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語文園地八【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2個字。能說出自己知道的職業。2.積累6組由熟字構成的新詞。3.學習寫新年賀卡,能給家人或朋友寫一句祝福的話。4.了解漢字“先中間后兩邊”“先外后內”的筆順規則,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5.朗讀、背誦《風》。6.試著把《春節童謠》讀給大人聽,了解春節的習俗,體會過年的快樂。【教學重難點】1. 認識“工、廠”等5個生字,會寫“工、廠”2個字。2.學習寫新年賀卡,能給家人或朋友寫一句祝福的話。3.了解漢字“先中間后兩邊”“先外后內”的筆順規則,能按規則正確書寫。【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PPT祝福語賀卡【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導語:同學們,你們喜歡游園嗎?今天,我們就跟著小兔子(課件出示小兔子的圖片)一起去暢游語文園地吧!1.課件出示課題,談話激趣。示例:老師先告訴你們一個秘密:這個園地可好玩了,有生字果園、詞語迷宮、展示樂園,我們還可以去古詩館游玩,感受古詩的魅力呢!在這些有趣的地方,我們還可以在好玩的游戲中積累豐富的語文知識,如果誰表現得好,還可以得到小兔子的禮物哦!(教師可以準備貼畫等小獎品作為獎勵)二、識字加油站1.連一連。過渡:現在,我們開始今天的語文之旅吧。首先,我們來到了第一站——生字果園。(出示果園圖)大家看,地上掉了許多蘋果,小兔子想要撿一些回去送給兔媽媽,你們能幫它把地上的蘋果分一分類嗎?(1)師生合作,引導學生觀察“花”和“作”、“口”的結構。示例:咦?這里有兩個大果籃,它們上面還有字呢。(課件出示課本果籃圖)同學們認識它們嗎?(指生回答)再來看看泡泡框里的文字,有哪位同學愿意幫老師讀一讀呢?(生讀)讀了這兩句提示的話語,我們可以知道什么?(能分成上下兩部分的字要裝進寫有“花”字的果籃,能分成左右兩部分的字要裝進寫有“清”字的果籃。)所以“花”字可以分為——(上下兩部分),“清”字可以分為——(左右兩部分)。口是獨體結構(2)板書拆字,學生自主體會上下結構、左右結構的字的特點。小結:我們可以按照生字的結構來進行分類:“花”是上下結構的字,帶“花”字的籃子里應該放上下結構的字;“清”是左右結構的字,帶“清”字的籃子應該放左右結構的字。不能拆的就是獨體結構。(3)玩玩拆字游戲。(4)引導學生對漢字進行分類,然后在書上連一連。同桌之間相互檢查。導語:將漢字一一拆解開來之后,漢字的結構是不是變得一目了然了呢?好了,快幫小兔子把蘋果裝進果籃吧!(5)說一說:你還知道哪些上下結構和左右結構的字?(二)指導書寫1.課件出示白、果、牛、羊的動漫筆順,學生觀察筆畫順序及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教師范寫,邊寫邊解說書寫要點,學生書空。3.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回指導。4.學生之間互評,教師選擇典型例子,先展示優秀作品,評價要點與之前的書寫要求一致;再出示部分有突出問題的書寫,如田字格位置不正確、書寫筆畫不到位5.再次書寫、展示。三、認讀詞語,表達祝福過渡:同學們,告別了生字果園,我們緊接著來到了第二站——詞語迷宮。1.讀一讀。(1)多種方式讀詞語。①同桌合作讀詞語。每組兩個詞語,一人讀前面一個,另一人讀后面一個。②開火車讀詞語。每人讀一組兩個詞語。③男女生對讀詞語。(2)引導:讀了這六組詞語,你有什么發現?預設:每組兩個詞語,都有一個相同的字。點撥:同一個字可以組不同的詞語。讓學生用“皮、法、邊、許、處、生”繼續組出不同的詞語,積累詞語。寫祝福語。過渡:過渡:離開了詞語迷宮,我們和小兔子繼續走啊走,在語文園地里暢游。來到了展示樂園。