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4張PPT)習作例文導入在本單元,我們學習了《麻雀》和《爬天都峰》兩篇精讀課文。關于如何寫清楚一件事,你都了解到哪些表達方法?1、按一定的順序寫。2、寫清楚時間、地點、人物。3、把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寫清楚。4、用上表示動作的詞語把做事情的過程寫清楚。5、抓住當時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說,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交流質疑請同學們閱讀“交流平臺”,說說哪些方法是已經清楚的,哪些方法還想進一步了解。寫一件事,要把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寫清楚。時間、地點、人物要交代明白。寫事情要按照一定的順序寫,如:《爬天都峰》是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頂后的順序來寫的。《麻雀》的作者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了下來,活靈活現(xiàn)地展現(xiàn)了麻雀和獵狗相遇時的情形。交流質疑預設1:把事情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寫清楚。《麻雀》也好,《爬天都峰》也罷,都有讓我們印象深刻的部分,作者是如何把這部分重要內容寫清楚的?再交流交流。看到的(動作、樣子、表情……)聽到的(各種聲音、人物的語言……)想到的預設2: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寫,把起因、經過、結果寫清楚。我們來梳理一下這幾篇寫事類課文的寫作順序,《漏》《盤古開天地》《普羅米修斯》《女媧補天》,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①都是按照一定的順序寫事;②把起因、經過、結果寫清楚,把時間、地點、人物交代明白,就是把一件事的來龍去脈寫清楚了。遷移練筆,實踐表達這兩幅圖分別呈現(xiàn)了什么場景呢?運動場上的田徑賽奶奶的生日聚會看圖片發(fā)揮想象,把圖片內容說清楚,誰愿意來試一試?提示:①說之前想一想,可以運用交流平臺總結的哪些方法?②可以回憶自己的生活經歷,想一想自己看到了什么;圖片中的人會想些什么;如果自己就在運動場上,會聽到些什么;如果自己就在生日會上,又會聽到什么。初試身手第一幅圖畫中的人在進行跑步比賽,旁邊有同學在加油,在介紹的時候,要抓住同學們的表情和動作,展現(xiàn)現(xiàn)場熱烈的氣氛。第二幅圖畫中,爸爸和大孩子在吃飯,媽媽在給小孩子喂飯,介紹的時候注意人物的表情,表現(xiàn)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氛圍。交流示例賽道上幾個男孩子咬緊牙關,奮力地奔跑著。他們爭先恐后,腳下如同生了風一樣……操場邊上,啦啦隊的同學們的“加油聲”此起彼伏,震耳欲聾。飯桌上擺滿了香噴噴的飯菜,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在吃飯,爸爸給哥哥夾了一口菜,說:“真香,快吃!”媽媽給小寶寶舀了一勺飯,慈愛地笑著:“寶貝張嘴……”觀察家人炒菜、擦玻璃或者做其他家務的過程,用一段話把這個過程寫下來,注意用上表示動作的詞語。在描寫做家務的過程時,要注意:1、動作描寫,比如:抓、拿、掂等,描寫出人物的專心致志和不辭勞苦;2、按照一定的順序,比如,炒菜的時候,先擰開燃氣灶,再倒油,然后放菜……3、可以輔助心理描寫表現(xiàn)對他們辛苦勞動的敬佩。