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蘇軾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與韓愈、柳宗元和歐陽修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作者簡介《東坡七集》作品簡介《東坡易傳》《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作品背景 蘇軾是豪放詞派的創始人,這首《江城子·密州出獵》,是他寫的第一首,也是最為典型的一首豪放詞。蘇軾因對王安石變法執不同的意見,被逐出朝廷,任杭州通判,三年后,轉任密州太守,實質上已被貶官。蘇軾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密州蝗旱相連,而西北方的西夏和遼不斷襲擾邊境。作為愛國心切、一貫主張抗敵御侮的蘇軾,年屆“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貶官外任中,不但盡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時刻準備要馳騁疆場,為國效力。他在這年十月中,祭常山求雨回來,與同僚獵于鐵溝、黃茅岡,作此詞。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 右擎蒼錦帽貂裘 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 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 又何妨持節云中 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 射天狼課文誦讀課文誦讀課文分析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 〔宋代〕老夫聊發少年 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 親射虎,看孫郎。詞牌名。江城子今山東諸城。密州作者自稱,時年三十八歲。老夫姑且,暫且。聊豪情。狂左手牽著黃犬,右臂擎著蒼鷹,形容圍獵時用以追捕獵物的架勢。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名詞作動詞,頭戴著華美鮮艷的帽子。貂裘,身穿貂鼠皮衣。這是漢羽林軍穿的服裝。千騎卷平岡形容馬多塵土飛揚,把山岡像卷席子一般掠過。千騎:形容隨從乘騎之多。為報為了報答。傾城全城的人都出來了。形容隨觀者之眾。古代州府的行政長官。指作者自己。太守看孫郎孫郎,孫權。這里借以自喻。課文分析老夫暫且引發少年狂氣,左手牽著黃犬,右臂托著蒼鷹,戴錦帽,披貂裘,千余隨從騎戰馬,猶如疾風席卷山岡。為了報答傾城百姓相隨太守觀戰的盛情,我要像三國的孫郎那樣彎弓射猛虎。譯 文課文分析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 雕弓如 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極興暢飲,胸懷開闊,膽氣橫生。尚:更。酒酣胸膽尚開張稍白。微霜持節: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節:兵符,傳達命令的符節。持節漢時郡名,今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一帶,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區。云中會定將。挽拉。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滿月圓月。星名,又稱犬星,舊說指侵掠,這里隱指西夏。詞中以之隱喻侵犯北宋邊境的遼國與西夏。天狼課文分析暢飲美酒,胸襟開闊,膽氣豪壯。鬢角雖已染白霜,那又有何妨!朝廷什么時候派遣馮唐到云中赦免魏尚呢(朝廷什么時候派遣使者手持符節來赦免我重用我呢)?我終將手中的雕弓拉成滿月,朝著西北方向,射殺來犯的西夏軍隊。譯 文蘇軾外任或謫居時期常常以“疏狂”“狂”“老狂”自況。蘇軾時年四十,正值盛年,不應言老,卻自稱“老夫”,又言“聊發”,與“少年”二字形成強烈反差,形象地流露出內心郁積的情緒。此中意味,需要特別體會。自主學習提示詩句品析分析“行狂”從“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中看出了詞人行為之狂。1.這一句中的“卷”能否換成“到”“過”呢?“卷”是像風一樣席卷之意,寫出了太守隨從眾多,騎馬速度之快、氣勢壯觀。如果用“到”“過”等字不能表達這種壯觀場面。分析“行狂”從“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可看出詞人語氣之狂用典。