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白居易教學目標第一,把握琵琶基本內容,了解并初步掌握描寫音樂的手法,賞析技巧。第二,理解音樂描寫的多層含義,領悟詩人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深層內涵。第三,感悟詩人的心路歷程,通過月與詩的對話,深層理解詩歌主旨。把握詩歌基本內容,了解白居易和琵琶女兩人身世的相似性;通過賞讀琵琶行,體會琵琶女的高超演奏技藝。欣賞詩人化琴聲為美妙詩句的生花妙筆。在樂與詩的對話中,探究香山居士淚濕青山的真正原因。學習任務學習活動一:學習分享分小組交流課前自主學習任務詩歌題裁歌形體琵琶行原作琵琶引。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種形式,后成為樂府詩歌的一種題材。三者雖名稱不同,實則大同小異,常統稱“歌行”。是一種具有鋪敘記事性質的歌詞。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富于變化。琵琶行是一篇抒彩很濃的長篇敘事詩。(1)潯陽江邊問琵琶(2)江心聆聽琵琶曲(3)江中聽訴身世苦(4)同病相憐感慨多(5) 重聞琵琶青衫濕。內容概況元和十年的秋景竟是如此的蕭瑟,冷清的潯陽江邊獲花瑟索著盤旋而下,和著這送客之景,又平添幾分凄涼……離別留下的,只是浸著冷月的江水……她抱著琵琶從船里走出,散發著輕微木香的古琵琶半遮住了她那羞澀的臉龐。她輕轉琴軸撥動兩聲,先情后曲,弦弦的琴聲中透出凄楚與悲切,似在沉思著,又似在訴說著,隨之,心中的無限往事也隨著琴音一起浮現出來……內容概況學習活動二:思考探究樂為心聲,琵琶聲中融注了琵琶女身世之感,透過音樂的變化,你聽出了琵琶女怎樣的遭際和身世?1.誰懂琵琶曲(歡快)急切愉悅傾訴悲情(序曲)幽愁暗恨(低沉)(高亢)激越雄壯戛然而止(冷寂)2.再讀琵琶語“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此時的旋律,低沉抑郁。通過彈者和聽者的情感交流,將琵琶女悲慘的遭遇和內心的哀愁表達出來。潯陽江邊,風寒月冷,琵琶女獨守空船,倍感孤獨和凄涼。2.再讀琵琶語“大弦嘈嘈如起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用比喻修辭和擬聲詞寫出了琵琶聲的清脆圓潤,高低流轉,輕快流暢,表現了琵琶女的歡快明朗,唱出了他春風得意的青年時代。那時候的他可謂色藝超群,名噪京華。醉酒歡歌構成了她生活的全部。2.再讀琵琶語“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南。”“冰泉冷色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憂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暮去朝來顏色故,老大嫁作商人婦。”2.再讀琵琶語“銀屏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商人重利輕別離,去來江口守空船,”3.小結音樂描寫的手法(1)以形寫聲,間關鶯語花底滑(2) 以聲喻聲,銀瓶乍破水漿進(3)以聲摩聲,大弦嘈嘈如急雨(4)以感襯聲,唯見江心秋月白(5) 以情繪聲,別有幽愁暗恨生。學習活動三:思考探究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時琵琶,你的琴聲和身世為什么會引起詩人強烈的共鳴,淚灑青山呢?濃墨重彩的音樂描寫對表現詩歌主題有什么作用?琵琶女自訴身世苦2.詩人與琵琶女比較琵琶女本是京城女名滿京都的藝人因年長色衰而嫁商人白居易自嘆謫居苦詩 人去年辭帝京才華橫溢的大詩人因直言進諫而遭貶謫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琵琶曲1.琵琶語與青衫濕心理落差 命運淪落1.誰解青衫濕?元和十年6月,唐朝藩鎮勢力派刺客在長安街頭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傷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華。藩鎮勢力又進一步提出要求罷免裴度。以安藩鎮“反側”之心。白居易上表主張嚴緝兇手,有擅越職分之嫌,而且白居易平素多作諷喻詩,得罪了朝中權貴。于是被貶為江州司馬。司馬是刺史的助手,在中唐時期專門安置“犯罪”官員的,屬于變相的發配。1.誰解青衫濕?①是傷琵琶女。正如詩中云“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②是傷己。詩人才華橫溢,譽滿天下。然而,今朝淪落,憂愁悲憤。再加上朋友一別,更感孤寂難耐。1.誰解青衫濕?琵琶行的音樂描寫不只是一個獨立優秀的審美對象。詩人面對琵琶女,不是一般的觸景傷懷。而是一種惺惺相惜的失路悲鳴。詩人濃墨重彩的描寫音樂刻畫。超凡的才華。下文的主題句“同是天涯淪落人”才有了更豐富、更明確、更有感染力的內涵。詩人懷才不遇的失志情懷才分外感人。學習活動四:樂曲欣賞琵琶演奏:訴——讀唐詩《琵琶行》有感作曲: 吳元厚一首琵琶曲,彈盡人生苦辣辛酸,一篇琵琶行,寫進作者失路人生。三首詩歌評價白香山“江山琵琶’、韓退之“穎師琴”、李長吉“李憑箜篌’,皆慕寫聲音至文。韓足以驚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方式舉《李長吉詩集批注》作業1.《琵琶行》《李憑整侯引》 《聽穎師彈琴》是唐代墓寫音樂至文,比較閱讀三首詩,你更喜歡哪首詩,請說明理由。2. 班級開設了經典詠流傳誦讀吧,請你寫一段推薦語,推薦白居易的《琵琶行》,并選取合適的音樂誦讀這首詩,說明選取的理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