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一章 極地地區 練習題一、單選題1.下列關于兩極地區的說法,正確的是( )A.南極地區比北極地區年均溫高 B.南極洲被四大洋環繞C.北極地區是指北極圈以北的地區 D.北極地區的原住居民因紐特人是白種人2.下列不是極地(南極和北極)氣候特點的是( )A.酷寒 B.多狂風 C.降水稀少 D.炎熱干燥在被譽為“冰雪高原”的南極地區,新鮮蔬菜是“奢侈品”。隨著中國南極科考站智慧溫室大棚的建立,采用先進的無土栽培技術和自動化管理,科考隊員們吃少了親手栽種的新鮮蔬菜,實現了“蔬菜自由”。下圖為南極智慧溫室大棚實景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南極智慧溫室大棚的主體建筑架空離地是為了( )①接收更多熱量 ②避免積雪掩埋 ③利于大風通過 ④防止老鼠誤入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中國南極科考站成功實現“蔬菜自由”的關鍵原因是( )A.全球蔬菜產量增大 B.先進的栽培和管理技術C.雪龍號運輸速度提高 D.蔬菜儲存時間延長上世紀80年代,由南極科學研究委員會牽頭,連同多個國際組織對南極及周圍海域進行了2次聯合調查,最終出具了一份《南大洋生物資源儲量調查》報告,其中記錄了南極地區磷蝦儲量保守估計約為4~5億噸。讀“南極地區磷蝦分布”(下圖)完成下面小題。5.南極地區磷蝦的分布特點是( )A.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南部海域 B.全部分布在大西洋南部海域C.大多分布在印度洋南部海域 D.南極大陸周邊海域均有分布6.對南極地區磷蝦的捕撈,選擇在跨年度期間進行,因為此時南極地區( )A.氣候比較溫暖 B.地質災害較少 C.生物種類最豐富 D.海洋結冰范圍最大7.在南極地區進行磷蝦捕撈的前提是( )A.進行國際市場調查 B.嚴格控制人口增長C.對南極地區進行科學考察 D.在全球范圍內杜絕海洋污染8.南極磷蝦也被喻為“海上金礦”,具有極大的商業價值。到目前為止,有日本、中國、美國、韓國和挪威等多國參與了磷蝦捕撈作業。磷蝦捕撈后運往所在國的運輸方式為( )A.鐵路運輸 B.海洋運輸 C.航空運輸 D.公路運輸9.南極大陸由于緯度高,使之地理環境具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現在( )①氣候嚴寒②礦產資源豐富③冰雪覆蓋④多風且風力強勁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近年來,北極航道和中歐班列促進了亞洲與歐洲的經濟往來,被稱為“冰上絲綢之路”與“鋼鐵絲綢之路”。下圖是亞、歐兩大洲海上和陸上貿易路線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0.北極航道從大連出發,向東北方向行進,途經亞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 )A.蘇伊士運河 B.白令海峽 C.巴拿馬運河 D.土耳其海峽11.與傳統航道相比,北極航道( )A.沿線大部分地區屬于高緯度地區,封凍期長B.能夠提升蘇伊士運河的航運價值C.從大連到鹿特丹,整體方向是東北一西一西北D.途經的大洲更多2019年10月,我國首艘自主建造的破冰船“雪龍2號”首次參加南極科考。圖左為南極地區圖、圖右為東方站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2.關于南極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南極地區與南極洲范圍一致 B.世界上跨經度范圍最廣地區C.海洋為主,周圍被陸地包圍 D.企鵝是南極地區的“主人”13.科考活動多在南極的夏季進行,因當地( )A.6-8月份,降水相對豐沛 B.動植物資源種類多樣C.有極晝現象,氣溫相對較高 D.隊員無暴雪迷路等危險14.我國科學家“長途跋涉”赴南極科考,是為了( )A.認識南極與人類生存發展關系 B.建設南半球航空交通運輸樞紐C.開發利用種類多樣的自然資源 D.開辟中國游客旅游的新目的地讀兩極地區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5.關于兩極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南極地區被陸地包圍,淡水資源豐富 ②北極地區5-9月是暖季,適宜科學考察③南極有“冰雪高原”之稱,代表動物是企鵝 ④北極地區被陸地包圍,代表動物是北極熊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6.在兩極地區的中國各科學考察站中,沒有極晝極夜現象的是( )A.黃河站 B.長城站 C.泰山站 D.昆侖站17.科考隊在南極進行考察期間,最可能遇到的問題是( )①酷寒 ②烈風 ③降雪 ④干燥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8.