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九課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9.4 全民守法 鞏固訓練一、單選題1.(2025·廣東·一模)2025年春節期間,我國多地遭遇罕見的寒潮天氣,部分地區交通受阻、供電中斷。在這一特殊時期,絕大多數公民積極配合政府的應急措施,但也出現了極少數人囤積物資、哄抬物價、拒不配合救援工作等行為,引發社會譴責。這給每個公民的啟示是( )A.要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B.要自覺樹立權利意識,依法行使自己的民主權利C.要依法履行義務,增強法治的道德底蘊,強化規則意識,維護公共秩序D.要自覺犧牲個人利益,堅決維護國家和集體的利益2.(24-25高一下·全國·單元測試)樹立法治觀念,要提高全民法治素養,為此公民應該( )①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②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意識③樹立先享有權利后履行義務的原則④厲行法治,全面推進政務公開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3.(24-25高二上·廣西南寧·期末)在巴黎奧運會乒乓球女單決賽后,部分網民發布攻擊詆毀言論,傳播不實信息、煽動網民情緒,造成惡劣社會影響。公安機關依法打擊整治體育領域“飯圈”違法犯罪行為。整治體育領域的“飯圈”行為,維護清朗網絡空間需要( )①政府嚴格網絡執法,營造清朗網絡空間②司法機關公正司法,完善網絡法律體系③暢通群眾投訴渠道,保障網民各項利益實現④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凝聚依法治網強大力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24-25高三上·天津·期末)推進法治中國建設中政府的“法治角色”呈現多樣性特點。下列對政府“法治角色”理解錯誤的是( )①國務院作出《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立法者角色”②政府履職須堅持法無授權不可為、法有授權合理為——“執法者角色”③政府對勞動爭議進行調解或仲裁,行使了審判職能——“司法者角色”④政府加強普法教育,推動全社會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守法者角色”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4-25高二上·云南昭通·期末)巴黎奧運會乒乓球女單決賽后,一些網民在網絡上散布攻擊性言論,傳播虛假信息,并試圖煽動其他網民的情緒,對社會的和諧穩定造成了嚴重影響。公安機關依法對體育領域的“飯圈”違法犯罪行為進行了打擊和整治。整治體育領域的“飯圈”行為,維護清朗網絡空間需要( )①司法機關從嚴懲處,對散布不實言論者進行刑罰②公安機關加強網絡執法,營造健康的網絡環境③網民提升法治觀念,自覺維護網絡空間的清潔④政府拓展民主參與渠道,保障公民的合法權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23-24高一下·全國·課堂例題)2024年“憲法宣傳周”活動時間為12月1日至7日。2024年“憲法宣傳周”的重點活動安排包括教育部舉辦第九屆全國學生“學憲法講憲法”活動全國總決賽、第十一個國家憲法日教育系統“憲法晨讀”活動等。假如你參加了此次全國總決賽并準備做學習分享,下列選項中適合做學習分享內容的是( )①堅持憲法至上,監督憲法實施②弘揚憲法精神,堅定法治信仰③傳承憲法文化,提升憲法價值④樹立憲法意識,維護憲法權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4-25高三上·遼寧·期末)2024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持續開展打擊整治網絡暴力違法犯罪專項行動,重拳打擊通過網絡實施侮辱謾罵、造謠誹謗、侵犯隱私等網絡暴力違法犯罪活動。2024年上半年,全國公安機關共偵辦網絡暴力案件3500余起,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800余人,行政處罰3400余人。這說明( )①民主與專政是辯證統一的,發揚人民民主助力對敵專政②國家完善法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真實性③我國國家機關履行專政職能,維護社會秩序和諧穩定④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公民行使權利也要注意界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24-25高三上·甘肅白銀·期末)2024年5月,某縣司法局聯合縣婦聯等部門開展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為主題的普法宣傳活動。活動現場,法律服務隊通過“設置咨詢臺+發放宣傳單+講解”的方式,對民法典的主要內容進行解讀,讓群眾深入了解民法典相關規定。