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0張PPT)細菌在地球上幾乎無處不有,無孔不入。我們人體的皮膚上、口腔里,甚至腸胃道里,都有許多細菌。85公里的高空、11公里深的海底、2000米深的地層、近100℃(甚至300℃)的溫泉、零下250℃的環境下,均有細菌存在,這些都屬極端環境。至于人們正常生產、生活的地方,也正符合細菌生長生活的適宜條件。因此,人類生活在細菌的汪洋大海之中,但常常是“身在菌中不知菌”。我們時時刻刻在與細菌打交道,用肉眼卻看不見。那最初人們是怎樣發現它們的呢?第五單元 第四章細菌和真菌第二節細菌嘗試通過將細菌與動植物細胞比較,推測出細菌的營養方式。21描述細菌的形態和結構特征。(重點)通過了解發現細菌的過程,認同科學發展與技術的進步密切相關的觀點。3自主預習請同學們帶著以下問題,閱讀教材P71-74內容。細菌的發現他驚嘆地記錄道:“它們像蛇一樣用優美的彎曲姿勢運動。”“在人口腔的牙垢中生活的小居民,比整個荷蘭王國的人還要多?!?br/>這就是人類第一次觀察到細菌時發出的感嘆!列文虎克用自制的顯微鏡觀察牙垢,發現了很多呈桿狀、螺旋狀和球狀的小生物,有的單個存在,有的連在一起,這就是后人所說的細菌。列文虎克制造的顯微鏡鏈接生活肉湯放久了,就會變質,這是由細菌的大量繁殖造成的,肉湯里的細菌是從哪里來的呢?細菌的由來自然發生論一些著名的科學家認為細菌是自然發生的,肉湯里會自然形成細菌,使肉湯變質。鵝頸瓶實驗1864年7月14日,巴斯德在法國科學院的報告廳中,展示了他的實驗結果。巴斯德的實驗巴斯德的實驗1.為什么實驗前煮沸肉湯?高溫滅菌2.在巴斯德制訂的計劃中,鵝頸瓶妙在何處?鵝頸瓶有向下彎曲的長管,空氣中的塵埃和微生物不能與溶液接觸,使溶液保持無菌狀態,溶液可以較長時間不腐敗。3.為什么一年時間過去了,鵝頸瓶里的肉湯沒有變質,打斷鵝頸瓶的瓶頸肉湯就變質了?空氣中的細菌進不到鵝頸瓶中,打斷瓶頸后細菌可以進入。自然發生論巴斯德細菌是由原來已經存在的細菌產生的細菌是由肉湯自然產生的推翻微生物學之父——巴斯德巴斯德的貢獻鏈接生活巴氏消毒法,是利用低于100℃的溫度對物品進行消毒。能夠殺死繁殖型微生物,包括常見致病菌,而又最大限度保持食品結構及營養素,溫度范圍為60℃一95℃。多用于鮮奶、啤酒、醬油、某些飲料等的殺菌。掃描電子顯微鏡下的釘子放大33倍細菌的大小放大100倍放大200倍細菌的大小放大300倍放大500倍細菌的大小放大30000倍細菌的大小放大70000倍細菌的大小電鏡下頭發上看到的細菌針頭上的細菌細菌的個體十分微小,大約10億個細菌堆起來,才有一顆小米那么大2000-4000個細菌并排能穿過繡花針上的小孔只有高倍鏡或電鏡才能觀察到細菌的形態大腸桿菌炭疽桿菌乳酸桿菌桿狀細菌的形態桿菌稱為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球狀金黃葡萄球菌細菌的形態球菌稱為細菌的形態彎曲的或呈螺旋形幽門螺旋菌空腸彎曲菌螺旋菌稱為思考與討論有些細菌相互連接成團或長鏈,你認為它們屬于單細胞生物還是多細胞生物?為什么?雖然有些細菌連接成團或長鏈,但每個細菌都能獨立生活,所以細菌都是單細胞生物。下面是細菌結構示意圖結構示意圖,請你認真觀察,填寫結構名稱。思考與討論DNA鞭毛細胞質莢膜細胞壁細胞膜324156細菌的結構基本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DNA特殊結構莢膜:保護細菌鞭毛:使細菌能在液體中運動細菌的結構細菌的基本結構和動植物細胞結構有哪些異同點?比一比結構類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葉綠體植物細胞動物細胞細菌有有有有有有有有有有有無DNA無無思考討論列表比較小組討論,合作探究1.請說出細菌基本結構與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沒有成形的細胞核2.通過比較細菌細胞與植物細胞的結構差異,請你推測:細菌的營養方式是怎樣的呢?