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呼風喚雨的世紀統編語文四年級上冊認識“喚、獲、賴”等字,會寫“喚、紀、技”等字,會寫“呼風喚雨、世紀、技術”等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語句,體會課文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能聯系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閱讀感受。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123教學目標第一課時“框”由“木”和“匡”組成;“莢、苔”的偏旁都是草字頭;“豌—碗”是形近字;“囚—因”是形近字。一、課前導讀提問:你覺得你的身邊有什么高科技?你能舉例說說嗎?智能手機、電腦、數碼相機、智能門鎖、掃地機器人、洗衣機、洗碗機等。2.自讀檢查:二、自讀感悟 1.自讀要求:(1)標注出文中不認識的字。(2)為什么說20世紀是呼風喚雨的世紀?(3)初步了解文章內容,體會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1)指名讀課文,同學檢查字音是否正確。(2)分小組討論:讀完課文,了解課文的寫作方法。huàn huò lài qián yì suǒ ào bó zhì zhé喚 獲 賴 潛 億 索 奧 舶 質 哲三、字詞揭秘 三、字詞揭秘 喚 獲 賴 潛 億 索 奧 舶 質 哲引導:那去掉拼音的帽子,我們再讀一讀吧。三、字詞揭秘 喚 紀 技 改 程 超 億 核 奧 益 聯 質 哲 任 善引導:下面我們看看這些會認字,在田字格中是怎樣占位的,并且給它們組組詞吧。呼喚 世紀 技術 改變 程度 超過 一億 核心奧秘 益處 聯系 質量 哲學 任務 善良三、字詞揭秘 呼風喚雨:比喻能夠支配自然或左右某種局面。歸根到底:到最后,事物會回到某種樣子。出乎意料:指出人意料。騰云駕霧:傳說中指利用法術乘云霧飛行。“框”由“木”和“匡”組成;“莢、苔”的偏旁都是草字頭;“豌—碗”是形近字;“囚—因”是形近字。四、課堂小結葉、吧、呀、聽、嗎、口、吃了解了會認的字,你能說說還有哪些字是口字旁的嗎?提問:四、課堂小結1.電燈:愛迪生于1879年發明了第一種實用的電燈,開啟了電氣照明的時代。2.飛機:萊特兄弟在1903年成功實現了世界上第一次有人駕駛的飛行,開啟了航空運輸和空中旅行的時代。3.汽車:卡爾·本茨在1886年發明了內燃機汽車,引領了交通工具的革命。4.電話:亞歷山大·貝爾于1876年發明了電話,使人們實現了遠距離的語音通信。5.計算機:在20世紀的上半葉,計算機的發展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從最早的巨型機器到后來的個人計算機和互聯網,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6.塑料:20世紀初,化學家萊奧·巴克蘭德發明了塑料,塑料的廣泛應用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成為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材料。提問:20世紀人類還有哪些發明和創造。五、課后作業yī lài chuán bó zhé xué( ) ( ) ( )ɡǎi shàn huàn xiǎnɡ chéng dù( ) ( )( )1.看拼音,寫詞語。五、課后作業發現 發明(1)伯凱瑞發明鈾的放射性,居里夫婦( )了鐳。(2)我們偉大的祖國第一個( )了以茶為飲料。2.選詞填空。第二課時一、課前導讀思考:“框”由“木”和“匡”組成;“莢、苔”的偏旁都是草字頭;“豌—碗”是形近字;“囚—因”是形近字。1.航天飛船給人類帶來了怎樣的意義?2.20世紀人類還有哪些巨大的變化?路甬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曾任浙江大學校長,為浙江大學的發展做出了顯著貢獻。一、課前導讀二、課文詳解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這一段與課題相呼應。“呼風喚雨”原本指神仙道士的超自然能力,現在則用來形容掌控自然的力量。課文中用此比喻說明人類在自然利用上的巨大進步,不再受以往自然條件的束縛。講解: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二、課文詳解是誰來呼風喚雨呢?當然是人類。靠什么呼風喚雨呢?靠的是現代科學技術。在20世紀100年的時間里,人類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獲得了那么多奇跡般的、出乎意料的發現和發明。