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聲聲慢(尋尋覓覓)——李清照教學目標體會李清照夫亡家破、飽經憂患的哀愁,感悟詞人堅韌孤高的靈魂。了解作者生平、寫作背景及其詩詞大意。感受詩歌節奏與感情基調,深入感受詩歌營造的意境。一、課堂導入教學過程中國文學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從屈原到曹雪芹,歷代都有不少優秀杰出的文學家。他們燦若星辰,名垂青史。 在中國的詞壇上,有一位才情出眾的女詞人,她的詞作哀婉凄美,打動了無數人,我們今天要賞讀的也是一首流芳百世的詞作。它的影響不止于中國,還漂向了國外……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婉約詞中的杰作《聲聲慢》。(一)走近作者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章丘(今山東章丘)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善用白描,語言清麗。有《漱玉詞》輯本。宋代·王灼《碧雞漫志》卷二:易安居士,京東路提刑李格非文叔之女,建康守趙明誠德甫之妻。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婦人,當推文采第一。趙死,再嫁某氏,訟而離之。晚節流蕩無歸。作長短句,能曲折盡人意,輕巧尖新,姿態百出。教學過程二、背景介紹(二)了解背景《聲聲慢》是李清照南渡后晚年作品。當時正值北宋滅亡之際,志趣相投的丈夫染病逝世,輾轉南方逃亡避難中又丟失大量珍愛的文物、古籍。教學過程三、初步感知描寫少女、少婦時期的悠閑生活多悲嘆身世,表現為思夫、思鄉、思國清新明快,細膩婉轉凄苦哀婉,深沉憂憤前期后期南渡《如夢令》《醉花陰》《一剪梅》《聲聲慢》《永遇樂》《菩薩蠻》作品風格聲聲慢,詞牌名,最早見于北宋晁補之筆下。慢:就是慢詞,其名稱從“慢曲子”而來,指依慢曲所填寫的調長拍緩的詞。此調風格緩慢哽咽,如泣如訴,多寫愁苦憂思題材。解題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聲聲慢李清照尋尋覓覓:意謂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來,表現非常空虛悵惘、迷茫失落的心態。凄凄慘慘戚戚:憂愁苦悶的樣子。乍暖還寒:指秋天的天氣,忽然變暖,又轉寒冷。將息:舊時方言,休養調理之意。怎敵他:對付,抵擋。晚:一本作“曉”。損:表示程度很深。堪:可以,能夠。怎生:怎樣的。生:語助詞。梧桐更兼細雨:暗用白居易《長恨歌》“秋雨梧桐葉落時”詩意。這次第:這光景、這情形。怎一個愁字了得:一個“愁”字怎么能概括得盡呢?譯文苦苦尋覓,卻只見冷冷清清,怎不讓人凄慘悲戚。秋天的天氣,總是忽然變暖又轉寒,最難休養調理。喝幾杯淡酒,怎么能抵擋得住傍晚的寒風緊吹?一行大雁從頭頂上飛過,更讓人傷心,因為都是當年為我傳遞書信的舊相識。園中菊花堆積滿地,唯獨我因憂傷而憔悴瘦損,如今有誰可以摘取?孤獨地守在窗前,一個人怎樣才能熬到天黑?梧桐葉上細雨淋漓,到黃昏時分,那雨聲還是點點滴滴。這般光景,一個“愁”字怎么能概括得盡!三、初步感知怎樣入愁?提筆哭訴——悲苦愁絕!尋尋覓覓——動作、神態:尋覓無果,若有所失冷冷清清——環境:處境冷清,心境清冷凄凄慘慘戚戚——心情:悲愁哀傷教學過程教學過程四、文本詳析(一)開頭七組疊詞可否換成”尋覓、冷清、凄慘”?說說疊詞有何作用?① 渲染悲涼氛圍,奠定了哀婉、凄涼、愁苦的感情基調;【內容】② 加強語氣,極有層次地表現了詞人愁苦的心情;【情感】③ 增強詞的音韻效果,富有節奏感和音韻美。【形式】教學過程(二)圍繞“愁”,選用了哪些意象?營造了怎樣的意境?請同學們試著給詩中每幅畫面擬個名字,在品讀意象中感受意境。1.淡酒急風圖(1)為何說是“淡酒”?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壓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覺得酒味淡,這是一種主觀感受。一個“淡”字表明了作者的凄涼慘淡。(2)為何用“急”字?一個“急”字給人以迅猛、寒冷之感,風之急可見身之冷、心之凄,渲染愁情。教學過程2.秋雁南飛圖如何理解“卻是舊時相識”?雁從北方飛到南方,作者從北方避難南方,便有似曾相識之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那時的大雁帶來的是甜蜜的回憶,相逢的希望,同是大雁飛過,這次想起的卻是逝去的丈夫,以及陷入敵手難以再回的故國,大雁來年可飛回北方,詩人卻只能漂泊南方,大雁依舊可以傳書,但寫信的人卻已然不在。教學過程3.黃花憔悴圖(1)“黃花”既是憔悴無人憐惜的菊花,也是作者自喻,比喻自己憔悴的容顏,孤苦飄零的境況。(2)“有誰堪摘”:反問,強調無人可摘,懷人傷己,表達作者孤寂之情。教學過程4.雨打梧桐圖一葉知秋,梧桐是哀愁的象征;秋雨綿綿,落在葉上,打在心上,雨也是哀傷、愁思的象征。綿綿的細雨就像詞人細細密密的愁思,無窮無盡。這幾句渲染了滿目凄涼、滿耳苦雨聲的凄苦的氣氛。恰好和詞人孤苦凄涼的心情融為一體。作者的愁到底從何何來?經歷了國破家亡夫死后的李清照,此時正處于顛沛流離的凄苦處境中,內心有有限的哀愁,本詞就是表達了這樣的感情,亡國之恨、喪夫之痛、獨居之悲、漂泊之苦交織于一身,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活動拓展五、深入探究顛沛之苦故國之思年華衰老喪夫之痛亡國之恨因何而愁?《聲聲慢》這首婉約詞,語言通俗自然、樸素清新,注重音律婉轉和諧,語言圓潤清麗,有一種柔婉之美;綜合運用疊詞、聯想、想象,虛實結合等多種手法來渲染悲愁,抒情方式含蓄曲折,景景含愁,通篇是愁,然而詞人卻始終不說破,巧用淡酒、秋風、過雁、黃花、梧桐、細雨等意象,營造了冷清凄美的意境,極力烘托渲染,營造一種“一重未了一重添”的凄苦氛圍。全詞未寫一滴淚,然而給人的感覺卻是“一字一淚,滿紙嗚咽”,委婉含蓄地露出強烈的亡國之恨、喪夫之痛、流亡之苦、孀居之悲。六、總結再 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