(1)創設情境:新年快到了,小朋友們準備把制作的賀卡送給家人或朋友。(課件出示教材上的插圖)你們看,這是小華準備送給媽媽的賀卡,他還在賀卡上寫了一句祝福的話。誰來讀一讀?(2)計劃制作賀卡。師:新年快到了,你想向誰贈送賀卡表示祝賀呢?你準備制作一張什么樣的賀卡?你想對贈送的人說句什么祝福的話?(學生暢所欲言,教師對學生的祝福語加以指導)(3)課件展示祝福語的格式。要在頂格寫稱呼,然后換一行空兩格寫上祝福的話,最后在右下角寫上名字和日期。(4)學生自制賀卡,教師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制作賀卡。①介紹材料,并提示將制作時產生的垃圾放在收集盤中,保持環境的衛生。②學生自由選擇材料和工具,進行制作裝飾。③在賀卡上寫祝福的話。將做好的賀卡放在展示臺上,交流賀卡的制作過程。四、提示規則,規范書寫1.課件分別展示“小、水”和“月、風”兩組生字的動漫筆順。2.結合泡泡框內文字,引導學生觀察兩組生字書寫的區別。預設:“小”和“水”字都是按照“先中間后兩邊”的筆順規則來寫的;“月”和“風”都是按照“先外后內”的筆順規則來寫的。小結:漢字筆順的基本規則是:從上到下,先橫后豎;從左到右,先撇后捺;先中間后兩邊,先外后內。3.學生自主描紅,注意寫字的姿勢,教師巡回指導。書寫時要求先看后寫再對照。4.教師示范書寫“小、水、月、風”四個字,并進行簡單的指導。5.學生繼續在課本或寫字本上書寫這四個字。6.利用投影儀展示學生的作品,全班點評,對寫得好的學生進行鼓勵。第二課時一、趣味猜謎,導入古詩導語:小兔子蹦蹦跳跳地來到了古詩館的門口,咦?它為什么不進去呢?原來,古詩館有個規矩,進去參觀的游客必須先答出謎語,才能獲得入館資格,這可難倒了小兔子。不過老師覺得咱們班的同學十分聰明,你們一定能幫它找到謎底。1.猜謎語,導入古詩。課件出示謎面:課件出示:看不見,摸不著,云朵見它忙讓路,小樹見它連彎腰。(打一自然現象)引導交流:猜一猜,這是什么呢?(謎底:風)二、日積月累4.學生自由練讀,讀準字音。(1)課件出示古詩《風》。[唐]李嶠 ,。 ,。(2)去掉拼音讀一讀。(3)要讀好古詩還要講究節奏美,詩句中的停頓很重要,你試著來停頓一下。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6.想象畫面。(1)在詩中哪些地方可以找到風呢?(2)指名讀第1、2句。引導:你好像看到了怎樣的畫面?(3)指名讀第3、4句。引導:你聽到了什么?(課件播放大風大浪、風吹竹海的視頻。8.讀了這首詩,大家覺得詩人喜歡風嗎?(喜歡。)他寫這首詩就是想表達他對風的喜愛之情。(邊說邊板書)9.請你來當詩人李嶠,為我們朗誦一番。我發現不少同學已經背得出來了,誰能帶著喜歡之情背一背?(指生背誦,男女生比賽背,全班齊背)(1)同桌合作讀,男女生分句接讀。(2)出示4幅圖畫,引導學生按照圖畫背誦。(3)以說上句、接下句的形式背誦。(4)指名背誦,全班齊誦。二、朗讀童謠,了解民俗1.過渡:古詩館里的知識真豐富啊!讓小兔子深深地陶醉其中,都舍不得離開了,可是一聽說就要過春節了,小兔子拔腿就沖了過去。我們也趕緊過去吧!(播放兒歌誦讀錄音)聽,小兔子正搖頭晃腦地讀兒歌呢!聽起來好像挺有意思的,咱們也來讀讀!2.引導:中國農歷正月初一稱為春節,是中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也是團結、興旺的象征,同時也是人們對未來寄予新的希望的佳節。據記載,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今天,我們一起讀一首童謠——《春節童謠》,看看春節有哪些習俗。3.學生自由讀童謠。要求:借助拼音,把童謠讀通讀順。4.指名讀童謠,教師相機正音。5.說一說這首童謠中沒讀懂之處。預設:(1)臘八:春節前臘月的一個節日——臘八節,俗稱“臘八”,即農歷十二月初八。臘八節這天,一些地方有喝臘八粥的習俗。(2)糖瓜:用麥芽糖做成圓圓的小南瓜的形狀。這種糖很黏,會粘住牙齒,讓我們說不了話。(可以講一講灶王爺的故事)傳說灶王爺叫張生,家里很富有。