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魯迅整體感知深入研讀拓展延伸課堂小結課后作業目錄作者簡介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和雜文集《墳》《熱風》《且介亭雜文》等。1918年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文學常識本文選自《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是魯迅的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憶自己童年、少年時代生活的。“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會開,又“朝花”比喻美好的童年生活,“拾”是對往事的回憶。預習反饋竄(cuàn) 覓食( mì ) 罰跪( ɡuì )拗( ǎo ) 確鑿( záo ) 輕捷( jié )云霄( xiāo ) 倘若( tǎnɡ ) 鑒賞( jiàn )啄食( zhuó ) 和藹( ǎi ) 恭敬( ɡōnɡ)質樸( pǔ ) 博學( bó ) 淵博( yuān)倜儻( tì tǎnɡ) 淋漓( lín lí ) 盔甲( kuī )紳士( shēn) 人跡罕至( hǎn )預習反饋確鑿:確實輕捷:輕快敏捷纏絡:纏繞無妨:沒有妨礙;沒有關系高枕而臥:墊高枕頭睡覺,形容不加警惕斂:收攏人跡罕至:少有人來鑒賞:鑒定和賞析宿儒:書念得很多的老學者人聲鼎沸:形容人聲喧鬧,像水在鼎中沸騰一樣紳士:舊時地方上有地位、有勢力、有功名的人,一般是地主或退職官僚整體感知整體感知用5分鐘默讀全文,整體感知文章的主要內容。默讀要求:不出聲,不動唇,不指讀,不回看,一氣讀完全文,以保證閱讀感知的完整性和一定的閱讀速度。整體感知1.文章主要寫了什么內容?文章記述了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童年生活經歷。整體感知2.仔細聽課文錄音,嘗試根據自己的理解將課文分段,并簡要說明每部分的內容.第一部分(1—8段)第二部分(10—24段)寫作者在百草園無憂無慮、自由快樂的生活寫作者在三味書屋的讀書生活整體感知3.再次默讀課文,圈畫文中關鍵語句,談談兒時的“我”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分別抱有怎樣的態度。提示:“關鍵語句”,如標題、開頭、結尾、過渡段等。整體感知第①段末句:“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交代了百草園在作者心中的地位——樂園第②-⑧段的關鍵詞句可知,“樂”表現在幾個方面:有趣的景物(百草園的春、夏、秋景)有趣的故事(長媽媽講美女蛇的故事)有趣的活動(百草園雪日捕鳥)整體感知陳設、禮節、學習生活學習生活行禮拜師問怪哉蟲習字對課后園尋樂師生共讀游戲畫畫整體感知4.第9段是否可以刪去?為什么?不可刪去。結構上:承上啟下,承接上文,開啟下文。內容上:寫出了作者對將要離開百草園的無奈和留戀之情。深入研讀深入研讀【研讀第1段】1.“似乎”與“確鑿”連用矛盾嗎?該怎樣理解作者的用意呢?不矛盾。“最末次的相見也已經隔了七八年”,所以印象較淡薄,用不肯定的語氣“似乎”;而追憶兒童時代生活,又歷歷在目,所以用“確鑿”表示肯定語氣。深入研讀【瀏覽2—8段】2.探討作者寫了那些樂事?百草園聲、色、味俱全四季景色各異“美女蛇”傳說雪地捕鳥樂趣多深入研讀【默讀第2段】3.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這個句式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不必說”撇開一些東西,是為了突出“單是”的內容。既然“單是”這一點已經趣味無窮了,那么園中的樂趣比比皆是了。這樣寫,突出了百草園的無窮樂趣。深入研讀【聚焦第7段】5.作者先寫百草園冬天的“無味”,接著寫下雪帶來的樂趣,這是什么寫法?起什么作用?先抑后揚,欲揚先抑。以沒有雪的無味來襯托下雪帶來的樂趣。深入研讀【理解第9段】6.如何理解第9段中“我”稱呼百草園里的景物為“我的蟋蟀們”“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 百草園是“我”兒時的樂園,里面的景物是“我”的玩伴,與“我”有著親密無間的感情。這樣的稱呼立足于“小”魯迅視角,以兒童的口吻表達了魯迅先生對百草園生活的喜愛與眷戀。深入研讀【速讀10---24段】7.從文中找出寫三味書屋環境的句子,說說三味書屋的環境是怎樣的?第10段、第17段的描寫 ( 三味書屋的陳設、布置對“我”而言充滿著奇異的新鮮感。)深入研讀【速讀10---24段】8.你認為先生是一位怎樣的人?作者對先生的態度如何?他是一位極方正、質樸、博學、和藹、對學生嚴而不厲的先生。打戒尺、罰跪是私塾教育管理學生的方式 。有戒尺,有罰跪規則而不常用,說明他對這種落后的教育方式持保留態度,也反映他對學生開明的思想。魯迅對先生的態度是:主要是敬慕先生,對他淵博的知識感到信服。深入研讀【資料補充】壽鏡吾老先生自二十歲考取秀才后,不再參加考試,遠離仕途,自甘淡泊,子承父業坐館教書達六十年之久。他諳熟四書五經,博學正直,具有反清愛國思想。在封建社會中他還是比較開明的,為人方正、質樸,對學生和藹,對童年的魯迅十分關心。他是魯迅的啟蒙老師,魯迅對他一直很恭敬。魯迅成年后,師生之間常有書信往來,魯迅每次回家也都前去看望先生。拓展延伸拓展延伸1.百草園之“樂”與三味書屋之“樂”有何異同?相同:都是兒童之樂,都表現了兒童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對花木蟲鳥的獨特感受、對自由快樂的追求等。不同:百草園是充滿著生機和活力的樂土,三味書屋是嚴肅莊重的學堂;百草園之“樂”源于自然的饋贈,三味書屋之“樂”源于對知識的追求;百草園生活可謂“快樂無極限”,三味書屋中只有片刻的逍遙。課堂小結課堂小結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是時間上的成長,是空間上的轉變,更是思想上的成熟。當我們走入其中,置身其中,也將收獲這美好的記憶。當魯迅在人生的困頓時期,他想起了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心里便有了莫大安慰。他把這樣溫暖的記憶寫出來,當你讀到后,這個記憶也進入了你的記憶,成了你記憶的一部分。課后作業課后作業本堂課我們鑒賞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思想情感敘述視角,請運用所學知識,繼續學習本單元“名著導讀”的相關內容,進一步了解體會《朝花夕拾》的情感魅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