我國科學家“長途跋涉”赴南極科考,為了( )A.利用獨特的地理環境進行科學實驗和研究 B.建設南半球航空交通運輸樞紐C.開發利用種類多樣的自然資源 D.開辟中國游客旅游新的目的地2024年2月7日,我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秦嶺站開站。秦嶺站、長城站與中山站是我國在南極的三個常年考察站。秦嶺站優先采用風能和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占比超過60%。圖為中國南極考察站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9.我國南極三個常年考察站共有的特點是( )A.2月氣溫最低 B.有北極 C.有極晝極夜現象 D.大氣降水稀少20.秦嶺站優先采用風能和太陽能的主要原因是( )A.風能太陽能資源豐富 B.南極洲缺少傳統能源C.人口密度大耗能較多 D.注重綠色環保的理念2024年2月7日,中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秦嶺站正式開站。兩極地區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域,近年來極地呈現快速增溫趨勢。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1.秦嶺站選擇在2月份正式開站是因為( )A.光照好,風力小 B.有極晝,較溫暖C.有極夜,較安全 D.積雪少,降水多22.為減緩兩級地區升溫現象,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節約用電,綠色出行 ②做好節能減排宣傳③關閉所有工廠,減少排放 ④加強國際合作,互利共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023年7-8月,某探險隊沿①到④線路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地理探險考察。讀圖,完成下面小題。23.途中探險隊員們曾遭遇“地勢高峻、高寒缺氧”的威脅,這個地點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24.探險考察時,隊員們發現人口分布稠密的地區是( )A.① B.② C.③ D.④25.在④地能看到的動物是( )A.熊貓 B.紅猩猩 C.北極熊 D.長頸鹿26.考察途中,探險隊遇到了成群的野駱駝,他們可能到了( )A.① B.② C.③ D.④二、填空題27.結合極地目前的環境問題相關問題,完成下列問題。(1) :南極周圍的鯨遭到亂捕濫殺,北極地區的北極熊、海豹、海獅、海象等也遭到了濫殺。(2) ,兩極冰川開始大面積融化,固體淡水在減少。(3) 嚴重。28.自然條件(1)氣候:類型——寒帶冰原氣候;氣候特征—— 、 和 。①“寒極”——南極地區的年平均氣溫-30℃,極端最低氣溫曾達-89.2℃,被稱為世界的“寒極”。② ——南極地區年平均降水量為55mm,降水量最小值不足5mm。③風庫——南極地區年平均風速為17—18m/s,是世界上風速 、風力 的地區。(2)地形地勢:南極大陸平均海拔2350米,大部分地方覆蓋著很厚的冰層,平均厚度2000多米,素有“ ”之稱。(3)南極地區的代表動物是: 。三、解答題29.讀下圖回答:(1)A是 極地區、B是 極地區。(2)中國極地科考站C是 。(3) 是南極的象征;最有資格代表北極地區的動物是 ;為了抵御嚴寒,它們皮下有厚厚的 。30.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全球氣候變暖將成為北極航運的“助推器”。如圖為“北極航線示意圖”。(1)圖中甲處為 海峽,它溝通了太平洋和 洋,是亞洲與 洲的分界線。(2)北極地區主要位于 以北,圖中乙處是我國位于北極地區的科考站 ,在科考期間可能會見到 等野生動物。(3)與傳統航線相比,北極航線里程較 (長或短),但是由于北極地區緯度高,氣溫 ,通航時間較短。(4)為什么說全球氣候變暖將成為北極航運的“助推器”? 。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C B D A C B C B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D C A B B C A D A題號 21 22 23 24 25 26答案 B C B A C C27.(1)生物資源遭到破壞(2)全球氣候變暖(3)環境污染28. 酷寒 烈風 干燥 白色荒漠 最大 最強勁 冰雪高原 企鵝29. 北 南 長城站 企鵝 北極熊 脂肪30.(1) 白令 北冰 北美(2) 北極圈 黃河站 北極熊(3) 短 低(4)全球氣候變暖致使氣溫升高,北極部分冰川融化,通航時間延長,貨運量增加。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