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 | 語文學科語文園地一教學目標:1.通過朗讀謎語詩,認識“六、七”等5個生字,會寫“六、七、八、十、田”等生字。2.區分3組形近字。認清字形,理解字義,嘗試運用。3.了解漢字“先橫后豎”和“先撇后捺”的筆順規則,按規則書寫漢字。4.學習古詩《詠鵝》,朗讀、背誦古詩。5.在大人的幫助下朗讀《剪窗花》,初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課時安排3課時。第1課時課時目標1.學習謎語詩,認識“六、七”等5個生字。2.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六、七、八、十”2個字。3.區分3組形近字,認清字形,理解字義,嘗試運用。教學過程一、通讀謎語詩,識記生字1.初讀小詩,整體感知。(1)出示謎語詩,導入: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首小詩,這首小詩里藏著許多數字。請同學們說一說你聽到了哪些數字。(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標紅詩中的數字)(2)教師領讀,學生跟讀。點撥:這首藏著數字的小詩其實還是一個謎語呢,你猜出謎底了嗎?你是怎么猜到的?(3)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觀察插圖,說說理由。(4)小結:“無數片”又輕又白的雪花,飄到了蘆花叢中,蘆花也是白色,于是“都不見”了。2.細讀小詩,巧記生字。(1)齊讀小詩。提問:你認識哪個數字朋友?你是通過什么辦法認識的?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2)玩游戲:“找朋友”。課件隨機出示阿拉伯數字1一10,學生拿出相應的漢字卡片。3.再讀小詩,熟讀成誦。(1)出示謎語詩,指導學生讀好停頓。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無數片,飛入蘆花/都不見。(2)教師范讀。指導重讀“無數片、都不見”,感受雪花的數量多及奇妙。(3)師生接龍讀,男女生比賽讀,背誦讀。二、觀察交流,書寫漢字1.學習生字“六”點在豎中線,橫在橫中線起筆稍傾斜,短撇和點分別在左右下半格。2.學習生字“七”先橫后豎彎鉤,橫起筆在橫中線以下。3.學寫生字“八”。(1)播放“八”的書寫動畫,點撥:仔細觀察“八”字的筆順,先寫撇,再寫捺。(2)教師范寫,學生在書桌上書空跟寫。講解:撇在橫中線上起筆,不能太長,捺比撇高,兩個筆畫的起筆要留出一點距離。注意兩筆的收筆要在同一水平線上,這樣“八”字才能“站得穩”。(3)學生描紅后嘗試書寫“八”,教師巡視指導。(4)星級評價:★寫字姿勢正確;★筆順正確;★撇低捺高。4.學寫生字“十”。(1)播放“十”的書寫動畫,點撥:觀察“十”字的筆順,先寫橫,再寫豎。觀察“十”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橫平豎直都壓線。(2)教師范寫,學生在書桌上書空跟寫。講解:橫在橫中線上,豎起筆在豎中線上。(3)學生描紅后嘗試書寫“十”,教師巡視指導。(4)星級評價:★寫字姿勢正確;★筆順正確;★橫平豎直都壓線。5.小結:你們都學會正確書寫漢字了,它們帶著其他八個伙伴去了另一首小詩中,我們一起讀一讀。課中操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三、比較識記,趣味識字1.借助提示,趣味猜字。(1)出示漢字“人、天、口、田、日、目”,檢查學生認讀情況。(2)請一位學生上臺,根據所給生字卡片,通過肢體動作、畫畫、編謎語等方式給出提示,臺下學生根據提示猜漢字。2.比較識記,掌握方法。(1)出示“字詞句運用”中的3組漢字,講解:這些漢字你們都認識了,現在他們手拉手成了三對好朋友,請你再來讀一讀。(2)提問: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三對好朋友?根據學生回答總結方法,相機板書。預設1:“人”加兩橫,變成“天”。(板書:加一加)預設2:“田”減“十”字,變成“口”。(板書:減一減)預設3:“日”加一橫,變成“目”。(3)兒歌鞏固:人人人,“人”加兩橫,變成“天”;口口口,“口”加橫豎,變成“田”;日日日,“日”加一橫,變成“目”。(4)同桌互讀,開火車讀。第2課時課時目標1.了解漢字“先橫后豎”“先撇后捺”的筆順規則。