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八年級期中三校聯考地理試卷分值:20分 時間:30分鐘一、單選題(每小題0.5分,計10分)1.關于我國南方和北方種植業的差別的敘述,錯誤的是( )A.北方的耕地以旱地為主,南方耕地以水田為主B.北方的耕作制度是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南方的耕作制度是一年一熟或三熟C.北方的棉花種植比南方普遍,南方的水稻種植比北方普遍D.南方地區的生長期比北方長2.臺灣有“植物王國”的美稱,其植物各類繁多的原因是( )①暖濕的季風氣候②島嶼眾多③山地垂直差異明顯④廣泛的引種國外物種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3.讀下面景觀圖,下列敘述有誤的是A.①江南水鄉一代表城市杭州一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一亞熱帶季風和濕潤氣候B.②南極洲一地形特征“冰雪高原”一降水稀少,淡水資源豐富一“白色沙漠”C.③陜西民居一黃土高原一牧草豐美,一望無際一降水集中在夏季D.④云貴高原一南方地區一地處我國第二級階梯一地表崎嶇,溶洞廣布4.溝壑縱橫、地面破碎是下面哪個地區的特征( )A.珠江三角洲 B.內蒙古高原 C.黃土高原 D.長江沿江地帶5.下列優良畜種主要產于新疆牧區的是A.三河馬 B.三河牛 C.細毛羊 D.灘羊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某中學地理實驗小組開展了不同變量對水土流失影響的對比實驗,探究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下圖為水土流失模型圖,下表為探究實驗的結果記錄表。據此完成下面小題。【地理實驗+生態保護主題】實驗步驟 實驗目的 變量 實驗現象步驟一 坡度大小對水土流失的影響 陡坡 帶走的泥沙較多,水更渾濁緩坡 帶走的泥沙較少,水較清澈步驟二 地表植被對水土流失的影響 有植被 帶走的泥沙較少,水較清澈無植被 帶走的泥沙較多,水更渾濁步驟三 降水強度對水土流失的影響 大雨 出現溝壑,水更渾濁小雨 泥沙流失少,水較清澈6.影響水土流失的因素包括( )①植被 ②氣溫 ③降水強度 ④坡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7.實驗結果表明,可能導致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是( )A.地勢起伏小 B.氣溫年較差大 C.降水強度大 D.植被覆蓋率高8.通過實驗結果推測,治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是( )A.植樹種草 B.墾荒種地 C.砍伐森林 D.填土平路9.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西北地區和北方地區分界線確定的主導因素是( )A.氣溫 B.地形 C.氣候 D.降水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下圖為“李白行走足跡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0.李白的足跡多在( )A.地勢的第一級階梯 B.季風氣候顯著的地區C.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地區 D.少數民族集中分布區11.詩句“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描繪的景觀位于( )A.長江中上游 B.長江下游 C.淮河下游 D.黃河中下游讀北京市略圖,完成下面小題。12.下列關于北京市的描述,正確的是( )A.北京位于東北平原的西北角B.北京的地勢特點是西北高,東南低C.北京名勝古跡眾多,如:故宮、明孝陵等D.北京是全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經濟中心13.北京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最大優勢條件是( )A.路網密集,交通發達 B.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C.經濟發達,資金雄厚 D.高等院校眾多,人才充沛14.北京在城市建設和發展中,采取的不正確措施是( )A.大量拆除舊城古建筑和特色街區,擴建新城區B.加強高速公路建設和機場擴建,不斷改善交通條件C.不斷擴大城市綠地和城市水網建設D.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務質量北京是世界上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最多的城市。圖示意北京世界文化遺產的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5.根據河流流向推斷,北京的地勢特點為( ) A.東北高,西南低 B.東南高,西北低C.西北高,東南低 D.西南高,東北低16.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該信息體現北京的城市職能為( ) A.國際交往中心 B.政治中心C.科技創新中心 D.文化中心2024年11月28日,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的于田縣,環繞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的綠色阻沙防護帶實現合攏。下圖為我國沙塵天氣日數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7.讀圖可知,我國沙塵天氣日數呈現的空間分布格局是( )A.東多西少 B.南多北少 C.北多南少 D.中部多周圍少18.綠色阻沙防護帶實現合攏后,對塔克拉瑪干沙漠地區帶來的有利影響是( )①提高木材產量②保護綠洲農田③改善生態環境④減輕沙塵暴災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家住上海的李雷同學準備在暑期游覽祖國的大好河山,他設計了四條游覽線路。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9.四條游覽線路中,跨越階梯數目最多(地勢起伏最大)的是( )A.線路① B.線路② C.線路③ D.線路④20.李雷若沿線路②游覽,下列景觀見不到的是( )A.郁郁蔥蔥的椰樹林 B.茫茫沙漠中的駝隊C.獨具特色的那達慕節 D.氣勢磅礴的壺口瀑布二、非選擇題(每空1分,計10分)21.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咖啡樹適合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一般分布在山地地區。我國90%以上的咖啡產自云南,早期云南咖啡豆主要用于制作廉價的速溶咖啡。為不斷適應市場升級的需求,種植戶積極引進優良品種、調整種植結構、改良加工技術等。2024年,云南省與上海市合作“云豆入滬”項目,由大型零售公司推廣“云豆”精品咖啡,投放10萬臺智能咖啡機,每銷售一杯咖啡即提取2元補貼給咖啡種植戶。材料二左圖為云南咖啡主要產地位置示意圖,右圖為云南咖啡主要產地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1)據圖所知,云南省的地勢特點為: 。(2)云南咖啡主要種植在 山脈南段,這里緯度 ,屬于熱帶季風氣候類型,整體氣溫較高,適宜種植咖啡。(3)早期云南咖啡豆主要用于制作速溶咖啡,利潤較低。對此,農戶采用 、 等方式來提高品質。22.我國國土遼闊,區域差異大。讀東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圖,回答下列問題。(1)東北三省由于緯度較 (填“高”或“低”),又緊鄰冬季風的源地,氣候冷濕。青藏地區由于海拔較 (填“高”或“低”),形成了獨特的高寒氣候。(2)青藏地區是我國的河谷農業區,主要農作物有 、小麥、豌豆等。青藏地區特有的畜種是 ,被稱為“高原之舟”。(3)從西寧到拉薩的 鐵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它的建成改寫了西藏自治區沒有鐵路的歷史。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D C C C C C A D B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B D A C B C D C A21.(1)西高東低(2) 橫斷 低(3) 優良品種 調整種植結構22.(1) 高 高(2) 青稞 牦牛(3)青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