此舉( )①旨在增強該縣群眾法治意識和法治觀念 ②能夠拓展該縣群眾解決矛盾糾紛的渠道③能夠促進該縣法律服務體系的逐步完善 ④能夠促進政府和群眾、社會組織的溝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2024·安徽淮南·一模)“要善于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要維護網絡安全,不破壞網絡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薄度珖嗌倌昃W絡公約》中的“五要”和“五不”啟示青少年( )①要理性辨別信息,堅持網為我用②要信仰法治,嚴格網絡執法規程③維護清朗網絡空間,不信謠不傳謠④學會賦能網絡,擴大法律監管范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2024·重慶·一模)《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是我國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根據憲法而制定頒布的法律。包括促進就業、工資、勞動安全衛生、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等內容。2024年5月,某地法院通過拍攝短視頻等方式開展普法活動,此舉意在( )①推進全民守法,使尊法守法成為人們自覺行動②加強法治宣傳,確保社會主義法律的良法善治③增強公眾法治意識,依法保障社會的勞資關系④加強人權司法保障,守護社會公平最后的防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24-25高三上·湖北黃岡·期末)2024年7月5日,法治日報發表題為《網貸加上服務費,年化利率竟達6480%》的文章,進一步揭開網貸行業中的套路,包括“強制下款”“變相收費”等,這些套路或許會令用戶在不知不覺中背負高額債務。為扭轉這種亂象,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①平臺強化市場監管,從嚴審核網貸廣告②消費者要避免盲目跟風,杜絕超前消費③國家健全相關法規,細化網貸廣告要求④廣告從業者要增強法治觀念和誠信意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24-25高三上·天津寶坻·階段練習)2024年4月26日,教育部會同公安部、國家消防救援局等部門,召開全國中小學幼兒園安全工作視頻會議,提出要“深入實施學生欺凌防治專項行動,定期面向師生、家長開展法治教育,形成長效治理機制?!狈乐涡@欺凌需要( )①各級黨組織積極履行文化職能②教育部等行政機關積極履職盡責③公安部等司法機關公正司法④廣大師生等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24-25高二上·浙江·階段練習)據報道,從2024年1至8月,西南某縣教育局共收到128條舉報該縣教師的信息,其中僅有7起舉報基本屬實。這些不實舉報增加了相關部門的工作量。面對這種情況,要( )①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保證人民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②重視道德的教化作用,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③推動全民守法,促使公民用合法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④著力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24-25高三上·遼寧·階段練習)2024年8月巴黎奧運會期間,部分網民在網絡社交平臺發布辱罵、詆毀相關運動員和教練員的信息,造成惡劣社會影響。公安部網安局對此高度重視,迅速開展工作并部署北京公安機關網安部門對其核查調查、依法處置,依法打擊整治體育領域“飯圈”違法犯罪行為。上述材料說明維護清朗網絡空間需要( )①政府拓寬民主渠道,維護公民合法權益②網民增強法治意識,維護清朗網絡空間③司法機關依法執法,打擊違法犯罪行為④政府依法履行職能,創造良好網絡環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24-25高三上·四川·期中)2024年9月2日,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以法治校長身份,在某校講授題為“尚法、明法、循法,做與法治共成長的新時代追夢人”的新學期第一堂法治課,圍繞感受傳統法治風尚、樹立現代法律意識、爭做守法用法公民三個維度依次遞進講授。假如你上了這堂法治課,你的感受是( )①公民要樹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②中華法系源遠流長,凝聚了中華民族的智慧③法治政府建設是全面依法治國的主體工程④民法典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核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主觀題16.(24-25高一下·全國·課后作業)黨和國家反復強調,要引導全體人民遵守法律,有問題依靠法律來解決。要逐步在廣大干部群眾中樹立法律的權威,要讓大家都相信,只要是合理合法的訴求,通過法律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結果。我們要通過全民普法、公正司法、帶頭守法引導廣大人民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使尊法守法成為全體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覺行動,讓法治成為全體人民的最大公約數和核心價值觀。