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部編版 四年級 語文 下交流平臺 初試身手復習回顧寫游記類文章的方法:1.按游覽的順序來寫(移步換景、定點觀察)2.寫景時要有所側重(重點突出,詳略得當)3.按時間變化的順序來寫(從早到晚)初試身手星期天,你要帶一位同學參觀植物園。根據下面的示意圖,畫出參觀路線,再按順序說一說。2.看一看:弄清植物園的方位,有幾個大門,園內有哪些景點,分別在什么位置。1.讀一讀:讀了題目要求,你知道了什么 4.畫一畫:畫出的參觀路線要有一定的順序。3.想一想:你打算從哪個門進入植物園?你打算先參觀哪個景點,再參觀哪兒,最后參觀哪兒?從哪個門離開植物園?你認為怎么安排路線最科學、最合理?1.認真觀察這幅示意圖,大體了解各個景點的位置。點 撥2.設計參觀路線,最好能經過所有的景點。①南門—芍藥園—松林—天鵝湖—紀念館—望湖亭—郁金香園—東南門②北門—天鵝湖—紀念館—望湖亭—郁金香園—芍藥園—松林—北門3.注意泡泡語中的提示,介紹景點和參觀路線時要恰當地使用方位詞,這樣才能使路線更加清楚明了。在按順序說參觀路線的時候,我們常常會用到:穿過、路過、走過、繞過等表示行走方式的詞。②出了紀念館往西,經過北門,就來到了松林。①走進南門,順著東面的小路往北走,就能看到郁金香園了。③繞過天鵝湖,往北走,就是北門了。首先得按照所畫參觀路線說清楚先參觀什么,再參觀什么,最后參觀什么;特別吸引你的景點要重點介紹,有些景點可以用一兩句話帶過,這樣介紹景點就做到了詳略結合。每到一處景點時要說清楚方位,使用過渡句來連接,這樣,別人才會聽得更明白。說一說1.有一定的順序。2.介紹景點時有詳有略。3.景物之間轉換運用過渡句。說一說:我們從植物園的南門進入,沿著左側的小路向北走,會看到一座小橋,過了小橋往西,就來到芍藥園。園里的芍藥競相開放,清新淡雅,肯定讓你流連忘返,欣賞完芍藥園的美景向北走,你會看到挺拔翠綠的松林。繞過松林往東前行,映入眼簾就是清澈見底的天鵝湖啦!這里有成群的天鵝在嬉戲。順著天鵝湖旁的小路前行,就來到了坐落在天鵝湖的東北角的紀念館。從紀念館出來往南走,就到了望湖亭,站在望湖亭上,整個天鵝湖的美景盡收眼底。天鵝湖的東南面是郁金香園,這里的郁金香顏色很多,朵朵爭奇斗艷,美不勝收。最后,從植物園的東南門出來,今天的行程就結束了。例 文找好游覽順序很關鍵,中間用的連接詞也很關鍵,一定要準確、簡潔,讓別人明白你的游覽順序。溫馨提示觀察附近的一處景物,和同學交流看到了什么,再試著按一定的順序寫下來。學以致用1.選取附近的一處景物作為觀察對象,進行認真仔細的觀察。(可以是人文景物,如風景名勝、公園、小區、學校等。也可以是自然景物,如山川湖泊、花草樹木、日出日落)2.按照一定的順序來表達,做到有條理,同時要突出景物的特點。3.恰當地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讓景物更具感染力。我家附近新建了一個公園叫友誼公園,這里景色優美。綠樹紅花,碧波蕩漾,亭臺樓閣,讓人流連忘返。從友誼公園的西側進入,沿著一條彎彎曲曲的石頭小徑向東走,抬眼就會看見碧草茸茸,樹木錯落有致,姿態不一,草叢中還點綴著一些小花,讓人心曠神怡。走到小徑盡頭就來到友誼湖邊,微風吹拂下,湖面波光粼粼,特別耀眼。最后,步行到友誼湖上的亭子里,微風拂面,空氣清新,讓人神清氣爽。游覽的順序我家旁邊有一個街心公園,這里四季如畫。春天,小草冒出頭,柳樹抽出嫩芽,桃花、櫻花笑紅了臉。夏天來了,柳樹在微風中搖擺著自己綠色的長辮子,為人們遮陰。秋天,楓葉火紅火紅的,遠遠望去,好似一團團燃燒的火焰。冬天到了,公園的小樹綴滿了銀色的雪,像一個個帶著白色帽子的精靈,漂亮極了!時間變化順序我家的小區里有一個池塘,夏天的池塘最美麗!池塘里的水很清,就像一面鏡子,倒映著藍天、白云,還有岸邊的一排翠綠的柳樹。池塘的中間鋪滿了一片片大大的荷葉,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許多粉色的荷包苞從荷葉肩探出了小腦袋,咧開嘴笑了。荷葉下有很多紅色的金魚搖擺著尾巴做游戲,它們在比賽看誰吐的泡泡更多……有所側重小結:同一地點的景物,由于觀察的角度、方位有變化,也會看到不同的美景,正如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因此,我們描寫景物時,應注意變換寫景角度,或俯視仰望,或前后內外,或遠近高低,從不同的方位去觀察,多角度、多側面去描繪,才能準確表現出景物特點。作業:按游覽的順序描寫周圍的一處景物,修改后謄抄到作文本上。習作:家鄉的風俗同學們 ,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