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中國傳統工藝——剪紙小組內一起了解剪紙知識說說自己感興趣的剪紙知識剪紙小知識剪紙是在紙上通過剪刻鏤空成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美術形式之一,其作品從內容到形式豐富多彩,有鮮明的民族特點。中國民間剪紙的題材,主要為花、鳥、魚蟲、禽獸、瓜果,另外還有神話故事、民間故事、傳奇人物、戲劇人物等。一張彩紙、一把剪刀,就可以活靈活現地表現千變萬化的自然形態,隨心所欲地表達內心世界的美感。我們用剪刀代替筆,把我們所見的、所想的剪出來。寥寥數剪,日常用品、車船、花卉、果蔬、蟲魚、鳥獸、人物躍然紙上,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剪紙的制作過程:(1)折---剪紙前,應根據物品的特征,選擇適當的折法進行折疊。(2)畫---為了更好地把握住物體的形象特征,在剪紙前,應將所剪形象,在折好的紙上用筆輕輕勾出,然后再用剪刀依據輪廓線剪下。(3)剪---即是將畫在紙上的形象,用剪刀準確而流暢地沿輪廓剪下。一般采用陽刻和陰刻結合的技法,還可采用手撕。有些細部可用刻刀刻出。(4)貼---將剪刻好的圖形擺在白卡紙上,根據畫面的需要作小范圍的調整。如:在過于空洞的地方添加一些配景,將過于繁瑣的地方減去一些。最后根據需要,把剪下的紋樣,貼在顏色適當的紙上。并為自己的作品取個好聽的名字。剪刀、刻刀、樣稿、筆、紙張、尺子。彩紙、剪刀、刻刀、膠水、白紙、刻墊、鉛筆、橡皮等。剪紙工具溫馨提示要注意用剪安全,放好剪刀。同時要注意環境衛生,剪下的碎紙片要堆放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快樂大本營快樂大本營收獲大展臺1992年和1993年,瑞昌市被省文化廳和文化部授予“中國剪紙之鄉”稱號。2008年,瑞昌剪紙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5年3月,又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稱號。瑞昌剪紙老藝人傳授剪紙技藝瑞昌剪紙2007年,瑞昌組織知名剪紙藝人參加了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成果展活動,并現場進行了剪紙表演。2008年7月,又組織剪紙藝人去南昌參加由江西電視臺主辦的“情系奧運”現場展示剪紙技藝活動。2008年6月13日,瑞昌剪紙、瑞昌竹編參加了九江市“非遺”成果展,數位剪紙老藝人和竹編藝人在九江市鎖江樓風景點為游客進行了現場表演,剪紙作品被游客爭搶一空。2009年元宵期間,瑞昌竹編藝人帶著竹編藝術品,作為江西省唯一的“非遺”項目,赴北京參加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大展。2009年5月,瑞昌剪紙藝人,應邀赴德國黑森州進行文化交流活動,剪紙藝人現場創作展示的30余幅民間剪紙作品被德國友人珍藏。國慶期間,又應邀在北京機場參加“文化國門”旅游商品展銷活動,展出了一千幅剪紙作品。2010年元月,剪紙、竹編、百花帳等11幅作品參加由文化部在澳門舉行的2010年春節習俗展覽。2010年4月,國家級傳承人劉詩英等三名藝人創作10幅剪紙作品,參加6月份由農業部、文化部、中國文聯主辦的中國農民藝術節。5月份,選送的剪紙作品《八十七神仙圖》參加由中國文聯舉辦的“首屆中國剪紙藝術節”暨第十屆山花獎評選活動,榮獲銀獎。劉詩英創作的剪紙作品獲得二等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瑞昌剪紙、瑞昌竹編項目和劉詩英、田先敏兩位藝人參加由文化部和山東省政府主辦的“中國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劉詩英現場創作剪紙作品受到央視網等眾多媒體和群眾的格外關注。2010年11月19日至20日,瑞昌剪紙和瑞昌竹編項目受邀參加首屆鄱陽湖國際生態文化節。2011年5月29日至6月11日,瑞昌竹編項目參加在成都舉辦的“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共展出瑞昌竹編工藝品70余件。文化部“非遺”司領導和省文化廳王曉慶副廳長參觀瑞昌竹編工藝品,并給予了很高的評價。2011年6月底,為慶祝建黨九十周年“雙百”人物剪紙展,瑞昌特組織創作了200幅“雙百”人物剪紙作品,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中國文化報》、人民網、江西衛視、《江西日報》等全國十幾家新聞媒體相繼進行了報道。瑞昌剪紙課后作業上網搜集關于瑞昌剪紙的資料,了解瑞昌剪紙的歷史和新的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