自喻孫權,表達了詞人雖已年老,仍有少年狂氣,像孫權那樣英武有為,意氣奮發 。為了酬答滿城的人都隨同去看打獵的盛意。(胡云翼選注《宋詞選》)快告訴全城的人,跟隨我去打獵,看我像當年孫郎那樣,親自彎弓射虎吧。(周汝昌等《唐宋詞鑒賞辭典》)——更能體現他的“少年輕狂”。分析“行狂”我從“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可看出詞人之狂狂在鬢微霜不服老,自認尚有用武之地。令人想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分析“行狂”我從“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可看出詞人之狂,狂在自比魏尚。以魏尚自許,希望能夠出現一個馮唐那樣的人持著朝廷的符節使自己像魏尚一樣重新得到重用,也希望自己像魏尚一樣平息邊界之爭,這些都體現出他的抱負遠大,是他“心狂”的表現。分析“行狂”我從“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可看出詞人之狂。“天狼”,即天狼星。喻指侵犯北宋的遼和西夏。描繪出一個挽弓勁射的英雄形象,氣概非凡。合作探究“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這兩句詞運用典故,表明詞人希望朝廷能重用自己;“何日”表現出蘇軾渴望建功立業的緊迫感。表達了詞人懷才不遇的無奈和希望得到重用的報國之志。1.下闋中詞人由“狂”轉入抒發自己壯志難酬的愁緒的是哪句?有人說:“蘇軾既有報國之志,應奔赴沙場,而蘇軾卻只‘發少年狂’而無行動;為官者,應勤政愛民,而蘇軾卻打獵消遣。因此,蘇軾之狂,是不思進取,是消極之狂,不可取也!”這種觀點你贊同嗎?蘇軾打獵時故意表現出與年齡和身份不相符的“狂”氣,是向朝廷證明:自己雖然快四十歲了,雖然是文官,但仍有少年的狂氣,可以像武官那樣奔赴沙場,英勇殺敵!他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夠重新被朝廷重用,為國效力!孔子說:“狂者進取。”韓愈說:“狂者,志極高而行不掩。”所以,蘇軾的狂是進取之狂,他的志是報國之志!體會“進取之狂”合作探究“親射虎”,作者以孫權自喻,表示寶刀未老;“遣馮唐”,作者以魏尚自許,表示可以為國戍邊;“射天狼”喻指打敗侵擾邊境的西夏軍隊。這幾個典故,都表現了作者為國立功之志,也正是他“狂”之所在。2.《江城子·密州出獵》中,“親射虎”“遣馮唐”“射天狼”的典故分別表達了什么意思?它們與貫穿全詞的“狂”有什么關聯?合作探究上闋主要描寫出獵的盛況,下闋主要抒發作者渴望報效國家的豪情壯志。3.縱觀全詞,詞的上、下闋分別寫了什么內容?合作探究這首詞通過描寫一次出獵的壯觀場面,借歷史典故抒發作者想為國殺敵的雄心壯志,表達了他為國效命的堅定決心和愛國情懷,并委婉地表達了期盼得到重用的愿望。4.這首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江城子·密州出獵上片:出獵盛況下片:表明志向牽黃擎蒼千騎卷平岡威武雄壯鬢霜何妨盼遣馮唐西北望,射天狼壯志滿懷胸襟豪放渴望報國傾城相隨結構梳理拓展延伸全詞應該懷著怎樣的感情朗誦?為什么?在哪些詞語中你能體會到?第一段用激昂、強壯的語調讀,第二段用更強烈的、豪放的感情來朗誦。第二段抒發了作者要報效祖國的愿望,語氣應該更堅定,同樣是豪放的感情來朗誦,要比上一段更有氣勢。典型考題1.根據提示默寫詩詞名句。(1)《江城子·密州出獵》中借孫權狩獵的典故,表明自己的英武的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蘇軾在《江城子·密州出獵》一詞中,表明自己渴望為國御敵立功的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報傾城隨太守 親射虎看孫郎會挽雕弓如滿月 西北望射天狼典型考題2.下列對《江城子·密州出獵》這首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詞中描寫了出獵的壯闊場面,表現出詞人的英雄氣概,抒寫了渴望報效朝廷的壯志豪情。B.詞中“鬢微霜,又何妨!”的言外之意是:我雖然年紀大了,但仍能躍馬疆場,迎擊來犯之敵。C.“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兩句運用典故,詞人以馮唐自比,雄健豪放地表達了希望朝廷派人赦免他的罪過,讓他為國建功。D.從藝術表現力上說,詞中一連串表現動態的詞,如“牽、擎、卷、射、挽、望”等,十分生動形象。C【解析】C項“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兩句運用典故,詞人以魏尚自比,意思是說朝廷什么時候能像派遣馮唐赦免魏尚那樣赦免自己,表達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