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5張PPT)說明文文體知識簡介說明文是以 為主要表達方式,客觀地介紹事物或闡明事理的一種文體,目的在于說明事物的 ,給人以知識。什么是說明文?說明文的特點:說明狀態、性質、功能或闡明事理內容科學性 、結構條理性、語音準確性說明文要掌握的六個知識點:1、說明文的分類6、抓住說明對象的特征4、說明的方法3、說明文的順序2、說明文的結構5、說明文的語言1、明確說明的對象,從而確定說明文的分類。說明文的內容主要是 。依據說明對象是事物還是事理,從而將說明文分 為和 兩種。事物說明文事理說明文說明事物或闡明事理2、說明文的結構1.總分式:包括“總--分、分--總、總--分--總”等,事物說明文多用總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遞進式:事理說明文多用遞進式結構,一層一層地剖析事理。說明文常用的結構模式有兩種。時間順序邏輯順序空間順序3、說明的順序4、說明的方法為了把事物特征說清楚,或者把事理闡釋明白,就要使用恰當的說明方法。說明方法有:分類別,舉例子,作比較,列數字,打比方,作引用,下定義,列圖表,作詮釋,摹狀貌等,其中常用的說明方法有分類別,舉例子,作比較,列數字,打比方,作引用。采用什么說明方法是由說明目的和說明內容決定的。(不同的說明方法的用法和作用見下表)說明方法用 法作 用介紹一種現象或說明一種道理,然后用具體的例子作例證舉例子增加文章的可信度分類別列數字作比較把說明對象按一定的標準分成若干小類,然后逐類加以介紹便于將復雜的事物說得眉目清楚從數量上說明事物的特征通過數字獲得對說明對象的準確了解通過與同類及相關的事物作比較,顯示彼此異同容易突出被說明對象的特點打比方憑借事物間的相似點,把此物比做彼物,從而突出此事物使要說明的對象形象可感說明方法用 法作 用列圖表下定義文字說明的一種輔助方法用準確、簡潔的語言揭示事物的特有屬性使說明對象簡明清楚便于使讀者對說明對象獲得清晰的概念作詮釋作引用摹狀貌用概括的語言對事物的某一方面作解釋有助于說明事物的特點引用文獻資料、名人言論、古今詩詞、農諺俗語說明特征增強文章的說服力通過具體的描寫揭示事物的特征有助于把被說明的對象說得更具體、生動5、說明文的語言特點:簡潔性、準確性、科學性、嚴密性、條理性1、簡潔性。說明文的遣詞造句,應簡潔平實、通俗易懂。2、準確性。說明文以傳授知識為目的,這就要求它必須用準確的語言,如實地反映事物的特征、本質、規律。說明文的語言的準確性是說明文語言的先決條件。表示時間、空間、數量、范圍、程度、特征、性質、程序等,都要求準確無誤。3、科學性。介紹科學知識的說明文,要特別注重科學術語的準確使用。4、嚴密性。為了使讀者對較復雜的事物、較深奧的事理有明晰確切的理解,說明文常常恰當地使用修飾和限制詞語,講究語言的周到嚴密。5、條理性。任何事物都具有它本身的條理,我們說明事物就要按照它本身的條理來安排說明順序,使之眉目清楚,有條不紊。6、說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特征特征是一事物區別于其他事物的標志。只有抓住特征才能說明白這一事物或事理的獨特之處。課文導入5、大自然的語言竺可楨學習目標1. 品味本文準確嚴謹、生動形象的說明語言。2. 篩選課文主要信息,概括文章要點。3. 了解簡單的物候知識,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探究事理說明文的寫作技巧,有條理地說明事理。竺可楨(1890—1974),字藕舫,浙江上虞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近代氣象學家、地理學家、教育家。他是中國近代地理學和氣象學的奠基者,是中國物候學的創始人。主要著作有《物候學》《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等。走近作者萌發méng fā:次第cì dì :翩然piān rán:孕育yùn yù:農諺nóng yàn:海棠hǎi táng :懸殊 xuán shū:種子或孢子發芽;比喻事物的開端。依次,按照順序,或依一定順序一個接一個地。懷胎生育,用來比喻醞釀著新事物。指有關農業生產的諺語,是農民在長期生產實踐里總結出來的經驗。動作輕快的樣子。落葉喬木,卵形葉,開淡紅或白花,結紅、黃色球形果,酸甜可食。形容差別大。銷聲匿跡xiāo shēng nì jì:周而復始zhōu ér fù shǐ :花香鳥語huā xiāng niǎo yǔ:草長鶯飛cǎo zhǎng yīng:形容隱藏起來或不公開出現。這里指昆蟲都無聲無息,無影無蹤。轉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環。比喻事物的循環。花飄散著清香,鳥唱著悅耳的歌,形容大自然的美好風光,多指春光明媚。綠草茂盛,鶯兒啼飛,指春天的美好景象。1.下列加點字注音無誤的一項是( )A.翩然(piān)農諺(yàn) 連翹(qiāo)風雪載途(zài)B.孕育(yùn)萌發(mén) 悵惘(wǎng)銷聲匿跡(xiāo)C.爭訟(sòng)斡旋(wò) 鏗然(kēng)熙熙攘攘(rǎng)D.悄然(qiǎo)不禁(jìn) 恬靜(tián)戛然而止(jiá)C檢測反饋2.下列加點字注音無誤的一項是( )A.家眷(juàn)亢奮(kàng)晦暗(huì)束縛(fú)B.冗雜(rǒng)歸省(xǐng)輻射(fú)閉塞(sè)C.驀然(mò)侮辱(wú)茂騰騰(téng)糜子(méi)D.腦畔(pàn)鉗子(qié)行輩(háng)攛掇(duo)B2.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嘗試劃分并概括其主要內容。1.文章運用了什么說明順序。認真讀課文,完成任務:邏輯順序整體感知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學。(1—3)物候觀察對農業的意義。(4—5)物候現象來臨的決定因素。(6—10)物候觀測研究的意義。(11—12)1234課文結構層次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學?精讀課文,探討下列問題2、物候觀測對農業有什么重要意義?3、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有哪些?