結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國應如何推進全民守法。17.(24-25高三上·云南昆明·階段練習)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自普法強基補短板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昆明市西山區認真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整合基層普法力量,不斷提升普法宣傳工作質效。創新普法宣傳形式,以“四中心”(綜治中心、信訪接待中心、矛盾糾紛調解中心、網格化監督指揮分中心)融合平臺為依托,將普法強基貫穿各項工作全過程、各環節,統籌推動基層法治建設和基層社會治理“雙軌并行”。堅持專項普法與日常排查化解一體化推進,做到邊排查邊普法邊化解,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夯實基層社會治理根基。各街道、社區普法隊聯合社區民警、社區綜治專干等各種基層社會治理力量共同參與,通過以案說法、以案釋理幫助在源頭化解矛盾糾紛。開展文藝匯演、法律知識宣傳、政策宣講、座談會等普法宣傳活動,廣泛動員群眾參與其中,通過獨唱、舞蹈、花燈等文藝活動進行宣傳,幫助群眾建立和提升和諧的社群關系,力爭把問題解決在思想萌芽階段。結合材料,運用《政治與法治》的知識,說明西山區的普法宣傳是如何推動全民守法的。(1)(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九課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9.4 全民守法 鞏固訓練一、單選題1.(2025·廣東·一模)2025年春節期間,我國多地遭遇罕見的寒潮天氣,部分地區交通受阻、供電中斷。在這一特殊時期,絕大多數公民積極配合政府的應急措施,但也出現了極少數人囤積物資、哄抬物價、拒不配合救援工作等行為,引發社會譴責。這給每個公民的啟示是( )A.要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B.要自覺樹立權利意識,依法行使自己的民主權利C.要依法履行義務,增強法治的道德底蘊,強化規則意識,維護公共秩序D.要自覺犧牲個人利益,堅決維護國家和集體的利益【答案】C【詳解】C:特殊時期,極少數人囤積物資、哄抬物價、拒不配合救援工作等行為,引發社會譴責,這啟示我們每個公民都應依法履行義務,增強規則意識,維護公共秩序,C正確。A: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不是對公民的要求,B:材料強調極少數人在特殊時期不履行義務的行為,而不是公民如何行使權利,B排除。D:在我國,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當個人利益與國家、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在必要情況下,個人利益要服從國家和集體利益,并且材料未體現要犧牲個人利益維護國家和集體的利益,D排除。故本題選C。2.(24-25高一下·全國·單元測試)樹立法治觀念,要提高全民法治素養,為此公民應該( )①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②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意識③樹立先享有權利后履行義務的原則④厲行法治,全面推進政務公開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A【詳解】①②:提高全民法治素養,要求公民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意識,①②符合題意。③:權利與義務是統一的,沒有先后之分,③說法錯誤。④:“全面推進政務公開”的主體是政府,而不是公民,④排除。故本題選A。3.(24-25高二上·廣西南寧·期末)在巴黎奧運會乒乓球女單決賽后,部分網民發布攻擊詆毀言論,傳播不實信息、煽動網民情緒,造成惡劣社會影響。公安機關依法打擊整治體育領域“飯圈”違法犯罪行為。整治體育領域的“飯圈”行為,維護清朗網絡空間需要( )①政府嚴格網絡執法,營造清朗網絡空間②司法機關公正司法,完善網絡法律體系③暢通群眾投訴渠道,保障網民各項利益實現④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凝聚依法治網強大力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詳解】①④:整治體育領域的“飯圈”行為,維護清朗網絡空間需要政府依法開展網絡執法,營造清朗網絡空間,需要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凝聚依法治網強大力量,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①④正確。②:立法機關科學立法,完善網絡法律體系,與司法機關公正司法無關,②排除。③:“保障網民各項利益實現”說法錯誤,應是保障網民合法合理利益實現,③排除。故本題選B。4.(24-25高三上·天津·期末)推進法治中國建設中政府的“法治角色”呈現多樣性特點。下列對政府“法治角色”理解錯誤的是( )①國務院作出《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立法者角色”②政府履職須堅持法無授權不可為、法有授權合理為——“執法者角色”③政府對勞動爭議進行調解或仲裁,行使了審判職能——“司法者角色”④政府加強普法教育,推動全社會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守法者角色”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詳解】本題屬于逆向選擇題。