張生的媳婦李氏很賢惠,但不能生育,被張生休了。李氏改嫁后勤儉持家,成了大財主。張生再婚的妻子,好吃懶做,坐吃山空,敗盡家業,后來餓死了。張生也只能靠乞討度日。當張生討飯到李氏家中時,二人見面,張生羞愧難當,一頭扎進灶坑里,被灶火燒死了。張生升天后向玉皇大帝認錯。玉皇大帝賜給他“灶王”的封號,讓他成為天地間的使者。作為玉皇大帝的耳目,張生每年臘月二十三都要打道回天宮,與玉皇大帝團聚,并匯報人間某家人一年中的所作所為。玉皇大帝根據張生奏報的情況,對這家人進行獎懲。豈知這位張生,自從當上灶王后,又好吃懶做、不務正業起來。人們信不過他,害怕他上天之后胡言亂語,便在他上天之日,擺上糖瓜來祭奠他。祭祀時,先將“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貼在灶王像兩側,用來提醒他要多為百姓說好話,辦實事。至于用糖瓜做供品,是因為它又甜又黏,可用來糊住他的嘴:讓他在嘗到糖瓜的甜味時多說好話;如果他想打小報告說壞話,就讓糖瓜黏住他的嘴,讓他想說也張不開口。(3)熬一宿:就是一晚上不睡覺。6.多種形式朗讀。(1)師生合作朗讀。教師讀一句,學生讀一句;教師讀前半句,學生讀后半句。(2)指名分句接讀。(3)男女生對讀。(4)同桌拍手讀。(5)全班齊讀。7.課后和大人一起讀。引導:回家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和大人一起讀《春節童謠》,聽大人講一講他們小時候是怎么過年的。三、課堂回顧1.教師總結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鼓勵學生加強積累和閱讀。小結: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學了一首描寫風的古詩,感受到了風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它卻又無處不在,看來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都要養成細心觀察的好習慣。老師發現大家在背誦這首古詩的時候,懂得了利用圖片進行記憶的方法來背誦,這是一個很棒的收獲,利用這個方法,能幫助我們更快速地對古詩進行形象的記憶。這節課我們還學習了一首描寫春節習俗的童謠,了解了跟過年相關的許多習俗。老師真希望大家能愛上閱讀,主動從書籍中獲取更多有用的知識。下面這幾本繪本,選擇自己喜歡的找來讀一讀。《過年啦》《灶王節》《團圓》《年獸來了》3.和家長一起讀《春節童謠》,與家長進一步交流中國的獨特民俗。(共41張PPT)語文園地八快來和我一起暢游語文樂園吧!情境導入第一站生字果園小朋友們,你能幫小兔子摘蘋果嗎?花口作niúyánɡzhīzhuǎyèdànpīnyīnɡuǒbái有些字可以分成上下兩部分。識字加油站連一連。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左右結構:空筆杏蘋聽們鴨校說一說我還知道上下結構、左右結構的字:牛牛羊羊牛羊我 會 寫果果白白果白第二站詞語迷宮讀一讀。果皮 樹皮 加法 辦法 旁邊 兩邊許多 也許 到處 四處 學生 生氣你有哪些發現?字詞句運用我發現:同一個字可以組成不同的詞,在不同的詞里,它們的含義可能還不一樣。皮( )( ) 法( )( )邊( )( ) 許( )( )處( )( ) 生( )( )皮毛皮膚法國用法海邊身邊許愿或許住處別處生活出生第三站展示樂園新年快到了,小朋友們準備把制作的賀卡送給家人或朋友。這是小華準備送給媽媽的賀卡,他還在賀卡上寫了一句祝福的話,讀一讀。創設情境新年快到了,給家人或朋友寫一句祝福的話吧!☆頂格寫稱呼(送給誰)☆換行空兩格寫祝福語☆右下角寫上姓名(送卡人)和日期媽媽:祝您新年快樂!小華12月31日寫祝福語的格式頂格寫稱呼空兩格寫祝福語右下方寫下自己的名字和日期請你以才才的口吻給爸爸寫一張賀卡。筆順規則:先中間后兩邊。小水小小水水書寫提示新世紀英才月月月風風風筆順規則:先外后內。