須學習哲學
③不同的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不同
④科學的世界觀決定科學的方法論,二者構成哲學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3. 馬克思說:“哲學家并不像蘑菇那樣是從地里冒出來的,他們是自己的時代、自己的人民的產物,人民的最好、最珍貴、最隱蔽的精髓都匯集在哲學思想里。”這段話的哲學內涵是( )
A.任何哲學都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B.任何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
C.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了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
D.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時代變革的思想結晶
4.19世紀歐洲工人運動的發展需要一個科學理論的指導,從1845年開始,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工人運動的基礎上,進行了大量的創作活動,先后撰寫了《關于費爾巴哈的綱領》、《德意志意識形態》和《共產黨宣言》等光輝著作。材料所體現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是 ( ?。?br/>A.第一次實現了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統一
B.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 ‘
C.第一次實現了唯物辯證法的自然觀與唯物辯證法的歷史觀的有機統一
D. 哲學都是在批判神學的宗教思想中產生的
5.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其中“客觀實在”是( )
A.萬事萬物的總和 B.從萬事萬物中抽象出來的共同屬性
C.從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來的共同屬性 D.從社會事物中抽象概括出來的共同屬性
6.一個小偷,被別人抓住后為自己辯解說:“偷盜的我是剛才的我,現在的我已不是剛才的我?!彼挠^點( )
A.屬于辯證法,看到了運動的絕對性 B.屬于唯物論,看到了運動的客觀性
C.屬于詭辯論,否定了靜止的相對性 D.屬于唯心論,夸大了意識的獨立性
7、我國古代思想家荀子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而輟廣?!边@些話說明( )
A.規律的存在和發生作用可以由人的主觀意識決定
B.自然規律具有客觀性,社會規律不具有客觀性
C.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具有客觀性
D.規律是可以認識和利用的
意識具有能動作用,主要在人能夠能動的認識世界和人能夠能動的改造世界?;卮?—9題:
8、先設計后施工,才能建成樓房。這一事實說明( )
A.設計的構想是工程師頭腦中產生的 B.先有意識,后有物質
C.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 D.物質決定意識
9、席勒說:“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實現”。因此,參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能夠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悅、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審美水平、道德素養。這說明( )
A.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有指導作用 B.人能夠能動的認識世界
C.意識對于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 D.人類的意識具有能動性
10、狄德羅認為研究自然有三種方法,通過觀察搜集材料,通過思考把材料組合起來,通過實驗證實組合的結果。這蘊含的哲理是( )
A.認識的范圍局限于自然界 B.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C.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D.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11、從“發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學發展觀”的提出,從“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都要關注社會公平”。黨的十七大對發展觀和公平觀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說明( )
①真理都是具體的 ②認識都是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③認識到的真理總是在認識發展中不斷被否定 ④人類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12、為了應對互聯網的迅速發展,針對第一代互聯網數據包傳送格式設計時的局限性,世界互聯網工程組織設計并正式發布了面向下一代互聯網的數據包傳送格式。這表明( )
A.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B.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C.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D.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13、在平面內,若直線a⊥c,直線b⊥c,則a∥b;在空間中,若直線a⊥c,直線b⊥c,則直線a與直線b不一定平行。這說明( )
A.人們難以完全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 B.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反復性
C.真理具有客觀性 D.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
14.目前,國際互聯網發展很快,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在網上閱讀報刊、網上購物,并能在網上和遠隔千里之外的網友就一些問題展開討論,各述已見。這說明( )
A.世界上的任何兩個事物都存在著聯系 B.人們可以改變事物之間的聯系
C.人們可以改變事物的狀態,建立新的具體聯系 D.事物的聯系復雜多樣,人們無法具體把握
