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8張PPT)必修下冊第四單元高考命題對“信息時代的語文生活”單元的考查,主要涉及信息類文本閱讀、語言文字運用和寫作,例如:2023高考新課標I卷現代文閱讀I材料摘編自赫克托 麥克唐納的《后真相時代》。西方媒體在關于拉美地區藜麥生產和消費的報道中大量使用“競爭性真相”,使讀者產生誤會甚至引發良心危機。試題通過這一事例引導考生深入思考信息時代理性分析和審慎判斷的重要性,提醒考生在面對熱點事件時應走出情緒判斷的誤區,明辨深思,多角度、多層次地看待問題。試題呈現教考銜接的特點,與部編教材必修下第四單元《信息時代的語文生活·辨識媒體信息》單元學習任務關聯。網絡時代,信息如潮奔涌,任何資訊、知識都唾手可得,然而海量的信息也使人們有些難辨真偽。試題材料以生動的事例來提出的“競爭性真相”觀點,讓考生對媒體信息發布的選擇性、片面性、目的性有了較為生動的理解,有助于培養學生通過媒介獲取信息的能力,辨識媒介信息,提高媒介素養。教考銜接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單元學習目標單元學習重點1.能夠通過多種媒介獲取、呈現、表達信息,有意識地關注信息時代多種傳播媒介對人們學習、工作、生活的影響,了解不同媒介的傳播特點,更好地適應信息時代的生活。2.比較不同媒介的語言特征,能夠撰寫具有相應語言特征的文稿,提高信息時代背景下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3.利用多種媒介傳播信息,掌握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多種媒介傳播信息的相關方法和注意點,并進行有效實踐,不斷提升媒介應用能力。4.了解辨識媒介信息的基本知識、方法,并將其運用于生活之中,提升思維能力;有意識地關注媒體立場,多角度分析問題,形成獨立判斷;學習判斷媒介信息的良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升媒介素養。有意識地感受信息時代多種傳播媒介對人們學習、工作、生活的影響,通過調查,分析不同媒介的傳播特點,更好地適應信息時代的生活。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能夠正確理解、辨析、評判各種媒介帶來的信息,多角度分析問題,養成獨立判斷的習慣,從而以正確的價值觀面對海量的信息。9課時多媒體教學法、探究教學法單元學習難點單元學習方法課時安排(一)認識多媒介學習目標學習重點1.通過調查研究等形式,了解周圍人獲取信息的習慣,把握不同媒介的傳播特點。2.通過比較分析,能夠理性認識不同媒介的語言特征,在學習活動中借助多種媒介,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3.認識多種媒介的特點,便于溝通交流、傳播文化、參與社會生活,進而促進社會和諧。了解周圍人獲取信息的習慣,把握不同媒介的傳播特點。學習難點能夠理性認識不同媒介的語言特征,在學習活動中借助多種媒介,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學習方法多媒體教學法、探究教學法課時安排3課時廣播、電視、網絡等媒介相繼興起,將人類帶入了多種傳播媒介并存的信息時代。人們借助各種傳播媒介來了解社會,與他人溝通,與群體產生聯系,與周圍的世界交換信息。情境導入各種傳播媒介的互補與融合,是當下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多媒介。教學過程學習任務任務一:了解信息時代特點多種媒介并存報刊電視網絡(網絡新聞、BBS、博客、微博、微信、短信、QQ、飛信、微信、微電影、抖音、快手、小紅書等)廣播任務二:組織主題調查活動活動主題:身邊人獲取信息的習慣活動形式:圍繞近期發生的新聞事件開展問卷調查活動過程:1.回顧問卷調查的一般結構。介紹語:做的什么類型的研究,大約需要多長時間;明確僅用于研究分析使用甄別問卷:即過濾部分,對被調查者進行過濾,篩選掉非目標對象——有針對性地對特定的被調查者進行調查主題問卷:核心部分。包括所要調查的全部問題,主要由問題和答案組成。