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夜雨寄北李商隱李商隱(約813—約858年),字義山,號玉 谿生,懷州河(今河南沁陽)人。李商隱是晚唐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作者介紹作者簡介李商隱詩詞成就最高的就是近體詩,尤其是七言律詩,是繼杜甫之后,唐代七律發展史上又一座里程碑。李商隱在晚唐的詩壇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的詩歌留存約600首,編為《李義山詩集》李商隱生活在唐朝由衰落走向滅亡的時代。當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朋黨紛爭。 在唐代詩人中,李商隱可說是一位遭遇坎坷、身世極為落寞凄涼的詩人。他九歲時,父親李嗣去世,家境極為艱難。李商隱少年得志,24歲登進士第,卻長期陷入牛黨、李黨之爭中,沉淪不僚,一生為寄人籬下的文墨小吏。作者生平李商隱與牛李黨爭的瓜葛,是從令狐楚對他的賞識開始的。令狐楚是牛黨的上層人物之一,他欣賞李商隱的才華,便引入幕府,待他如親子。李商隱二十五歲,上京應舉,由于令狐綯的推薦,他得以中舉。可以說,牛(僧孺)黨重要人物令狐楚父子對他有知遇之恩。中舉后,他入涇原節度使李(德裕)黨重要人物王茂元府為掌書記。茂元賞其才,以女妻之。這一事得罪了令狐家。此時,牛、李黨爭激烈,李商隱為牛黨所不喜。令狐楚的兒子令狐绹做了宰相,李商隱多次寫信表明心跡,他只是不理。李黨也因此懷疑他。在兩黨的共同排擠下,李商隱終生仕途坎坷,最后抑郁寡歡而死。創作背景《夜雨寄北》是詩人寫給遠在北方的。當時詩人被秋雨阻隔,滯留巴蜀一帶,妻子從家里寄來書信,詢問歸期。冷雨秋窗,本就讓人心驚,更兼獨處異地他鄉,孤單落寞何人可解?妻子的問候不單帶來慰藉,更激得詩人內心波瀾萬丈。熒熒燭火、瑟瑟秋風、冷雨敲窗,使人更加思念那溫暖的故鄉,更加期待與親友的重逢。詩人用動情的筆墨形象地寫出了羈旅之苦、思親之切。《夜雨寄北》是李商隱身居異鄉巴蜀,秋日給遠在長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絕句。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你回家的日子沒泛指川東一帶的山,不譯漲滿了譯文:你問我回家的日子,但我的歸期還沒有定,今晚巴山下著大雨,秋水漲滿了池塘做筆記了!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何時將要回頭說,追述和你一起譯文:何時將要和你一起在西窗下剪燭長談,追述我獨居巴山時面對夜雨的情景。你小子,快點做筆記!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賞析句子第一句兩個"期"字,一問一答,表達了詩人欲歸不得的愁苦.漂泊在外的孤寂和對親人的思念之情。賦予動態感點名季節,烘托凄涼.冷清的氛圍第二句寫眼前之景,情景交融。面對凄涼的秋夜之雨,詩人愁隨雨漲,表現了身居故鄉的孤獨凄涼。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表明虛寫想象回家的情景后兩句筆鋒一轉,由實到虛,詩人想象回家團聚后剪燭西窗、共話今宵的快樂情景,把眼前的凄苦化作未來團聚的快樂,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思歸之情賞析句子一封普通的"家書",幾行淺顯的詩句,千百年來,不知感動了多少人。"問歸期”而“未有期”,其中包含著太多的苦澀和無奈。詩人在巴蜀羈旅中,在"夜雨漲秋池"的環境中,更感到孤獨凄涼。接下來筆鋒一轉詩人想象回家團聚后剪燭西窗、共話今宵的情景,時空交錯,虛實相生,把眼前的凄苦兌換成未來團聚的快樂,也在未來的快樂種注入被時間過濾了的"昔日"之苦。這首詩語言樸素自然,即興寫來,道出了剎那間情感的曲折變化。一、二句三、四句“君問歸期未有期”是誰在問誰? 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懷?是妻子在問丈夫(李商隱)。這樣一問一答,足見夫妻之間的感情是多么真摯,但這問答并非一處,是彼此相隔一方,不僅超越了時間,也超越了空間。透露出羈旅之愁與不得歸之苦。“巴山夜雨漲秋池”這句點明了時間、地點和環境,其中環境描寫有何作用?夜雨池漲,烘托了秋思。景中透情,委婉清新。請簡析中詩中“漲”字的妙處。“漲”字用的準確,富于動態感,既寫出了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羈旅之思與不得歸之苦,從而襯托出詩人深重綿綿的愁思。“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中,“何當”體現出主人公一種怎樣的心情?如何理解?體現主人公當時急切回家見妻的心情,突出今夜的心境之郁悶、孤寂和內心的相思之苦。這兩句設想來日重逢談心的歡悅,反襯今夜的孤寂。語淺情深,含蓄雋永,膾炙人口,余味無窮。全詩寫了什么內容?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夜雨寄北》通過描寫巴山夜雨景象和詩人對妻子的思念,表達了游子羈旅巴山的孤寂和思鄉之情。隨堂練習1.對本詩的內容理解不正確的是( )A.第一句中的兩個“期”字,先停頓后轉折,一問一答,一揚一抑,思念友人,欲歸不得的愁苦躍然紙上。B.一個“漲”字,富于動態形象,既寫出了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現出詩人愁思的綿綿深重。C.后兩句超越時空,把當前的時間推移到未來,以未來想象中的歡聚許諾友人,不僅是暫且寬慰自己,也是安慰友人。D.詩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復出現,令人的思緒在現實和想象的時空之間徘徊不已,由此表達思“君”的深情,覺得有點累贅。 D 2.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A.“君問歸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無法盡快與親友相見的無奈。B.“巴山夜雨漲秋池”是說自己處境的孤寂凄冷。C.“何當共剪西窗燭”是指對與親友促膝深談的深切期盼。D.詩中最后兩句是實寫自己的經歷。D布置作業1、背誦并默寫這首古詩。2、你還知道哪些李商隱的詩詞,請抄寫一首。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