2.正確書寫“十、田、八、禾”4個漢字。3.背誦古詩《詠鵝》,借助圖畫大致了解古詩描述的內容。教學過程一、觀察交流,了解筆順規則1.學習“先橫后豎”的筆順規則。(1)出示“十、田”,提問:這兩個漢字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你發現規律了嗎?請你用上“先、后”這樣表示順序的詞語來回答。(3)講解:書寫漢字的第一條筆順規則就是“先橫后豎”。教師范寫“十、田”,學生在書桌上書空跟寫。(4)學生自主練習書寫“十、田”。2.學習“先撇后捺”的筆順規則。(1)出示“八、禾”,提問:這兩個漢字又是分別按照什么順序寫的?(2)講解:書寫漢字的第二條筆順規則就是“先橫后豎”。教師范寫,學生在書桌上書空跟寫。(3)學生自主練習書寫“八、禾”。3.學習書寫的其他注意事項。(1)提問:在書寫漢字的過程中,除了要遵循筆順規則外還要注意什么?(2)根據學生回答,小結:注意觀察漢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筆畫之間的聯系,還要注意書寫姿勢。課中操背挺直,字看清,頭擺正,肩放平。手離筆尖一寸,胸離桌子一拳,眼離桌面一尺。二、書寫漢字,互評交流1:根據筆順規則,書寫漢字。(1)學生根據筆順規則,描紅漢字,先觀察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書寫。(2)教師巡視觀察,評價寫字姿勢及筆順掌握情況。姿勢正確得第一顆星,筆順正確得第二顆星。2.書寫展示,互評交流。(1)投影學生書寫作品,評價關鍵筆畫,確定第三顆星。(2)同桌互評,根據評價再次書寫。三、日積月累,背誦古詩1.談話激趣,導入古詩。(1)出示古詩插圖,提問:仔細瞧,圖中畫的是什么?(板書:鵝)(2)提問:你見過鵝嗎?它長什么樣?(板貼鵝的簡筆畫)(3)講解:唐代有一位著名的詩人叫駱賓王。他七歲時,有一次,與小伙伴在湖邊玩耍,見到了湖面上幾只漂亮的白鵝正在戲水、歡叫,他非常喜歡它們,于是就寫下了這首詩。(4)板書:詠鵝。講解:“詠”字的左邊是一張小嘴巴,代表歌詠,“詠鵝”的意思就是夸獎鵝。2.初讀古詩,讀準字音。(1)出示古詩《詠鵝》,提問:誰會背這首詩?指名個別學生背誦。(2)學生練讀。重點關注:“曲”是第一聲。(3)同桌互讀,糾正讀音。3.細讀古詩,了解大意。(1)講解:讀古詩,不僅要讀正確,還要讀出韻律,聽老師讀。詠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2)出示加入停頓符號的古詩,學生跟讀。提問:詩里寫了白鵝的哪些身體部位?它有什么特點?①標紅“曲項向天歌”,講解:白鵝的脖子細細長長,但是和長頸鹿的脖子可不一樣!它的脖子是彎曲的,有漂亮的曲線。②標紅“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請學生說一說表示顏色的詞語,教師相機圈畫出來。指名學生為黑板上的白鵝簡筆畫填色。4.多種方式,巧背古詩。(1)點撥:你能根據黑板上的簡筆畫背一背詩歌嗎?邊背邊想象畫面:大白鵝身上的羽毛雪白雪白的,它們伸著彎曲的脖子在歌唱,快活地在水中擺動著紅掌游動。(2)同桌互背。(3)男女生接龍背。第3課時一、觀察圖畫,介紹窗花1.結合生活,啟發談話:你剪過窗花嗎?剪過什么窗花?是怎么剪的?2.出示各種精美的窗花,介紹:小朋友們,這些貼在窗戶上的美麗圖畫,都是用紙剪出來的,它們的名字叫窗花,這是我國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之一。過去,無論南方北方,在過春節時,家家戶戶都會貼窗花,裝飾自己家的窗戶,迎接新年的到來。二、朗讀兒歌《剪窗花》,激發興趣1.教師示范讀兒歌,提出傾聽要求:請小朋友捧起書,認真聽老師讀兒歌《剪窗花》。注意跟著老師的聲音,讀到哪一個字,眼睛就看到哪一個字。2.教師帶讀兒歌《剪窗花》。教師讀一句,學生跟著讀一句,要求:模仿老師怎樣連讀,怎樣停頓。學生自己試著讀一讀《剪窗花》,做到讀正確,讀通順。三、同伴互讀,分享交流1.引導:在這首兒歌中,你認識哪些字?和小伙伴一起認一認,圈一圈。2.引導:和小伙伴一起讀兒歌,想一想,說一說,“我”和奶奶都剪了哪些窗花?3.學生一起拍手讀兒歌《剪窗花》。四、課外閱讀,適當拓展1.布置學生回家和家人一起讀兒歌《貼窗花》。可以讓爸爸媽媽等家人把小朋友讀兒歌的情景錄成音頻或拍成視頻,與同學分享。2.拓展閱讀:和大人一起讀民俗童謠,一邊讀一邊了解我國的風俗。