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綜合實踐活動調查家鄉環境一、活動背景隨著開封市創建全國衛生城市的成功,城市及周邊環境令人耳目一新,城市的市容市貌變干凈了,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增強了,但仍然存在一些地方的環境、空氣、水等污染,這些問題令人堪憂。保護環境已經成為我們每一個市民自覺的重要任務。學生是以后開封的主人,每一位學生應該負擔起保護家鄉的責任。結合我們書上第二單元的綜合性學習,調查家鄉環境,作為老師,應該引導他們從小形成環保意識,養成環保習慣。2015年三月初,網上柴靜調查制作的紀錄片《穹頂之下》在網上創造了很高的點擊率,我當時看了以后也很受震撼,組織全班學生進行觀看,大家對保護環境有了更深的認識。正好我們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材中編寫有“調查家鄉的環境”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意為喚醒學生的環保意識。因此,我和學生商量將我們這次綜合實踐課主題定為“調查家鄉環境”。二、活動目標1、通過觀察、調查家鄉的環境,增強學生保護周圍環境的意識,為保護家鄉環境出謀獻策。2、采用教師,家長,學生相結合的方式,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善于思考,有所發現,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培養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3、掌握觀察、比較、實地考察等基本方法。通過交流、展示,提高學生的口頭與書面表達能力。4、培養學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處理信息、運用資料的能力。5、使學生的學習由封閉走向開放,使他們能大膽表述、善于傾聽、互相切磋、共享成果。三、學情調查本次活動的開展對象是三年級學生,低年級時我們只開展過一些小型的簡單的易操作的活動,如:展示牌、標語等。針對三年級學生的特點,我們準備開展調查研究活動,但此次活動是綜合性活動的起步階段,學生年齡小,解決問題能力有限。四、活動重點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開展對家鄉環境的調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五、課時分配課內:3課時;課外:1課時六、活動準備1.自愿組合確定活動主題后,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環境和興趣、愛好,自由組合成調查小組,然后推選出小組長,并明確小組中各人員的分工。2.設計名片研究小組組成后,組員們為了聯系方便,互相抄錄電話號碼和家庭地址,討論給自己的小組提個名字、設計口號。3.信息收集通過發動、宣傳,使家長都愿意做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導師。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雙休日在家庭導師的指導下開展調查研究,首先圍繞主題收集資料。同學可以去圖書館、新華書店等處尋找??梢酝ㄟ^書報、上網查閱,可以拍成照片。各個組員還可以在市區內外實地觀察,在集市、廣場等地方對群眾進行了采訪和宣傳。4.教師,家長準備相機,及各個小組設計的活動表格打印,或手寫。七、活動過程第一階段:確立主題、子課題觀看柴靜制作的紀錄片《穹頂之下》,引導學生談談親身感受,有的說:“前段時間霧霾嚴重,我們都無法正常活動,體育課,大課間都不能上,只能待在教室里。“有的說:“老師,那天早上我們來上學,霧霾特別嚴重,前方一米以外就看不清東西了,那臺爸爸開車除了打開車燈,開的速度也特別慢?!蔽翼槃菀龑W生思考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如果我們今后不保護環境,那今后我們的生活環境狀況只會越來越糟糕。同學們一致認為保護環境非常重要。這時我引導學生關注:為了更好的保護環境,首先大家要先了解我們家鄉的環境狀況,如:空氣和水是不是受到污染?花草樹木是增多了還是減少了?人們為保護環境做了什么?讓我們開張一次調查家鄉環境的活動,以小組為單位,搜集與家鄉環境有關的資料,然后在班上進行交流和展示。同時聲稱本次活動的主題——“調查家鄉環境”(板書活動主題)這次主題確立以后,經過大家討論研究,決定從“城市的空氣污染狀況”,“城市的水污染狀況”,“垃圾分類”,“校園周邊環境”,“城市的環境綠化”“一次性餐具的使用情況”六個方面去調查。第二階段:分組、制定活動方案1分組、確立小組長子課題確立后,根據子課題分成六個小組。我為學生提出小組長具備的條件:組長要有團隊意識和奉獻精神。有責任心,樂于助人。能帶領全組成員一到學習研究,協調組內成員關系,有解決問題的能力。