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5張PPT)2 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澳門歸回之日,《七子之歌》傳唱大江南北,引起觀眾的強烈反響。這首歌的歌詞就是著名的愛國學者、詩人、革命烈士聞一多先生創作的。今天,我們來學習臧克家寫的一篇關于聞一多的文章,去深入了解聞一多的精神品格。新課導入《七子之歌》七子: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島、旅順和大連1、聞一多先生簡介:聞一多(1899—1946),本名聞家驊(huá),著名詩人、學者、民主戰士。生于湖北省浠(xī)水縣巴河鎮的一個書香門第。在清華大學讀書時參加了“五四運動”。1922年赴美國芝加哥美術學院學習,后來研究文學。1925年5月回國后,歷任青島大學、清華大學教授。1937年抗戰開始,他在昆明西南聯大任教。1943年后,因目睹蔣介石反動政府的腐敗,于是憤然而起,積極參加反對獨裁、爭取民主的斗爭。1946年7月15日即興發表了《最后一次講演》,當天被特務暗殺。代表作有《紅燭》《死水》。人物簡介臧克家(1905—2004),山東諸城人,現代詩人。以一篇《老馬》成名,隨著《老馬》等詩的廣泛流傳,臧克家被譽為“農民詩人”,為廣大讀者所熟知和喜愛。出版的詩集有《烙印》、《淮上吟》、《春風集》、《歡呼集》和長詩《李大釗》等。作者簡介1930年,國立青島大學入學考試成績發布。一位20多歲的考生數學零分。作文也只寫了三句帶感慨的新詩:“人生永遠追逐著幻光,但誰把幻光看成幻光,誰便沉入了無底的苦海。”按說,這位考生鐵定無法錄取。不過。問題是他碰上了一位慧眼識珠的主考官。這位主考官就是文學院院長聞一多先生。聞先生從這三句雜感詩中發現了這位青年身上潛伏的才氣。一錘定音破格錄取。果不其然。這位青年沒有辜負聞先生的期望。很快就發表了一首又一首的新詩,并于1933年出版了轟動一時的詩集《烙印》。聞一多臧克家知遇相惜 亦師亦友——臧克家和聞一多地殼 校補 赫然函寄 漂白 衰微卓越 深宵 鉆探鍥而不舍 兀兀窮年 警報迭起潛心貫注 迥乎不同 慷慨淋漓 氣沖斗牛 無暇顧及 目不窺園 仰之彌高 炯炯目光 瀝盡心血正音識字qiàojiàohèhánpiǎoshuāizhuóxiāozuānqièwùdiéqiánjiǒngkǎidǒuxiákuīmílì詞語解釋詩興不作:形容專埋頭讀書。目不窺園: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鍥,刻。鍥而不舍:寫詩的興致減少了。作,興起。詞語解釋兀兀窮年:文中指整齊地排列著。群蟻排衙:比喻用盡心思。多形容為事業、工作、文藝創作等盡心竭力。瀝盡心血:用心勞苦地一年到頭這樣做。兀兀,用心勞苦的樣子。詞語解釋與以往完全不同。既,已經。迥乎不同:很不一樣。迥,差得遠。氣沖斗牛:潛心貫注:一反既往:形容氣勢之盛可以直沖云霄。全身心、全部精力集中做某事。潛,隱藏的。字詞積累( )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用心勞苦地一年到頭這樣做。( )滴盡了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 )精力集中,用心專而深。( )心思精神完全會聚和集中起來。( )充滿正氣,情緒激昂,痛快淋漓。( )形容氣勢之盛可以直沖云霄。根據意思,選擇正確的詞語。A.兀兀窮年B.心會神凝C.氣沖斗牛D.慷慨淋漓E.瀝盡心血F.鍥而不舍G.潛心貫注FAEGBDC1.文章從哪兩個方面來寫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的?2.由此來看,文章可分為幾個部分?每個部分是怎樣銜接起來的?整體感知:文章是從作為學者和作為革命家兩方面論述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的。第一部分(1-7)記述聞先生作為學者方面的“說”和“做”。兩部分之間用了7、8、9三個段落過渡。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結,第8、9段開啟下文。連綴緊密,脈絡清楚,過渡自然。第二部分(8-20)記述聞一多先生作為革命家方面的“說”和“做”。合作探究1. 作為學者的聞一多,在“說和做”上的主要特點是什么?為了表現這一特點,作者選取了哪些材料來證明?2.聞一多先生不畏艱辛,廢寢忘食,數十年如一日潛心研究學術,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身份 典型事例 學 者 三本書編著《唐詩雜論》(4段)編著《楚辭校補》(6段)編著《古典新義》(6段)1. 作為學者的聞一多,在“說和做”上的主要特點是什么?為了表現這一特點,作者選取了哪些材料來證明?聞先生研究學術的目的是“要給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2.聞一多先生不畏艱辛,廢寢忘食,數十年如一日潛心研究學術,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開頭段有何作用?作用:結構+內容(1)結構:開篇點題、設置懸念、吸引讀者閱讀興趣。(2)內容:把聞一多先生的行為和別人的行為進行對比,進一步表現聞一多先生的優秀品質。3、作者選取的這三件事,選擇的角度是什么?詳略安排有什么不同?寫作《唐詩雜論》是從“做”了再“說”這個角度選材的;其它兩個事例是從“做”了也不一定“說”角度選材的。其中第一件事詳寫,后兩件事略寫。作為學者的聞一多,可以記述的事情有很多,作者為什么單選寫作《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古典新義》三本書的情況加以表現?作者所選的材料有典型性,能以少勝多,這三件事已經把聞一多先生嚴謹刻苦的治學態度、孜孜不倦鉆探寶藏的治學精神表現出來了。作者在敘述過程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寫?