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3張PPT)Remodeling My Life再塑生命的人海倫·凱勒七年級語文上冊教學目標默讀課文,逐步提高閱讀速度;整體把握文章內容。感悟莎莉文老師的形象,理解作者對她的敬愛和感激之情。了解作者的人生經歷,品味、揣摩關鍵語句,體會作為盲聾人士的作者對生活的獨特感悟。教學重難點【重點】了解作者的人生經歷,品味、揣摩關鍵語句,體會作為盲聾人士的作者對生活的獨特感悟。【難點】感悟莎莉文老師的形象,理解作者對她的敬愛和感激之情。導入新課Chapter 1導入新課同學們,世界是美麗的。我們能感受陽光的五彩斑斕,樹木的青翠蔥綠,聆聽鳥兒的悅耳鳴叫。然而,這個世界上,還有一些人,他們的世界里沒有色彩,沒有聲音,他們要生存下去尚且需要一定的勇氣,而要出類拔萃,有所成就,那簡直便是一個奇跡。這一奇跡的創造,當然與她自身的努力分不開;但在那段困難的日子里,她能走出心靈的障礙,重新塑造生命,卻不能不歸功于一位偉大的女性——她的老師莎莉文女士。今天我們要學習海倫·凱勒的《再塑生命的人》,聽聽她和莎莉文老師的故事。導入新課夯實基礎Chapter 2海倫·凱勒(1880~1968)美國作家、教育家、慈善家1964年被授予“總統自由勛章”。《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生活的故事》《走出黑暗》等。獲得榮譽主要著作作者簡介海倫·凱勒一歲半時患了一場重病,失去了常人與生俱來的視覺和聽覺,甚至無法正常說話。從此,她墜入了一個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進了痛苦的深淵。海倫·凱勒能夠走出黑暗,并有那么高的成就,除了靠她自己的頑強毅力和不懈努力外,與她的老師莎莉文的悉心教導是分不開的。為了表達對莎莉文老師的感恩和懷念之情,海倫·凱勒寫下了此文。背景背景鏈接本文選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華文出版社2002年版)。李漢昭譯。讀準字音jué攫zhàn綻 放shì吞 噬衡 量沁 涼héngqìn理解詞語茫然無措面對問題或困境毫無辦法,不知道怎么辦才好。無休無止休:停止。止:停止。不停止,沒完沒了。擱置停止做某事。透出涼意。沁涼初讀感知Chapter 3默讀全文找出答案默讀方法不出聲,不動唇,不指讀,不回看,一氣讀完全文。思考題目“再塑生命”是什么意思?“再塑生命”是如何做到的?誰“再塑”誰的生命?思考探究再塑生命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獲得生命的意思。1“再塑生命”從字面意思看是什么意思?是莎莉文老師再塑了海倫·凱勒的生命!2是誰再塑了誰的生命?結合文中語句作答:第3段,“她”原來的生命是痛苦的、黑暗的;現在她的生命是幸福的,光明的。3她原來的生命是什么樣子?現在又是什么樣子?思考探究4. 本文圍繞“我”和莎莉文老師主要寫了幾件事?老師教“我”認識具體事物。老師教“我”認識和理解大自然。老師教“我”理解“愛”的含義。思考探究5. 作者是怎樣表現出她在接受教育之前的狀態的?這樣寫有什么作用?請結合第3段簡要分析。你是否有過在海上被濃霧包圍的經歷?那些似乎可以觸摸得到的白色的黑暗將你吞噬,而那艘大船則無比焦急而緊張地摸索著向岸邊行進,能依靠的只有測深錘和測深繩,你呢,心臟劇烈地跳著,等待著什么。在我的教育開始之前,我就像這條船一樣,不過我連羅盤或測深繩都沒有,我茫然無措,根本不知道哪里才是港灣。“光明!給我光明!”這是我靈魂深處無聲的呼喚。就是在那個時刻,愛的光亮照射到了我身上。思考探究心理描寫真切地表現了一個六歲盲童對外部世界充滿好奇,但生理缺陷關閉了世界大門的無助、脆弱,她希望光明能帶自己走出迷霧。側面烘托了莎莉文老師對“我”人生的重要性,為下文做了鋪墊。思考探究6.“愛的光亮照射到了我的身上”,到底這一天有什么不尋常的事要發生?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那個對“我”啟示世間的真理、給“我”深切的愛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師來到了“我”的身邊,愛的光亮照射到了“我”的身上。思考探究初次見面,握住了海倫的手,把她緊緊摟在懷里。Step 1送給海倫布娃娃,并且在她的手上拼寫“doll”。Step 2當海倫分不清“杯”和“水”時,莎莉文老師暫時丟開這個問題。Step 37. 莎莉文老師具體是怎樣教“我”認識事物的?用自己的話概括。合作探究在海倫摔壞了布娃娃后莎莉文老師沒有生氣,而是帶海倫外出散步。Step 4帶海倫去井房,讓水流過海倫的手掌,并教她拼寫“water”,讓她理解了“水”這個詞。Step 5HELEN KELLER7. 莎莉文老師具體是怎樣教“我”認識事物的?用自己的話概括。思考探究“我抱著娃娃玩了一會后……寫出了‘娃娃’這個詞的字母。”8. 文章敘事之中穿插“我”的感受與認識。畫出這樣的句子,感受“我”學習中的苦與樂。這表現了“我”在學習中獲得新知的快樂。“她這種無休無止嘗試的勁頭讓我感到厭煩……也沒有動人的溫柔。”這表現了“我”在學習中的苦惱。合作探究Chapter 4合作探究1.分小組合作探究:①“這個有生命的詞喚醒了我的靈魂,給我的靈魂帶來了光明、希望和快樂,我的靈魂獲得了自由”,“水”本身真的有這么大的魔力嗎?②“水”教會了“我”什么?