組長確定后,其余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自由結合選擇小組,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在組合小組時,我建議一般遵循一組六到八人,男女生均衡,關注被遺忘的同學,引導鼓勵他們,讓組長吸納他們。做到全員參與,凸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特點:讓每個孩子都快樂,讓孩子在實踐中成長。2指定活動方案在制定活動方案的過程中我側重于策略上的指導,同時強調:小組成員之間既要有分工,更要有合作,并關注計劃活動時間、活動路線、注意事項等,給談們提出可行性建議。(看,這就是在小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指定的活動計劃)第三階段:實施過程、方法指導各小組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根據分工,分頭開始行動。在活動期間我對各小組的活動以電話,校信通或班級微信圈的形式進行指導,讓其順利完成任務?;顒訒r間為兩周,期間讓完成較好的小組為同學們展示,讓其他組學習他們的先進經驗。采訪時要選出采訪對象,設計采訪計劃,做好采訪記錄。學生注意采訪時帶上筆,筆記本,照相機,把相關材料保存好,以便以后整理。在這個過程中我隨時關注學生的活動動態,和進展情況。目的是不斷修正和整理所獲取的資料信息,使研究內容更清楚更有條理。在和學生交談時,讓他們說說都做了哪些工作?最大的收獲是什么?遇到那些困難?怎樣解決的······學生在交流中能主動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問題。通過查找不足,進行彌補,重新調查。鼓勵學生制作和自己調查主題相關的手抄報,寫出活動的心得體會,作文,日記等,并在家長的幫助下把錄制的視頻資料進行制作。學生年齡小,活動的開展一定要征得家長的同意和支持。為活動的正常進行提供安全保證。為不愿參加的孩子鼓勁,告訴他們做什么并不重要,關鍵是積極參與。組長帶領組員進行上商議,選擇富有特色的形式進行成果的匯總和展示。(這是他們的采訪記錄和采訪視頻)第四階段:整理活動成果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小組按自己的活動計劃表,對搜集的相關材料,調查訪問到的內容進行總結,填寫自己的活動感受,為下一步的成果展示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第五階段:成果匯報展示孩子們按自己小組協商的成果方式進行展示,在小組展示的過程中,我帶領其他小組對其展示的成果進行評價,評價以吸取先進經驗為主。下面我簡單介紹一下其中幾個小組的精彩展示。在呈現活動成果展示這一環節時,有的錄制的采訪視頻進行播放,然后組員談感受。有的制作的宣傳海報,把采訪時拍攝的照片,和自己參加活動時的感受圖文并茂的貼出來,有的把調查的結果和自己查找的資料相結合制作的手抄報,還有的把自己在活動中拍的照片和上網查找的圖片粘貼成冊,進行對比式說明。展示完后,根據各小組的成果評選出“最佳創意小組”,“優秀小記者”“優秀環保宣傳員”“勇敢的小衛士”“環保小標兵”等,舉頒獎儀式。八、活動效果通過此次活動的開展,同學們收獲很多,對家鄉環境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學生的探索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行為習慣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大家從中領悟到了實踐活動的重要,作為小學生,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不亂丟垃圾,力所能及的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美化我們的校園,家園,把我們的家鄉建設得更加美麗。只要我們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大家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就一定能為社會,為自己留下一片碧水藍天。九、活動反思我們的孩子雖然稚嫩,但是他們在活動中充分展示自己各方面的才能令我們刮目相看,如:創新思維、繪畫才能、交際才能、動手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等,這樣的綜合性學習不僅激發了他們的環保興趣,加強了他們環保意識,還讓每一為組員都體驗了成功的情感。通過活動,學生懂得環境與人們的生活習慣有關,因此,不僅自己,而且帶動身邊的親人、朋友在生活的小事中注意保護環境,學生的變化受到家長的好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