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 | 語文學科習作:_____讓生活更美好【核心素養目標】文化自信:學會正確選擇材料寫作文,感受文字的力量。語言運用: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學會通過文字來表達感情。思維能力:先想后寫,學會通過具體事例來表現內心情感。審美創造:在習作中融入自己的感情,感受生活中處處存在的美好,善于發現美好。【教學目標】1.寫清楚某件事物讓生活變美好的經歷,并把原因寫具體。(重點)2.認真修改自己的習作,分享習作。(難點)【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第一課時【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解讀習作要素1.情境導入同學們,生活中處處充滿美好,你在生活中有哪些美好的體驗呢?是什么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如此美好?(板書: 讓生活更美好)閱讀習作要素,了解習作重點本單元的習作要求:寫生活體驗,試著表達自己的看法。寫生活體驗,要寫清楚某種事物、道理或品質讓生活更美好的經歷,融入切身感受與體會,把原因寫具體,表達出自己的看法。二、指導審題,關注習作重點過渡:生活中有無數可以使心情愉悅的東西,教材中就給我們列舉出了一些提示,我們來看這些花——讀教材要求,總結本次習作的重點:我們一定先選擇自己深有感觸的一個話題。圍繞所選話題,寫出它對自己產生影響的經歷。然后把它讓自己生活更美好的原因寫具體。最后,不要忘記寫出自己的內心感受。(板書:深有感觸的話題 產生的經歷 原因寫具體)(設計意圖:通過閱讀教材內容,讓學生明白寫作內容、習作重點及具體要求。)三、拓展思路,指導選材技巧1.習作提示的讓生活變美好的事物習作提示中的六朵花告訴我們:讓生活變美好的事物,可以是看不見的內容,如誠信、夢想、創意;也可以是具體的事物或者活動,如運動、集郵、旅行、種花。可以是社會層面的,也可以是個人層面的。“泡泡”中的提示告訴我們:這些事物讓生活變美好的原因是它讓我們獲得了精神上的愉悅和生活質量的提升。(設計意圖:通過分析習作提示中的美好的事物,旨在讓學生明確美好的事物可以有很多選擇,打開學生的思路,激發學生交流與分享的興趣。)總結:這次習作“什么讓生活更美好”,內容一共包括兩個部分:變美好的事物、變美好的原因。2.你心目中讓生活變美好的事物指導學生照樣子,說一說自己心目中讓生活變美好的事物。四、研讀課文片段,學習寫作方法1.怎樣把讓生活更美好的經歷寫生動、具體呢?確定好了話題,就要緊扣話題選擇相應的經歷。經歷決定事例,把對自己產生影響的經歷寫生動、具體,就是把相應的事例寫生動、具體,為突出該事物是如何讓自己的生活更美好的作鋪墊。不同的事例,可以從相同的角度來寫。如《宇宙生命之謎》。(2)相同的事例,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寫。如《竹節人》。2.怎樣把讓生活更美好的原因寫清楚、深刻呢?(1)注意事例的條理性。敘述事例時要按照一定的順序,可以是事情發展的順序,也可以是事物的幾個方面的順序,或者是地點變化的順序……如《竹節人》片段按照時間順序,寫出了同學們玩竹節人的興致很高,反映出玩竹節人的有趣。把事例的重點部分寫具體。所謂事例的重點部分,就是令自己印象深刻的那個場景,我們可以運用語言、動作、心理等人物描寫方法或烘托、對比等手法,把事情寫具體、生動。如《我的“長生果”》中運用了心理描寫和神態描寫,表現出作者寫作文時信手拈來,把這個場景寫得具體、生動。(3)在事例中體現情感的變化。“____讓生活更美好”,寫自己的經歷時要突出自己的情感變化,寫出事件給自己帶來的影響,體現 “讓生活更美好”中的“更”和“美好”。以課文《竹節人》為例,感受人物的情感變化。3.借助片段學技法。一起看看學習小伙伴寫的片段一、片段二,邊讀邊分析小伙伴們運用了哪些技法,以及片段中有哪些地方還需要完善。五、佳作欣賞,學習技巧閱讀習作例文《愛,讓生活更美好》,邊讀邊思考例文中運用了哪些寫作技巧。各小組匯報交流,全班評議。教師小結:這篇習作例文緊緊圍繞“愛,讓生活更美好”這個主題,從現實生活中選擇了一件極為平凡的小事——“我”生病了,母親帶“我”看病,無微不至地照顧“我”,“我”從中感受到了無微不至、不求回報、溫柔細膩的母愛,歌頌了人間真情的美好。