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黃鶴樓崔顥導入說到唐詩,我們頭腦中會閃現出許多或洶涌奔騰或靜謐甜美的畫面,說到唐代詩人,我們就會想到有“詩仙”之稱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可是你知道嗎?有一個人的一首詩,曾經讓才華橫溢的李白佩服之至,并為之擱筆,那就是崔顥所作的《黃鶴樓》。這首詩究竟好在哪呢?今天,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學習目標1、背誦并課后默寫這首詩。2、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所描繪的意境和詩人的思想感情。3、體味情景交融的特點和遣詞造句的妙處。傳說:三國時,一位名叫費祎的人,在黃鶴山中修煉成仙,然后乘黃鶴升天。后來人們為懷念費祎,便在這黃鶴山上建造了一座黃鶴樓。墻壁題詩,驛館、寺亭等公共場所的墻、柱或懸掛的“詩板”,成為唐代詩人約定俗成的詩歌“發表園地”。唐代詩人也喜歡在名勝古跡發表詩作。崔顥的《黃鶴樓》便是墻壁題詩中流傳下來的佳作。黃鶴樓,故址在今武漢市蛇山(又名黃鵠山),與湖南岳陽樓、江西滕王閣、山東蓬萊閣并稱為“四大名樓”。始建于三國時期,民國初年被火焚毀,1981年重建。黃鶴樓圖片作者崔顥,唐代詩人。字號不詳。汴州(今河南開封)人。玄宗開元年間登進士第。天寶后仕途不順暢與遠離家園的落拓飄泊,都驅使中年的他面對了人生更深刻的問題。《黃鶴樓》詩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成的。寫作背景這首詩是吊古懷鄉之佳作。詩人登臨古跡黃鶴樓,泛覽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詩興大作。崔顥站在黃鶴樓上,暮色漸濃,看著眼前滔滔東去的長江,看著煙靄籠罩的鸚鵡洲,想著自己少年登第的得意,回首自己這些年四處奔波的艱辛,想著自己多年未歸的故鄉,崔顥的滿懷愁緒頓時化作五十六個字從嘴里噴涌而出。朗讀詩歌黃鶴樓 崔 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結合注釋,讀通大意。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傳說中的仙人已騎著黃鶴飛走了,這里只剩下一座黃鶴樓。指傳說中騎鶴飛去的仙人。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黃鶴離去不再返回,千百年來(只剩下)白云在此飄蕩。飄飄蕩蕩的樣子。太陽將要落山,故鄉在何處?眼前只見霧靄籠罩江面,令人發愁。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故鄉。前兩聯都是先寫神話傳說,再寫眼前景物,虛實結合,寫出詩人對世事變化的感慨。以神話傳說起筆,既寫出黃鶴樓的歷史悠久,又增添了神異色彩,豐富了詩歌內容。1、本詩是怎樣把神話傳說和眼前景物融為一體的?合作探究第一個“空”有“只,只有”的意思,強調空間上的虛無,重在寫景。仙人離去,黃鶴樓似乎無所憑依,傳達出詩人內心的孤獨感。第二個“空”有“徒然”之意,強調時間上的邈遠,重在抒情。千載白云,空自飄蕩,傳達出詩人內心的失落與惆悵。2、詩歌中有兩個“空”字,請結合詩意進行賞析。(或兩個“空”字意義和作用有何不同)3、用生動的語言描繪“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所展現的畫面。晴日里從黃鶴樓遙望對岸,漢陽的樹木郁郁蔥蔥,鸚鵡洲上芳草茂盛,這一切清晰可見。4、《黃鶴樓》中,“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兩句是如何表現詩人的思鄉之情的?詩的尾聯是思鄉名句,描繪的是江面上已一片暮靄,仿佛籠罩著煙霧一般的景象。“煙”字描繪了一種朦朧、彌漫、飄忽的景象。崔顥在這里用了一個“煙波”,就把水波浩渺、暮靄沉沉的景象形象地表現了出來,在極有深度的視覺形象中蘊含著醇厚的韻味。“煙波”與“日暮”一同構成一幅灰暗的背景圖,烘托出詩人的懷鄉之情:黃昏時分,忙碌在外的人們都回家了,而自己呢,仕途失意,面對浩浩江水,獨立在蒼茫暮色之中,更添異地漂泊之感。詩作用一個“愁”字作結,點出了全詩的主旨。5、 頸聯寫看到的繁榮景象,而尾聯卻寫清冷的思鄉之情,運用了什么手法?傳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運用反襯手法,以樂景襯哀情,傳達出詩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對家鄉的思念。6、詩中最能概括感情的是哪一個字?請簡要分析詩人在尾聯中是如何表達這種感情的?愁。全詩以一“愁”字作結,點出了全篇的主旨。將鄉愁之情與日暮煙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達了詩人失意漂泊之苦和對故鄉的思念。(或全詩以“愁”字收篇,有什么作用?)7、李白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穎題詩在上頭”來評價該詩,難道這首詩僅在寫景方面有獨到之處嗎?請說說你的看法。該詩不僅寫景,還有抒情。前四句抒寫了人去樓空,世事蒼茫的感慨;后四句描繪了登樓所見,烘托思鄉之情。黃鶴樓借用傳說引出黃鶴樓感慨仙人一去不復返描寫登樓所見抒發思鄉之情吊古懷鄉愁而不怨首聯頷聯頸聯尾聯起承轉合結構梳理詩人描寫了登黃鶴樓的所見所感,作者從仙人乘黃鶴來此游憩的美麗神話,點出黃鶴樓,接著由仙人已離去,永遠不再回來,只留下黃鶴樓及晴川、芳草、漢陽樹、鸚鵡洲,與白云共悠悠千載,抒發了懷念家鄉的愁思。主旨《登金陵鳳凰臺》李白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拓展延伸①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譯文】鳳凰臺上曾經有鳳凰游憩,鳳凰飛走后只剩下鳳凰臺,但長江依然奔流不息。②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譯文】吳國王宮里,野花雜草埋沒了僻靜的小路,東晉時代的王公貴族們都死去了,只留了一座座荒涼的墳墓。譯文③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白鷺洲。【譯文】從鳳凰臺上遠望,三山隱沒于煙霧之中,似有似無,位于江心的白鷺洲把水分開來。④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譯文】天上的浮云遮蔽了太陽的光輝,望不見長安,使人心中無限憂愁。1“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2“黃鶴西樓月,長江萬里情”3“一忝青云客,三登黃鶴樓”4“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5“仙人有待乘黃鶴,海客無心隨白鷗”(李白)6“黃鶴樓前春水闊,一杯還憶故人無?”(杜牧)7“城下滄江水,江邊黃鶴樓。”(王維)8“青山萬古長如舊,黃鶴何年去不歸? ”(賈島)9“蒼龍闕角歸何晚,黃鶴樓中醉不知。”(陸游)10“夢覺疑連榻,舟行忽千里。不見黃鶴樓,寒沙雪相似。 ”(劉禹錫)拓展延伸詩詞中的黃鶴樓思鄉詩文知多少?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國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李白《渡荊門送別》)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凈沙·秋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高適拓展延伸1、唐代詩人崔顥在《黃鶴樓》中記述神話傳說,抒發詩人對于歲月流逝,世事滄桑的感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崔顥用對偶的描寫在黃鶴樓上所見之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崔顥在《黃鶴樓》一詩中情景交融,抒發了游子悲苦的思鄉之情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唐代詩人崔顥在《黃鶴樓》中直抒胸臆,表現鄉愁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與馬致遠《天凈沙 秋思》中“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意境相仿。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默寫感聆謝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