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9張PPT)古詩三首三年級下絕句[唐]杜甫美麗的春天杜甫:字子美,生于公元 712 年,卒于 770 年,是中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祖籍襄陽,生于河南鞏縣,出身于士族京兆杜氏 ,為初唐詩人杜審言之孫。杜甫一生坎坷,早年科舉不順,困居長安十年,后又歷經安史之亂,漂泊四方。他現存詩一千四百余首,代表作有《望岳》《三吏》《三別》等,詩作 “沉郁頓挫”,被譽為 “詩史”,他本人也被尊稱為 “詩圣” 。聽范讀,邊聽邊畫出詩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rónɡ yàn yuān yānɡ融 燕 鴛 鴦我會讀融燕鴛鴦我會寫在學習古詩前,我們一起來回憶之前學習古詩的基本方法吧!借助書中插圖借助注釋法邊讀邊想象畫面法誦讀詩歌絕 句[唐] 杜甫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欣賞詩歌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春天日長陽光充足遲日: “遲日”指的是春天白晝漸長、陽光和煦的時節。這個詞語的使用,明確了季節背景,也體現了春天的溫暖和舒適。江山: “江山”指的是河流和山脈,通常用來泛指國家的壯麗景色。這個詞語的使用,明確了描繪的對象,也體現了自然的壯麗。通過“遲日”、“江山麗”和“春風花草香”這些詞語,作者不僅展現了春天的自然美景,還傳達了對春天生機勃勃的贊美和對美好生活的熱愛。本段文字通過簡潔的描寫和生動的敘述,讓我們感受到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積極態度。通過這樣的描寫,作者希望我們能夠更加珍惜和享受自然界的美麗,并在自然中找到內心的寧靜和快樂。欣賞詩歌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春天,暖烘烘的太陽普照大地,山河一片秀麗景象,春風吹送著初放的百花和茵茵芳草發出的芳香。描繪畫面:讀完這兩句詩,你想象到了怎樣的畫面呢?動靜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小燕子在空中飛來飛去,一邊唱著歌兒,一邊忙著筑巢。太陽出來后,沙灘被太陽曬得暖暖的,幾只鴛鴦正在沙灘上悠閑自得地休息。春天來了!我們看到了她,我們聽到了她,我們聞到了她,我們觸到了她。她在柳枝上蕩秋千,在風箏尾巴上搖哇搖;她在喜鵲、杜鵑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頭笑……回憶:二下《找春天》春天來了,作者滿心喜悅。春天給大地帶來勃勃生機。絕 句[唐]杜 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讓我們帶著對春天的喜愛之情讀一讀全詩吧!語調輕快愉悅。朗讀指導這首詩描寫了春天_______________,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__________。美好動人的景色熱愛之情主題概括遲日、江山——麗泥融、燕子——飛絕句春風、花草——香喜愛春天贊美春天沙暖、鴛鴦——睡結構梳理一、畫去句子中加點字錯誤的讀音。1.泥融(róng lóng)飛燕子2.沙暖(nuǎn luǎn)睡鴛鴦3.勝日尋芳泗(sì shì)水濱課堂演練二、默寫古詩《絕句》。絕句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惠崇春江晚景蘇軾(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號“ 東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散文家、詩人、詞人。詩人介紹指名讀課文,同學互評: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檢查自讀情況海豚雞豚之息tún豚我會認我會寫惠崇蘆芽短崇chóng不要讀成“cóng”。崇山峻嶺易讀錯惠崇《春江晚景》(宋)蘇軾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出示古詩解詩意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描繪了江邊竹林外盛開的幾枝桃花,展現了早春的生機和美麗。江面上游動的鴨子,詩人通過觀察發現,鴨子似乎最先感知到了春天的到來和江水的回暖。通過這樣的描寫,作者不僅展現了早春的自然美景,還傳達了一種對自然變化的敏銳觀察和感悟,以及對生活的熱愛和細膩感受。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多年生草本植物蘆葦的嫩芽一種肥而味美的魚,有毒。蔞蒿蘆芽河豚這七字不是泛泛地吟詠景物,而是詩人通過細致的觀察用“滿地”和“短”貼切地實寫出這兩種植物的情態。蔞蒿滿地蘆芽短最后一句則是即景生情的聯想。詩人不僅入乎畫內,而且出乎畫外,把畫上所無而情理中所有的事物呈現出來。正是河豚欲上時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大意:岸邊長滿初生的蔞蒿和剛剛發出嫩芽的蘆葦。這正是河豚將要逆江而上產卵的季節。