六、巧擬題目,學列提綱1.自主交流擬題方法(1)從課本中選擇詞語擬題,例如:《微笑讓生活更美好》《旅行讓生活更美好》。(2)結合生活體驗擬題,例如:《閱讀讓生活更美好》《文明讓生活更美好》。2.依照范例,學習寫作提綱(1)出示寫作提綱范例,交流如何列寫作提綱。(2)學生自主列寫作提綱,教師巡視指導。七、積累素材,動筆寫作1.展示習作素材,讀一讀。2.請同學們按照自己擬定好的習作提綱,動筆完成習作。第二課時【教學過程】一 擬定評價標準,分享習作1.談話導入,引發思考。上節課我們根據自己所寫的習作提綱,初步完成了習作。根據習作的要求,你覺得什么樣的習作才是優秀的呢?2.師生共同梳理評價標準,教師相機小結。課件出示:評價單評價標準 自己評價 同桌評價習作是圍繞自己選擇的某個詞語來寫寫清楚了事情的經過寫具體了讓生活更美好的原因文章的描寫生動,很有趣味同桌的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據評價標準,評價習作。(1)自評:對照評價標準,你認為你能得幾顆星呢?請畫一畫。(2)互評:和同桌交換習作,你認為他可以得幾顆星呢?對于同桌的習作,你又有什么好的建議呢?把它寫在評價單上。【設計意圖】根據習作要求,師生共同梳理明確的評價標準,不僅再次加深了學生對習作要求的認識,還為評價作文作準備。在教師的引導之下,評價標準與教學目標保持高度一致,這樣便于學生通過對照發現習作中的優劣之處。學生通過自評和互評找出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在交流分享中感受寫作的樂趣,促進習作素養的提升。二 梳理共性問題,點撥表達方法1.全班交流,梳理問題。(1)沒有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2)沒有把具體的原因寫明白。(3)沒有寫出自己的感受。(4)習作的語言不夠生動。2.教師引導,師生共同尋找修改方法。你能夠幫他們解決哪個難題呢?全班討論,教師結合學生習作相機小結。(1)解決問題一:引導學生回憶上節課的內容,重點關注是否把表現事情過程的思維導圖寫清楚了,再根據思維導圖寫清事情過程。(2)解決問題二:引導學生寫清事情發生的原因,為后文的展開作鋪墊。(3)解決問題三:在寫清事情的過程中多次穿插“想到的”,表達自己的感受。(4)解決問題四:運用多種細節描寫把習作中詳寫的部分寫生動。課件出示:?·沒有把事情經過寫清楚——檢查思維導圖?·沒有把原因寫明白——寫清原因?·沒有寫出自己的感受——穿插“想到的”?·習作的語言不夠生動——細節描寫過渡:為了把文章寫得具體生動,我們還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和體會融入具體的事例中去。那么我們怎樣才能把自己的感受和體會融入具體的事例當中去呢?3.例文引路,點撥方法。(1)尋找讓你感受深刻的語句。①點撥:在“老師玩竹節人的故事”中,你覺得哪些語句最吸引你?②學生交流。學生讀“老師玩竹節人的故事”中自己覺得有意思的句子,說感受。③教師引導:這些語言都融入了作者的感情,所以吸引了你。你從同桌的作文當中捕捉到了哪些體現作者美好情感的語言呢?請把它們圈畫出來。(板書:融入感情)(出示分享提示)課件出示:你從哪些語句當中感受到了作者美好的感情?用紅筆圈畫出來,再想一想你圈畫的理由。(2)全班交流,教師相機點撥。①請兩組同桌交流。一位同學讀習作片段,另一位同學分享閱讀感受。②教師隨學情需要引入教材范例,相機點撥。a.預設:學生作品中有關于心理描寫的句子,教師相機點撥。示例引導:下面是《竊讀記》的某個片段,你從哪些句子當中感受到閱讀帶給作者的美好感受呢?課件出示:最令人開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傾盆大雨我越高興,因為那時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書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總不好意思趕我走吧?我有時還要裝著皺起眉頭,不時望著街心,好像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實,我的心里卻高興地喊著:“大些!