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第一次月考質量監測卷七年級地理試題(總分50分)一、單項選擇題(共25小題,單選,每題1分,共25分)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積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3,人口約占世界總人口的60%,共有8個國家人口總數超過1億(2024年),分別是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日本、菲律賓、越南。讀亞洲人口分布圖(圖左)與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圖右),完成下面小題。1. 亞洲人口分布不均。從方位來看,主要分布在亞洲的( )A. 東部和東南部 B. 南部和西部 C. 東部和南部 D. 東南部和中部2. 在亞洲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中,屬于發達國家的是( )A. 中國 B. 印度 C. 印度尼西亞 D. 日本3. 據圖可知,該大洲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 )A. 溫帶季風氣候 B. 溫帶大陸性氣候 C. 熱帶季風氣候 D. 亞熱帶季風氣候4. 圖中該大洲受地形因素的影響,氣候寒冷,人口分布稀疏的是( )A. ⑤地 B. ⑦地 C. ⑧地 D. ⑨地5. 當前,新能源純電動汽車的直接動力來源主要是鋰電池。一般來說,鋰電池的最佳工作溫度為20~30°℃,當溫度低于0℃時,電池的容量和輸出功率都會明顯下降。據此推斷,該大洲下列地區最不利于推廣純電動汽車的是(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⑦地讀歐洲輪廓圖和歐洲不同海拔高度的陸地占全洲面積的比例圖,完成下面小題。6. 下列關于歐洲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擁有熱、溫、寒帶氣候 B. 西瀕大西洋,北臨北冰洋,南靠地中海C. 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 D. 三面臨海,多優良港口,航海業發達7. 歐洲海洋性氣候顯著,受其影響,歐洲河流的特點是( )A. 內流區面積廣大 B. 呈輻射狀分布 C. 多長河 D. 流量較大且季節變化小一旅行者在某大洲旅行,圖1是他從北向南的旅行途中所看到的景象;圖2是該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圖3是他在旅途中拍攝的丙地某部落的傳統民居。讀圖,完成下面小題。8. 根據圖中信息判斷,該大洲為( )A. 非洲 B. 南美洲 C. 北美洲 D. 大洋洲9. 旅行者旅行路線最有可能是圖2中的( )A. ①—② B. ③—④ C. ⑤—⑥ D. ⑦—⑧10. 圖2中④、⑧兩地都位于赤道附近,但氣候差異很大,導致這種差異主要影響因素是( )A. 緯度因素 B. 海陸差異 C. 地形 D. 人類活動11. 生活在圖3所示部落的主要人種是( )A. 白色人種 B. 黃色人種 C. 黑色人種 D. 混血人種12. 下列關于該大洲的說法不正確的( )A. 剛果盆地為世界最大的盆地 B. 東非大裂谷是因為板塊張裂而成C 該大洲跨南北半球 D. 該大洲瀕臨三大洋13. 該大洲人口增長較快,帶來的影響是( )①社會、經濟發展壓力太大②人口老齡化嚴重③居民就業、教育等問題突出④勞動力短缺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分布在東非高原的角馬,每年從非洲坦桑尼亞的塞倫蓋蒂國家公園向肯尼亞的馬賽馬拉國家公園進行周期性的遷徙。讀非洲角馬遷路線圖和馬賽馬拉氣候資料圖,完成下面小題。14. 角馬開始向馬賽馬拉國家公園遷徙的時間是( )A. 1月 B. 6月 C. 8月 D. 10月15. 引起東非野生動物大規模遷徙的根本原因是該地區( )A. 降水的季節差異 B. 地形的空間差異 C. 熱量的季節差異 D. 土壤的空間差異據美國媒體報道,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一是美國的聯邦法定節日“哥倫布日”,以紀念克里斯托弗·哥倫布1492年10月12日到達美洲大陸。但它也是美國最具爭議的節日之一,原住居民反對紀念。完成下面小題。16. 下列關于美洲的說法,正確的是( )A. 中美洲指的是拉丁美洲中部地區 B. 南美洲被稱為“世界人種的大熔爐”C. 拉丁美洲是指墨西哥以南的美洲 D. 美洲跨緯度大,北美洲主要位于熱帶17. 反對紀念“哥倫布日”的美洲原住居民印第安人屬于( )A. 白色人種 B. 黃色人種 C. 黑色人種 D. 混血人種位于北美洲的美國,龍卷風數量多且強度大,被稱為“龍卷風之鄉”。讀左圖北美洲地形圖和右圖北美洲氣流運動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8. 北美洲與南美洲的界線是( )A. 北回歸線 B. 白令海峽 C. 落基山脈 D. 巴拿馬運河19. 龍卷風頻發與該洲地形有直接關系,北美洲的地形地勢特征是( )A. 