③“水井房經歷”給我帶來了怎樣的改變?2.各小組結合書本內容和個人想法,各抒己見。教師相機指導。3.小組成員記錄討論意見,選派代表回答。合作探究明確:①“水”本身并沒有這么大的魔力,有“魔力”的是莎莉文老師,她引導“我”理解“水”,啟發了“我”,使“我”認識到宇宙萬物都各有名稱,使“我”有了求知的欲望。合作探究明確:②“我的眼睛充滿了淚水,因為這時我才意識到自己都干了些什么,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深深的悔恨和悲傷”,從課文內容看,此時在莎莉文老師的耐心引導下,“我”的學習終于迎來了質變,“水”教會“我”認識世界,讓“我”在文字和事物名稱之間建立了聯系。回想起“我”因為發脾氣而摔壞了莎莉文老師送給“我”的布娃娃,并且怎么也拼不好它,“我”感到悔恨。合作探究明確:③“我想,應該很難找到一個比那天的我更幸福的孩子吧”直抒胸臆,強烈抒發了“我”在學習中獲得新知的幸福和滿足,表明莎莉文老師用她特有的教育方法開啟了“我”智慧和情感的大門,激起了“我”求知的欲望,使“我”感受到世界的美好、生活的意義。深入探究Chapter 5深入探究1.說說文中的莎莉文老師和海倫·凱勒分別是怎樣的人。海倫·凱勒莎莉文富有愛心和耐心,了解兒童心理,講究教育方法,循循善誘,充滿智慧的教育家。聰明好學,堅毅,有極高的悟性,情感豐富的女孩。前后對比2. 結合文章內容,分析海倫·凱勒生命被再塑前后的不同表現。憤怒、痛苦、消沉無助、焦急緊張……關鍵詞再塑生命前光明、快樂、希望、自由、對學習充滿渴望……關鍵詞再塑生命后前后對比2. 結合文章內容,分析海倫·凱勒生命被再塑前后的不同表現。再塑生命前①我其實并不知道自己在拼寫一個詞,我甚至都不知道有詞的存在②她這種無休無止嘗試的勁頭讓我感到厭煩,于是我猛地抓起那個新娃娃,一下子把它摔在地上。我感覺到了腳下娃娃的碎片,內心掠過一陣強烈的快感。③我發了脾氣之后一點兒也沒有后悔和難過的感覺。我沒有愛過這個娃娃。再塑生命后①這個有生命的詞喚醒了我的靈魂,給我的靈魂帶來了光明、希望和快樂,我的靈魂獲得了自由!②在回家的路上,我覺得我觸摸到的每一樣東西似乎都充滿了活力。③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深深的悔恨和悲傷。要關心學生,對學生要充滿愛心、耐心,要講究教育方法,要善抓教育時機等。從莎莉文老師身上從海倫·凱勒身上要有頑強的意志,要有強烈的求知欲望,要學會感恩3.課文中的海倫.凱勒,在莎莉文老師的引導下創造出生命的奇跡,從他們的身上你獲得了哪些啟示?引導學生可以從身邊的實際展開討論。課堂小結Chapter 6主旨歸納本文通過敘述莎莉文老師教“我”識字、認識各種事物的過程,贊揚了莎莉文老師高超的教育藝術,表達了“我”對莎莉文老師的感激和敬愛之情。拓展延伸Chapter 7《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節選)拓展延伸啊,如果我有三天視力的話,我該看些什么東西呢?第一天,我要看到那些好心的、溫和的、友好的、使我的生活變得有價值的人們。首先,我想長時間地凝視著我親愛的教師安妮·莎莉文·麥西夫人的臉,當我還在孩稚時,她就來到我家,是她給我打開了外部世界。我不僅要看她的臉部的輪廓,為了將她牢牢地放進我的記憶,還要仔細研究那張臉,并從中找出同情的溫柔和耐心的生動的形跡,她就是靠溫柔與耐心來完成教育我的困難任務。我要從她的眼睛里看出那使她能堅定地面對困難的堅強毅力和她那經常向我顯示出的對于人類的同情心。勵志故事奧斯特洛夫斯基 (1904-1936)蘇聯作家25歲全身癱瘓 雙目失明以頑強的意志創作了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人生經歷勵志故事路德維希·范·貝多芬(1770-1827)德國偉大的作曲家26歲時聽覺衰退35歲時完全耳聾……人生經歷“ 世界不給他歡樂 他卻創造了歡樂給世界 ”勵志故事富蘭克林·羅斯福 (1882-1945)美國政治家41歲時因患脊髓灰質炎下肢癱瘓……是美國歷史上唯一蟬聯四屆的總統。人生經歷勵志故事張海迪當代知名作家、翻譯家5歲時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覺,高位截癱……自學掌握英語、日語、德語等。人生經歷名人名言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的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苦難對于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于能干的人是一筆財富,對于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巴爾扎克順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撓。——培根課后作業閱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觀看影片《隱形的翅膀》板書設計讓“我”獲得幸福體驗再塑生命的人老師來前“我”的心理:憤怒苦惱、渴望光明老師走入“我”的生活送“我”布娃娃教“我”拼寫單詞教“我”認識事物感激、崇敬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