再大些!”學生找出相關句子,交流。思考:作者是通過什么描寫來表現這份美好的感情?這樣描寫又有什么好處?學生交流,教師小結:運用心理活動描寫,更能體現出我們對那件事物的感情。(板書:心理描寫)b.預設:學生作品中有展開聯想的句子,教師相機點撥。示例引導:下面是《全神貫注》中的一個片段,你從哪些句子中感受到了羅丹創作時專注的美好?課件出示:只見羅丹一會兒上前,一會兒后退,嘴里嘰里咕嚕的,好像在跟誰說悄悄話;忽然眼睛閃著異樣的光,似乎在跟誰激烈地爭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響,手不停地揮動……一刻鐘過去了,半小時過去了,羅丹越干越有勁,情緒更加激動了。他像喝醉了酒一樣,整個世界對他來講好像已經消失了——大約過了一個小時,羅丹才停下來,對著塑像癡癡地微笑,然后輕輕地舒了口氣。學生找出相關的句子。思考:作者又是運用什么方法讓我們感受到這份美好的呢?學生交流,教師小結。(板書:動作描寫 展開聯想)③教師小結:看來我們在記錄美好時,可以運用動作描寫、心理描寫和展開聯想的方法,這些方法可以更好地融入自己的感情和想法。(板書:動作描寫 心理描寫 展開聯想)【設計意圖】習作支架能夠緩沖“習作難度”,助推“思維深度”,提升“表達高度”,根據學生已有知識儲備設計的“心理描寫”和“展開聯想”這兩個表達支架,讓“融入感情”這個對學生來說無從下手的問題得到基本解決。這是對本單元語文要素中“融入感情”的教學落地。三 總結寫作方法,二度修改習作1.思考:如果在我們的作文中更好地融入自己的感情,你會給自己什么建議?2.學生交流。預設:除了上述的兩種方法,還可以有別的方法,如動作、神態、融情于景等。3.學生嘗試選用剛才建議中提到的方法,展開二度修改。4.反饋、分享學生修改之后的習作。【設計意圖】教師在習作教學中引導學生學會修改自己的習作,掌握習作修改的方法,是提高學生習作素養的重要途徑。本環節讓學生選用學到的方法,對自己的習作展開二度修改,在實踐中內化學到的方法。四 布置課后任務,分享美好生活1.明確任務:我們要開展一次“共享美好生活”主題班會,共同分享生活中的美好。針對這次班會,你有什么建議嗎?2.學生交流。(1)按照話題進行分組,如課外興趣組、家庭生活組、優秀品質組……(2)指導分享方法。①讀讀習作中自己覺得寫得較好的片段。②可以給自己分享的片段配上相應的圖片或PPT,讓分享更生動。③談談自己對這件事的看法,引起其他同學的共鳴。3.教師小結。羅丹說過:“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生活中的美好要用我們的眼睛去發現,用我們的心靈去感受,還要用我們的語言去描繪,希望我們通過“共享美好生活”的班會,發現和感受更多生活中的美好。【設計意圖】結合教材提示,創設分享情境——“共享美好生活”主題班會的活動情境,為學生提供了分享的平臺和動力,并提出了具體的、可操作的方法,使分享更有實效。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61張PPT)____讓生活更美好(部編)六年級上同學們,生活中處處充滿美好,你在生活中有哪些美好的體驗呢?是什么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如此美好?寫生活體驗,試著表達自己的看法。寫清楚某種事物、道理或品質讓生活更美好的經歷,融入切身感受與體會,把原因寫具體,表達出自己的看法。習作要素要素解讀你有沒有想過,什么讓你的生活更美好?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完成這次習作。從“微笑、誠信、夢想……”中選一個話題寫,也可以寫其他話題。寫之前想一想它是怎么影響你的生活的,為什么讓你覺得生活更美好。寫的時候注意把原因寫具體。寫完后,開展一次“共享美好生活”主題班會,共同分享各自的心得體會。習作內容1.結合生活體驗,選擇自己深有感觸的一個話題。2.圍繞所選話題,寫出它對自己產生影響的經歷。3.把它讓自己生活更美好的原因寫具體。