說明這些因素的順序能否調整 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 4、古今差異對物候有什么影響?5、物候觀測研究的有何意義?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學?草木枯榮、候鳥來去等自然現象,古代勞動人民稱之為物候。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生產的科學,叫物候學。2、物候觀測對農業有什么重要意義?物候觀測的數據反映氣溫、濕度等氣候條件的綜合,也反映氣候條件對于生物的影響,比較簡便,容易掌握。可以廣泛地運用在農業生產上。3、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有哪些?說明這些因素的順序能否調整 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 按照影響程度大小大小南京桃花盛開時北京桃花含苞待放濟南蘋果樹四月中或谷雨節開花煙臺蘋果樹開花要到立夏山頂和山下的差異4、古今差異對物候有什么影響?根據英國南部物候的一種長期記錄,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種喬木抽青和開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說,春天提前九天。5、物候觀測研究的有何意義?進行物候觀測研究,懂得物候知識,對農業豐產有重大意義。1.說法有誤的一項( )A.《大自然的語言》是一篇事理說明文。B.《社戲》選自魯迅的小說集《吶喊》。C.《回延安》采用陜北信天游的形式寫的。D.散文《燈籠》的作者是我國當代作家劉成章。D課堂檢測閱讀課文⑥~⑩段,回答問題1. 請你結合上下文,簡要分析第⑨段中的加點詞“一定”的表達作用(例如秋冬之交,天氣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氣溫反比低處高)。“一定”在這里是“特定”的意思,起限制性作用,說明秋冬之交,天氣晴朗的空中,只有在特定的高度上氣溫才比低處高,并不是所有高度都如此,它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嚴密性。2. 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作者為什么要先說緯度,再說經度、高下的差異,最后說古今的差異?請從說明順序的角度作簡要分析。選文在說明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時,按照影響程度,由大到小(或由主到次)依次排列,緯度影響最大,所以先說;經度次之,放到第二位;高下差異又次之,放到第三位;古今差異影響最小,所以最后說。另外前三者都是空間因素,古今差異是時間因素,這都是按照邏輯順序安排的,條理清晰。3. 今天(3月23日)是丹丹的生曰,遠在大連和北京的兩個姐姐都在微信上發來電子賀卡表示祝賀,令丹丹驚訝的是照片上北京的連翹和榆葉梅開得正盛,可是在氣候宜人的大連這兩種花卻未開放,你能結合選文內容解答丹丹的疑惑嗎?因為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煒度的內陸,冬天暖和,春天反而寒冷;大連屬于沿海地區,它的春天來臨要比內陸遲若干天,所以北京的連翅和榆葉梅要比大連開放的早。4. 第⑩段主要運用了哪種說明方法?有何作用?作比較。這段文字運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將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種喬木抽青和開花曰期與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作對比,突出強調地說明了物候現象來臨的遲早還有古今差異這個因素。(1)、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生產,已經發展為一門科學,就是物候學。(2)、北京的物候記錄,1962年的山桃、杏花、蘋果、榆葉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遲十天左右,比1960年遲五六天。(3)、第6-9段總體上來看,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4)、在春天,早春也跟晚春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間,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開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開花只比北京早10天。5、判斷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下定義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分類別兩個月前,在廣州,看見了玉蘭開花;兩個月后,在北京,又看見玉蘭開花。玉蘭花呀,我說,你走得真慢哪!費了兩個月工夫,你才到了京華。——郭沫若6、用物候現象解釋詩人這句感嘆:7、分析這首詩包含著怎樣的物候知識: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詩人在初夏時節游覽大林寺,四月,平地已是春歸芳菲盡,但是詩人卻意外發現這高山古寺中竟有剛盛開的桃花。這首詩正好說明了課文中影響物候的第三個因素——高下的差異:“植物的抽青 ,開花等物候現象在春夏兩季越往高處越遲。課堂總結1.說明對象________,本文屬于______說明文。2.說明順序________,因為:3.說明思路:4.主要說明方法及其作用:5.說明語言的風格:____和_____相結合。物候物候學事理邏輯順序由淺入深,現象到本質,主要到次要首先引出說明對象;然后說明物候對農業的重要性;然后說明影響物候來臨的因素;最后說明研究物候學的意義。舉例子作比較列數字引資料平實生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