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1張PPT)七律 長征【長征】中央工農紅軍長征路線介紹及地圖突破四道封鎖線四渡赤水遵義會議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 飛奪瀘定橋翻越大雪山走過水草地1934年10 10 到1936年10 22 。共742天,途徑11個省,行走距離二萬五千里。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湖南湘潭人。中國人民的領袖,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詩人,書法家。////////////////七律知識知多少?七律是七言律詩的簡稱。是詩的一種,每篇共有八句,每句七個字;偶句末字押韻,中間四句對仗;分為四聯,每聯兩句,分別是首聯、頷聯、頸聯和尾聯。紅 軍 不 怕 遠 征 難,萬 水 千 山 只 等 閑。首聯五 嶺 逶 迤 騰 細 浪,烏 蒙 磅 礴 走 泥 丸。頷聯金 沙 水 拍 云 崖 暖,大 渡 橋 橫 鐵 索 寒。頸聯更 喜 岷 山 千 里 雪,三 軍 過 后 盡 開 顏。尾聯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首 聯與題目相對應體現了長征路上的困難艱險很多把困難當作平常的事遠征等閑總領全詩,體現了全詩的中心思想小結:這一聯作者直接點出長征的艱難,表現了紅軍不怕困難的豪邁氣概和從容不迫的自豪感。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首 聯要輕讀,讀出當作平常事的平淡語氣。誦讀時,語氣堅決,充滿信心頷 聯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五嶺山烏蒙山五嶺由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五座山組成,故又稱“五嶺”。五嶺烏蒙逶迤:彎彎曲曲,連綿不斷的樣子。頷 聯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五嶺山烏蒙山五嶺烏蒙彎彎曲曲,連綿不斷的樣子磅礴:形容氣勢浩大。一般形容山川,或是形容河流奔騰時氣勢磅礴。烏蒙山那“細浪”“泥丸”是什么樣的呢?細浪泥丸逶迤的五嶺山連綿不斷,為什么在紅軍眼里像是“起伏的細浪”?磅礴的烏蒙山多么高呀,為什么在紅軍眼里像是“滾動的小泥丸”呢?思考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翻騰滾動騰走在對比中表現出了紅軍戰士不怕困難的英雄氣概和敢于戰勝一切困難的無畏精神。描寫了道路彎曲且長,山勢雄壯險峻。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與逶迤和磅礴形成對比,比喻困難非常的渺小。對比頷 聯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對偶比喻夸張頷聯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對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頸 聯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對偶金沙江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頸 聯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對偶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暖”字表達了什么情感?“暖”字通過描寫金沙江風急浪高、霧水飛濺的實景,表現了紅軍戰士渡江脫險的喜悅心情和一片歡欣鼓舞的景象。暖寒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寒”字表達了什么情感?“寒”字既寫出了瀘定橋險惡的形勢,描繪出紅軍戰士浴血奮戰的壯烈和驚心動魄,也體現了紅軍戰士英勇無畏的氣魄。尾 聯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岷山終年積雪,紅軍冒著刺骨的寒風,腳穿草鞋,踏著冰雪勇往直前,許許多多的紅軍戰士長眠在這里,化成了一座座晶瑩的豐碑。岷山終年積雪,寒冷刺骨,為什么用“喜”這個字?“喜”字表達了紅軍因為成功翻越岷山而激動,也為長征即將勝利結束而喜悅。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既表現了紅軍戰士在極其艱苦條件下的樂觀主義精神,也表現了紅軍戰士對美好革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喜不怕遠征難——只等閑(總起)萬水千山三軍過后——盡開顏(總結)五嶺——騰烏蒙——走金沙江——暖大渡河——寒岷山——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