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怎樣的朋友可以稱為摯友?情境導入情境導入列寧在評價他們的友誼時說,他們的友誼“超過了古人關于人類友誼的一切最動人的傳說。”1883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作者:恩格斯部編版高中語文教材 必修 下冊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偉大導師、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偉大的政治家、哲學家、經濟學家、革命理論家。主要著作有《資本論》、《共產黨宣言》等。卡爾·馬克思(1818—1883)作者簡介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之一國際無產階級的領袖與馬克思共同創造革命理論,共擬《共產黨宣言》合作《資本論》作者簡介寫作背景1883年3月14日,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科學共產主義創始人馬克思因病逝世。3月17日,在倫敦海格特公墓舉行了葬儀,恩格斯代表全世界的無產階級向自己的導師表達了深切的悼念,發表了這篇著名的悼詞。恩格斯馬克思墓(英國倫敦海格特公墓)馬克思墓前的瞻仰活動絡繹不絕教學目標1.了解課文的結構,梳理文章的思路,感知馬克思的偉大功績。2.學習借助文體特點和有標志性的語句來理解文章內容、結構和層段之間的內在聯系的方法。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演講詞悼詞文體:悼詞性質的演講詞。“墓前”,是悼詞,記敘、抒情。“講話”,演講詞,議論、抒情。題目解讀文體知識——悼詞悼詞是對死者表示哀悼的話或文章。廣義的悼詞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緬懷與敬意的一切形式的悼念性文章。狹義的悼詞專指在追悼大會上對死者表示敬意與哀思的宣讀式的專用哀悼的文體。今天的悼詞是從古代的誄lěi 辭、哀辭、吊文、祭文一步步演化而來的。誄辭作為中國哀悼文體的最古形式,最早是一種專門表彰死者功德的宣讀性的哀悼文體。悼詞我國古代稱為誄辭、哀辭、吊文、祭文。吊屈原賦……………(漢 賈誼)祭十二郎文…………(唐 韓愈 )祭歐陽文忠公文……(宋 王安石 )芙蓉女兒誄…………(清 曹雪芹)祭妹文………………(清 袁枚 )巴爾扎克葬詞………(法 維多克·雨果)悼念瑪麗·居里……(愛因斯坦)文體知識——悼詞文體知識悼詞結構一般分三部分:開頭、主體、結尾。開頭一般介紹死者逝世的時間、地點以及當時的情況。述其哀—悼念:主體概述死者生前的功績及生者對其功績的評價。贊其功—評價:結尾表達對死者的悼念,勸慰逝者親屬,對在場的人們提出希望與號召。頌其德—悼念:1231.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但已經永遠地睡著了。2.這個人的逝世,是不可估量的損失。3.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4.馬克思發現了剩余價值。5.馬克思在每個研究領域,都有深刻獨到的發現。6.馬克思關注科學,因為它是推動革命的力量。7.馬克思參加革命實踐活動及取得的成果。8.馬克思可能有過許多敵人,但未必有一個私敵。9.他的英名和事業將永垂不朽!畫出或者概述每段中心句,梳理《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的結構。逝世成就影響悼念總評功績科學家成就革命家成就文章結構1.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但已經永遠地睡著了。2.這個人的逝世,是不可估量的損失。3.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4.馬克思發現了剩余價值。5.馬克思在每個研究領域,都有深刻獨到的發現。6.馬克思關注科學,因為它是推動革命的力量。7.馬克思參加革命實踐活動及取得的成果。8.馬克思可能有過許多敵人,但未必有一個私敵。9.他的英名和事業將永垂不朽!在每部分內容中,恩格斯帶著怎樣的情感來演講的?(注意在文中找到詞句做依據。)全文感情基調是怎樣的?逝世成就影響悼念總評功績科學家成就革命家成就遺憾不舍悲痛贊頌崇敬哀悼感情基調:沉痛、莊重文章結構記敘議論抒情請自由朗讀課文,按照“述其哀、贊其功、頌其德”三部分來劃分結構。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悼念介紹馬克思逝世的時間、地點以及情景。第二部分(2—7自然段): 評價評說馬克思對人類作出的偉大貢獻。第三部分(8—9自然段): 悼念表達對馬克思的尊敬、愛戴和悼念。文本研讀1.第1段沒有直接表明哀痛悲傷的字眼,但是我們卻分明感受到字里行間彌漫著濃濃的哀傷,你從哪些詞語感受到恩格斯的哀傷之情?3月14日下午兩點三刻,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讓他一個人留在房里還不到兩分鐘,等我們再進去的時候,便發現他在安樂椅上安靜地睡著了——但已經是永遠地睡著了。(第1段)3月14日下午兩點三刻,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讓他一個人留在房里還不到兩分鐘,等我們再進去的時候,便發現他在安樂椅上安靜地睡著了——但已經是永遠地睡著了。(第1段)“停止思想”能否換成“心臟停止跳動”?