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丙型肝炎病毒是生物嗎?它具有什么結構?它如何繁殖后代?第五單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五章病毒舉例說出病毒與人類生活的關系。21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重點)(難點)關注病毒與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關系,特別是與人類的關系。3過濾細菌過濾器患病的煙草患病的煙草正常的煙草汁液汁液伊萬諾夫斯基發現病毒的過程病毒的發現伊萬諾夫斯基發現了病毒的存在,他觀察到病毒了嗎?20世紀初,科學家首次用電子顯微鏡觀察到煙草花葉病毒是一種桿狀顆粒電子顯微鏡煙草花葉病毒深度思考在電子顯微鏡下,可以看到病毒的形態是多種多樣的。病毒的形態它們比細菌小得多,只能用納米表示它們的大小。大約10億個細菌=一顆小米粒大大約3萬個病毒=一個細菌大一個病毒的大小約為10~300納米(1納米=一百萬分之一毫米)放大500000倍的腺病毒病毒的大小新冠肺炎病毒流感病毒動物病毒:植物病毒:煙草花葉病毒細菌病毒:病毒大腸桿菌噬菌體根據寄生的細胞不同病毒的種類腺病毒(球狀)噬菌體(蝌蚪狀)煙草花葉病毒(桿狀)蛋白質遺傳物質病毒的結構蛋白質遺傳物質病毒和我們之前學過的生物在結構上有什么不同之處?植物細胞動物細胞細菌酵母菌病毒的結構蛋白質遺傳物質病毒的結構簡單,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沒有細胞結構病毒的結構[中考·齊齊哈爾]病毒的結構簡單,其組成是( )A.外部的遺傳物質和內部的蛋白質B.細胞膜和未成形的細胞核C.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D.脂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C即時鞏固蛋白質遺傳物質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它如何繁殖后代呢?深度思考病毒的繁殖靠自己的遺傳物質中的遺傳信息,利用細胞內的物質,制造出新的病毒,這是它的繁殖方式。而新生成的病毒又可以感染其他活細胞。自我復制病毒的繁殖病毒為什么只能寄生在活細胞體內?利用細胞內物質生活和繁殖病毒離開了活細胞變成結晶體離開活細胞重新侵入活細胞結晶體條件適宜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細胞內病毒的生活有害使動植物患病,給飼養動物、栽培植物帶來極大的危害,給農牧業生產造成巨大損失。病毒與人類的關系流感、艾滋病、乙肝、手足口病、甲肝、麻疹、狂犬病、SARS(非典)、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腦炎、脊髓灰質炎、天花、新冠肺炎等常見的由病毒引起的疾病:(人類80%的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有害使人類患病病毒與人類的關系根據世衛組織最新實時統計數據,截至歐洲中部時間3月26日10時(北京時間3月26日17時),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24871140例,累計死亡病例2744543例。如果再出現類似新冠肺炎的呼吸道傳染病,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措施進行防控?關愛生命健康生活利用疫苗預防疾病有利這些疫苗是經過人工處理的減毒的或者無毒的病毒病毒與人類的關系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殺蟲劑生物防治:以毒治蟲有利病毒與人類的關系在基因工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有利轉基因基因治療病毒與人類的關系病毒形態球桿蝌,沒有細胞簡單多;專門侵染活細胞,只能寄生把命活;自我復制來繁殖,自己沒有它來奪;談毒色變不應有,有利有弊辯證說。巧學妙記結構與人類生活的關系有利:①制成疫苗②生物防治③基因工程有害:使人或動植物患病發現繁殖方式電子顯微鏡種類伊萬諾夫斯基營養方式病毒觀察工具動物病毒植物病毒細菌病毒(噬菌體)自我復制寄生1.埃博拉(Ebola)病毒因發現于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埃博拉河流域而得名,是一種能引起人類和靈長類動物產生出血熱的烈性傳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該病毒屬于( )A.無脊椎動物病毒B.脊椎動物病毒C.植物病毒D.細菌病毒B2.俄國科學家伊萬諾夫斯基將患花葉病毒的煙草榨出的汁液滴到健康的煙草葉片上,引起花葉病;將患病的煙草葉片汁液通過細菌過濾器后,再滴到健康的煙草葉片上,依然引起花葉病。由此發現了病毒。以上發現病毒的實驗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A.花葉病毒比細菌小B.花葉病毒是一種“濾過性病毒”C.花葉病毒也叫“噬菌體”D.花葉病不是由細菌引起的C植物病毒3.[中考·天水]下列哪一項不是人類利用病毒為人類服務的實例( )A.用無脊椎動物病毒制成殺蟲劑B.用噬菌體治療燒傷病人的化膿性感染C.給高燒病人注射青霉素D.給健康的人接種乙肝疫苗C青霉菌產生的,屬于真菌4.如圖,下列關于新冠肺炎病毒說法正確的是( )A.新冠肺炎病毒細胞結構簡單,①是遺傳物質,②是細胞膜B.病毒必須寄生在活細胞中,否則會變成結晶體而死亡C.與細菌比,病毒個體更小,只能用電子顯微鏡觀察D.新冠肺炎病毒是一種噬菌體,使人患病C沒有細胞結構當外界環境適宜時,會侵入活細胞,生命活動會重新開始動物病毒5.[教材改編題]下列關于圖中三種病毒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都由內部遺傳物質和蛋白質外殼組成B.營寄生生活,沒有細胞結構C.必須都生活在活的細胞內D.所有的病毒都是只對人類有害的D也有有利的地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噬菌體侵染細菌的過程.mp4 生物-課時--第五章病毒.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