15、一些人為了追求眼前的經濟利益,不惜破壞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掠奪式開采資源。這種錯誤的做法,破壞了寶貴的自然資源和人們的生存環境。從辯證法角度看,上述事實說明( )
(1)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著一定的聯系 (2)事物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 (3)事物之間的聯系都是人創造出來的 (4)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系
A(1)(2)(3) B(2)(3)(4) C(1)(2)(4) D(2)(4)
16、“美索不達米亞、希臘、小亞細亞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為了耕地,毀滅了森林,但是他們做夢也想不到,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為不毛之地,因為他們使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積聚中心和貯藏庫?!倍鞲袼沟倪@段話告訴我們( )
(1)自然界是客觀的,人不能違背自然的客觀性 (2)要正確對待聯系的客觀性 (3)在把握事物時不能僅看到那些直接的、表面的和眼前的聯系,而忽視那些間接的、本質的和長遠的聯系 (4)做事情必須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
A(1) B(1)(2) C(1)(2)(3) D(1)(2)(3)(4)
17.老子說:“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這說明( )
A一切事物的變化發展都是先從量變開始的 B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C量的積累必然會引起質的變化 D事物的變化是量變與質變的統一
18、我國實行“一國兩制”,不會改變我國社會主義的性質,其哲學依據是( )
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C主次矛盾相互關系原理 D矛盾主次方面辯證關系原理
19、“經濟工作是我們一切工作的中心,同時要繼續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推動社會全面進步?!边@段話包含的哲學道理是( )
A分析問題既要看矛盾的普遍性,又要看矛盾的特殊性
B做工作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視次要矛盾
C辦事情既要著眼于整體,又不能忽視局部
D搞建設既要抓物質文明,又要抓精神文明
20、中醫講求辨證施治、對癥下藥。有時對同一類疾病根據不同病因施以不同療法,稱為“同病異治”,有時又對不同疾病根據相同的病理表現施以同一類療法,稱為“異病同治”。“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最突出的共同點是重視( )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 B意識的能動作用
C內因和外因的辯證關系 D從整體上把握現象之間的關系
21、江澤民同志強調:“理論創新,這是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要求。創新就要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實踐沒有止境,創新也沒有止境?!边@句話說明了( )
(1)辯證法就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創新的(2)要創新就要有批判和發展(3)要敢于突破與實際不相符合的成規成說,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觀念(4)要善于提出新問題,敢于尋找新思想,確立新觀念,開拓新境界
A(1)(2)(3)(4) B(1)(2)(3) C(1)(2) D(1)(3)(4)
22、魯迅先生說:“窮人絕無開交易所折本的懊惱,煤油大王哪會知道北方撿煤渣老婆子深受的酸辛,災區的饑民,大約總不會去種蘭花,像闊老太爺一樣……”這段話包含的歷史唯物主義的道理是( )
①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 ②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
③每個人的意識,要受到社會生活的制約,取決于他們的社會地位、生活環境
④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2009年3月27日至28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第一批總結暨第二批動員會議在北京召開?;卮?3—24題:
23、科學發展觀是改革開放偉大實踐的產物,同時它又指導我們不斷取得改革開放的新勝利。這一論述主要體現了( )
A.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的道理 B.社會歷史由人的目的決定的道理
C.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辨證關系 D.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辨證關系
24、從社會歷史觀的角度看,我國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哲學依據是( )
A.意識對于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
B.各種各樣的社會意識都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
C.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
D.社會意識總是落后于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
25、2008年以來,《社會救助法》、《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成品油價稅費改革方案》、《政府工作報告》等相繼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政府問政于民,問計于民成為我國政治生活的一大亮點。政府的這一做法( )
①堅持了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②符合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 ③說明政府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④說明政府是我國社會歷史的主體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6、公益廣告是奧運文化的一大亮點,朗朗上口的廣告語給人們的言行帶來了可喜的變化。從價值觀的角度看,這主要體現了( )
