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陋室銘愛蓮說古文兩篇——《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 春。導入劉禹錫 唐作者劉禹錫(772—842),字夢得,唐代詩人,哲學家。他生活在安史之亂以后的中唐時期,關心社會現實,憂國憂民。作品背景:作者因參加政治革新運動得罪當朝權貴,被一貶再貶,半年時間連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間陋室。在此背景下,他憤然提筆寫了《陋室銘》。讀準下列字音:德馨 ( ) 苔痕 ( ) 鴻儒 ( )案牘 ( ) 西蜀 ( ) 銘 ( )預習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常用排比、對偶句。什么叫銘?xīnhénhóng rúdúshǔmíng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朗讀釋意解釋劃線詞意有仙則名: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何陋之有?:著名靈異斯:這惟:只是德馨:品德高尚長到映入博學的人沒有什么學問的人指琴瑟、簫管等樂器,這里借代奏樂的聲音。勞形:使身體勞累案牘:官府的公文是有何陋的倒裝句,意思是:有什么簡陋的呢?釋意解釋劃線詞意德馨:鴻儒:白丁:案牘:勞:亂:品德高尚博學的人沒有什么學問的人官府的公文使動用法,使……勞累使動用法,使……擾亂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聞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龍(居住)就能降福顯靈。這(雖)是間簡陋的房子,但主人有美好的德行。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內。談笑的是淵博的學者,往來的沒有淺薄的人。可以彈奏樸素的古琴,瀏覽珍貴的佛經。沒有(嘈雜的)音樂聲擾亂雙耳,沒有官府的公文勞累身體。(它好比)諸葛亮的茅廬,西蜀揚子云的亭子。孔子說:“(雖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簡陋的呢?譯文譯文:賞析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2、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3、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4、調素琴,閱金經。5、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6、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名靈馨青丁經形亭ing找出課文中押韻的字找出課文中對偶句之賞析無絲竹之亂耳:何陋之有:于廳事之東北角:漁人甚異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表示舒緩語氣。(助詞)表示強烈反問,賓語前置的標志。(助詞)的。(代詞)它,桃化林的奇景。(動詞)到,往。研討思考下列問題1.文中哪句話統領全文大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作者是否從一開始就寫陋室?文章從何入筆?起何作用?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3.作者筆下的陋室環境如何?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 、雅致、令人賞心悅目。4.陋室主人交往之人、日常生活又怎么樣?交往之人: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談笑風生,縱情暢懷。日常生活: 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怡然自得,高雅脫俗。5.作者從哪幾方面寫“陋” 室不“陋”,表現室主品德高尚?居室環境,交往之人,日常生活。研討思考下列問題6.作者把“陋室”比作哪些古賢名室?文中哪一句話,進一步表明了“陋”室不“陋”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7.文文章借寫“陋”室不“陋”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操 這是什么寫法 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借助某種事物來抒發感情。志物陋室安貧樂道高潔傲岸研討分析本文“托物言志的寫法”托物:——陋室 (對陋室的環境及室主人的日常生活進行描寫。)言:——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文章主題)第一層點明全文主旨,說明房屋雖然簡陋,但室主人品德高尚,就不僅不覺其“陋”反而能顯出其高雅。第二層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寫陋室幽雅、恬靜的自然環境。以景色之雅見“惟吾德馨”明明“陋室”陋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寫陋室來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室中主人也是一樣的高雅。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只勞形。寫室中事。可見主人高雅脫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寫居室環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處處緊扣“惟吾德馨”表達室主人高潔傲岸的節操、安貧樂道的情趣。研討第三層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運用類比,引古賢之名室證“陋室”,意在以古代圣賢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賢的志趣和抱負。孔子云:何陋之有?與前文“斯是陋室”遙相呼應,這是全文的畫龍點睛之筆。突出表明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分析本文“托物言志的寫法”小結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鮮明、格調高雅、構思巧妙,意境雋永、韻味深長、文句精美而膾炙人口,久為傳誦。本文是作者用來自述其志的。通過對室居情景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了一種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描寫陋室環境的句子是:描寫主人交往之人的句子是:描寫主人日常生活高雅的句子是:按課文填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作業:寫一篇300字左右托物言志的短文。