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綜合實踐活動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 ——采訪指導課 傳統佳節 端午 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因為端午節是在農歷的五月五日,是三個重要的中國節慶之一,其他兩個分別是中秋節和農歷新年。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家家吃 粽子成了很多人記憶中美好的往事。 端午節已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令人欣慰。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各種傳統文化 形式,它是民族智慧的體現。 紀 念 屈 原 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北周宗懔《荊楚歲時記》的記載。據說,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后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絲粽子于水中,以驅蛟龍。 端午節的來歷 屈原投江之后,老郎中將雄黃酒倒入江中,以藥暈魚龍, 一會兒,水面果真浮起一條蛟龍。人們把這條蛟龍扯上 岸,抽其筋,剝其皮,再用雄黃酒抹七竅。 據說這就是日久端午節飲雄黃酒的來歷。 禳解、祛除及避五毒 ?? 五毒 如上所述,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惡日,在民間信仰中這個思想一直傳了下來,所以才有種種求平安、禳解災異的習俗。其實,這是由于夏季天氣燥熱,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蟲繁殖,易咬傷人,所以要十分小心,這才形成此習慣。種種節俗,如采藥,以雄黃酒灑墻壁門窗,飲蒲酒等,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于身體健康的衛生活動。端午實在可算是傳統的醫藥衛生節,是人民群眾與疾病、毒蟲做斗爭的節日。今天這些衛生習俗仍然是應發展,并應弘揚傳承的。 端午習俗避五毒:民間認為五月是五毒(蝎、蛇、蜈蚣、蜘蛛、蟾蜍) 出沒之時,便以各種方法以防其害。一般 在屋中貼五毒圖,再用五根針刺于五毒之上,即認為毒物被刺死,這是一種辟邪術遺俗。含驅毒防病之意。 端午插艾不僅是節日中的點綴,更具有一定的科學根據。 《荊楚歲時記》:“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 艾是菊科草本植物,其莖葉含揮發性芳香油,可驅蚊蟲, 凈化空氣。它還可入藥,具有理氣血、祛濕寒的功能。 當時楚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尸體。 競渡之習,盛行于吳、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臺灣開始有龍舟競渡,當時臺灣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 現在臺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香港有競渡,近來英國人也有仿效中國人的做法,組織鬼佬隊,進行競賽活動。 我們過端午,是對遠古流傳下來的民族精魂的呼喚。 活動方案回顧 1、有關端午節的由來 2、了解各地過端午節的習俗 3、調查一些家長過端午節包粽子的情況 4、端午節有關賽龍舟的研究 5、端午節風俗習慣掛艾草菖蒲的研究 6、搜集有關端午節的詩詞 《天堂的勺子》 Page ? 18 詩詞小組 傳統文化 民族智慧 龍舟小組 粽子小組 歌謠小組 合 作 組 小 活動回顧 確立主題 成果展示 活動評價 活動實施 方案設計 第六周 第十周 關于 采訪 ? 采訪前 采訪后 采訪中 采訪的三個階段 探究小主題 采訪目的 采訪對象 采訪時間 采訪地點 人員分工 采訪________ 拍照攝影________ 其他_________ 記錄________ 資料整理________ 工具準備 問 題 設 計 注意事項 采訪計劃表 ______小組 如何設計 采訪問題? 端午 探究小主題 小學生該不該玩網絡游戲的探究 采訪目的 了解各位家長對這件事的看法 采訪對象 各位小學生的家長 采訪時間 2016年2月19日 人員分工 采訪:李軍 記錄:盧文婷 拍照攝影:馬麗媛、李順波 資料整理:駱洋、曾湘 工具準備 筆、相機、記錄本、錄音筆 問 題 設 計 問題一:在小學生玩游戲這個問題上有什么看法嗎? 問題二:玩游戲的時間多長才合適? 問題三:玩游戲的時間長對學習成績有什么影響? 問題四:現在很多小學生都很著迷于游戲網絡,請問您是如何看待這種現象呢? 注意事項 1.有禮貌地提問,認真傾聽。 2.有拍照、錄音或錄像要求的話要提前征求對方的意見。 采訪計劃表1 智慧小組 看案例后思考: 1、采訪計劃表案例有哪些組成部分? 2、在填寫每個部分的時候,應該分別注意什么?(回憶我們學習前面的方案設計表) 設計 采訪問題 圍繞目的,有效提問 化大為小,具體明了 由淺至深,排列有序 填寫要求: 1、小組合作完成,記錄員負責填寫,其他同學討論,組長主持。 2、討論與填寫同時進行,注意把握時間。 3、按要求填寫。 4、填寫完畢請檢查,方案是否完整,是否符合采訪計劃的設計要求。 1、是否圍繞采訪目的? 2、是否具體能夠回答? 3、問題之間順序是否合理? 匯報要求: 1、每組選3人,一人負責回報,一人負責演示以及修改(帶鉛筆上來),一人負責問同學意見。 點評要求: 其他小組在座位認真聆聽,做簡單的記錄,點評的時候先肯定別人的勞動,再提出建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