正是這些發現和發明,使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其改變的程度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百萬年的總和。二、課文詳解1.自讀要求:1.是誰能夠呼風喚雨?2.人類依靠什么來呼風喚雨?3.這種提問和回答的句式叫什么?4.這里提到了“發現”和“發明”,這兩者有何不同?小結:“發現”是指自然界中客觀存在的事物或規律被人類認識,屬于已存在的事物。而“發明”則是指通過創造性地結合已有事物產生新事物,涉及創造過程,屬于原先不存在的事物。二、課文詳解人類在上百萬年的歷史中一直很依賴自然,生活在一個慢吞吞、靜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無光的世界。那時沒有收音機,沒有電視,沒有飛機,更沒有宇宙飛船。人們只能在神話中用“千里眼”“順風耳”和騰云駕霧的神仙,來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們的祖先大概誰也沒有料到,他們的那么多幻想在現代紛紛變成了現實。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千里眼二、課文詳解“生活在一個慢吞吞、靜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無光的世界。那時沒有收音機,沒有電視,沒有飛機,更沒有宇宙飛船。”這一連串的否定句有什么作用?過去的人們是這樣,那20世紀又是怎樣的呢?這里引用了哪句詩?123我們的祖先大概誰也沒有料到,他們的那么多幻想在現代紛紛變成了現實。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千里眼”“順風耳”這兩個帶引號的詞語有什么特別的作用?提問:二、課文詳解20世紀,人類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秘;20世紀,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以及民航飛機、高速火車、遠洋船舶等,日益把人類居住的星球變成聯系緊密的“地球村”。人類生活的舒適、方便,是連過去的王公貴族也不敢想的。科學在改變著人類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變著人類的物質生活。二、課文詳解提問:“地球村”這個詞你們聽說過嗎?這里指的是什么?提問:“科學在改變著人類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變著人類的物質生活。”這句話你如何理解?人類生活的舒適、方便,是連過去的王公貴族也不敢想的。科學在改變著人類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變著人類的物質生活。二、課文詳解1923年,英國數學家、哲學家伯特蘭·羅素說:“歸根到底,是科學使得我們這個時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時代。”現在,這句話依然適用。回顧20世紀的百年歷程,科學的確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神話,為人類創造了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美好的生活。在新的世紀里,現代科學技術必將繼續創造一個個奇跡,不斷改善我們的生活。小結:這位學者在1923年就總結了科學的重要性。講解:提到的新的世紀,指的是當前的21世紀。在這新的世紀,科學技術將如何發展?三、課文總結“框”由“木”和“匡”組成;“莢、苔”的偏旁都是草字頭;“豌—碗”是形近字;“囚—因”是形近字。小結:20世紀是科學技術發展空前繁榮的世紀,文章作者僅用簡短的文字就清晰地回顧了20世紀一百年間科學技術的發展歷程,展示了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革和光明前景,激發了學生對科學的熱愛、學習和探索的濃厚興趣。提問:課文主要講述了什么?四、課后延伸1950年,35歲的美國曼哈頓信貸專家麥克納馬拉發明了信用卡。五十多年前的一天,麥克納馬拉在一家飯店用餐后,因為錢不足,不得不打電話讓妻子送錢來。這讓他感到非常尷尬,但他認為這種情況是可以避免的。于是他根據自己的想法成立了一個“就餐者俱樂部”,參與者只需攜帶一種就餐記賬卡便可在餐館記賬消費,無需支付現金。這便是最初的信用卡。信用卡不僅省去了人們攜帶大量現金的麻煩和風險,還將民間的閑散資金集中到銀行,增加了銀行的信貸資金來源。提問:四、課后延伸秋思贈遠唐王維當年只自守空帷,夢里關山覺別離。不見鄉書傳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你還知道哪些關于過去的古詩?五、作業提問:你還能列舉出哪些新世紀的偉大發明創造,寫一寫。謝謝聆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