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處在永恒發展之中
B.意識具有能動作用
C.價值觀對人們的行為具有重要的驅動、制約和導向作用
D.社會意識都是先于社會存在的
27、下列新聞標題中屬于價值判斷是( )
A.美國加速印鈔給全球經濟帶來風險
B.溫家寶總理在遼寧調研考察
C.國務院辦公廳公布汽車、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D.中紀委監察部處理三鹿嬰幼兒奶粉事件的主要負責人
28、塑料袋的發明在一百多年前被視為“一次革命性的解放運動”,但現在卻被評為20世紀“人類最糟糕的發明”。這表明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 )
A.社會歷史性特征 B.實踐性特征 C.階級性特征 D.穩定性特征
29、“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民族英雄林則徐的這一詩句,不僅激勵了幾代中國人抗擊外國侵略、維護民族利益的斗爭精神,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仍是寶貴的精神財富。這句詩體現了對人的價值的評價是( )
①人的價值主要看他對社會的貢獻 ②人的價值不應考慮個人利益 ③對社會的貢獻大小決定了人的價值的高低 ④個人對社會的貢獻主要看精神貢獻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30、2009年3月30日,《人民日報》報道了張緒老人二十多年如一日把學習黨的理論、踐行黨的理論當做一個共產黨員的終生使命,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他把一切都無私地奉獻給黨、奉獻給祖國、奉獻給人民。他的事跡說明( )
①每個人經過奮斗都可以為社會作貢獻 ②實現人生價值必須全面提高個人素質 ③實現人生價值必須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需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 ④實現人生價值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確價值觀的指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30.某中學商二(1)班同學決定圍繞“水資源的節約使用”這一課題展開探究性學習。在調查中,同學們也了解到,當地一家大型企業,采取適當措施,使原先的“廢水”得到充分利用,水的重復利用率達到了90%以上。大大節約了水資源。
(1)材料中“廢水不廢”體現了唯物辯證法的什么哲學道理?(4分)
(2)節約水資源是每個公民的應盡職責。請你就制訂“家庭節約用水計劃”提兩項措施,并分別說明這些措施的哲學依據。(6分)
28.經過20多年的改革和發展,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中國人民終于擺脫了農產品長期短缺的困擾,圓了溫飽夢。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事物總是在矛盾中發展的,現階段農業發展又面臨著庫存增加、農產品增收緩慢的新問題,這一新問題與過去農產品短缺的問題有著本質的區別。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把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真正轉到以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的軌道上來,努力增加農民收入。這是現階段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根本出路,也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農業和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
請回答上述這段論述是如何運用矛盾分析方法的 (12分)
近年來,水資源利用中的民生問題引起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為此,我國政府加強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貫徹落實《水污染防治法》,規范取水許可管理,完善水資源綜合規劃,深化水價改革,加大政府投資力度,利用世界銀行貸款,推動了飲水安全、節水改造等民生水利工程建設。
運用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辯證關系原理分析材料。(8分)
24.據《半月談內部版》報道,二位北京客商想在山東沾化縣投資3000萬元建設大型的紡織項目,因該項目建設要毀占大面積棗園而遭縣政府拒絕。該縣負責人表示,我們需要招商引資實現GDP的快速增長,但我們決不要破壞生態環境的GDP,更不要砸老百姓飯碗的GDP。全縣50萬畝冬棗園不但是我們生態立縣的根本,更是全縣農民的“搖錢樹”。目前,沾化不僅利用棗園富了百姓,還在此基礎上建成了省級生態建設示范縣和國家AAA級旅游景區,產業結構實現了延伸和優化
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說明該縣“決不要破壞生態環境的GDP,更不要砸老百姓飯碗的GDP”這一做法的合理性。(10分)
高二政治(文科)5月月考試卷答案
32、(1)運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分析我國的農業和農村經濟。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
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5分)
②價值觀對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要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該縣政府“不要破壞生態環境的GDP,更不要砸老百姓飯碗的GDP”是堅持正確價值觀的具體表現。(5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法库县| 崇礼县| 涿鹿县| 临朐县| 平邑县| 河曲县| 县级市| 镇平县| 汕尾市| 杨浦区| 孙吴县| 临高县| 洮南市| 拉孜县| 东乡县| 九龙城区| 丹凤县| 肃宁县| 怀集县| 唐山市| 金乡县| 团风县| 平武县| 女性| 承德县| 天气| 安图县| 乌拉特前旗| 巴东县| 邳州市| 雅安市| 大连市| 师宗县| 凌源市| 喀喇| 桐城市| 汝阳县| 娄底市| 新兴县| 聊城市| 双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