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整本書閱讀《朝花夕拾》教學目標1.了解魯迅的生平及創作,了解《朝花夕拾》的有關知識。2.理解作品中蘊含的情感,體會作者對往昔人物和事件的懷念之情。3.品味文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體會語言的藝術魅力。一、導入新課同學們,提到魯迅,大家并不陌生,誰來說說你了解的魯迅的相關知識?(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我國著名思想家、文學家、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一、導入新課魯迅先生以筆為戎,與敵人斗爭了一生,被譽為“民族魂”。他的作品包括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三閑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雜文》等。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魯迅先生的經典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文章《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二、作者簡介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二、作者簡介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迸c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于五四運動以后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三、作品簡介《朝花夕拾》是魯迅所寫的唯一一部回憶性的散文集,“朝”表示早年時候,“夕”表示晚年時期,這個詞的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來撿,這里指魯迅先生在晩年回憶童年時期、少年時期、青年時期的人和事。作者說,這些文章都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回憶文”。本書為魯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憶散文的合集,共十篇。前五篇寫于北京,后五篇寫于廈門。三、作品簡介《朝花夕拾》多側面地反映了作者魯迅青少年時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經過。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時代在紹興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敘述他從家鄉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學,然后回國教書的經歷;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種種丑惡的不合理現象,同時反映了有抱負的青年知識分子在舊中國茫茫黑夜中,不畏艱險,尋找光明的困難歷程,以及抒發了作者對往日親友、師長的懷念之情。朝 花 夕 拾 篇目 小結《小引》本書是回憶性散文集。以第一人稱寫就以兩個視角,即成人視角和兒童視角記錄。分別是生活的三個階段:在家鄉、在南京、在日本及回國后的生活軌跡。前七篇主要記錄童年在家鄉的生活。 《狗·貓·鼠》 《阿長與<山海經>》 《二十四孝圖》 《五猖會》 《無?!?《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父親的病》 后三篇主要記錄外出求學及回國之后的事情。 《瑣記》 《藤野先生》 《范愛農》 《后記》 1.運用精讀法,逐字逐句地認真閱讀,并思考下面的問題。 精讀指向細膩的感受、透徹的理解等。學習方法,巧妙閱讀(1)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插敘“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既符合兒童好奇的心理特征,又增添了百草園的神秘色彩,豐富了百草園作為“我”兒時樂園的無限趣味。(2)魯迅讀書時的壽鏡吾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魯迅對他是什么態度?壽鏡吾先生是一個嚴肅、可親、可敬的老師。他方正、質樸、博學、和藹。他有一條戒尺,定有罰跪的規則,但都“不常用”。對學生的要求也并不太嚴,學生可以溜到書屋后園里玩耍,課上也能偷偷地“做戲”或“畫畫兒”。但在他看來,學生只能讀經書,其他的都不能涉獵。他一人大聲讀書時,自我陶醉,活脫脫一個老夫子形象。在對這位善良的老先生的描繪中,魯迅充滿了恭敬和眷念。(3)“百草園”和“三味書屋”之間是什么關系?其中蘊含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觀點1:兩部分是對比關系。把百草園自由快樂的生活同三味書屋枯燥的生活相對比,一個適合兒童身心的發展,表現了兒童廣泛的生活樂趣;一個妨礙兒童身心的發展,表現了兒童對它的厭惡。觀點2:兩部分是襯托關系。用自由歡樂的百草園生活來襯托枯燥無味的三味書屋生活,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對兒童的束縛和損害。觀點3:兩部分是和諧統一的關系。貫穿全文的,是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知識的追求,是一顆天真爛漫的童心,這是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韻味美之所在。 2.快速閱讀文章,大致了解文章內容,并完成下面的問題。 略讀就是粗略地閱讀,以粗知大意,觀其大略。(1)在《狗·貓·鼠》中,害死隱鼠的嫌疑犯有哪些?真兇是誰?(2)在《藤野先生》中,誰誹謗“我”作弊?藤野先生究竟有沒有“漏題”給“我”? 3.運用瀏覽閱讀的方法,抓住關鍵字詞,快速瀏覽目錄和文章,回答下面的問題。 瀏覽就是快速地掃視、有意地跳讀,以抓住關鍵信息,求得更高的閱讀效率。(1)魯迅的寵物是什么?(2)魯迅最不喜歡的動物是什么?(3)魯迅的樂園在哪里?玩什么游戲?(4)童年的魯迅在哪個私塾讀書?(5)魯迅在三味書屋讀書時,課上開小差時做了什么?(6)童年時,魯迅有一個很好的伙伴,他的名字叫什么?(7)童年時,魯迅有一個保姆,她的名字叫什么?隱鼠貓百草園;捕鳥、挖何首烏等三味書屋繪畫閏土阿長 請閱讀下面描寫人物的句子,并猜猜寫的是誰,這種寫法有什么共同特點。 (1)“一到夏天,睡覺時她又伸開兩腳兩手,在床中間擺成一個‘大’字,擠得我沒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經烤得那么熱。推她呢,不動;叫她呢,也不聞。”阿長1.白描手法摘選片段,了解寫法 (2)“他是一個高而瘦的老人,須發都花白了,還戴著大眼鏡?!?br/> (3)“其時進來的是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著眼鏡,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一將書放在講臺上,便用了緩慢而很有頓挫的聲調,向學生介紹自己道……” (4)“這是一個高大身材,長頭發,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總像在藐視?!?br/> 共同特點:用最樸素最簡練的筆墨,不加雕飾,抓住描寫對象的特征,如實地勾勒出人物的情態。藤野先生范愛農壽鏡吾 閱讀下面的句子,思考加雙引號的內容是褒義還是貶義,這樣寫有什么妙處。 (1)……但它們從來就沒有豎過“公理”“正義”的旗子,使犧牲者直到被吃的時候為止,還是一味佩服贊嘆它們。——《狗·貓·鼠》 (2)幾百年的老屋中的豆油燈的微光下,是老鼠跳梁的世界,飄忽地走著,吱吱地叫著,那態度往往比“名人名教授”還軒昂。——《狗·貓·鼠》2.反諷手法貶義。對所謂的“正人君子”們的辛辣嘲諷。 (3)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結隊的“清國留學生”的速成班,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得學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藤野先生》 “標致”在這里是貶義。諷刺渾渾噩噩、無所作為、游手好閑的清朝留學生。 反諷:又稱反語,一種帶有諷刺意味的語氣或寫作技巧。表面所說的話同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正好相反。課堂總結 我們在閱讀了魯迅的《朝花夕拾》后,認識了許多鮮明生動的形象,如長媽媽、壽鏡吾先生、范愛農……他們點綴著魯迅的童年時光。在剛接觸這些經典作品時,我們或許會覺得與這些作品有距離,難以讀進心里,但只要運用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耐心地讀下去,慢慢走進經典作品,就能感受到閱讀的樂趣所在。布置作業1.課外閱讀《朝花夕拾》中的其他篇目,把自己喜歡的文章講給大家聽。2.仿照課文寫一段景物描寫,表現出你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