只見爸爸打開抽油煙機,擰開燃氣灶,火苗騰騰地燃燒著,一會兒油就熱了。爸爸先用蔥花熗鍋,然后“滋啦”一聲,菜進了鍋里。爸爸熟練地用鏟子翻炒著,只見他右手翻炒,左手撒鹽。幾分鐘后,又順手倒進去些醬油,香噴噴的一盤菜出鍋了。我心想:“爸爸真棒!”交流示例我家的杏熟了我們家院子里有一棵大杏樹。每年到了麥收時節(jié),樹上就結滿了金黃的杏。從我家門前路過的人總要望望那棵杏樹,羨慕地說道:“嗬,好杏啊!”杏樹是奶奶親手栽的,聽奶奶說栽杏樹的時候還沒有我呢。有一回,我依偎在奶奶的懷里問她:“奶奶,咱們家樹上的杏有多少個?”“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多得數(shù)不清。要不,你數(shù)數(shù)看。”我仰著頭數(shù)起來,“一、二、三……”數(shù)啊,數(shù)啊,數(shù)到后來就糊涂了。奶奶忍不住笑了。我不知道奶奶是笑我傻,還是笑杏多。這一年,杏又熟了。有一天,奶奶正在做飯,忽然聽見有孩子在哭。奶奶急忙走出去,原來是鄰居家的小淘淘嘴饞摘杏,不小心從樹上摔下來了。和他一起來的小伙伴見了奶奶都低下了頭,不敢吱聲。我沒好氣地說:“看我奶奶怎么收拾你們!”習作例文開頭通過“說杏”“數(shù)杏”介紹了杏好,杏多。交代了事情的起因奶奶走過去扶起小淘淘,給他揉揉腿,看他沒傷著,就站起身往屋里走,又回過頭來對孩子們說:“你們先別走。”過了一會兒,奶奶拿了一根長竹竿從屋里出來了。她走到樹下,挑熟了的杏往下打。她腳底下站不大穩(wěn),身子顫顫巍巍的。杏一個接一個落在地上。我連忙彎腰去撿,不一會兒就撿了一衣兜。奶奶把小淘淘和他的伙伴都叫了過來,一人分給五六個,剩下的幾個給了我。看他們吃得那樣香甜,奶奶的嘴角露出了微笑,轉過頭對我說:“要記住,杏熟了,讓鄉(xiāng)親們都嘗個鮮,果子大家吃,才真的香甜呢!”“站起身”“回過頭”兩個動作說明奶奶理解孩子們的心思。“香甜”意思是又香又甜,津津有味“香甜”一語雙關,既指又香又甜的杏兒,又指快樂、幸福。奶奶打杏、分杏的動作、語言寫得很清楚。從“我”和奶奶對偷杏的孩子兩種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中,我們能真切地感受到奶奶的善良,以及她對孩子們的關愛。聽了奶奶的話,我點了點頭。從那以后,我每年都照著奶奶的囑咐,把熟透了的金黃金黃的杏分給小伙伴們吃,也送給鄰居叔叔嬸子們嘗鮮。結尾交代奶奶“分杏”這件事對我的影響。【總評】這篇例文通過講杏兒成熟時,鄰居家的小淘淘和他的小伙伴偷摘杏,不僅沒有受到奶奶的責備,還得到了奶奶送的杏的故事,運用對比的手法,突出表現(xiàn)了奶奶寬厚、善良的品格。同時告訴我們,只有與大家分享勞動果實,才會感到快樂的道理。每年到了麥收時節(jié)有一回這一年過了一會兒從那以后找出課文中與題目有關的表示時間的詞。◎每年麥收時節(jié)◎有一回◎這一年◎過了一會兒◎從那以后路人說杏“我”數(shù)杏鄰居小孩偷杏奶奶打杏、分杏“我”也分杏在這些時間里,杏兒熟了的時候,作者各寫了什么事情?說杏、數(shù)杏偷杏打杏、分杏“我”也分杏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理一理文章的層次。“我”奶奶沒好氣地說:“看我奶奶怎么收拾你們!”扶、揉、站起身、回過頭、拿、挑、打、分生氣慈愛鄰居小淘淘偷杏摔下來時,“我”是怎么說、怎么想的?奶奶又是怎么做的?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課文是怎么把奶奶“分杏”這件事寫清楚的?文章先交代奶奶分杏的起因是鄰居家的小淘淘來“我們”家院子里摘杏,從樹上摔了下來;再通過對奶奶動作、語言的描寫來敘述奶奶打杏、分杏的經過;最后交代“我”從分杏這件事中的所得。文章結構完整、條理清晰。“香甜”在每個句子中各是什么意思?看他們吃得那樣香甜,奶奶的嘴角露出了微笑。香甜果子大家吃,才真的香甜呢!香甜又香又甜,津津有味既指杏兒又香又甜,又指分享的快樂!