南北高中部低,以高原為主 B. 西部是高原山地,東部以平原丘陵為主C. 四周高中間低,以盆地為主 D. 東西兩側高中部低,中部是大平原20. 每年冬春兩季,美國也經常發生寒潮,局部氣溫比北極還低,寒流主要從哪里吹來(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北冰洋 D. 墨西哥灣21. 對于圖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氣流運動,影響陸地范圍最小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阿塔卡馬沙漠被稱為世界的“干極”,但這里每年有200余天被大霧籠罩。當地人制作捕霧網收集霧里的潮濕水汽,解決用水問題。圖示意阿塔卡馬沙漠位置和捕霧網。完成下面小題。22. 阿塔卡馬沙漠位于( )①低緯度地區②北回歸線以北③太平洋西岸④南美洲西部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23. 阿塔卡馬沙漠呈狹長分布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 緯度因素 B. 地形因素 C. 海陸分布 D. 人類活動24. 受地形地勢影響,下列能夠正確反映亞洲河流流向特征的是( )A. B. C. D.25. 與亞洲相比較,歐洲氣候的顯著特征是( )A. 海洋性特征顯著 B. 大陸性特征顯著C. 氣溫差別明顯 D. 降水季節分配不均二、非選擇題(共2小題,共25分)26.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南非西北部的納馬夸蘭地區被稱為“野生多肉植物王國”,這里大部分時間干旱、荒涼,但只需幾場小雨,地面就像施了魔法一樣,無數絢麗的花朵不約而同綻放。材料二:中國連續9年成為南非最大貿易伙伴,南非向中國出口的產品以礦產品、造紙和紡織原料為主,中國向南非出口的產品以機電產品、紡織品為主。(1)請根據圖1,描述非洲海陸位置。(2)圖1中A河主要流經____盆地,注入大西洋:作為非洲水能資源最豐富的河流,請根據所學知識及圖1,從地形或氣候角度說明原因____。(3)納馬夸蘭位于五帶中的南溫帶,主要為____氣候,該地多肉植物鮮花盛開主要集中在____(選擇)。A.1、2、3月;B.4、5、6月;C.7、8、9月;D.10、11、12月(4)中國與南非進行互助合作被稱為“____”(南南合作/南北對話)。27. 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榴蓮被譽為“水果之王”,其生長的地區年降水量大于2000毫米,甚至可達3000毫米,生長的最佳溫度為25-30°C,在月均溫低于22°C的條件下,榴蓮生長受限制,不能結果。材料二:“貓山王榴蓮”為“王中之王”。主產地位于東南亞,其中馬來西亞半島東部彭亨州所產的榴蓮品質最佳,彭亨州由高山及海岸組成,高山上光照充足,榴蓮樹種植在坡上,雨水不會聚集于根部,所產榴蓮果內偏干,果香味濃郁。隨著冷凍保鮮技術的發展,彭亨州的“貓山王榴蓮”經過自然掉落的樹上熟,立劉全程空運冷凍運輸,24小時內即可出現在我國居民的餐桌上。由于中國市場對榴蓮的需求空前巨大,馬來西亞正在積極開發數千畝土地種植榴蓮。材料三:圖左為榴蓮主產區分布示意圖,圖右為馬來西亞氣候資料圖。(1)根據材料,從緯度、海陸等方面簡要描述馬來西亞的地理位置。(2)根據資料說出馬來西亞的氣候類型,并描述其氣候特征。(3)請從地形、氣候等方面分析馬來西亞的彭亨州所產的“貓山王榴蓮”品質最佳的原因。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第一次月考質量監測卷七年級地理試題(總分50分)一、單項選擇題(共25小題,單選,每題1分,共25分)【1~5題答案】【答案】1. C 2. D 3. B 4. D 5. D【6~7題答案】【答案】6. A 7. D【8~13題答案】【答案】8. A 9. B 10. C 11. C 12. D 13. B【14~15題答案】【答案】14. B 15. A【16~17題答案】【答案】16. B 17. B【18~21題答案】【答案】18. D 19. D 20. C 21. C【22~23題答案】【答案】22. D 23. B【24題答案】【答案】D【25題答案】【答案】A二、非選擇題(共2小題,共25分)【26題答案】【答案】(1)①非洲東臨印度洋,②西瀕大西洋,③北隔地中海與歐洲相望。(2) ①. 剛果 ②. 剛果河流域屬于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降水豐沛,使得剛果河支流眾多,水量大;剛果河流經剛果盆地,河流落差大,所以水能資源豐富。(3) ① 熱帶沙漠 ②. C(4)南南合作【27題答案】【答案】(1)緯度位置:位于熱帶(低緯度);海陸位置:東臨太平洋,西臨印度洋;位于亞洲東南部。(2)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3)彭亨州地處熱帶,熱量充足位于熱帶雨林氣候區,全年高溫多雨,水熱充足;由高山及海岸組成,高山上光照充足:榴蓮樹種植在斜坡上,排水條件良好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