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44張PPT)語文園地一初讀小詩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無數片,飛入蘆花都不見。一 兩 三四五 六 七八九 十這首藏著數字的小詩其實還是一個謎語呢,你猜出謎底了嗎?你是怎么猜到的?雪花無數片”又輕又白的雪花,飄到了蘆花叢中,悄悄地融化了,于是“都不見”了。齊讀小詩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無數片,飛入蘆花都不見。你認識這首詩中的哪個數字朋友?你是通過什么辦法認識的?找朋友35124一三五四二找朋友610879十六八九七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無數片,飛入蘆花/都不見。感受雪花的數量多及奇妙。有兩個漢字和你們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戲,只有把它們寫正確了,它們才會出現。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無數片,飛入蘆花都不見。書寫漢字兒歌背要挺,字看清。頭擺正,肩放平。手高筆尖一寸,胸離桌子一拳,眼離桌面一尺。一寸一拳一尺會寫字學寫生字六點在豎中線,橫在橫中線起筆稍傾斜,短撇和點分別在左右下半格。學寫生字七先橫后豎彎鉤,橫起筆在橫中線以下。學寫生字八先撇后捺,撇低捺高,捺在豎中線左側起筆,中間留空。學寫生字十先橫后豎,橫平豎直,橫在橫中線上,豎在豎中線上,豎為懸針豎。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字詞句運用人 天 口田 日 目誰來通過肢體動作、畫畫、編謎語等方式給出提示,讓其他同學根據提示猜漢字?字詞句運用你有什么好方法記住這三對好朋友?掌握方法人+二=天加一加掌握方法田—十=口減一減掌握方法日+一=目人人人,“人”加兩橫,變成“天”;口口口,“口”加橫豎,變成“田”;日日日,“日”加一橫,變成“目”。語文園地一第2課時先橫后豎先撇后捺學習書寫在書寫漢字的過程中,除了要遵循筆順規則外還要注意什么?注意觀察漢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筆畫之間的聯系,還要注意書寫姿勢。書寫漢字兒歌背要挺,字看清。頭擺正,肩放平。手高筆尖一寸,胸離桌子一拳,眼離桌面一尺。書寫漢字根據筆順規則,描紅漢字,先觀察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書寫。導入古詩仔細瞧,圖中畫的是什么?鵝導入古詩你見過鵝嗎?它長什么樣?導入古詩唐代有一位著名的詩人叫駱賓王。他七歲時,有一次,與小伙伴在湖邊玩耍,見到了湖面上幾只漂亮的白鵝正在戲水、歡叫,他非常喜歡它們,于是就寫下了這首詩。詠鵝左邊是一張小嘴巴,代表歌詠。夸獎鵝。初讀古詩詠鵝[唐] 駱賓王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qū細讀古詩詠鵝[唐] 駱賓王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互動課堂詩里寫了白鵝的哪些身體部位?它有什么特點?曲項向天歌曲項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白毛紅掌大白鵝身上的羽毛雪白雪白的,它們伸著彎曲的脖子在歌唱,快活地在水中擺動著紅掌游動。語文園地一第3課時結合生活你剪過窗花嗎?剪過什么窗花?是怎么剪的?互動課堂這些貼在窗戶上的美麗圖畫,都是用紙剪出來的,它們的名字叫窗花,這是我國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之一。過去,無論南方北方,在過春節時,家家戶戶都會貼窗花,裝飾自己家的窗戶,迎接新年的到來。朗讀兒歌讀正確,讀通順。朗讀兒歌想一想,說一說,“我”和奶奶都剪了哪些窗花?1.回家和家人一起讀兒歌《貼窗花》。2.拓展閱讀:和大人一起讀民俗童謠,一邊讀一邊了解我國的風俗。貼 窗 花過 年 啦,貼 花 啦,滿 窗 子,都 紅 啦。貼 個 貓,貼 個 狗,貼 個 小 孩 打 滴 溜,貼 個 老 猴 抽 煙 斗,貼 個 沒 牙 佬 滿 窗 走。下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一上《語文園地一》2024.pptx 一上《語文園地一》教學設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