①:國務院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行使了行政立法權,體現了“立法者角色”,①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②:“堅持法無授權不可為、法有授權合理為”,體現了政府嚴格執法,堅持依法行政的“執法者角色”,②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③:政府有權對勞動爭議進行調解或仲裁,但不是行使審判職能,因為審判職能是法院行使的,③說法錯誤但符合題意。④:政府加強普法教育,目的是推動全民守法,而不是政府自己守法,④說法錯誤但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5.(24-25高二上·云南昭通·期末)巴黎奧運會乒乓球女單決賽后,一些網民在網絡上散布攻擊性言論,傳播虛假信息,并試圖煽動其他網民的情緒,對社會的和諧穩定造成了嚴重影響。公安機關依法對體育領域的“飯圈”違法犯罪行為進行了打擊和整治。整治體育領域的“飯圈”行為,維護清朗網絡空間需要( )①司法機關從嚴懲處,對散布不實言論者進行刑罰②公安機關加強網絡執法,營造健康的網絡環境③網民提升法治觀念,自覺維護網絡空間的清潔④政府拓展民主參與渠道,保障公民的合法權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詳解】①:司法機關要公正司法,但并不是所有的散布不實言論的行為都要處于刑罰,①不選。②③:維護清朗網絡空間需要網民提升法治觀念,提高自身素質,維護網絡空間的清潔,同時需要公安機關要加強網絡執法,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打擊網絡違法行為,②③入選。④:材料主要體現的是要維護網絡空間的清朗,不涉及政府拓寬民主參與渠道,維護公民合法權利,④不選。故本題選C。6.(23-24高一下·全國·課堂例題)2024年“憲法宣傳周”活動時間為12月1日至7日。2024年“憲法宣傳周”的重點活動安排包括教育部舉辦第九屆全國學生“學憲法講憲法”活動全國總決賽、第十一個國家憲法日教育系統“憲法晨讀”活動等。假如你參加了此次全國總決賽并準備做學習分享,下列選項中適合做學習分享內容的是( )①堅持憲法至上,監督憲法實施②弘揚憲法精神,堅定法治信仰③傳承憲法文化,提升憲法價值④樹立憲法意識,維護憲法權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詳解】②④:材料指向“憲法宣傳周”的重點活動安排,因此弘揚憲法精神,堅定法治信仰,樹立憲法意識,維護憲法權威均符合此次活動的主題,適合做學習分享內容,②④正確。①:材料強調宣傳憲法,沒有涉及監督憲法實施,且監督憲法的實施屬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青年學生不是實施憲法監督的主體,①排除。③:憲法是我國的根本法。學生參加“學憲法講憲法”活動,可以讓學生增加對憲法價值的認同。提升憲法價值說法夸大了該活動的意義,③錯誤。故本題選C。7.(24-25高三上·遼寧·期末)2024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持續開展打擊整治網絡暴力違法犯罪專項行動,重拳打擊通過網絡實施侮辱謾罵、造謠誹謗、侵犯隱私等網絡暴力違法犯罪活動。2024年上半年,全國公安機關共偵辦網絡暴力案件3500余起,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800余人,行政處罰3400余人。這說明( )①民主與專政是辯證統一的,發揚人民民主助力對敵專政②國家完善法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真實性③我國國家機關履行專政職能,維護社會秩序和諧穩定④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公民行使權利也要注意界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詳解】①:公安機關打擊網絡暴力違法犯罪活動,體現的是專政職能,而不是發揚人民民主,①不符合題意。②:材料主要強調公安機關通過專政打擊網絡暴力違法犯罪活動,而材料未涉及國家完善法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②不符合題意。③:全國公安機關持續開展打擊整治網絡暴力違法犯罪專項行動,依法對違法犯罪人員采取刑事強制措施和行政處罰,這表明我國國家機關履行專政職能,通過打擊違法犯罪來維護社會秩序和諧穩定,③正確。④:公安機關打擊網絡暴力違法犯罪活動,如侮辱謾罵、造謠誹謗、侵犯隱私等行為,這說明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公民在行使權利時必須注意界限,不能侵犯他人合法權益,④正確。故本題選D。8.(24-25高三上·甘肅白銀·期末)2024年5月,某縣司法局聯合縣婦聯等部門開展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為主題的普法宣傳活動。活動現場,法律服務隊通過“設置咨詢臺+發放宣傳單+講解”的方式,對民法典的主要內容進行解讀,讓群眾深入了解民法典相關規定。