選定話題經歷原因讓生活更美好表達感受習作指導看不見的內容具體的事物或者活動社會層面個人層面習作提示的讓生活變美好的事物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和生活質量的提升思維導圖個人興趣愛好:讀書、游泳、看電影……學校學習和生活:運動、朗誦、交友……家庭生活:聚會、旅行、郊游……性格和品質:誠信、自信、熱心助人……科技的發展:高鐵、智能機器人……愉悅精神、自身成長、社會和諧……什么讓生活更美好變美好的事物變美好的原因你心目中讓生活變美好的事物爸爸的陪伴讓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爸爸平時工作很忙,幾乎沒有時間陪我。最近爸爸申請了休息,陪我一起學習和玩耍,我很開心。高鐵讓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以前我們回一趟老家特別不容易,自從通了高鐵,“返鄉行”變得方便、安全、快速,大大節省了我們的時間。垃圾分類讓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人們不再亂丟垃圾,社區垃圾桶臭氣熏天的現象不存在了,環境變得更好了。讓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怎樣把讓生活更美好的經歷寫生動、具體確定好了話題,就要緊扣話題選擇相應的經歷。經歷決定事例,把對自己產生影響的經歷寫生動、具體,就是把相應的事例寫生動、具體,為突出該事物是如何讓自己的生活更美好的作鋪墊。1.不同的事例,可以從相同的角度來寫以課文《宇宙生命之謎》為例,在關于不同的星球是否存在生命的多個探究中,作者緊扣“生命生存的四個必要條件”這一相同的角度來寫,經過逐一比對、推測,進而得出根據目前的研究表明,除地球以外,其他星球不存在生命的結論。2.相同的事例,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寫以課文《竹節人》為例,作者在寫裝飾竹節人、給竹節人取外號的樂趣時,都是以玩竹節人這一事例來寫的。作者從裝飾物和變成物的變化所帶來的不同這一角度,來說明玩竹節人的無窮樂趣,讓讀者也忍不住心動。怎樣把讓生活更美好的原因寫清楚、深刻1.注意事例的條理性敘述事例時要按照一定的順序,可以是事情發展的順序,也可以是事物的幾個方面的順序,或者是地點變化的順序……片段按照時間順序,寫出了同學們玩竹節人的興致很高,反映出玩竹節人的有趣。2.把事例的重點部分寫具體所謂事例的重點部分,就是令自己印象深刻的那個場景,我們可以運用語言、動作、心理等人物描寫方法或烘托、對比等手法,把事情寫具體、生動。運用了心理描寫和神態描寫,表現出作者寫作文時信手拈來,把這個場景寫得具體、生動。3.在事例中體現情感的變化“____讓生活更美好”,寫自己的經歷時要突出自己的情感變化,寫出事件給自己帶來的影響,體現 “讓生活更美好”中的“更”和“美好”。片段一原文 評價自信能收獲糖果。小的時候我十分怕見生人,每次都不愿意出門,即使是去親朋好友家,哪怕他們拿著糖果來逗我,我也總是害羞地躲在媽媽的身后,緊緊地拽著她的衣角,臉貼著媽媽的衣服,一動也不敢動。動作描寫,將“我”見生人時害怕的表現寫得十分形象、具體。原文 評價對比手法的運用,突出了自信讓“我”的感受更美好。那時,媽媽總會無奈地重復著一句話:“唉!這孩子怕生。”然后試著拉拉我,我就再躲躲。終于有一天,為了一顆從未吃過的糖果,我鼓足勇氣,自信地迎上了大人們的目光。我剝開糖紙把糖果放入嘴中,一種說不出的甜在心里滋生……兩個時間段的對比,突出了“我”由不自信到自信的轉變。原文 評價先以“瘋丫頭”切入,極大地吸引了讀者的閱讀興趣。然后通過具體描寫進一步突出了“我”的“瘋”。媽媽仍然叫我“瘋丫頭”。其實,我只是以前瘋,現在一點兒也不瘋。在我的記憶里,三年級以前,書是可以用來當玩具的:課上用作畫畫的紙,課下當沙包來扔或者當足球踢來踢去。老師實在沒有辦法,只得求助于媽媽。原文 評價于是,在媽媽的“逼迫”下,我只能痛苦地坐下來讀書。可是,捧著書讀哪有拿著書玩舒服呢?“你要么讀書,要么跟我去挖地!”我不得不耐著性子開始讀書,因為媽媽向來說到做到。在媽媽的督促下,我漸漸發現,印滿密密麻麻的文字的書竟有一番廣闊的“逼迫”下的“痛苦”與“瘋”時的“舒服”,既是情感上的對比,又是心理上的落差,為下文“埋下了伏筆。原文 評價天地,它給我帶來了更多想象的空間。從此,我便打開了閱讀的大門,踏上了通往書海的小舟,開始為成為更好的自己乘風破浪。作者在寫閱讀讓生活更美好的過程中對人物的描寫較少,使得人物形象、改變不夠突出。我和書中的革命先輩起浴血奮戰,感受著他們視死如歸的精神; 我和詩人一起游走于的大好河山,領略山川湖泊的氣勢磅礴……從此,我便打開了閱讀的大門,踏上了通往書海的小舟,開始為成為更好的自己乘風破浪。