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3張PPT)《莊子》莊子(約前369-前286),名周,宋國蒙(今河南商丘)人,戰國時期哲學家、文學家。 他繼承并發展了老子的思想,為道家學派的重要人物,世稱“老莊”。莊子生活在一個社會矛盾極其尖銳的時代,做過漆園吏。他不滿現實,不與統治階級合作,據傳楚王曾以千金相邀為相,被其拒絕。莊子對后人的影響主要是《莊子》一書。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被葑釉唬骸白臃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橋這怎么悠閑自樂游玩怎么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br/>本來固然追溯肯定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本原哪里話題既然已經代指魚的快樂請回答1. 莊子和惠子爭辯的問題是什么:莊子是否知道魚的快樂2.莊子和惠子的觀點和依據:莊子:魚兒是快樂的。依據:鰷魚出游從容惠子:莊子不知道魚的快樂的依據。依據:1.子非魚,安知魚之樂?2.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3. 莊子堅持認為“出游從容”的魚兒很快樂,表現了他怎樣的心境?莊子認為魚“樂”,其實是他愉悅心境的投射與外化。他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人的認識也是如此,他來到濠水之濱,“從容出游”感到快樂,于是見到“出游從容”的魚也快樂。所以莊子說自己是到了濠水時才感到魚的快樂,否則哪能見到魚的快樂呢?莊子:注重感情,從美的角度,詩化的角度看世界。惠子:注重邏輯,從科學的角度看世界。告訴我們:人應該追求快樂、自由、詩化。我們從這個故事中看出莊子和惠子分別是如何看待問題的?課外拓展 惠子相梁惠子相(xiàng)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庇谑腔葑涌?,搜于國中三日三夜。 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鹓鶵( yuānchú ),子知之乎?夫鹓鶵發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于是鴟(chī)得腐鼠,鹓鶵過之,仰而視之曰:‘嚇!’(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課外拓展 惠子相梁惠子相(xiàng)梁①,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鹓鶵( yuānchú )②,子知之乎?夫鹓鶵發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③不食,非醴泉④不飲。于是鴟(chī) ⑤得腐鼠,鹓鶵過之,仰而視之曰:‘嚇!’ ⑥(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注釋 ①惠子在梁國當丞相 ②鹓鶵:傳說中像鳳凰一類的鳥,生性高潔。 ③ 練實:竹子結的果實。④ 醴泉:甜美的泉水。 ⑤鴟:貓頭鷹。⑥嚇:模仿鴟發怒的聲音。下文中的“嚇”做動詞。課外拓展 惠子相梁惠子相(xiàng)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庇谑腔葑涌?,搜于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鹓鶵( yuānchú ),子知之乎?夫鹓鶵發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于是鴟(chī)得腐鼠,鹓鶵過之,仰而視之曰:‘嚇!’(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解釋詞語:1.相:2.或:3.止:4.于是:5.以:名詞用作動詞,做宰相的意思。棲息有人在這時用能力提升通過這則故事,我們可以看出莊子與惠子分別是什么樣的人?莊子: 清高自守、淡泊名利機智幽默惠子: 醉心于功名富貴對朋友薄情寡義能力提升《惠子相梁》這則故事對什么樣的人進行了辛辣的嘲諷?答:醉心功名利祿,心胸狹小的人。課堂檢測1.非梧桐不止 ( )2.或謂惠子曰( )3.固不知子矣( )4.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5.請循其本( )棲息固然有人怎么追溯,從…說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