①總體構想,板塊分明。②差異較大的問卷分塊設置——保證每個問題獨立,問卷整體條理清晰。③設計簡明,內容不宜過多、過繁。④邏輯性和系統性。⑤針對性,明確被調查人群——身份、文化水平、年齡層次;語言措辭——文化水平低的和文化水平高的。背景部分:被調查的一些背景資料①問卷的最后②可作為對調查者進行分類的比較的依據③一般包括: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收入、教育程度、職業等2.設計問卷的具體內容和要求。問卷調查問題設置角度:被調查者的職業、年齡等 平時獲取信息的途徑得知這一新聞事件的最初渠道 這一事件中引人關注的新聞點想深入了解事件時的首選媒介 選擇該途徑作為首選媒介的原因……(二)網絡行為的安全防范LOGO不做網絡“黑客” 。01慎重交友,切莫陷入“網戀”的幻想中。03警惕網絡游戲的危害。05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 。02警惕網購騙局。04警惕網絡黃賭毒。06自覺抵制腐朽的網絡文化,宣揚真善美,抵制假惡丑。07了解相關法律法規,自覺約束個人行為。08【附:學生問卷調查示例】關于“身邊人獲取信息的習慣”的調查問卷各位朋友,你們好!為了了解人們獲取信息的習慣,開展語文科跨媒介閱讀的學習活動,特邀請您參加此次問卷調查。請您閱讀并如實回答以下問題:1.您的姓名: (填空題)2.您的年齡:( )(單選題)A.18歲及以下 B.19-35歲C.36-50歲 D.51-65歲E.66歲以上3.您的性別:( )(單選題)A.男 B.女(二)網絡行為的安全防范LOGO不做網絡“黑客” 。01慎重交友,切莫陷入“網戀”的幻想中。03警惕網絡游戲的危害。05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 。02警惕網購騙局。04警惕網絡黃賭毒。06自覺抵制腐朽的網絡文化,宣揚真善美,抵制假惡丑。07了解相關法律法規,自覺約束個人行為。084.您的職業:( )(單選題)A.教師 B.學生C.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人員 D.公司職員E.已退休 F.其他: (必填)5.您的受教育程度:( )(單選題)A.高中以下學歷 B.高中畢業C.本科畢業 D.碩士研究生畢業E.博士研究生畢業6.您是否有觀看新聞的習慣?( )(單選題)A.經常 B.有時C.偶爾 D.從不(二)網絡行為的安全防范LOGO不做網絡“黑客” 。01慎重交友,切莫陷入“網戀”的幻想中。03警惕網絡游戲的危害。05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 。02警惕網購騙局。04警惕網絡黃賭毒。06自覺抵制腐朽的網絡文化,宣揚真善美,抵制假惡丑。07了解相關法律法規,自覺約束個人行為。087.您了解新聞的信息渠道排序: (注:排序越靠前即代表通過該信息渠道了解相關新聞的頻次越高)(排序題)A.紙質刊物,如報紙雜志 B.電視新聞,如新聞聯播C.主流媒體的官方賬號 D.互聯網自媒體平臺,如微博、微信公眾號等E.社交言談,如與親友鄰居的閑聊F.其他: (必填)8. 您選擇通過該途徑獲取新聞的原因:( )(單選題)A.方便快捷 B.互動性強C.實效性強 D.真實可靠E.直觀生動 F.信息量大G.其他: (必填)3.發布問卷調查,分析問卷調查結果,撰寫調查報告。調查報告的結構:①報告摘要(簡要概括報告內容)。②調查的背景和設定的目標。③調查的方式與內容(怎樣實施調查,有哪些步驟,用了哪些方法)。④調查的內容、對象及其行為分析(主體部分,要結合數據分析)。a.調查內容(調查的主要問題如獲取該新聞的途徑、關于謠言的案例)。b.調查的對象分析。c.調查對象的行為分析(根據具體的問題,逐一分析)⑤調查的結論(提出自己的看法)⑥調查得出的建議(從不同的方面簡要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參考文獻(如果有的話就寫上)任務三:總結不同媒介的傳播特點媒介 特點 優點 缺點⑴報刊 ①發行面廣,覆蓋面寬。 ②發行對象明確,選擇性強。 ③信息傳播迅速,時效性強。 ④攜帶方便,可隨時隨地接收信息。 ⑤信息容量大,選擇方便。 