試分析其作用。品味語言他從唐詩下手,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杜甫晚年,疏懶得“一月不梳頭”。聞先生也總是頭發零亂,他是無暇及此的。聞先生的書桌,凌亂不堪,眾物騰怨,聞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聲:“秩序不在我的范圍以內。”【細節描寫】作者用高度凝練且富有詩意的語言,結合細節描寫,寫聞一多先生頭發凌亂,書桌凌亂這些細節,說明先生一心鉆研典籍無暇顧及自己生活,表現了他潛心治學的專注態度。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品味語言【比喻】這一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說明了聞一多先生的字寫得十分工整,突出了先生嚴謹治學的態度。他從唐詩下手,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杜甫晚年,疏懶得“一月不梳頭”。聞先生也總是頭發零亂,他是無暇及此的。聞先生的書桌,凌亂不堪,眾物騰怨,聞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聲:“秩序不在我的范圍以內。”品味語言【細節描寫】合作探究3、作為革命家的聞一多在“說和做”上的主要特點是怎樣的?課文記敘了作為革命者的聞一多的哪三件事?4、說說聞一多先生的前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點,前后期有什么變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3、作為革命家的聞一多在“說和做”上的主要特點是怎樣的?課文記敘了作為革命者的聞一多的哪三件事?說了就做,言行一致。起稿政治傳單群眾大會演說參加游行示威革命家聞一多三個事件【引用】“此身別無長處,即然有一顆心,有一張嘴,講話定要講個痛快!”“你們站出來!你們站出來!”“我們要準備像李先生一樣,前腳跨出大門,后腳就不準備再跨進大門。”問題探究通過聞一多先生說的話,你看到了他身上怎樣的精神品質。視死如歸,英勇無畏前期:后期:為探索救國救民的出路而潛心學術,取得累累碩果。一絲不茍,治學嚴謹不畏艱辛,瀝盡心血投身民主運動,做爭取民主的戰士,青年運動的領導人。嫉惡如仇,言行一致無私無畏,視死如歸對社會認識的變化口的巨人,行的高標。卓越的學者言行一致的志士偉大的愛國戰士本文用夾敘夾議的方法記述了聞一多先生作為學者方面和作為革命家方面的所說所做,表現了聞一多先生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贊揚了他為國家、為民族、為民主獻身的精神。我們不僅要學習作者的寫作技巧,更重要的是學習聞一多先生崇高的品格與精神,并把它們貫徹落實到我們平時的實際行動當中,熱愛祖國,保衛祖國。課堂小結1.結構嚴謹,過渡自然。作者用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總領全文,前半部分寫聞一多先生“做了再說”“做了也不一定說”,表現聞一多先生作為“學者的方面”的態度和原則;后半部分寫聞一多先生“‘說’了就‘做’”,表現聞一多先生作為“革命家的方面”的言行一致。在前半部分與后半部分之間,用了總承上文和總起下文的句子,使文章銜接緊密,過渡自然。寫作鑒賞2.選材精當,中心突出。對于聞一多作為“學者的方面”,作者只選取了他寫作《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古典新義》三本書的情況加以表現;對于他作為“革命家的方面”則選取起稿政治傳單、發表群眾大會演說、參加游行示威這三件事作為例證。聞先生一生經歷復雜,著作繁多,可以記述的事情很多,作者只從大量材料中選取了這六件事,就已經把聞一多先生嚴謹刻苦的治學態度、無私無畏的斗爭精神、澎湃執著的愛國熱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表現得淋漓盡致。3.夾敘夾議,前后照應。第一、二段是第一部分敘述的綱領,第七段是第一部分的總結,這兩處都是議論。第八、九段是第二部分的綱領,最后兩段則是第三部分,也是全文的總結,這兩處也都是議論。文中多次用到照應,有首尾照應,有行文前后的照應,也有行文與題目的照應。多種方式的照應使文章的結構嚴謹,而且形成了一種旋律、一種氣勢,加強了文章的感染力。拓展延伸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國民黨當局為篡奪勝利果實陰謀發動內戰。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民主、和平,反對獨裁和內戰,開展了蓬勃的愛國民主運動。國民黨當局為了鎮壓這一運動,瘋狂制造白色恐怖,屠殺愛國民主人士。1946年7月11日,愛國民主人士李公樸在昆明被特務暗殺,特務們要暗殺的第二個對象就是聞一多先生。友人勸他躲一躲,但他毅然出席了15日舉行的李公樸先生追悼大會。他事前沒有準備發言,但面對會場上特務們的無理取鬧和囂張氣焰,他忍無可忍,拍案而起,走上講臺,發表了義正辭嚴的講演。當天下午,聞一多先生就被特務暗殺了。許多曾經是自由主義者或民主個人主義者的人們,在美國帝國主義者及其走狗國民黨反動派面前站起來了。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寧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毛澤東《別了,司徒雷登》聞一多先生雖然早已離我們而去,但他的英魂卻永遠在我們心中,不斷地激勵著我們前進。我們應該時刻銘記著——有這樣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結束語教師寄語——銘記聞一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