愛,讓生活更美好我們在緊張的學習環境中,保留自己的一份興趣和愛好,生活會更美好;在尋常的家庭生活中,營造溫馨和諧的氛圍,生活會更美好;在人生的旅途中,擁有一份快樂的心情,生活會更美好……愛,讓生活更美好!開頭部分運用一組排比句,新穎別致。習作例文末尾一句照應題目,引出下文。人生中有許許多多的愛,有父親的愛、母親的愛、老師的愛、同學的愛……讓我感受最深的是母愛。母愛,往往溫柔細膩,是無微不至、不求回報的愛。記得有一次,我患了重感冒,晚上發高燒了。母親知道以后,把她的大衣給我披上,背著我去診所看大夫。承上啟下,點明作文要寫的是跟“母愛”相關的一件事。交代事情的起因。當時外面正下著大雪,母親只穿了一件薄薄的單衣,卻給我披上了厚厚的大衣。母親背著我邊跑邊哆嗦,因為她很冷。看著母親,我哭了。到達診所以后,大夫給我量了量體溫,并給我打了針。回到家,母親為我做飯,又端水喂我吃藥,抓住環境描寫和母親的動作描寫,以及“我”的感受,表現了母愛的偉大與無私。我再次熱淚盈眶,緊緊抱住了母親。想到母親對我無微不至的照顧,又想到平日里我對母親的大吼大叫,我的心緊緊地揪了一下。母親為我做了那么多,而我卻如此回報她。我心里想著:我以后一定要孝敬母親,努力學習。寫“我”的內心感受,情真意切,真實感人。母愛,無微不至;母愛,不求回報;母愛,溫柔細膩……母親為我付出了許許多多,我銘記在心——母愛難忘!愛,讓生活更美好!結尾與開頭及題目前后照應,結構嚴謹,再次深化了文章主題。這篇習作例文緊緊圍繞“愛,讓生活更美好”這個主題,從現實生活中選擇了一件極為平凡的小事——“我”生病了,母親帶“我”看病,無微不至地照顧“我”,“我”從中感受到了無微不至、不求回報、溫柔細膩的母愛,歌頌了人間真情的美好。總評2.結合生活體驗擬題。1.從課本中選擇詞語擬題。閱讀讓生活更美好文明讓生活更美好微笑讓生活更美好旅行讓生活更美好擬題思路習作提綱我的提綱題目開頭中間結尾描寫美食的詞語精彩詞語風味獨特 香氣撲鼻 五味俱全 垂涎三尺口齒留香 玉盤珍饈 色味俱佳 鮮嫩多汁金黃酥脆 外酥里嫩 香氣逼人 肥而不膩習作素材描寫旅行的詞語游人如織 游山玩水 跋山涉水 流連忘返 山清水秀 春和景明 景色如畫 如詩如畫 綿延不絕 云山霧罩 秋高氣爽 美不勝收描寫夢想的詞語夢想成真 夢寐以求 胸懷大志 志在四方 長風破浪 志存高遠 大展宏圖 鴻鵠之志 豪情壯志 壯志凌云 志在千里 雄心壯志描寫閱讀的詞語專心致志 聚精會神 心無旁騖 一心一意 孜孜不倦 學而不厭 博覽群書 學富五車 博學多才 滿腹經綸 博古通今 全神貫注 才高八斗 含英咀華 倒背如流 韋編三絕 廢寢忘食 手不釋卷 通宵達旦 夜以繼日描寫誠信的詞語一諾千金 開誠布公 童叟無欺 言而有信一言九鼎 金口玉言 抱誠守真 誠心誠意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讀哲理使人深刻,讀倫理使人有修養,讀邏輯使人善辯。讀一本好書,就像和一位高尚的人對話。閱讀讓我的生活更美好。精彩句子夢想可以滋潤心靈,有了它才有了充實、豐盈的人生。一個人有了夢想,就會不懈地去追求,用不停歇的腳步實現人生的價值。一場旅行讓我神清氣爽,生活也變得更加美好。這不僅僅是一次旅行,還是一次學習的經歷,讓我像魚兒一樣在歷史的長河中遨游。(節選自《旅行讓生活更美好》)精彩開頭1.開門見山式2.生動比喻式愛,是最美的音符,譜寫出華麗的樂章;愛,是冬日的暖陽,溫暖人間的每個角落。仰望星空,星星因為有月亮的陪伴所以發出璀璨的光芒;遠眺大地,花兒因為有太陽的照耀所以抬起美麗的臉龐……(節選自《愛讓生活更美好》)3.情景引入式當一道道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端上桌時,我們會由衷地感嘆:美食,讓生活變得有滋有味;美食,讓生活更美好!(節選自《美食讓生活更美好》)精彩結尾走出商場,我覺得陽光更加燦爛了,風兒更加輕柔了。我由衷地感受到誠信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如果人人都講誠信,那我們的社會會更加安定,我們的生活會越來越美好。(節選自《誠信讓生活更美好》)1.總結感悟式“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這濃濃的親情像冬日暖陽,像夏日綠蔭,陪伴著我,呵護著我,這是我一生一世都難以報答的恩情。