此舉( )①旨在增強該縣群眾法治意識和法治觀念 ②能夠拓展該縣群眾解決矛盾糾紛的渠道③能夠促進該縣法律服務體系的逐步完善 ④能夠促進政府和群眾、社會組織的溝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詳解】①:某縣司法局聯合縣婦聯等部門開展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為主題的普法宣傳活動,該活動旨在增強該縣群眾法治意識和法治觀念,①正確。②:普法宣傳活動不能拓展該縣群眾解決矛盾糾紛的渠道,②排除。③:材料并未體現法律服務體系的完善,③排除。④:活動現場,法律服務隊通過“設置咨詢臺+發放宣傳單+講解”的方式,對民法典的主要內容進行解讀,讓群眾深入了解民法典相關規定,這樣能夠促進政府和群眾、社會組織的溝通,④正確。故本題選B。9.(2024·安徽淮南·一模)“要善于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要維護網絡安全,不破壞網絡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薄度珖嗌倌昃W絡公約》中的“五要”和“五不”啟示青少年( )①要理性辨別信息,堅持網為我用②要信仰法治,嚴格網絡執法規程③維護清朗網絡空間,不信謠不傳謠④學會賦能網絡,擴大法律監管范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詳解】①:要善于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說明要理性辨別信息,堅持網為我用,①正確。②:嚴格網絡執法規程的主體是政府相關部門等執法機構,而不是青少年,②排除。③:要維護網絡安全,不破壞網絡秩序,啟示青少年要維護清朗網絡空間,不信謠不傳謠,③正確。④:法律監管范圍是由國家立法等相關機構通過法定程序來確定和調整的,青少年沒有權力擴大法律監管范圍,④排除。故本題選A 。10.(2024·重慶·一模)《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是我國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根據憲法而制定頒布的法律。包括促進就業、工資、勞動安全衛生、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等內容。2024年5月,某地法院通過拍攝短視頻等方式開展普法活動,此舉意在( )①推進全民守法,使尊法守法成為人們自覺行動②加強法治宣傳,確保社會主義法律的良法善治③增強公眾法治意識,依法保障社會的勞資關系④加強人權司法保障,守護社會公平最后的防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詳解】①③:某地法院通過拍攝短視頻等方式開展普法活動,為了推進全民守法,使尊法守法成為人們自覺行動,增強公眾法治意識,依法保障社會的勞資關系,①③符合題意。②:“確?!鄙鐣髁x法律的良法善治,說法過于絕對,②說法錯誤。④:公正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而不是開展普法活動,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11.(24-25高三上·湖北黃岡·期末)2024年7月5日,法治日報發表題為《網貸加上服務費,年化利率竟達6480%》的文章,進一步揭開網貸行業中的套路,包括“強制下款”“變相收費”等,這些套路或許會令用戶在不知不覺中背負高額債務。為扭轉這種亂象,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①平臺強化市場監管,從嚴審核網貸廣告②消費者要避免盲目跟風,杜絕超前消費③國家健全相關法規,細化網貸廣告要求④廣告從業者要增強法治觀念和誠信意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詳解】①:履行市場監管職能的主體是政府,不是平臺企業,①錯誤。②:消費者應避免過度的超前消費?!岸沤^超前消費”的說法太絕對,②錯誤。③④:網貸亂象,侵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治理網貸亂象,需要國家健全相關法規,細化網貨廣告要求,需要廣告從業者增強法治觀念和誠信意識,③④正確。故本題選D。12.(24-25高三上·天津寶坻·階段練習)2024年4月26日,教育部會同公安部、國家消防救援局等部門,召開全國中小學幼兒園安全工作視頻會議,提出要“深入實施學生欺凌防治專項行動,定期面向師生、家長開展法治教育,形成長效治理機制。”防治校園欺凌需要( )①各級黨組織積極履行文化職能②教育部等行政機關積極履職盡責③公安部等司法機關公正司法④廣大師生等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詳解】①:防治校園欺凌,需要各方面協調發力,多管齊下,開展法治教育,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圍。各級黨組織不能履行文化職能,①不選。②④:全國中小學幼兒園安全工作視頻會議,提出要“深入實施學生欺凌防治專項行動,定期面向師生、家長開展法治教育,形成長效治理機制?!?,因此防治校園欺凌需要教育部等行政機關積極履職盡責,廣大師生等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圍,②④入選。③:公安機關要嚴格執法而不是公正司法,③不選。故本題選C。13.(24-25高二上·浙江·階段練習)據報道,從2024年1至8月,西南某縣教育局共收到128條舉報該縣教師的信息,其中僅有7起舉報基本屬實。這些不實舉報增加了相關部門的工作量。