它們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是什么?把細菌稱為原核生物細菌的細胞內沒有葉綠體,所以大多數細菌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生活,這種營養方式稱為異養。細菌的營養方式細菌分解者[中考·眉山]衛生部發出緊急通告,“封殺”兩種美國進口的花生醬,原因是這兩種花生醬受到一種病原微生物污染,這種病原微生物為單細胞生物,具有細胞壁,細胞內沒有成形的細胞核,你認為這種生物最可能屬于( )A.瘧原蟲 B.細菌C.病毒D.真菌B即時鞏固細菌的生殖細菌靠分裂進行生殖。細菌的繁殖很快,在環境適宜時,每20~30分鐘就能分裂一次。計算:假設你手上此刻有100個細菌,細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鐘繁殖一代計算,在沒有洗手的情況下,4小時后你手上的細菌數目是多少?這對你搞好個人衛生有什么啟示?100×28=25600(個)養成搞好個人衛生的良好習慣,要經常洗手、洗澡、換洗衣服,減少自身攜帶的細菌數目,減少被細菌感染而生病的可能。技能訓練有些細菌在生長發育后期,個體縮小、細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細菌的休眠體,芽孢對不良環境有較強的抵抗力,特別能夠耐受高溫和干燥。電鏡下細菌的芽孢細菌的休眠體——芽孢學霸提醒細菌只有一種生殖方式——分裂。芽孢不是細菌的生殖細胞,通過“一個細菌→一個芽孢→一個細菌”的過程中并沒有使細胞的數目增加。我來歸納細菌的哪些特點和它們的分布廣泛有關?發現細菌對不良環境的適應形態結構①列文虎克②巴斯德↓鵝頸瓶實驗球形分類球菌營養方式生殖方式桿形彎曲或螺旋形桿菌螺旋菌異養分裂芽孢細菌的休眠體莢膜:保護細菌鞭毛:使細菌能在液體中運動1.最早發現并描述細菌的人是( )A.荷蘭人列文虎克 B.法國人巴斯德C.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 D.英國人羅伯特·虎克A2.[原創題]下圖是巴斯德著名的“鵝頸瓶實驗”示意圖。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打斷瓶頸后肉湯變質是因為空氣中的細菌進入B.肉湯中的細菌是自然發生的C.此實驗證明肉湯的腐敗是由空氣中的細菌造成的D.肉湯中的細菌不是自然發生的,而是由原來已經存在的細菌產生的B3.如圖所示為細菌的三種類型,圖中甲、乙、丙依次是( )A.球菌、桿菌、螺旋菌B.球菌、螺旋菌、桿菌C.螺旋菌、桿菌、球菌D.桿菌、球菌、螺旋菌D4.[原創題]“超級細菌”是指因為抗生素的使用,使細菌的耐藥性不斷增強而出現的具有多重耐藥性的細菌。如圖所示是研究員拍攝到的一種“超級細菌”照片。這種細菌的生殖方式是( )A.形成芽孢B.分裂生殖C.出芽生殖D.孢子生殖B5.[中考·自貢]細菌的結構很特別,下列關于細菌結構的表述中,錯誤的是( )A.有成形的細胞核B.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C.有些細菌有鞭毛D.有些細菌有莢膜A沒有6.[中考·營口改編]如圖是細菌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1)細菌被稱為原核生物,是因為它雖有DNA集中區域,卻沒有_________________。(2)圖中的⑥對細菌具有_______作用。(3)大多數細菌的營養方式是________(填“自養”或“異養”),它們能將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是生態系統中的________。成形的細胞核保護異養分解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巴斯德鵝頸瓶實驗.mp4 生物-課時--第二節細菌.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