如“楊柳,松樹,白楊。菊花,梅花等。”作業愛蓮周敦頤愛蓮說導入詠荷花的詩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楊萬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李白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 ——樂府民歌周敦頤(1017-1073) ,宋代道洲(現在湖南省道縣)人,北宋哲學家。著有《太極圖說》《通書》等 。字茂叔,原名敦實,亦稱敦頤。謚號元公,著名的哲學家。因他世居道縣濂溪,后居廬山蓮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為濂溪,學者們稱他為濂溪先生。作者周敦頤“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直接說明事物或論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記載來論述道理。《愛蓮說》就是說說愛好蓮花的問題。解題說預習生字:蕃( )頤( )濯( )淤( )漣( )蔓( )褻( )噫( )鮮( )有聞fányízhuóyūliánmànxièyīxiǎn感知解詞蕃(fán):淤(yū):濯(zhuó):褻(xiè):鮮(xiǎn):請指出下列“之”的用法和意義。(1)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2)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3)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4)蓮之愛,同予者何人?多淤泥近而不莊重洗滌少( )( )( )( )助詞,的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助詞 ,的助詞 ,的水上、地上各種草木的花,可愛的很多。晉朝的陶淵 明唯獨喜歡菊花。自唐朝以來,世人很喜歡牡丹。我則惟獨喜愛蓮──蓮從淤泥里生長出來,卻不受泥的沾染;它經過清水洗滌,卻不顯得妖艷;(它的莖)內空外 直,沒有(纏繞的)蔓,(也)沒有(旁逸的)枝;香氣遠播,更顯得清芬;它筆直地潔凈地立在水中,(只)可以從遠處觀賞,卻不能貼近去玩弄啊。我認為,菊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是花中的君子。唉!對于菊花的愛好,陶淵明以后很少聽到了。對于蓮的愛好,像我一樣的還有誰呢?對于牡丹的愛,那當然是有很多的人了!譯文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賞析請同學用一個字概括本文的感情線索。蓮——愛1、請同學們找處描寫蓮的美好形象的語句。2、這句話是從哪些角度描寫蓮的?①生長環境②體態香氣③風度氣質賞析出淤泥而不染不 與世俗同流合污濯清漣而不妖 純真自然不顯媚態中通外直 內心通達行為正直不蔓不枝 不攀附權貴香遠益清 美名遠揚亭亭凈植 獨立高潔可遠觀而不可褻玩 令人尊敬的君子品德3、從描寫蓮花優美形象的語句中,你們可以聯想到君子的哪些品德?賞析4、作者對蓮的贊美,表達了作者何種生活態度?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5、借贊美蓮花來抒發自己的人生態度,這種寫法叫什么?托物言志6、作者要贊美蓮花,為什么還要寫菊和牡丹?菊花 蓮 牡丹隱逸者正襯君子反襯富貴者賞析試分析下面句子的言外之意1、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表達了作者對官僚們尋歡作樂生活的批判。2、牡丹,花之富貴者也。……牡丹之愛,宜乎眾矣。表達了作者對世風的鄙視。比較比較閱讀:《陋室銘》與《愛蓮說》同3、表達方式:都大量運用描寫。異2、句式:《陋室銘》以駢句為主,《愛蓮說》則以散句為主;3、線索:《陋室銘》以“惟吾德馨”引領全文,《愛蓮說》以“愛”貫穿始終。1、文體:一為“銘” ,一“說”1、主題:都表現了作者的潔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態度2、立意:都以襯托手法托物言志;練習反饋練習:1、學習運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聯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說說你最喜愛哪種花,并用一句話來概括原因。例:我喜愛梅花,因為它是花中的志士,堅強不屈。2、以你對牡丹、菊花的獨特認識,試模仿《愛蓮說》的寫法,寫一篇《牡丹贊》或《愛菊說》。積累積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李白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 ——樂府民歌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唐、——齡留得殘荷聽雨聲 ——唐、李商隱練習一、下列句中紅色的詞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1、濯清蓮而不妖( )A、妖艷 B、妖怪 C、美麗而不端莊2、香遠益清( )A、更加 B、有意 C、益處3、亭亭凈植( )A、亭子 B、聳立的樣子 C、聳立的樣子4、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A、玩耍 B、玩弄 C、游玩CABB練習一、下列句中紅色的詞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5、花之隱逸者也( )A、隱居 B、隱藏 C、逃跑6、花之君子者也( )A、品德高尚的人 B、地位高的人 C、丈夫7、陶后鮮有聞( )A、新鮮 B、鮮艷 C、很少AAC練習課堂練習二1、本文的作者是宋代哲學家( )2、解釋下列劃線的詞:(1)可愛者甚蕃( )(2)出淤泥而不染( )(3)濯清漣而不妖( )(4)香遠益清( )(5)不可褻玩焉( )(6)陶后鮮有聞( )(7)宜乎眾矣( )練習3、用原文的語句回答:(1)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語句是:(2)比喻“君子”美名遠揚的語句是:4、練筆:作者在文中為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用“蓮”自比,又用“菊”和“牡丹”來襯托。聯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寫出你最喜歡的一種花,并說明喜愛的原因。作業:運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寫一篇200—300字的短文。要求:通過對某物的外形或品質的描述,表達你對某物的贊揚或厭惡之情。作業陋室銘愛蓮說古文兩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