面對這種情況,要( )①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保證人民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②重視道德的教化作用,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③推動全民守法,促使公民用合法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④著力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詳解】①:題干主要強調的是應對不實舉報的情況,而非強調人民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①排除。②④:西南某縣教育局共收到128條舉報該縣教師的信息,其中僅有7起舉報基本屬實。這些不實舉報增加了相關部門的工作量,說明要重視道德的教化作用,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著力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②④正確。③:材料強調針對不實舉報的問題,要重視道德的教化作用,而不是強調公民用合法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③排除。故本題選D。14.(24-25高三上·遼寧·階段練習)2024年8月巴黎奧運會期間,部分網民在網絡社交平臺發布辱罵、詆毀相關運動員和教練員的信息,造成惡劣社會影響。公安部網安局對此高度重視,迅速開展工作并部署北京公安機關網安部門對其核查調查、依法處置,依法打擊整治體育領域“飯圈”違法犯罪行為。上述材料說明維護清朗網絡空間需要( )①政府拓寬民主渠道,維護公民合法權益②網民增強法治意識,維護清朗網絡空間③司法機關依法執法,打擊違法犯罪行為④政府依法履行職能,創造良好網絡環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詳解】①:維護清朗網絡空間與政府拓寬民主渠道無關,①不選。②④:材料中的部分網民在網絡社交平臺發布的不當言論是公民缺少法治意識的表現,政府要依法履行職能,維護清朗網絡空間,創造良好網絡環境,②④符合題意。③:網安部門是政府部門,不是司法機關,且司法機關要公正司法,③不選。故本題選C。15.(24-25高三上·四川·期中)2024年9月2日,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以法治校長身份,在某校講授題為“尚法、明法、循法,做與法治共成長的新時代追夢人”的新學期第一堂法治課,圍繞感受傳統法治風尚、樹立現代法律意識、爭做守法用法公民三個維度依次遞進講授。假如你上了這堂法治課,你的感受是( )①公民要樹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②中華法系源遠流長,凝聚了中華民族的智慧③法治政府建設是全面依法治國的主體工程④民法典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核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詳解】①:由材料中強調人們要樹立現代法律意識,爭做守法用法公民可知,我們要樹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①符合題意。②:由材料中感受傳統法治風尚的信息可知,中華法系源遠流長,凝聚了中華民族的智慧,②符合題意。③:材料沒有體現法治政府建設,選項表述正確,但與題意無關,③排除。④:憲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核心,④錯誤。故本題選A。二、主觀題16.(24-25高一下·全國·課后作業)黨和國家反復強調,要引導全體人民遵守法律,有問題依靠法律來解決。要逐步在廣大干部群眾中樹立法律的權威,要讓大家都相信,只要是合理合法的訴求,通過法律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結果。我們要通過全民普法、公正司法、帶頭守法引導廣大人民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使尊法守法成為全體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覺行動,讓法治成為全體人民的最大公約數和核心價值觀。結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國應如何推進全民守法。【答案】①推進全民守法,公民要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權利,依法履行義務,依法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引導全體人民遵守法律,有問題依靠法律來解決,樹立法律的權威。②要著力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合理合法的訴求通過法律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結果,引導全民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③要調動人民群眾投身依法治國實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尊法守法成為全體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覺行動。