突出了馬克思偉大思想家的身份,用了諱飾的修辭手法,是為了突出馬克思的偉大,他的逝世,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失去了一個最睿智的、最重要的階級頭腦。“還不到兩分鐘”:寫出了恩格斯內心自責以及未能在馬克思生前與他見最后一面的極大遺憾,體現了作者無限的不舍與悲痛之情。“永遠地睡著了”:用諱飾的手法委婉地說明了馬克思逝世的時間、地點以及當時的情景。諱飾,又叫避諱,指說話時遇到有犯忌的事物,不直說這種事物,而用別的話來回避掩蓋或裝飾美化。分為美飾和掩飾。所謂“重要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關鍵性語句,“含意”包括三個方面:①表層意義,即字面意義;②句內意義,即句子的語境意義(臨時意義);③句外意義(言外之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解題方法:1.從關鍵詞語含義入手:內涵較為豐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導性的詞語。2.從分析句子結構入手3.從分析句子位置入手:中心句、總結句、過渡句、收束句,或能點明主旨的語句,或能顯示脈絡層次的關鍵性語句,即人們所說的“文眼”;4.從分析句子修辭入手5.從分析作者的表達意圖入手:考慮作者的寫作目的、情感態度。考點解讀——理解重要句子含義文本研讀作用:全文的總綱,總領下文關系內容上:因果關系結構上:總分關系【解析】第一個“對于”是指馬克思對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領導作用,第二個“對于”是指馬克思對社會科學理論的創建。2.朗讀第2段,并分析其對于后面的段落有什么作用?在內容和結構上分別有什么關系?文本研讀3.第3段段落開頭寫了達爾文的發現,這樣寫有怎樣的表達效果?表現手法:類比(1)突出馬克思發現人類歷史發展規律的偉大意義。(2)用達爾文的重要貢獻說明馬克思發現的重要性。理論貢獻兩個“對于”(總綱)不可估量的損失馬克思逝世實踐貢獻兩個發現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剩余價值的規律每個領域都有獨到的見解(用對科學的認識和態度連接上下段)宣傳(編報著書)組織(創立工人協會)過渡段,承上啟下。由講述馬克思對科學的貢獻過渡到講述對革命實踐方面的貢獻。結構作用:文本研讀4.第6段在結構上有何作用?文本研讀5.閱讀第8-9段,分析第8段交待了幾種對待馬克思的態度?運用的怎樣的手法?有怎樣的效果?運用了敵人的恨和戰友的愛對比手法,說明馬克思的貢獻巨大,充分體現了馬克思的階級立場和崇高地位。(2)資產者—誹謗他、詛咒他;(3)革命戰友—尊敬、愛戴、悼念。(1)政府—驅逐他;對待馬克思的態度:而我可以大膽地說:他可能有過許多敵人,但未必有一個私敵。“敵人”與“私敵”“敵人”即指無產階級的共同的敵人;“私敵”指與馬克思的個人利益相沖突的人;“許多”和“一個”形成對比,起到了強調的作用,表明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把畢生精力都奉獻給了無產階級解放事業。這句話是對馬克思為無產階級無私戰斗和奉獻的一生的最好概括。藝術特色分析本文結構嚴謹,邏輯嚴密的特點(1)設置綱領性的重點段落,體現結構的嚴謹性、邏輯的嚴密性。第2段是全文的“綱”。第一個“對于”,從馬克思對革命實踐的角度,評價了馬克思對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偉大貢獻,統領第7段;第二個“對于”,從革命理論的角度,評價了馬克思對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偉大貢獻,統領3~6段。(2)過渡段與過渡句的運用,使各個段落緊密地聯系起來。如第2段的“這個人的逝世”,第4段的“不僅如此”,第5段的“一生中能有這樣兩個發現”。結合兩篇演講稿,比較他們對社會的看法及寫作目的。篇目 寫作原因與對象 社會事件、現象或問題 立場、觀點或行為 寫作目的在《人民報》創刊紀念會上的演說 參加《人民報》創刊4周年宴會并發表演說,對象是參加宴會的志同道合的戰友 這個時代功業和科學的力量 超乎想象,卻顯露出衰頹的征兆 站在無產階級的立場,認為無產階級將結束這個時代 宣告無產階級必將解放,以激勵志同道合的戰友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 參加馬克思的葬禮并發表講話,對象是參加葬禮悼念馬克思的人 無產階級的革命領袖、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馬克思逝世 站在革命戰友、知己朋友的立場,認為馬克永垂不朽 表達悼念,肯定馬克思的貢獻與人格魅力比較閱讀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么,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而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默默地,但是永恒發揮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馬克思‖拓展延伸‖我讀了六年孔夫子的書,又讀了七年資本主義的書,到1918年才讀馬列主義。我一旦接受馬列主義是歷史的正確解釋后,就再沒有動搖過。——毛澤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