書寫提示漢字基本的筆順規則是:從上到下,先橫后豎;從左到右,先撇后捺;先中間后兩邊,先外后內。語文園地八猜謎導入看不見,摸不著,云朵見它忙讓路,小樹見它連彎腰。(打一自然現象)謎底:風風[唐]李 嶠解 落 三 秋 葉,能 開 二 月 花。過 江 千 尺 浪,入 竹 萬 竿 斜。jiě luò sān qiū yè nénɡ kāi èr yuè huāɡuò jiānɡ qiān chǐ lànɡ rù zhú wàn ɡān xiétánɡ lǐ qiáofēnɡ日積月累風[唐]李 嶠解 落/三 秋 葉,能 開/二 月 花。過 江/千 尺 浪,入 竹/萬 竿 斜。日積月累李嶠(644—713) 字巨山,趙州贊皇(今屬河北)人,唐代詩人。李嶠對唐律詩和歌行的發展有一定的作用和影響。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你好像看到了怎樣的畫面?過江千尺浪,過江千尺浪。你聽到了什么?能吹落秋天金黃的樹葉,能吹開春天美麗的鮮花。刮過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進竹林能使萬竿傾斜。看圖畫,按照圖畫背誦古詩。你知道過大年嗎?說一說過年之前你們家里都要做些什么。創設情境中國農歷正月初一稱為春節,是中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也是團結、興旺的象征,同時也是人們對未來寄予新的希望的佳節。據記載,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知識補充自由讀童謠,借助拼音,把童謠讀通讀順。互動課堂春節童謠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和大人一起讀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臘八:就是農歷的十二月初八。糖瓜粘:用麥芽糖做成圓圓的小南瓜的形狀。這種糖很黏,會粘住牙齒,讓我們說不了話。熬一宿:就是除夕晚上守歲。灶王爺的故事這首童謠中你哪里沒讀懂?傳說灶王爺叫張生,家里很富有。張生的媳婦李氏很賢惠,但不能生育,被張生休了。李氏改嫁后勤儉持家,成了大財主。張生再婚的妻子,好吃懶做,坐吃山空,敗盡家業,后來餓死了。張生也只能靠乞討度日。當張生討飯到李氏家中時,二人見面,張生羞愧難當,一頭扎進灶坑里,被灶火燒死了。張生升天后向玉皇大帝認錯。玉皇大帝賜給他“灶王”的封號,讓他成為天地間的使者。作為玉皇大帝的耳目,張生每年臘月二十三都要打道回天宮,與玉皇大帝團聚,并匯報人間某家人一年中的所作所為。玉皇大帝根據張生奏報的情況,對這家人進行獎懲。豈知這位張生,自從當上灶王后,又好吃懶做、不務正業起來。人們信不過他,害怕他上天之后胡言亂語,便在他上天之日,擺上糖瓜來祭奠他。祭祀時,先將“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貼在灶王像兩側,用來提醒他要多為百姓說好話,辦實事。至于用糖瓜做供品,是因為它又甜又黏,可用來糊住他的嘴:讓他在嘗到糖瓜的甜味時多說好話;如果他想打小報告說壞話,就讓糖瓜黏住他的嘴,讓他想說也張不開口。春節童謠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朗讀童謠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課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和大人一起讀《春節童謠》,聽大人講一講他們小時候是怎么過年的。課后實踐下面這幾本繪本,選擇自己喜歡的找來讀一讀。《過年啦》《灶王節》《團圓》《年獸來了》閱讀拓展下課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語文園地八 教學設計.docx 語文園地八.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