④要不斷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法治的道德底蘊,強化規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弘揚公序良俗,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讓法治成為全體人民的最大公約數和核心價值觀。【分析】背景素材:推進全民守法考點考查:全民守法的相關知識能力考查: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為措施類主觀題,主體是國家,要求運用全民守法知識,從措施角度來分析作答。第二步:審材料,通過標點符號、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要引導全體人民遵守法律,有問題依靠法律來解決→可運用全民守法知識,從尊重和信仰法律角度分析說明。有效信息②:逐步在廣大干部群眾中樹立法律的權威,要讓大家都相信→可運用全民守法知識,從增強全民法治觀念角度分析說明。有效信息③:全民普法、公正司法、帶頭守法引導廣大人民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使尊法守法成為全體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覺行動→可運用全民守法知識,從調動人民積極性和主動性角度分析說明。有效信息④:讓法治成為全體人民的最大公約數和核心價值觀→可運用全民守法知識,從道德建設角度分析說明弘揚公序良俗,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17.(24-25高三上·云南昆明·階段練習)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自普法強基補短板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昆明市西山區認真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整合基層普法力量,不斷提升普法宣傳工作質效。創新普法宣傳形式,以“四中心”(綜治中心、信訪接待中心、矛盾糾紛調解中心、網格化監督指揮分中心)融合平臺為依托,將普法強基貫穿各項工作全過程、各環節,統籌推動基層法治建設和基層社會治理“雙軌并行”。堅持專項普法與日常排查化解一體化推進,做到邊排查邊普法邊化解,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夯實基層社會治理根基。各街道、社區普法隊聯合社區民警、社區綜治專干等各種基層社會治理力量共同參與,通過以案說法、以案釋理幫助在源頭化解矛盾糾紛。開展文藝匯演、法律知識宣傳、政策宣講、座談會等普法宣傳活動,廣泛動員群眾參與其中,通過獨唱、舞蹈、花燈等文藝活動進行宣傳,幫助群眾建立和提升和諧的社群關系,力爭把問題解決在思想萌芽階段。結合材料,運用《政治與法治》的知識,說明西山區的普法宣傳是如何推動全民守法的。【答案】①全民守法是指所有社會成員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的狀態。西山區通過宣傳與執法活動強化了公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意識。②創新普法宣傳形式,西山區通過執法進行法律教育,提高了全民的法治觀念。③普法活動與基層治理相結合,西山區調動各種基層社會治理力量共同參與,通過以案說法、以案釋理幫助在源頭化解矛盾糾紛。④將法治與德治相結合,加強公民道德建設,西山區融入優秀傳統文化元素,幫助群眾提高道德水平,建立和提升和諧的社群關系,實現法律規范作用與道德教化作用相統一。【分析】背景素材:昆明市西山區的普法宣傳考點考查:全民守法能力考查:調度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核心素養:政治認同、法治意識【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注意作答主體為西山區,需要調用《政治與法治》的全民守法的有關知識,從措施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開展法律知識宣傳、政策宣講、座談會等普法宣傳活動→可聯系教材知識全民守法的含義;關鍵詞②:創新普法宣傳形式,將普法強基貫穿各項工作全過程→可聯系教材知識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關鍵詞③:各種基層社會治理力量共同參與,通過以案說法、以案釋理幫助在源頭化解矛盾糾紛→可聯系教材知識調動人民群眾投身依法治國實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關鍵詞④:開展文藝匯演,幫助群眾建立和提升和諧的社群關系→可聯系教材知識加強公民道德建設。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1)(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9.4 全民守法【鞏固訓練】(學生版)-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三政治與法治.docx 9.4 全民守法【鞏固訓練】(解析版)-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三政治與法治.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