親情,讓我的生活更加美好。(節選自《親情讓生活更美好》)2.引用詩句式我坐在午后的陽臺上,膝上放著一本書。陽光暖融融的,照射在書上,也照射在我熱愛閱讀的心上……我打心眼兒里覺得,閱讀讓生活更美好!(節選自《閱讀讓生活更美好》)3.詩意表達式第2課時你覺得什么樣的習作才是優秀的呢?習作分享評價單評價標準自己評價同桌評價習作是圍繞自己選擇的某個詞語來寫寫清楚了事情的經過寫具體了讓生活更美好的原因文章的描寫生動,很有趣味同桌的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評:對照評價標準,你認為你能得幾顆星呢?請畫一畫。互評:和同桌交換習作,你認為他可以得幾顆星呢?對于同桌的習作,你又有什么好的建議呢?把它寫在評價單上。評價習作沒有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沒有把具體的原因寫明白。沒有寫出自己的感受。習作的語言不夠生動。方法點撥梳理問題:沒有把事情經過寫清楚沒有把原因寫明白沒有寫出自己的感受習作的語言不夠生動為了把文章寫得具體生動,我們還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和體會融入具體的事例中去。我們怎樣把自己的感受和體會融入具體的事例中去呢?——檢查思維導圖——寫清原因——穿插“想到的”——細節描寫在“老師玩竹節人的故事”中,你覺得哪些語句最吸引你?為什么?你從哪些語句當中感受到了作者美好的感情?用紅筆圈畫出來,再想一想你圈畫的理由。融入感情下面是《竊讀記》的某個片段,你從哪些句子當中感受到閱讀帶給作者的美好感受呢?最令人開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傾盆大雨我越高興,因為那時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書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總不好意思趕我走吧?我有時還要裝著皺起眉頭,不時望著街心,好像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實,我的心里卻高興地喊著:“大些!再大些!”作者是通過什么描寫來表現這份美好的感情?這樣描寫又有什么好處?運用心理活動描寫,更能體現出我們對事物的感情。下面是《全神貫注》中的一個片段,你從哪些句子中感受到了羅丹創作時專注的美好?只見羅丹一會兒上前,一會兒后退,嘴里嘰里咕嚕的,好像在跟誰說悄悄話;忽然眼睛閃著異樣的光,似乎在跟誰激烈地爭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響,手不停地揮動……一刻鐘過去了,半小時過去了,羅丹越干越有勁,情緒更加激動了。他像喝醉了酒一樣,整個世界對他來講好像已經消失了——大約過了一個小時,羅丹才停下來,對著塑像癡癡地微笑,然后輕輕地舒了口氣。作者又是運用什么方法讓我們感受到這份美好的呢?我們在記錄美好時,可以運用動作描寫、心理描寫和展開聯想的方法,這些方法可以更好地融入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動作描寫展開聯想如果在我們的作文中更好地融入自己的感情,你會給自己什么建議?除了上述的兩種方法,還可以有別的方法,如動作、神態、融情于景等。習作修改我們要開展一次“共享美好生活”主題班會,共同分享生活中的美好。針對這次班會,你有什么建議嗎?按照話題進行分組,如課外興趣組、家庭生活組、優秀品質組……課后作業讀讀習作中自己覺得寫得較好的片段。可以給自己分享的片段配上相應的圖片或PPT,讓分享更生動。談談自己對這件事的看法,引起其他同學的共鳴。指導分享方法。方法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羅丹習作:_____讓生活更美好板書設計事例動作描寫心理描寫展開聯想抒發感受融入感情……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習作:____讓生活更美好 教案.docx 習作:____讓生活更美好 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