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魯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二章第四節自然災害一、自然災害1、什么是自然災害?(自主閱讀課本56頁總結)自然環境經常發生異常變化,其中有些會造成資源破壞、財產損失、人員傷亡等危害,這樣的異常變化叫做自然災害。討論:下列現象或事件中,哪些屬于自然災害,為什么?討論1.一場突然起來的冰雹,把田地里的很多西瓜砸爛了。2.樓上一塊廣告牌被瞬時大風刮落,正好砸在樓下的兩輛汽車上。3.小明在家做飯沒注意關煤氣,火勢將整棟樓燒著了。5.連綿不斷的細雨引發了山洪,將高速路給沖垮了。7.工廠的瓦斯泄漏,引發了爆炸,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4.化工廠廢水泄露,水田被污染,有刺鼻的臭味。6.泥石流經過農民的果園,無數果樹被毀,農民損失極大。8.正值農忙,但是一連好幾個月都不見下雨,農民眼見就要顆粒無收。2.常見的自然災害(自主閱讀課本56、57頁總結)干旱長時期降水異常偏少甚至無降水,會造成農作物減產、人畜飲水困難等,形成干旱。連續性的暴雨或短時間的大暴雨,?都可能形成洪澇。洪澇臺風是一種發源于熱帶洋面的大氣渦旋,常帶來狂風和特大暴雨等,形成災害。寒潮是強冷空氣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圍的劇烈降溫現象,并伴有大風、雨雪、冰凍等,形成災害。寒潮臺風滑坡是不穩定塊體在重力作用下整體向下滑動的現象。泥石流是在溝谷中形成的飽含石塊和泥土的特殊洪流。滑坡泥石流地震以上七種常見的自然災害,應該怎樣分類?(請同學們連一連)氣象災害地質災害泥石流滑坡地震干旱洪澇臺風寒潮二、我國主要自然災害的分布小組討論:結合圖2.48和圖2.49,找出每種自然災害的主要分布地區,并嘗試解釋原因。二、我國主要自然災害的分布原因:干旱分布:華北地區降水較少。尤其是春季,氣溫回升快,降水少,蒸發大;農作物生長旺盛,需水量大,易發生春旱。(上臺指出分布并解釋原因)原因:洪澇分布:(上臺指出分布并解釋原因)南方地區南方地區降水多,雨季長,多暴雨原因:寒潮分布:分布在全國大部分地區,西北、東北、華北尤為嚴重寒潮來自于亞歐大陸內部,臨近冬季風發源地(上臺畫出寒潮路徑并解釋原因)2020年12月底,中國出現“霸王級寒潮”,受此次較強冷空氣影響,多地氣溫之低或為歷史同期少見。中國有27個省氣溫出現“大跳水”,很多地方兩天內降溫幅度超過15℃。原因:臺風分布:主要影響東南沿海靠近臺風發源地(熱帶洋面)(上臺畫出臺風路徑并解釋原因)2019年第9號臺風“利奇馬”10日凌晨1點45分前后以超強臺風姿態在浙江沿海登陸。浙江中北部、上海、江蘇東部和南部、安徽東南部、山東中部和東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暴雨。超強臺風”利奇馬”青島濟南成因:地震分布: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臺灣省我國處于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上臺指出分布并解釋原因)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臺灣地震頻發原因:滑坡、泥石流分布:主要在中部和西南部山區廣布;降水集中且多暴雨(上臺指出分布并解釋原因)“禍不單行”2021年6月16日,受強降雨影響,四川阿壩馬爾康市白灣鄉突發山洪泥石流災害。地震引發的山崩、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質災害堵塞江河形成的湖泊,叫做地震堰塞湖。當堵塞體承受不了不斷上漲的湖水壓力時,就可能潰壩,在下游地區造成水災。議一議:聚焦淄博,回顧那些年我們身邊的人和事“利奇馬”導致孝婦河決堤今春淄博遭遇沙塵暴影響淄博多地發布寒潮預警三、防災減災(自主閱讀課本60、61頁并連線)建立防護林,防御風沙面對臺風、寒潮等災害,我們可以面對沙塵暴,我們可以面對洪水災害,我們做了面對悄無聲息來臨的地震,我們運用遙感衛星,精確預報儲備救災物資,做好堤壩防護長期預測、中期預測和短期預測結合,指導地區的防震建設、救災預案、抗災場所建設監測預報防護林堤壩物資儲備三、防災減災觀看圖片,如果此時你在超市內,你會采取什么措施?當地震發生時,如果條件允許,應及時、有序撤到安全的空曠地帶;如果不能及時撤離,可以暫時躲到小開間的墻角。三、防災減災觀看圖片,如果此時你在戶外遭遇泥石流,你會怎么做?當發生泥石流時,應向垂直與泥石流流動方向的山坡上跑。三、防災減災討論交流:1.說一說,你周圍有哪些避災設施或場所?2.你參加過防災逃生演習嗎?周村一中開展5.12防災減災主題教育總結(大聲朗讀):自然災害具有雙重性,帶給人類災難的同時,也具有其自身不可磨滅的優點。我們應該給予辯證的眼光看待,掌握自然變化的規律,學會趨利避害,做好防災減災工作,將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降到最小程度。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南方洪澇視頻.mp4 視頻導入 《終級臺風》.mp4 課件設計PPT版.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