新聞性強,可信度較高;權威性較高;具有保存價值。 在內容上眾口難調;周期較長,靈活性較差;在發行上壽命短暫,利用率較低。⑵電視 ①集字、聲、像、色于一體,富有極強的感染力。 ②覆蓋面廣,公眾接觸率高。 ③信息帶有較強的娛樂性,易于為受眾接受。 ④信息稍縱即逝,不易存查。 ⑤費用昂貴,制作成本較高。 富有極強的感染力;覆蓋面廣,公眾接觸率高;信息帶有較強的娛樂性,易于為受眾所接受。 信息稍縱即逝,不易存查。媒介 特點 優點 缺點⑶廣播 ①傳播范圍廣,傳播迅速快,時效性強。 ②信息受眾廣泛,覆蓋面大。由于廣播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只要有收音機就可以收聽。 ③信息傳播方便靈活,聲情并茂。 ④制作簡便,成本低。 ⑤接收方便。 信息傳播迅速,時效性強;信息受眾廣泛,覆蓋面大;信息傳播方便靈活,聲情并茂。 對于需要表現外在形象的產品,廣播媒介難以適應;信息轉瞬即逝,不易存查。⑷因特網 網絡具有交互性、持久性、多元性及密集性等四大特點。 ①網友的交互性:比如在網上參與活動,發獎,征集發言等等。 ②持久性:網友對網絡有慣性,任何一個好的內容都可能吸引一幫人跟著走。 ③形式的多元化:網絡在尺寸之內可以用動畫、flash、用游戲方式,在形式上可以在線收聽、收看、試玩、調查等等,可以集各種傳統媒體的精華。 ④信息密集性:這是網絡最早被大眾認可的作用和意義,以提供及時全面的信息獲得最大的網友群。 1.表現形式豐富。 2.信息豐富,資源共享。 3.時效性強。 4.信息雙向傳播。 5.便于搜索查詢。 6.信息之間關聯性高。 7.通信方式迅捷便利。 1.信息的選擇困難。2.對虛假信息和不利信息的處理非常棘手。3.垃圾信息導致相關公共關系調研的效果大打折扣。4.安全危機時刻出現。教學過程學習任務任務一:探討“語言裝備”之媒介各種語言媒體都是建立在語言媒介物基礎之上的。隨著語言媒介物的發展,人類的“語言裝備”逐漸豐富起來……這些“語言裝備”媒介,具有怎樣的語言特征呢?不同媒介的語言特征與網絡語言的發展媒介時代 語言媒介物 媒介 發展口語時代 聲波 口語 1.獲得了語言符號;2.把一般生理器官改造成口語器官;3.創造了“原生口語文化”文字及書面語 光波、聲波 報刊(報紙、雜志) 1.產生了“識字人”這一文化群體;2.產生了“書面文化”;3.人類擁有了聲波、光波兩種語言媒介物有聲媒體時代 電波 電視、廣播 1.語言的傳輸技術獲得了突破性進展;2.大幅度提升口語的功能;3.需要添置收音機、電視機等語言物理裝備網絡時代 聲波、光波、 電波 網絡媒體 遷移到網絡上的傳統媒體(書刊、報紙、廣播、電視等); 新媒體(網絡新聞、BBS、博客、微博、微信、短信、QQ、飛信、微信、微電影、抖音、快手、小紅書等) 1.語言交際的“技術性”越來越強;2.過好虛擬和現實兩個空間的語言生活;3.妥善處理好“信息邊緣化”問題任務二:運用不同的媒介活動要求:選擇熟悉的傳播媒介,根據其傳播特點,將下面一則校報的招聘啟事通過不同的傳播媒介發布出去。參考傳播媒介:傳統媒介,書刊、報紙、廣播、電視等;新媒體,網絡新聞、BBS、博客、微博、微信、短信、QQ、飛信、微信、微電影、抖音、快手、小紅書等。改寫提示:內容、語言、呈現方式等(二)網絡行為的安全防范LOGO不做網絡“黑客” 。01慎重交友,切莫陷入“網戀”的幻想中。03警惕網絡游戲的危害。05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 。02警惕網購騙局。04警惕網絡黃賭毒。06自覺抵制腐朽的網絡文化,宣揚真善美,抵制假惡丑。07了解相關法律法規,自覺約束個人行為。08活動材料:招聘啟事校報擬招聘兩名編輯,具體信息如下。崗位職責:負責來稿篩選、文字編輯和部分校內新聞采寫工作。招聘對象:高一、高二年級學有余力的同學。應聘條件:1.熱愛文學,熱愛寫作,有一定的文學鑒賞能力和較高的文字水平;2.能夠認真細致地做好文字工作,有較強的責任心;3.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應聘方式:發送個人簡歷至郵箱xx@xx。截止日期:3月25日。校報編輯部3月1日活動過程:1.全班同學分小組,利用校園的不同媒介來撰寫相應文案。2.小組成員就寫完的文案進行交流,選出代表進行展示。3.