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看圖猜詩江雪[唐] 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小石潭記——(唐)柳宗元作者簡介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稱“柳河東”, 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并稱“韓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與唐代的韓愈和宋代的歐陽修、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并稱唐宋八大家。作品《永州八記》《江雪》《捕蛇者說》等,都是他被貶永州時期的代表作品。《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游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即《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本文是《永州八記》中的第四篇。體裁游記散文“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往往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學習目標1、能熟練朗讀課文。2、能翻譯文中重點字、詞、句。3、理解文章內容,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朗讀課文提 示:一讀,讀準字音。二讀,注意停頓。三讀,整體感知。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篁竹( ) 清冽( )為坻( ) 為嶼( )為嵁( ) 佁然( )俶爾( ) 翕忽( )差互( ) 寂寥( )悄愴( ) 幽邃( )huánglièchíyǔkānyǐchùxīcīliáochuàngsuì小石潭記——柳宗元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 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 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 曰奉壹。疏通文意感知文意1、發現小潭:聞隔伐取見(動詞準確)(1)移步換景2、潭中景物:潭水:清澈(側面描寫)游魚:樂(動靜結合)特寫鏡頭(定點特寫)3、小潭源流:溪身:曲折蜿蜒斗折——靜態蛇行——動態岸勢:參差不齊(犬牙差互)形象比喻一靜一動4、潭中氣氛:整體感受:幽深冷寂孤凄悲涼(凄神寒骨, 悄愴幽邃)(寓情于景)5、記錄同游者:抒發在寂寞處境中的悲涼凄苦的情感(2)聞聲見形文章思路自學提示1、本文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文中突出表現了“小石潭”的什么特點?作者對小石潭的整體感受是什么?2、第二段寫了潭水的什么特點?用的什么寫法?好處是什么?3、作者在描寫小潭源流時依次抓住溪身、岸勢的什么特點來寫的?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4、文章前面寫“心樂之”,后面又寫“悄愴幽邃”,這“一樂一憂”似難相容,該如何理解?結合寫作背景,作簡要說明。5、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愴幽邃”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心情?在文中起何作用?1、本文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文中突出表現了“小石潭”的什么特點?作者對小石潭的整體感受是什么?(1)本文是按游覽的先后順序來寫景抒情的。具體:發現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氣氛。(2)文中突出地表現了“小石潭”幽靜的特點。具體為:石奇、水清、魚活、溪流曲折、環境凄清的特點。(3)整體感受是:幽深冷寂,孤凄悲涼。2、第二段寫了潭水的什么特點?用的什么寫法?好處是什么?(1)特點:清澈。(2)寫法:側面描寫。(3)好處:通過寫游魚、陽光、影子描寫潭水。無一字寫水,但無處不在寫水。3、作者在描寫小潭源流時依次抓住溪身、岸勢的什么特點來寫的?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勢的參差不齊來寫的。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將溪身比喻成北斗七星,這是靜止的,將溪水比喻成蛇,這是流動的。這里用了兩個比喻,一靜一動來描寫小溪,準確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4、文章前面寫“心樂之”,后面又寫“悄愴幽邃”,這“一樂一憂”似難相容,該如何理解?結合寫作背景,作簡要說明。樂是憂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柳宗元參與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懣難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調,而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這種抑郁的心情;但這種歡樂畢竟是暫時的,一經凄清環境的觸發,憂傷悲涼的心情又會流露出來。5、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愴幽邃”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心情?在文中起何作用?心情:孤獨悲傷(寂寞處境中悲涼凄苦的心情)。作用:這是全文揭示的主旨,畫龍點睛的句子。它虛實相生,由景生情,抒發作者在寂寞處境中悲涼凄苦的心情。6、賞析“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采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魚在水中比喻成在空中,生動形象地表現了溪水的清澈。歸納主旨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記散文,作者抓住景物特點,生動細致地描繪了小石潭的水、石、樹木、游魚,著意渲染了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氣氛,抒發了作者悲涼凄愴的心緒,體現了貶謫生活的孤凄冷寂。理解性默寫:1、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樣的?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堪,為巖。2、描寫小石潭周圍景物的句子是: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3、側面描寫潭水清澈的句子: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4、寫潭水源的句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5、寫魚的靜態的句子是: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寫魚動態的句子: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6、寫作者感受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愴幽邃。(文章的點睛之筆,揭示文章的主旨句。)課 堂檢 測課 堂檢 測一、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1)水尤清冽( ) (2)潭中魚可百許頭( )( )(3)佁然不動( )(4)俶爾遠逝( )( ) (5)斗折蛇行( )( )(6)其岸勢犬牙差互( ) (7)凄神寒骨( )( )(8)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 )( )( )(9)乃記之而去( ) (10)隸而從者( )清涼大約表示約數靜止不動的樣子忽然消失,本文可解釋為“游去,游開”。像北斗星那樣像蛇那樣像狗的牙齒那樣使……凄涼使…感到寒冷因為凄清停留離開跟從,跟隨,隨從1、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2、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3、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藤蔓,蒙蓋纏繞,搖曳牽連,參差不齊,隨風飄拂。潭中游魚約有一百來條,都好象在空中游動,沒有什么依靠似的。順著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二、翻譯下列句子。忽然間又向遠處游去了,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在與游人相互逗樂。課 堂檢 測5、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6、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 。7、凄神寒骨,悄愴幽邃。8、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我坐在潭邊,四周有竹子和樹林圍繞著,靜悄悄的沒有人跡。讓人感到心情悲傷,寒氣透骨,凄涼幽深。因為這地方的環境過于凄清,不能長時間地停留,于是就把當時的情景記下來便離去了。溪岸的形勢象犬牙般交錯參差,無法看到水的源頭。學寫解說詞例:為發展旅游事業當地擬開發小石潭景點,請你根據文章內容為該景點寫一則簡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這里石奇水清,游魚相戲,四周竹樹環抱,環境十分優美,是觀光旅游、愉悅心情的好去處。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曾到此一游,寫下了千古傳誦的優美散文《小石潭記》,小石潭由此聞名遐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