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亙古男兒一放翁走近陸游 美文賞析“拿劍,拿劍,痛擊狂胡三百萬。” 回望中原,你看見蕭蕭邊關,你聽見刁斗笳鼓,猛然吶喊。 激憤萬千,氣勢如山,比五千仞摩天之岳還高,比三萬里入海之河還長遠。狂胡不是你的對手。你在茫茫夜雪里的樓船猛然一動,就嘯氣成劍,就劍影刀光,就殺聲震天,就讓狂胡伏尸百萬,那河山就陽光遍布,那遺民就笑語紛然。秋風里,你鐵血強勁的狂飆,就激起萬里滾滾煙塵,胡馬望塵而逃。 可是你無路請纓,空懷長風;欲死報國,不見戰場。你只能在那個名叫大宋而其實很軟很弱的國度里,把那段長城在內心里修筑,巍巍浩蕩,堅不可摧。但歲月的侵蝕終是抵擋不了,時光使你的貂裘暗淡了光色,使鏡中如霜的鬢發更接近秋天。放翁,無可奈何的你,心事浩淼的你,就歸老林泉,而你的一聲”千載誰堪伯仲間”的長嘆,卻在歷史的長空里,回蕩千年。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銷盡國魂空。集中十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梁啟超《讀陸放翁集》名家眼中的陸游1陸游書憤1、通過“以意逆志,知人論世”,把握《書憤》寫作手法和情感2、通過誦讀、探究、賞析每一聯,提高鑒賞詩歌的能力3、通過對作品的誦讀,體悟詩人的愛國情懷學習目標初讀課文1、正音、據注解掌握詞語含義、關注易寫錯的字2、請用詩中的一個字概括本詩表達的情感。此時詩人已經61歲,你能否用一個詞語概括作者的憤的原因?既然是壯志未酬,那么他年輕時有怎樣的理想?年老又是怎樣的狀態?請同學們再讀詩歌劃出句子,并品味兩者之間得關系。品讀探究早歲 那知世事艱 氣如山暮年 空自許 已先斑對比品讀探究思考頷聯與首聯的關系,尾聯與頸聯的關系。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書 憤“書”早年恢復中原之志。“書”宋的兩次抗金勝利之役。“書”年事已高、壯志未酬之情。“書”敬仰諸葛亮、朝中無人可與諸葛亮相提并論。早年抱負壯志未酬憤原因原因早年現在知人論世南宋時,金兵入侵,中原淪陷,南宋當局卻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陸游主張抗金,觸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擊排斥,多次被罷官。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此時陸游已61歲,在山陰閑居了6年,少年時的志向眼看就要化為泡影,在悲憤失望中他揮毫寫下了這首詩。悲憤的詩人絕望了嗎?從詩歌中找出依據。味讀探究一詩人以諸葛亮自況。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曾說過“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北定中原,興復漢室”的話,詩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會放棄恢復中原之志。因此基調悲憤,然而并不絕望,蘊藉著豪壯的感情。陸游詩作的突出特點是“多豪麗語,言征伐恢復事”。本詩哪兩句最能體現這個特點,試加以分析。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楊柳岸曉風殘月短短兩行詩十四個字竟蘊涵著如此豐富的內容,主要在于列錦修辭手法的運用。雖未用一個動詞,但雪夜渡江、戰船森列;金戈鐵馬、秋日殺敵的激烈戰斗場面卻十分逼真的展現在讀者面前。味讀探究二比較鑒賞。訴衷情 陸游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拓展練筆結合本詩聯系你所了解的陸游,寫一段有內涵的文字表達你對陸游的評價。孤獨的追夢人陸游,就像那驛外斷橋邊的一株梅花,明知無人觀賞,依然傲雪盛放。在人生的風雨面前,你堅守夢想;面對主和派的肆意打壓,你悲憤堅毅。雖然宋君遺忘了你,讓你成了一位孤獨的追夢人,但歷史卻永遠記住了一位忠臣,一位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愛國志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