小組代表展示成果。4.在老師引導下,學生總結不同媒介的語言特征。任務三:展示媒介運用成果成果示例一:媒介:網絡論壇或班級微信群明確:高一、高二年級學有余力的同學,如果你熱愛文學、熱愛寫作,有一定的文學鑒賞能力和較高的文字水平,能夠認真細致地做好文字工作,有較強的責任心,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請你于3月25日前發送個人簡歷至郵箱××@××。改寫理由:網絡傳播信息豐富,故應將語言改得鮮明、簡潔,且具有個性,以此吸引人的眼球。成果示例二:媒介:廣播明確 :同學們請注意,現在播放一則“招聘啟事”。校報編輯部計劃在高一、高二年級的同學中招聘兩名編輯,受聘的兩位同學將負責以下工作:稿件篩選、文字編輯和部分校內新聞的采寫。如果你熱愛文學、熱愛寫作,有一定的文學鑒賞能力和較高的文字水平,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能夠認真細致地做好文字工作,有較強的責任心,歡迎你前來應聘。應聘截止日期是3月25號。你只需要在3月25號之前把個人簡歷發送至郵箱××@××即可。改寫理由:廣播傳播方式靈活,聲情并茂。故應將語言修改得口語化、形象化、大眾化,做到通俗易懂,易于理解。教學過程學習任務任務一:比較不同媒介的語言特征媒介 語言特征報刊 ①真實性(真實可信、準確性,盡可能使用中性詞,盡量避免主觀性)②群眾性(盡量使用群眾易于接受的語言,站在群眾的角度上,給群眾以親切感)③文學性(藝術地再現事實,用細節生動地表現人物與事件,運用幽默風趣的筆調增強感染力,擬制形象化標題產生沖擊力)電視 ①真實性②導向性(鮮活直觀的畫面,生動、優美的語言)③概括性(電視新聞語言盡量能夠高度濃縮、概括,盡可能精練、簡潔,不要拖泥帶水)④貼近性(電視新聞語言應該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貼近實際,應該盡量口語化,少用專業術語和書面語)媒介 語言特征廣播 ①口語化(“說”給聽眾聽是廣播新聞的最大特點,廣播新聞的語言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清楚流暢)②形象化(運用具體、生動、鮮明和逼真的詞語,將廣播新聞中聽眾看不到、摸不透的事件和景象,通過廣播的語言獨特地展現在聽眾面前,使聽眾如身臨其境)③大眾化(采寫新聞稿件的語言和播新聞時主持人的語氣,都要平易、平和,盡量做到生活化,實現藝術和生活的有機結合)媒介 語言特征網絡 ①創新性(通過對數字、字母、符號、諧音、拆字、錯字及符號的運用,創造出新穎奇特的字、詞或者語句。比如,“親親你”在網絡環境中可以寫作“771”)②鮮明性(結合自己的個性特征及需求創造性使用網絡用語。比如“好噠”“明白噠”“不要迷戀哥”“哥很忙”等)③隨意性(會根據字形對文字的原意進行曲解,同時賦予文字新的含義)④簡潔性(通常用縮寫、諧音、數字或符號等方式將語言縮減、整理,全面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及情感,提高溝通的效率。例如,數字“88”表示“拜拜”)任務二:思考“新課題”如何利用多種媒介來溝通交流、傳播文化、參與社會生活、促進社會和諧?小組研討:你最喜歡從哪種途徑獲取科技信息?示例:通過網絡。網絡具有交互性、持久性、多元性及密集性等特點。網絡在尺寸之內可以用動畫、閃光燈、用游戲方式,在形式上可以在線收聽、收看、試玩、調查等等,可以集各種傳統媒體的精華。而且網絡科技信息密集性,可以提供及時全面的信息。課后作業1.互聯網這種新媒體的誕生,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現在,它已成為人們生活、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你、我、他肯定和互聯網演繹了不少生動故事,請寫一寫你和互聯網的故事,表達你對網絡的認識,500字左右。2.新媒體的崛起,將我們帶入了跨媒介時代,助推了我們語文閱讀學習的腳步。根據你對多媒介的了解,請以《語文閱讀與多媒介》為題,寫一篇500個字左右的演講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