蔞蒿滿地蘆芽短聯想河豚欲上詩的前兩句:從桃花剛開,鴨子戲水、蔞蒿長勢很旺、鮮嫩的蘆筍從土里鉆出感受到春天就要來了。詩的后兩句:作者通過觀察岸上、水面之物引發的聯想,它在告訴人們:桃花開放、春江水暖、蔞蒿滿地、蘆葦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產卵繁殖的季節。《惠崇春江晚景》這首詩成功地寫出了早春時節的_________,作者以其細致、敏銳的感受,捕捉住季節轉換時的景物特征,抒發對早春的___________之情。主旨概括春江景色喜悅和禮贊惠崇春江晚景竹子 桃花 水暖 鴨蔞蒿 蘆芽 河豚生機勃勃的春景結構梳理一、畫去句子中加點字的錯誤讀音。1.泥融(rónɡ lónɡ)飛燕(yān yàn)子。2.沙暖睡鴛(yuān yān)鴦。···課堂演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用自己的話寫出《惠崇春江晚景》這首詩的意思。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灘上已經滿是蔞蒿,蘆葦也開始抽芽,這些可都是烹調河豚的好佐料,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回游到江河里來了。1.背誦古詩,默寫古詩。2.用自己的話講述古詩給別人聽。布置作業三衢道中曾幾(1085--1166),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南宋詩人。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于政事。其詩的特點講究用字煉句,作詩不用奇字、僻韻,風格活潑流動,詠物重神似。擴展聽范讀,邊聽邊畫出詩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朗讀詩歌三衢道中曾幾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減少jiǎn短梅溪泛減認識字詞一起品詩句浙江衢州欣賞詩歌三衢山的路上我會寫梅溪泛減我會寫梅子書寫指導:左窄右寬,母字的橫折與豎折鉤右下邊交叉、折鉤下邊稍向左拉。梅méi結構:左右音序:M 部首:木我會寫小溪書寫指導:左邊三部分都要扁,爫頭四筆緊湊、首撇要短,幺字要窄,大字要扁寬。溪xī結構:左右音序:X 部首:扌我會寫泛盡書寫指導:乏字首撇稍短平,之字橫撇的橫稍向上提,捺為曲頭捺、起筆要重、稍平。泛fàn結構:左右音序:F 部首:氵我會寫不減書寫指導:左邊是兩點水,咸字要寫緊湊,斜鉤呈弧形、要長,右上角有一點。減jiǎn結構:左右音序:J 部首:冫再讀古詩,注意節奏,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朗讀詩歌三衢道中曾幾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詩意:梅子黃透了的時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氣。乘小舟沿著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盡頭,再改走山路繼續前行。詩詞解讀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寫出行時間:五月寫天晴,也是寫詩人的愉快心情。到了小溪的盡頭,又換走山路。一“溪”、一“山”、一“泛”、一“行”,不僅表明作者的行程,還透露出作者的喜悅之情。以“梅子黃時”點明了時間,正是梅子成熟的季節,通常也是江南的梅雨時節,但此時“日日晴”,天氣晴朗,為詩人的旅行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詩人乘船沿著小溪前行,直到小溪的盡頭,然后改為步行,繼續在山間游覽。解詩意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山路上蒼翠的樹,與來的時候一樣濃密。深林叢中傳來幾聲黃鸝的歡鳴聲,比來時更增添了些幽趣。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詩意:山路上古樹蒼翠,與來的時候一樣濃密,深林叢中傳來幾聲黃鸝的歡鳴聲,比來時更增添了些幽趣。首先提到“綠陰不減來時路”,說明返程路上的綠樹成蔭,與來時一樣濃密,給人一種寧靜和舒適的感覺。詩人聽到了黃鸝的叫聲,這幾聲鳥鳴為旅途增添了活力。通過這樣的描寫,作者不僅展現了自然景色的美麗和寧靜,還傳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熱愛,以及旅途中的愉悅心情。《三衢道中》寫了梅子黃透了的時候,作者乘小舟沿著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盡頭,再改走山路繼續前行。山路上蒼翠的樹,與來的時候一樣濃密,深林叢中傳來幾聲黃鸝的歡鳴聲,比來時更增添了些幽趣。三衢道中梅子黃時 小溪泛盡 山行黃梅天舍舟登岸綠樹濃陰黃鸝鳴啼綠蔭 黃鸝四五聲結構梳理(1)梅子黃時,正值雨季,而天氣卻( ),給人以( )之情。(2)讀第2句“小溪泛盡卻山行”,說說這句話寫了什么?(3)哪句話是寫作者沿途所見?( )日日晴喜悅一“溪”、一“山”、一“泛”、一“行”,不僅表明作者的行程,還透露出作者的喜悅之情。3、4句課堂演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