奶奶身體力行教“我”懂得:分享最快樂變化奶奶分杏前奶奶分杏后原因“我”的思想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為什么有這樣的轉變?例文2:小木船小木船每當我看見珍藏在抽屜里的那只精致的小木船,就想起陳明來。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陳明和我是同班同學。我們兩家離得很近。每天我們一起上學、回家,一起溫習功課。我們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一直到四年級。有一天,發(fā)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我們倆溫習完功課,把自己在艦模小組做的小木船拿出來玩。我見他那只做得很精致,就拿在手上,翻過來掉過去地看,總舍不得放下。不料我一失手,啪的一聲,小木船掉在地上,摔壞了。他一看,急了,哭著要我賠。我上前分辯說:“我不是故意的。”他生氣地說:“誰叫你不小心,非賠不可!”還用力推了我一下。我往后一退,正好一腳踩在小木船上,把它踩碎了。這一下,陳明更生氣了。他拿起我的小木船,使勁摔在地上,用腳踩了兩下,一把抓起書包,頭也不回地走了。看著被他踩壞的小木船,我也氣得說不出話來。我們的友誼從此破裂了。習作例文事情是圍繞著“小木船”來寫的。由小木船引發(fā)聯(lián)想,設置懸念。簡單介紹“我”和陳明是好朋友。友誼破裂的過程寫得很清楚。作者運用準確的動作描寫、神態(tài)描寫和語言描寫,將兩人當時吵架的情景再現(xiàn)出來,讓我們得知兩人關系破裂的原因。轉眼幾個月過去了。有一天放學回家,我走在前面,陳明走在后面。我偷偷地回頭看了他一眼,他右手插在褲兜里,褲兜脹得鼓鼓的,不知手里攥著什么。忽然,他幾步追上了我,從褲兜里掏出一只精致的小木船來。我驚訝地望著他。他滿臉通紅,激動地說:“那次是我不好,不該弄壞你的船。明天我家就要搬走了,我做了這只船送給你,留個紀念吧!”說著,他把小木船塞在我手里。想想那天發(fā)生的事,本來是我的錯。望著他那雙熱情的眼睛,我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是緊緊地握住他的手。陳明跟著爸爸媽媽遷到外地去了。那天以后,我們倆再也沒有見過面。我把他送給我的小木船珍藏在抽屜里。一看見這只精致的小木船,我就好像看見陳明站在我的面前。這段話交代了“我”和陳明和好的過程。運用了細節(jié)描寫,刻畫了二人想和對方和好、相互檢討自己的樣子,介紹了開頭說的小木船的來歷。照應開頭,讓讀者恍然大悟,全文渾然一體。朋友之間不應當為了小事斤斤計較,要互相諒解,多進行自我反省。這樣,才能增進友誼。作者通過記敘“小木船”發(fā)生的一件事,是要說明什么道理?“我”弄壞了陳明的小木船,陳明摔了“我”的小木船。陳明送我小木船。朋友之間相處每天都會發(fā)生些小事,作者選擇了哪件事來寫?為什么選這件事寫呢?◎“我”看到小木船,想起陳明。◎記敘圍繞小木船發(fā)生在“我”和陳明之間的一件事。◎“我”珍藏了小木船。作者是怎樣一步步地把事情寫清楚、寫具體的?“我”和陳明的矛盾持續(xù)了很長一段時間,課文只用“轉眼幾個月過去了”一句話加以交代,你覺得課文有沒有把事情寫清楚?和同學交流。提示:作者沒有寫這幾個月的事,這幾個月真的什么事都沒有發(fā)生嗎?作者為什么將這段時間的事一筆帶過呢?這些事跟文章表達的中心意思相關嗎?寫時間跨度比較大的事,要圍繞重要內容寫,不重要的內容可以簡單交代。點題,引起讀者興趣。承接上文,呼應開頭。如果去掉文章開頭一段和結尾一段,文章是否完整?這兩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一些把事情說清楚的方法,希望在今后的習作中加以運用。課堂總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